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立宋 >

第122部分

立宋-第122部分

小说: 立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多盐商或疑惑,或冷笑,或面无表情,站着没有动,他们当然不会三言两语就被长孙弘几句话就吓住了唬住了,能站在这里的人,除了胆子大,还有底气足。

    他们或许没有想到西川制置使司派来的是这么个兵汉,但既然来了,总不能轻易的走,那小舅子被打是触了长孙弘的霉头,你长孙弘不是要讲道理吗?好,我们就讲道理。

    硬的不吃,我们就来软的。

    一个盐商站出来,拱手道:“长孙大人说的有理,花钱买平安也不是不可以,但大人拿什么来保证,我们从瑞福祥手里买了盐,于四川境内就不会有危险?如果有了损失,盐监会不会补偿?”

    众人暗暗竖大拇指,都道这人机灵,一下打到七寸上了。

    不管长孙弘怎么回答,都会落入圈套里。

    说没危险,那好,我自己抢自己,出了事你要赔钱;说有危险,那我还买个屁啊!

    哼哼,想跟读过书的人比脑筋,你个兵汉还差得远!

    他们怀着讥讽的心,等着长孙弘的笑话。

    “没危险,不赔钱。”长孙弘淡淡的道。

    盐商怔住了。

    长孙弘看着他们,把肩膀耸耸:“我们保证官道上不会出现蒙古散兵的影子,但百密一疏,没人能保得万全,我只能说,在瑞福祥手里买盐,没危险。但不在瑞福祥手里买,要在四川境内行走,一定有危险!”

    他指指两侧森然立着的玄甲兵,道:“大宋西川兵,声名远播,诸位如果没听说过,可以出去的时候,绕道西门去看一看,那边还有些东西没有送到京城去,要过几天才上路,正好可以让大家参观参观。”

    西门处又有什么?

    别说盐商,就连监丞伍昭祖都不知道,应该是说话的功夫,长孙弘派人在哪里弄了什么。

    这些玄乎其玄的话,没有让盐商们产生感觉。

    另一个盐商皱着眉头,看着长孙弘又道:“长孙大人,我们都是在这边做了多年盐业生意的老主顾,向来是直接从盐监这里买盐的,你一句话就要我们退出去,变成川盐的二道贩子,实在突然,大人就不怕我们不在这边买盐了吗?”

    语带刀枪,却又理所当然,你要垄断,我就不跟你玩了,玩不起还躲不起吗?

    长孙弘无所谓的摊摊手,笑道:“买卖自由,随行就市,这当然无法勉强,不过四川井盐,唯西川上等,夔州的井盐无论成色、产量还是品质,都赶这边差上好几个档次,其他地方的盐,运送起来运费比盐本身还贵。你们不买,自然有人买。我丑话说在前头,从明日起一个月内,是办理优惠卡的时限,在期限内去瑞福祥设在荣州城里的盐栈压钱订购的,可以享受折扣优惠,时限后再来的,对不住,就要在原有价格的基础上,上浮两成!”

    他的笑容这次很干脆,很自信:“诸位都是心眼通透的人物,可以去访一访,我长孙弘是什么人,做过什么事,有没有能力把我刚才说的话变成现实,都可以去打听打听。”

    站起身来,他把一直捏在手心里的铜镇纸放到桌上,冲众人拱拱手,道:“话就说到这里,我还有事,富顺监那边,也有人在等我,各位,改日再聊!”

    他说走就走,话音未落人就到了大堂门外,两队甲兵紧跟身后,生涩的铁甲摩擦声听得人心胆皆惊。

    等他走了,一众盐商与伍昭祖说了会话,因为长孙弘的关系,大家心中都有些沉甸甸的,举棋不定,伍昭祖也吃不透究竟这个武将葫芦里到底藏着什么药。

    议论一阵,也没个结果。

    众人干脆散去,这件事重大,回去要和幕后的东家们商议一下,临走时,记起西门的事儿来,大家都有些好奇,那里到底有什么?

第221章 货真价实() 
反正离开陵井监,都要出城的,绕道西门不过兜了个圈子,也费不了什么事,盐商们在盐监衙门里发了一通牢骚,最后只得无可奈何的悻悻离去。

    出门靠右,横穿大半个盐城,即是西门,城里的十字街可以一直从东门通到西门,盐商们西门出城,就要从街上招摇过市。

    没想到走在街上,却见满城的人都在朝西门跑,一路络绎不绝,扶老携幼,脸色兴奋,神态喜悦,仿佛那边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发生了。

    监丞伍昭祖送众盐商出门,见状也是奇怪,问问衙门里的差役们,都不明所以,说西门处官府没有做什么,不知道这些老百姓朝那边跑什么。

    心头好奇,有盐商拦下一个面色亢奋仿佛要去娶媳妇一般高兴的老百姓,询问他猴急的跑去干什么?

    那人无端被拦下,阻了兴致,正要发怒,却见是一群衣着华丽器宇不凡的贵人,连本城盐监也在其中,赶紧的换上一副笑脸,道:“各位官人还不知道?荣州团练使长孙大人已经派人在城里敲锣打鼓,贴了布告出来,言说在西门处堆了蒙古人的人头京观,示众一天,让我们都去看看,官人,由来只有蒙古人杀宋人堆京观的,从来没见过大宋堆蒙古人的京观,难得一见,如何不去?官人们也去看看吧,明天就没了!”

    一口气说完,这人就作揖告个罪,脚下生风,跟着满街的人流朝西门奔去了?

    众盐商面面相觑,京观?

    蒙古人的京观?

    拿什么堆的?真的是蒙古人的脑袋?

    衙门前沉默起来,一群人惘然的看着从大街上喜笑颜开恍如去看大戏一样雀跃的人群,难以置信。

    静了半响,有人不自信的突然说了一句:“杀良冒功!”

    一语惊醒了梦中人,众盐商立刻回味过来,西川一败涂地,制置使都死了好几个,小小的荣州团练使竟然能用蒙古人的脑袋堆京观,不是用良善百姓的头来冒功是什么?

    悸动的心,又稳了下去。

    盐商们活跃起来,立刻有人愤然道:“杀良冒功,告上朝廷,一定杀了他的头!”

    “对、对,为何只敢堆一天?就是怕别人戳穿他!”

    “简直罪大恶极!”

    “走、走,我们也去看看,多一个人看就多一个证人,日后朝廷追究,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众人吆喝着,头顶因为长孙弘霸道的举动而积累的阴霾烟消云散,又是一片艳阳天。

    澎湃的正义感和横溢的责任感激荡在每个盐商的胸间,他们义正言辞,他们正气凛然,因为人流塞道,他们马也不骑了,轿子也不坐了,安步当车,挽衣袍卷裤腿,就朝西门跑。

    监丞伍昭祖也混在其中,他脸上暗笑心头狂喜,鼻子里哼哼有声,只要弄死那个野蛮的荣州团练使,不说盐利的事,起码可以大大的出一口气。

    这厮鸟贼武夫,居然敢不把老子当回事,弄死你个龟儿子!

    陵井监因为没有被蒙古人屠城的缘故,城内两万多居民得以保存,加上左右附近的数万亭户,盐城里有人口小十万,这一天大概半数的人都在朝西门走,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看热闹的心态让所有能丢下手头事情的人都去了。

    陵井监的西门外,是一片开阔地。

    原本这里跟其他城池一样,靠近城墙有一片搭建的棚子房屋,店铺住户林立,太平时节,这里熙熙攘攘的,跟城内无异。

    蒙古人过来,烧了这片房屋,于是这边就成了一片白地,空旷的面积有十几亩。

    跟城里大呼小叫呼朋唤友前来的嘈杂不同,这里静悄悄的,无人大声说话,唯有窃窃私语。

    黑压压的人头在城门外挤挤挨挨,围了好大一块,唯留下人群中间一片圆形的空地。

    一圈拒马将这块地圈住,百来个石门蕃兵士端着钩镰长枪,维持着秩序,人们自觉的站在圈子外面,面露恐惧和一丝丝的兴奋,伸长了脖子,看着里面堆的东西。

    一座血腥的人头京观堆砌在空地中心,腐臭味和血腥气隔得老远都能闻到,人头嗔眉怒目,大部分都瞪着眼睛,龇牙咧嘴纵然明知是死人,还是让不少宋人百姓视之胆儿乱颠。

    于是所有带着兴奋和喜悦跑来的人,到了这里,仿佛成了被剪去翅膀的鸟,纷纷沉默下来,静静的看着那些曾带来死亡和恐怖的人头,捏着拳头,眼睛里冒出愤怒的火。

    盐商们跌跌撞撞的来了,伍昭祖跟在后头。

    抬头一望,都倒抽了一口冷气,那堆京观,起码有近千个首级。

    盐商们挤到前头,把眼睛揉了又揉,瞪圆了去看。

    然后就低头呕吐。

    蛮兵们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内心毫无波澜。

    伍昭祖跟几个大盐商商量一下,挤到蛮兵身边,表明身份,表达了希望靠近一点观看的愿望。

    蛮兵们很通情达理,轻易的让几个人进去了。因为长孙弘有令,如果有官府衙门的人靠近要看,就让他们尽情的看,不要阻拦。

    用袖子掩住口鼻,顶着几乎要熏昏人的臭气,伍昭祖和几个胆大的盐商硬着头皮靠近过去,几乎是隔着一个巴掌的距离仔细的去看。

    他们要验明正身,只要看清楚这些恶心的东西不是蒙古人的脑袋,那么转个身他们就要告上制置使司、告上宣抚使司、告上枢密院和御史台。

    但是事实让他们失望了,伍昭祖等人越看越惊心,越看越胆寒,这些一个挨着一个的人头,全是阔额细目、剃发留辫的模样,找不到一个带有汉人特征。

    实打实的蒙古人。

    连色目人的脑袋都没有,全是正宗蒙古人!

    退到稍远处,几人拿下遮面的袖子,脸都是惨白的,说话的声音,都带着颤音。

    “这个长孙弘,真的有点本事。”

    “看来他这般跋扈,却是有底气的!”

    “这么多鞑子脑袋,襄阳那边都没有砍下过这么多的,为何他还在当荣州团练使?”

    “想必是制置副使王夔给他的,听说王夔正是因为抗击蒙古有功,才连升数级的。”

    “定然是这样了,那么长孙弘这么乱来,有王夔的授意?”

    “西川王夔一人说了算,彭大雅也要靠边站,如此说来,盐利真的只能按他说的办了?”

    几人面带惶恐焦急,议了一阵,却发现无法可施。

    “留在这里也无益,看来这人头是真的,靠这个扳不倒他。”伍昭祖咬着牙道:“诸位先回去,各走各的门路,看能不能找人压一压他,大宋以文制武,总有人能制住他的。”

第222章 盐利换蛮军() 
伍昭祖是个小官,但并不蠢,相反的,能在大宋朝当上油水很足的盐监监丞,非人精不能上位。

    他走的是京湖制置使兼四川宣抚使孟珙的路子。

    而孟珙与当朝右丞相、枢密使史嵩之的关系,人人都知道,用一句亲密无间来形容恰如其分。早在孟珙的父亲孟宗政任荆鄂都统制的时候,时任京湖制置副使的史嵩之就跟出身岳家军的孟家关系匪浅,对于孟宗政的四个儿子,尤其是长子孟珙,极为赏识。

    孟珙功成名就后,又有朝中大树遮阴,要提拔一个两个人,轻而易举。

    伍昭祖心中想的,第一个就是向孟珙告长孙弘一状。

    他很聪明,在写文书的时候,没有把王夔也写进去,他虽然知道,这其实大概就是王夔在幕后撑腰,不然一个蛮人长孙弘也没那胆儿。

    但涉及盐利,事关自身,他不得不想办法把长孙弘弄走,不然千辛万苦费尽心机到这边来,却一个子儿也捞不着,岂不是白费心思了吗?

    于是看了京观,伍昭祖回到衙门,立刻就铺纸墨墨,思量着怎么斟酌文字。

    但他万万想不到,就在他绞尽脑汁的时候,他所想出来的所有理由,都已经被别人呈上了孟珙的案头。

    襄阳城中,京湖制置使官邸内。

    孟珙置茶水一杯,与一位文臣对坐。

    室内简朴,没有绚丽的帷幔装点,没有雅致的字画上墙,一排书架,满壁的书籍,一把黑鞘长剑悬于纸窗旁边,桌椅圆凳,就是全部。

    “大人身居高位,日子过得依然这么简单,下官叹服。”王夔四下里打量了一圈,由衷的道。

    孟珙却笑一笑,摆摆手:“国家危难,官家也不过一餐一肉,我们做臣子的,岂能只顾贪图享乐,而忘记本身职司,我过得也不算清苦,合适了。”

    他用一根手指点了点身侧方几上的一叠纸,笑问道:“王大人大可派人把这些送来便了,何必亲自跑一趟?西川新复,千头万绪的事情,怎么离得开你?”

    王夔拱手,肃容道:“公事虽多,却及不上这头等大事,故而下官不得不跑一趟。”

    他说的严肃,让孟珙也不禁怔了一怔。

    “这些内容,我都看了。”孟珙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