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立宋 >

第42部分

立宋-第42部分

小说: 立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大器无语的看着他,面皮直抽抽,反对也无用,这第一池纸浆是长孙弘的,他要怎么处理是他的事,别人哪里干涉得过来。

    “经商之道,不过买进卖出,低买高卖。要想赚钱多,买得多卖得快是根本,利润高低不过是赚的多少,卖不出去才是难题,讲究是流量,货物流动快表示销售渠道通畅,也就是说”长孙弘说得兴起,正想展开来细细道来,却见冉大器一脸便秘的表情。

    “听不懂吗”长孙弘抓抓脑袋,为难道:“算了,你就按我说的做吧,不会有错。”

    冉大器木然的点头,他的知识无法跟上长孙弘的思维,说得他一愣一愣的,虽然听不大懂,但感觉好有道理。

    两人坐在后堂,开始慢慢的盘点交流,一本一本账册的抱出来,光是这一项就用了足足两个时辰时间,瑞福祥的盘面之大,着实让长孙弘开了眼界,居然整个南宋版图都有他们的客户,甚至北面金国的土地上,也有人不远千里的过来订货。

    不过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近年来,这些老主顾早就另谋他处,文化发达让纸张供应商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种新版纸张优劣各异,竞争极大,瑞福祥作为老字号,没有创新,又守旧顽固,已经被拉了下来。

    长孙弘感到问题比自己想的还要严重,瑞福祥这几个月一直在亏本,运营艰难,他瞧瞧冉大器那张脸,心道怪不得你没有犹豫多久就答应给股份,原来这铺子本身就问题重重,拉一个人进来就多一个人垫背啊。

    冉大器被他看得有些发毛,尴尬的笑笑。

    正在此时,后堂的门一下被推开了,散了学的冉璞走了进来。

    他在前面听伙计冉虎说了股份的事,自然也是惊讶,不过此刻他没有说这回事,而是对长孙弘道:“二郎,你今天又翘课,周夫子又问起你了。”

    一提周夫子,长孙弘就头大,这位老学究一直想把他培养成为于国于民有用的官,却不知长孙弘不过是把县学生员的身份当作一层外衣而已,根本想法是赚钱,大大的赚钱。

    “我明天就去,准时去。”长孙弘揉着额头道:“大不了被他抽几戒尺。”

    “哦,他可能不会打你,因为打了手,就不能握笔了。”冉璞道:“今天夫子说,两天后腊祭,书院要举办文会,天地玄黄四个班的人都要选人参加,为明天春试做准备,他推举了你,要你做准备。”

第72章 赞助() 
“文会?”长孙弘皱皱眉头:“那是做什么用的?”

    冉璞愕然,连把肩头褡裢放下来的动作都停了下来,诧异的问:“文会就是文会啊,州里每三年一次的文会啊,一般在春试的前一年冬天举行,除了第二年参加春试的玄班和黄班,其他两个班有意提前赴考的学子都可以参加,书院的夫子们会模拟春试,出一些题目,考量大家的水平能力,为春试做准备。”

    他很奇怪:“你不知道?”

    长孙弘耸耸肩膀:“这关我什么事?我又不是明年要赴考的。”

    他的生意刚刚起步,哪里还有心思去参加什么劳什子的文会?听着这名字就知道又是什么吟诗作对的场合,自己肚子里的墨水都快抄光了,还得留着点防身。

    “书院里的学子都想参加,却苦于没有资格,你竟然不想去?”冉璞坐在他对面,把一堆账本推到一边:“县里的教谕也会参加,毕竟是石照县乃至合州数第一的文会,盛况空前,一些平日里不常露面的人物也会来,有时县尊知州大人也会赏光,大家都卯足了劲头想出出风头,如果被大人们看上,入了他们的法眼,解试时多少都会占点便宜的。”

    “那你去啊,我把名额让给你。”长孙弘又把被他推开的账本拿回来,翻开其中一册。

    “那倒不必,其实夫子也推荐我了。”冉璞道,面露微笑:“天班一共可以去十个人,其中就有你我。”

    “人数这么少?那文会岂不无聊?”长孙弘眼睛盯着账本,随意的道。

    “怎么会呢?参加的人一共有近两百人,除了濂溪书院,还有三江书院和武都书院,他们的学生也要参加,毕竟是全州的文会。”冉璞道:“而且看热闹的人比参加的学子要多得多,合州三县有头有脸的人都要来,勾栏里的头牌红姑也来作陪,如果知州县尊肯应邀,那来的人还要多。”

    “哦?”长孙弘抬起头来,眼睛亮了亮:“这么说岂不是很热闹?”

    “热闹得很啊!”冉大器接话道:“这个文会比庙会还要出名,因为满座都是有功名的人,文气浩荡,人人都想去,许多商贾宁愿捐钱也要去占个位置,就为露个脸,日后在人前也能夸耀:我是在合州文会上据有一席之地的哦!”

    他面带得色:“嘿嘿,前两年瑞福祥红火的时候,我们家每次都没落下过,坐在席上,看美人舞蹈歌唱,听才子们作词吟对,那份风光,赞赞,多么美妙!”

    “还能捐钱吗?”长孙弘把注意力从账册上转移过来,饶有兴趣的问:“捐了钱,有什么好处?”

    “门口有榜,按照捐资多少的顺序写着人名。”冉大器道:“排名靠前的,必然是整个合州数得着的豪富,能在街坊市井间传谈一整年,所有商贾都以能上榜为荣,如果能排第一名,那往后三年都会脸上带光,出去别人都要高看一等,州里的功名官宦见了面,也会行礼唱喏,是极为荣誉的事。”

    商贾巨富,身上都带着铜臭,读书人不削与之为伍,他们也自行惭愧,在有功名的人跟前天然的抬不起头,总觉得矮上三分。走在路上,身穿绫罗绸缎,骑马乘轿,碰上一个落魄的举人穿着布衣芒鞋迎面而来,也会自觉避让,让人家先过去。

    而通过资助这类文会,博个名声,附庸风雅,投下大笔银钱换来读书人的一声喝彩,能让商人们感觉良好,那张榜单仿佛就是朝廷科举放出来的进士榜,榜上有名就有了与文人们平起平坐的资格,似乎这样一来平地拔高了三分,身上的铜臭味也没那么明显了。

    “这么说,冉世伯你也参加过的?”长孙弘若有所思,问道。

    “当然,四年前,我年年都没落下。”冉大器鼻孔里出气都粗了一些。

    “那今年,你也得去。”长孙弘拍了一下桌子。

    冉大器被他突然的动作吓了一跳,然后连连摇头,丧气道:“去不起,去不起,捐资要一百贯起步,低于五百贯连榜单都上不了,去干什么?瑞福祥没那么多钱了。”

    “没说要上榜单啊。”长孙弘笑了起来,摆摆手:“我们赚钱不易,花那么多钱何苦来的?”

    冉大器茫然的看着他,眨巴着眼睛,不明所以:“你是说”

    “你以前也是文会的金主,想必与州里的教谕之类很熟悉,去跟他们商量,文会的用纸,由瑞福祥全包了,一文钱不要全部赞助。”长孙弘解释道:“这几天把全部人手都腾出来,赶制赛文魁,一定要抢在文会之前,制出一令纸来!”

    他顿一顿,看看冉大器面有难色,又道:“如果一令纸太多,那就半令,纸上边角处要印上我们瑞福祥的名号,时间很紧,今晚就开工!不!现在就开工!”

    他把账册一推,卷起袖子就往后面的工坊走。

    冉大器愣了一下,片刻之后回味过来,两眼放光,明白了长孙弘的意思,连忙站起身来,一半惊喜一半肉痛的追了过去,嘴里喊道:“那个,我等下就去州衙,二郎,我得出去备些礼物!”

    冉璞也站起身来,冲长孙弘的背影大喊:“那文会你到底去不去啊!?”

    长孙弘的声音从远处遥遥的飘过来,简短有力:“去!”

    冉大器备着礼物,连夜去了州衙县衙,拜访组织文会的头头脑脑,说明了自己的意思,一般来说,商贾捐资文会,都是直接的送银子铜钱过来,不会有捐助实物的,那样大包小包的显得土气,也不够气派,榜单上总不能写:某某商贾,捐助桌子一百张、椅子两百把之类的吧。

    所以采买文会用品,衙门组织者都会自己去买,花去一笔钱财。冉大器主动上门,要求承担文会所有用纸的建议,让州里的官员们颇感意外,因为既然不能把名字写上榜单,那么这笔捐助就是很少有人知晓的,纯粹的捐助而不落好处,忒傻了些。

    有相好的人,还好言相劝,不过冉大器铁了心要送东西,总不能不要吧,于是明言瑞福祥的名字写不上榜之后,还是答应了。这等好事,不能推却的。

第73章 他会不会去() 
接下来的两天里,长孙弘变得老实了,天天准时与李家三兄弟一同去书院,规规矩矩的上课,认认真真的听讲,在矮几后面跪坐得无比端正,周夫子讲课时也听得仔细,有时还举手发问,颇有三好学生的样子,让周夫子连连点头。

    “长孙弘,这次的文会,知县知州都要来,听说连监司帅司的长官也会赏脸,这是十年来鲜有的盛况,极为难得。”中午散课后的空隙里,周夫子留下长孙弘,叮嘱道:“你虽有魏翁的推荐信,解试问题不大,但人要有本事在身,才不会为人所轻视,魏翁于你推荐,也担了干系,你且不要懈怠,让别人以为魏翁徇私,推荐庸人,即污了自己名声,也丢了魏翁脸面。”

    “学生省得了。”长孙弘很兴奋,问:“监司帅司的人也要来?那这次文会岂不是仅仅合州一地的事,影响力会扩散到整个潼川府路?”

    “不止啊。”周夫子撸着下巴上的白胡子:“监司和帅司掌川中四路,与别处不同,川中四路因为地势封闭,自成一体,又紧邻夏国边境,转运使司和制置使司没有每一路都设一处,而是四路统掌,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让他们高看一等,就等于在四路学子中占了先手,吏部会试的时候,也能占些起手。”

    长孙弘恍然大悟,对南宋复杂的官职管辖,他并不是十分清楚,周夫子的解释让他明白过来,原来四川一地,虽分四路,却是制置使一人大权独揽,统掌军政,而转运使也管四路财政,这两人比四路分设的刑狱司权利要大得多。

    他喜的抓耳搔腮,这回运气好,如果赛文魁在文会上一炮打响,能直供监司帅司,这广告就打得呱呱叫,文会上若能蒙某个大佬赞誉一声,传出去瑞福祥的纸还不大卖?这年头的名人效应远远超出后人想象,春秋战国时西施皱皱眉头都能在社会上掀起一场模仿潮流,效果就可想而知。

    刻板的周夫子哪里知道长孙弘在想些什么,他还以为这少年高兴得脸皮抽搐是因为听到自己说的消息,想在众高官面前展示才华,于是欣慰的又道:“制置使即帅司,转运使即监司,两处衙门辖各地州府,即有考核属官之责,又有收捐纳粮之职,他们说一句话,比京城里的御史效果还好,你在文会上,要尽力表现,脱颖而出,文会虽不是解试,却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解试还重要,你要明白。”

    “解试不是要蒙名字阅卷吗?”长孙弘不解,道:“监司帅司还能插手?”

    周夫子瞪他一眼,把胡子扬一扬:“官场中的事,你个小孩还得多去了解,解试是省试,各地自行阅卷,个中事情,自己去想!”

    点到即止,长孙弘心头雪亮,这他妈比后世的高考要污得多啊!

    周夫子也不在这个问题多说,又给他讲解文会流程,原来这冬季文会,的确是模仿春试的规制,共分三场。

    第一场比经义,也就是问答题,由组织者选取四书中的某一段提问,学生们作答,这场考的无非是背诵,只要把圣人注解答出来,就不会有错。

    第二场考词赋,一般是现场出了题目,学生们立刻作一首词或赋,当即由众人点评,这个就比较难,词赋既要优美,又要附和题目,考的是过硬的功底,想要借枪手提前做好拿来过关很难。

    第三场则是策论,也就是议论文。同样有个题目,选的是时下比较重要的政治性事件,要学生们对此展开评论,提出观点,阐明条理。这一场最为考验人的水平,策论不能泛泛而谈,而要写出自己的论据和论点,切中要害。

    三场下来,拔尖者就会被选出来,由在场最大的官员给予褒奖,一般是给点实物奖赏,钱财不多,却贵在让大家记住了你的名字,只要解试时不会过分的失常,一般来说就能顺利通过,等于拿到了一张通往会试的入场券。

    川中四路人口众多,读书人更多如牛毛,一场解试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合州一地的文会能惊动四路监司帅司,当然与这里曾经是周敦颐呆过的地方有莫大关系。

    魏了翁在川中为政,大力推广理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