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宋-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街上熙熙攘攘来往的人群穿梭,热闹繁华,周朗和冉大器却如坠寒窑,遍体都在流冷汗。
“夫、夫子,这下可如何是好?”冉大器的脸一直维持的苍白的肤色,半点血色也见不着:“长孙弘,就死定了么?”
周朗看着那张榜文,呆滞的看了很久,方才摇摇头:“这是海扑文书,大宋每个城镇都要张贴的。现在不死,也跟死差不多了。”
“那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冉大器带着哭腔道:“这孩子多么懂事,人又聪明,活得好好的,没来由的这场横祸,哪里料想得到?”
周朗仰天长叹,闭上了眼,表情无比痛苦,他轻轻的说道:“他就像我的儿子一样,我比你更加心痛,但又能怎样?衙门要他死,没人能救他,这等大案,无数人看到他的脸了,怎么脱罪?没法子的!”
“官府杀了他爹,害死他娘,此刻他一定恨死了官,朝廷又恼他坏了法度,非拿他法办不可。这怎么办?”
他把头垂下来,无奈的摇头:“没法子的,没法子的。可惜了、可惜了”
“走吧,我们去见一见狗子,问问他长孙弘的情况,爹妈都走了,他可千万不要想不开,今后的路还很长,官府通缉又怎么样?天下那么大,何处不容君?”
周夫子背着手,缓缓的离开,背驼得更厉害了,弯着的腰身似乎比早上更加的疲惫。
冉大器失魂落魄的跟着他,木偶一样机械的走,那个本就沉重的包袱,愈发的沉重。
两人的背影,没在满街的人流中,如两朵小小的浪花,须臾间就被汹涌的人潮吞噬,隐去不见。
富顺监城的江边,血腥味早已被江风吹去,满地的尸首也被丁壮们运走,埋在了乱坟岗,除了地上砂砾间发黑的斑斑血迹,无人能认出,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你死我活的屠杀。
从这里转过一个土坡,一片树林之间,几个人或跪或站,立在三座新坟前面。
跪着的,是头缠白布孝帕的长孙弘和王坚。
站着的,是林老四和林玲子,以及几个唐门的人,外加段五。
王坚正在嚎啕大哭,泣不成声,三块木牌权作墓碑,用刀子刻了名謂。
这里距离富顺城太近,于是不敢烧纸,唯恐被人所发觉。
长孙弘脸上已经没了眼泪,该哭的,早已哭干了。
血浓于水的亲情,已然阴阳相隔。
他磕了头,站起身,向林老四深深的鞠了个躬。
“多谢四哥大义,长孙弘牢记于心,但有差遣,必义不容辞。”长孙弘斩钉截铁的道:“死伤的弟兄,我一定奉上抚恤钱,不会让四哥为难。”
林老四把大手挥了一下,哂然一笑:“二郎说什么话?你救了我侄女,唐门替你做点事,也是应该的,提什么钱?我门中自有规矩。再说了,那恭州大牢里关了不少道上的兄弟,一把火将它烧了,却是做了一件好事!很多人会欠我们人情,小哥不必介怀!”
林玲子却笑着道:“原来你不姓雷,却姓长孙,若非这件事,我们还不知道。”
长孙弘略显尴尬,道:“当时大家并不熟络,故而有所隐瞒,还请见谅。”
林老四劝道:“哎,侄女,江湖行走,使用假名,乃常有之事,是是非非的,假名就要方便得多。”
林玲子道:“我不是怪他。”
长孙弘朝林玲子又是一个深躬,道:“多谢小娘了。”
林玲子反倒被他弄得不好意思起来了,于是赶紧问道:“今后你有什么打算?你家已经毁了,外面又到处都是缉拿你的海扑文书,官府通缉,无处可去。”
林老四却眼前一亮,大声的叫起来:“是极!小哥,你家破人亡,二叔也重伤卧床,一时半会的难以愈合,如果实在无处可去,不如来我唐门!宋朝不义,我唐门却重义气,你很好,有文有武,杀进大牢时那几手功夫不错,胆识也不小,我们一起做大事!闹他个底朝天!”
林玲子也笑起来,拍手道:“好啊,长孙二哥过来,是极好的!”
长孙弘却摇摇头,清风从林间划过,掠起他头上的白帕。
“多谢美意,不过我另有打算,唐门的恩情,日后定有所报。”
“今日事了,我就要走了,不过王坚本就是父子相依为命,他爹死了,他就成了孤儿,我带他在身边不大方便,烦请唐门照顾他,抚养他长大,这孩子很懂事,不会惹麻烦,拜托了!”
林老四和林玲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几许忧色。
“那么,二郎你打算去哪里?”林老四试探的问:“不是我多嘴,父母不在,天下却在,世间多少烦忧事,都熬不过时日,过得几天,你不定会改变想法。”
“不了,四哥,我一定要走。”长孙弘的表情很沉稳,淡薄得好像活了几十年的老僧:“如果有缘,日后再见。”
一刻钟后,林老四和林玲子站在坡头,遥望着在阴沉的天色下渐渐远去的两个人影。
乌云底下,两个小小的人儿,仿若两株弱弱的小草,随风摇摆,渺小的不能再小了。
“四叔,他会去哪里?”林玲子问:“他一直住在李家村,没别的亲戚,他能去哪里?”
林老四摇着硕大的脑袋,一样的迷惑:“我也猜不到,听人说,有种鸟,叫做凤凰,凤凰会在火中燃烧,重获新生,叫做什么来着?”
“凤凰涅槃!”林玲子道。
“就是这个意思!我看着小哥非常人,意在千里,他的想法,除了他自己,旁人是猜不透的,算了,他也说过,如果有缘,他自会回来。”
他扭头过来,眨眨眼睛:“你这么上心,莫非看上他了?我们江湖儿女,快意恩仇,不要那么磨磨唧唧”
“四叔!”林玲子喊了起来,满脸都是羞涩的红晕。
林老四撇撇嘴,不以为然,把蒲扇一样的大手伸过去,揽过了王坚的肩膀。
“小子,以后就跟着我了,放心,有我在,你必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王坚看看长孙弘离去的方向,又抬头看看林老四高大的身躯,带着泪痕的面上露出坚毅的神情。
第119章 蛮境()
靖康之变后,大宋高宗南渡,置行都于临安,重分天下为十七路,与金国划大散关至淮河一线为界,安身立命,延续国乍。
从地图上看,南宋帝国如同一个强敌环伺的巨人,坐拥当时地球上最为强盛繁荣的地盘,麾下千万子民,从东海之滨到西南蛮夷,都是它的势力范围,虽然丢了北面大片的国土,但对一个战败了的残余帝国来讲,留给它的疆域,并不算小。
不过地盘虽大,各地重要性却大不一样,关系帝国存亡的地方,比如江淮、荆湖一线和蜀中,是直接面对金国与西夏的前沿,这些地方的州府都囤积了重兵把守,镇官都高配了一级,往往设置有统领各处州府的制置使、宣抚使,这些地区本也是鱼米之乡天府之国,赋税人口也不少,对帝国来讲,是容不得闪失的要害之地。
又比如江浙沿海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是南宋的粮仓和钱库,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大量的垸田从肥沃的湖滨淤泥中被开发出来,原本不那么发达的江南在南宋朝得到迅猛的发展,沿海的市舶司和海运也空前的扩大,很快的,甚至远至岭南一线隋唐时原本的不毛之地也变得人烟稠密起来,故都汴梁那般繁华昌盛的景象,在江南得到了重现和进一步的提升。
有繁华,就有落后,与这些历史上明珠般的地区比较起来,大宋的另一些地方,就显得如鸡肋般无用了。
比如与大理国接壤的叙州。
这里除了叙州下辖的汉民四县之外,还有蛮夷聚居的三蛮之地,蛮族的地盘比汉民的地盘,要大得多。
石门蕃,就是其中最大的一支,其疆域几乎占了大半个叙州。
从地理上看,这边是川滇交界的山区,自古瘴气缭绕,蛮族出没,江河交错高山密布,靠北是吐蕃,靠南是大理,人迹罕至土地贫瘠。要想进出必须靠危险性很高的栈道,栈道都是从悬崖峭壁上打横钉抠出来的木道,一下雨发点山洪就能冲垮,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心惊胆战。水路又湍急,舟船行驶险象横生,十条船九条都会发生意外,鬼门关无数,行商谓之奇险无比。
正所谓鸡肋之地必多凶民,常年生活在这里的蛮族,吃得苦受得累,民风彪悍至极,向来不服王化,自给自足,自生自灭,能产铁会制造兵器,以松散的部落制为根本的社会组织形式,抱团而居,一致对外,朴素而天然的生活在这山水之间。
从秦汉时代至今,延续了数千年。
蛮夷们似乎也不大多事,守着祖业不出来,不去惹他们,他们也不愿意招惹别人。于是宋廷在这边,只有各处州府的土兵厢军守着关隘,懒懒散散,无人去理会。
毕竟北面游牧民族的威胁,才是紧要的。
年复一年,岁月流逝。
大宋理宗继位后的第十个年头,也就是端平二年,公元一二三五年,五月初五。
天气晴朗,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随着栈道边的大江河风吹拂着大地,令走在上面的一队商旅,非常的惬意。
商队大概百余人,有近两百头川马组成,每匹马都驮着两个巨大的箩筐,箩筐中装满了盐巴百货,都是山中居民紧缺的东西。
他们行走在叙州往南的栈道上,远远看去,犹如翠绿色群山间一群小小的蚂蚁。
这里已经脱离宋朝官府的管辖范围,进入蛮夷的境内,一般情况下,不会有汉人商贾愿意过来的,即使有个别胆大的,贪图暴利过来,也是战战兢兢、如涉险境,生怕一个不留神惹恼了蛮人,被人一刀砍了抢了货物连伸冤的地儿都没有。
不过这队人,却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无一人提心吊胆,相反的,还哼着小曲谈笑风生,大大咧咧一点不害怕,里面居然还有人用蛮语说话,其他人也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满不在乎。
最前面的一匹马,驮着的箩筐边上竖着一杆旗,一面红色的旗幡挂在上面猎猎生风,红绸旗面上,用黄色的缎子绣着三个斗大的字。
瑞福祥。
这是一个商号的认旗。
一个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脸盘子上还长着几颗青春痘的青年大踏步的走在最前面,他身材高大,步履沉稳,一身的腱子肉如树根一样扎实,那双手生满了老茧,一看便知,这是一个习武的汉子。
“狗子哥,前面还有多远啊?”一个小年轻跟在他身后,牵着那匹竖着认旗的马,好奇的问:“这都走了好远了,怎么连个人影都见不着?”
狗子白了他一眼,哂道:“急什么?想家了?家里媳妇挂念上啦?”
身后的其他人都哄笑起来,小年轻面红耳赤,讪讪的笑,道:“不是第一次走这边,故而问一问。”
在众人的笑声中,狗子步伐不减的道:“这边就这样,路上见不着人,等见着人的时候,就差不多到地儿了。”
他回头看看被笑得不好意思的年轻人,又道:“你别看这边路上见不着人,其实山里面人多着呢,搬出来,能堪比半个潼川府路。”
小年轻眨眨眼,往两边的大山望了望,咂舌道:“这大山一片片的,能养活这么多人?”
一个老成点的人走在他后头,闻声笑道:“本来不能的,山高水险,种田不易,这边自古就很少人。”
小年轻更加迷惑了,他不解的问:“那这是何故?”
“因为这边出了一个能人啊。”狗子的声音从前面传来,语气无不尊崇:“他开创了梯田,等下你就能看到了,有文人来看了,惊为天人,说什么春如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碧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文绉绉的,却说得很实在。”
“哦!”小年轻神往起来:“很厉害啊!”
“当然厉害了!”狗子再次回过头来,咧嘴笑开,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这人当初可是合州第一才子啊。”
“不止呢,长孙先生文武双全,他把占城稻引到这边,修水利建驿道,造福一方。兴建书院,教化蛮族,成就斐然!”那老成的人跟着说道:“不是我老魏吹嘘,要我说,长孙先生比起多少官府大官,不知厉害了多少倍!”
他说着说着,就教训起小年轻来:“你们年轻人,就应该学学长孙先生,人家现在也不过二十岁出头,却学富五车,要不是当年官府里有人害他,他早就登堂入室,高居显位了!嗨,我嘴巴不利索,说不完整,你等下到了,自己听山里的人说,听说山里的蛮人,很多人把他的牌位都供上了供桌,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