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立宋 >

第82部分

立宋-第82部分

小说: 立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停了停,他的心莫名的有些加速,败兵怎么还喊得这么有劲?

    而关楼上,高逾城隆站得要高,看得要远,自然也会清楚一些。

    当相国的人,也有断然决绝的本事,他只是仔细的看了一会,转身就跑。

    因为动作过快,在下城的时候还在马道上滑了一跤,在石板路上磨破了手上的皮。

    他不管不顾,爬起来又跑,出奇的敏捷,嘴里一迭声的喊:“备马、备马!快回大理城!回大理城!”

第146章 文臣领兵的恶果() 
龙首关轻易的易了主。

    段彦震不知去了何方,群龙无首的大理兵除了少部分跟着高逾城隆逃出去之外,余下的全都做了石门蕃的俘虏。

    石门蕃不杀降卒的消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军上下,放下武器跪在地上的大理兵们很坦然,既然不用死,何必拼命呢?

    当官的都跑了,几个小兵不投降,难道还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吗?

    在关门处拥挤的大头兵们在关门内外跪了一地,因为他们的存在,有心想关门的守将连门都关不上,石门蕃追兵在后面一撵,门洞里全是人,怎么关?

    原本想着会有一场血战的段五很轻松的进了城,连城墙都不用爬,溜溜达达的就进去了。

    入城之后,段五立马解除了所有大理兵的武装,封了武库,把所有的俘虏都集中到瓮城里看管,挑了带兵的武将出来,剥得只剩下布衣,带到关楼上候着。

    等了好一阵之后,长孙弘才带着一身重甲的鬼卒到了关城。

    段五把他接着,上了关楼。安顿鬼卒们到营房里歇息避雨,吃点热汤去湿气。

    长孙弘也端着一碗姜汤喝着,在大雨里作战,不是那么好受的事,很容易落下病根。

    而段五则趁他喝汤的功夫,向大理军官们讲解着石门蕃对待俘虏的政策,言明要放他们回去。

    “石门蕃不杀投降的人,各位可以放心。”段五信誓旦旦:“我们发兵,只为清君侧,说白了就是要高逾城隆的头,除去这个祸国殃民的奸患。余者不问,各位归去,既可以回家,也可以归营。”

    他扭头用眼神向长孙弘眨了眨,长孙弘点点头,于是段五回头过去,挥挥手示意他们可以走了。

    大理军官们有些懵逼:这就把我们放了?是不是有些不尊重人啊?

    怎么说我们也在打仗啊,就这么把我们放了?

    看对方的样子,又不像开玩笑。

    面面相觑一会后,他们慌不迭一齐躬身道谢,前后脚上赶着跑掉了,生怕石门蕃人后悔。

    看着一群人屁滚尿流的背影,段五恶趣味的笑起来,转过来又换上一副认真的表情,问还在喝汤的长孙弘:“接下来我们怎么做?”

    “让大家休息一天吧。”长孙弘看看外面的雨,吹了一口气:“这么大雨行军赶路还要厮杀,铁人也受不了的,高逾城隆已经跑了,一定是朝大理城逃去了,段家正等着他呢,让他们狗咬狗去吧。”

    他笑着看天,仿佛天空中低低的云层里,有什么好笑的东西一样:“三十六蛮部的人过来也需要时间,就等一天,明日这雨住了,我们再过去也不迟。”

    段五想了想,躬身领命,然后又问:“那些大理残兵,大约有七八千人,都关在瓮城里面,是不是按老规矩处置?”

    “自然的,我们能兵不血刃的打残高逾城隆,以往放回去的降卒功不可没,他们就是播种机,是宣传队,是我们最好的战友。”长孙弘笑得更欢了,把目光从天上降下来,看着段五说:“石门蕃宽仁,连敌人都不舍得杀,传到大理百姓耳朵里,他们自然不会拒我们于千里之外,这对我们将来立足大理,是个必要的基础。”

    “二东家,哦,不,我是说先生,你这一着妙棋,真的思虑长远啊,说实话,最初你放俘虏走,我是不明白的,把他们赶到石门蕃去当奴隶也比放回去强啊。”段五由衷的感慨,发自肺腑:“现在才知道,先生想的如此之远,我不能及也!”

    长孙弘一口把热汤喝干,砸吧着嘴起身,拍拍段五的肩,道:“多想想,多看看,你就能想得到的,打仗征战,图的是什么?不过地盘人口而已,但光靠刀子打下来是不行的,那样只会得到人,而得不到人心。怎么吃下来的,早晚会怎么吐出去,说不定还要搭上自己的命。”

    “而得到人心就不同了,简单粗暴的方法不行的,必须要委婉迂回,有了人心,你就能利用人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样人们才会拥护你,才能顺顺当当的永远占据这块地盘。”

    段五若有所悟,眯着眼睛点头。

    长孙弘把身上湿透了的衣服脱了下来,露出半身充满力量感的腱子肉,然后靠近屋子中间的火塘,凝视着火苗道:“等会你把事情办完了,也过来烤烤火,湿衣服穿久了,要生病的。”

    “是!”段五拱手,转身出了门。

    瓮城里的降卒,在淋了一个时辰雨之后,被告知可以离开了,不过有数百口齿伶俐之辈被挑了出来,带到别处,不知道做什么去了。

    放出去的降卒衣衫尽湿,落魄狼狈,但好歹总算捡了一条命,心头庆幸无比。几千人无处可去,当然只得三五成群的奔大理城的方向去了。

    龙首关距离大理城九十里,沿途虽无大山深涧,但靠脚板在雨中走过去也是一件极为难受的事,于是几千人越走越少,一路不少人开了小差,等到第二天中午时分,有脚程快的人终于走到城下的时候,却发现大理城是另一番光景。

    城池西门处,沿着城墙外侧,一眼看不到头的蛮人营帐遮蔽了视野内的土地,城外的树林被砍伐一空,用去搭营寨了。一队队的蛮兵巡弋城外,将个大理城围成了一个铁桶一般。

    降兵们还未靠近,就被气势汹汹的蛮兵们驱赶开来,严令他们各自回家,不得聚众,不得归营,违者杀。

    这种态度,让以为这是勤王蛮兵的大理兵卒们颇感意外,这不像勤王兵马应有的样子啊。

    怀着这种疑问的,还有心情复杂的段家父子。

    昨天傍晚,丢盔弃甲跑回大理城的高逾城隆刚一进城,就被候在城门处的段祥兴带人拿下了,城内的高家余党则在接到快马奔回的段彦震报信之后,于当日上午时分就被段氏带人洗了一次,眼下的大理城,已经全数落入段家手掌之中了。

    段智祥还没高兴太久,就突然发现,前几天求都求不来的滇东三十六蛮部,在他快乐的收拾落草高家的时候,阴悄悄的出现在了大理城外,人数有五六千人之多,旗号漫天飞,几乎所有的部落都来了,包括事先说好要帮助段氏的两个部落也跟在一道。

    这道理讲不通的,蛮族重利,跟大理之间不讲感情的,他们只跟大理讲利益。

    虽然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应召而来,为保卫大理社稷而贡献力量,但这理由他们自己可能都不会信。

第147章 拿钱消灾() 
段智祥和他儿子当然也不会信。

    大理城内剩下的都是残兵弱卒,段彦震带了点人回来,但也根本不够蛮兵们看的,由来大理打仗,蛮兵就是主力,大理常备军,不过是个补充。三十六蛮部在大理立国时就出力不少,可以说大理能有今天,离不开蛮兵支持。

    大理国主于蛮部,类似于一个松散的联邦,蛮部奉大理国主为三十六蛮部共主,这个共主有个比较骇人的名謂……鬼王。

    大理皇帝世袭,但每一任国主继位,第一件事就是召开三十六蛮部酋首大会,以一个较低的姿态,与众首领把酒言欢,求得支持,一般首领们得到一些好处之后,自然就会在血盟书上画押,正式承认大理国主易人。

    同样的,蛮部首领去世,他的儿子或是兄弟接任,一样要去大理城朝拜大理皇帝,也就是鬼王,得到鬼王下诏任命,方才能从法理上正式当上首领。

    两样仪式,把大理皇室与三十六蛮部牢牢的拴在了一起,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倚重,延续数百年生生不息。所以大理虽然一直权臣当道,无论以前的董家,还是后来的高家,虽然把持了军政大权,可以让皇权不出大理城,但始终不敢取段氏而代之,忌讳的,正是这种蛮部与皇室间相生相惜的关系。

    但是今年不一样,段智祥总觉得,蛮部们在瞒着自己,做着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他站在九凤楼上,眺望着城外那些简陋而铺天盖地的帐篷,烦恼忧虑。

    几乎把拿下高氏的兴奋劲头都冲得一干二净。

    雨后天晴的蓝天白云,分外清爽,微风送来清新温暖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居高望远,一片屋檐挑梁延绵在苍山脚下,洱海仿佛就在黛瓦尽头碧波荡漾,潮起潮落,稍稍醉神,就有九凤楼如同建在烟波浩瀚处一样的错觉,身历其境,仿若琼池生波,特别让人惬意舒服。

    这座楼,本是为退位后的太上皇修禅所建,不过段智祥的老爹前两年死掉了,于是他就乐得上来。楼内煮茶焚香,仙气十足,不过此刻他的心里,却是戾气满腹。

    段彦震站在他身后不远处,距离他比段祥兴要稍稍远一点。

    段彦震说着话,表情比较紧张。

    “臣便服去了华住部和纳楼部,用的陛下给的名刺。走的是北门城墙,顺着绳子上下的,连戍卒都没有惊动,更没人察觉。”他躬着身子,低着嗓门:“华住部的加措首领称病不见,说前两天淋了雨,感染了风寒,直接把寨门都关了。”

    屋子里虽然四面通风,窗户都大开着,却有一种压抑的气氛把空气都挤压得死死的,令人呼吸不畅。

    段家父子脸色都不好看,段智祥站在临窗的栏杆边,一只手搭在栏杆上,指节微微颤抖,把木质的栏杆抠得死死的。

    段彦震因为低着头的关系,没有瞧见,他继续说道:“纳楼部的迷迷伽蓝首领倒是见了微臣,不过是在大寨边上的一个人迹罕至的密林里见的,他的蛮兵把周围一片地都圈起来了,见我就像与敌国密谋一样,谨慎得很。”

    “微臣问他,三十六蛮部来大理,真实的意图究竟为何?迷迷伽蓝说,他们在过来之前,已经跟石门蕃部的人会过面了,石门蕃要清君侧,代高氏而居相国之位。高氏无情,待蛮部并无好处,他们早就不满了,而石门蕃跟他们做生意,收购他们的茶叶,低价卖给他们铁器粮食,还常常送些奢靡之物,两相比较,于是对长孙弘自然更有好感,长孙弘要打高氏,他们默许了,这次过来,为的就是主持公道,防止大理生乱,护卫陛下安全。”

    他这段话说完,段祥兴首先冷笑起来,问:“你就信了?”

    “这个”段彦震苦笑着答道:“就算臣不信,他就是这么说的,咬死不松口。”

    “哼哼,清君侧,纳楼部与我段家,祖辈就是莫逆之交,还曾出过皇亲,迷迷伽蓝居然不念过往,用这等话语敷衍搪塞,我们看错了人!居然还以为他会真的出兵帮助我们!”段祥兴咬着牙恨声道,一拳击在桌子上,他是坐着的,这一拳差点把桌子上的茶杯震到地上。

    段彦震看看他,又看看凭栏而立的段智祥的背影,嘴巴蠕动两下,却什么都没说。

    “父皇,我觉得应该派人去一趟龙首关,把石门蕃的人调过来,这帮蛮人心头打的什么鬼主意,儿臣清楚得很!”段祥兴有些气急败坏:“他们定然是来劫城的,这两年山里收成不好,又有雨灾,各部都有人丁损失。高氏吝啬,没有发粮赈灾,蛮人们气不过,趁着我们借石门蕃拿下高氏的机会,想打打秋风。”

    他的声音挺大,说的却也有几分道理,往前几十年,也发生过蛮部劫城的事,那时同样是山中受灾,蛮人活不下去,大理朝廷接济的粮草根本不够,于是起了民变,蛮人成群结队扫荡各处城府,洗掠官仓,乱了好一阵。

    这次定然也是这样,蛮人有怨言,一般不会用嘴皮子发言,他们喜欢简单直接的用刀子说话。

    “怪不得我们要调蛮兵,却调不动,根子在这里。”段祥兴接着说道:“既然蛮兵要乱来,可由不得他们”

    他话未说完,段智祥就转过身来,阴沉着脸格外怕人,看着段祥兴的目光戾气满溢,将大理太子未说完的话,一下子堵在了喉咙里。

    “调石门蕃来,又怎么样?”段智祥低沉的问:“让他们打蛮人?如果他们一来,蛮人就退走,如何是好?到时候要不要石门蕃的人进城?如果不让他们进城,他们会不会跟蛮人一样,围城示威?”

    段祥兴一下僵住了,坐在椅子上说不出话来。

    “我们冒着风险,自己动手拿下高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