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明的是,目前不管是中亚还是欧罗巴,桶装的铁甲其实还没有出现,全世界由甲片穿孔穿线的铁甲依然是主流。板甲则是一开始就在希腊众城邦盛行,后面被罗马获取技术。倒是中亚目前依然是类似于扎甲的一款甲胄,例如帕提亚具装骑兵就是人和马都是鳞甲。
刘彦对历史的了解有限,显然是错误地以为中世纪才会出现在欧罗巴和中亚的铁桶甲已经被弄出来。
鳞甲在华夏文明中其实也早就出现,只是制造工序无比多和复杂,仅有一些拥有底蕴的家族会打造一些,官方依然是大量生产扎甲。
锁子甲倒是在中亚已经出现,是曾经帕提亚的标准甲胄。
帕提亚是什么?在华夏文明的记载中,帕提亚其实就是安息帝国。安息帝国已经灭亡,是先与罗马帝国进行了两百多年的战争,后面被萨珊王朝取代。取代了安息帝国的萨珊王朝,目前该说是绝对的中亚霸主。
“丝绸……”
刘彦看着那些一件件摆开的丝绸衣裳愣神了,他的印象中关于丝绸被发现可以防箭不是到了蒙古崛起的时期吗?
不得不说的是,刘彦的印象再一次发生错误,丝绸可以防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发现,到西汉时的汉军将校谁不是身穿数件丝绸内衣上阵,只是不像蒙古时期被大规模的运用。
到后世的考古发现中,贵族的尸身基本是会穿数件的丝绸内衣,尤其是以武将的墓尤甚,丝绸几乎是与兵甲一样重要的陪葬物。
实际上,自西汉开启丝绸之路,丝绸传到了中亚,再传到遥远的罗马,丝绸的作用也很快被发现,中亚人和欧罗巴人追求丝绸不止是因为丝绸穿起来舒服和华丽,还因为丝绸可以防箭,以至于丝绸很快就形成风靡之势。
“龙腾卫士啊?真正意义上的重骑兵!”
刘彦那么说有理由,龙腾卫士光是人的甲胄就超过一百三十斤,马甲也有五十斤重,甚至马的前半部为都披着丝绸和帛合制的套衣。
与龙腾卫士的那场战事,汉军发射了超过一万枝箭,结果是只射翻百骑左右,大概是一百五十枝箭才解决掉一个具装重骑。最后是龙腾卫士被射得就像刺猬,可还能活蹦乱跳。
那可是强弩,不是弓,也不是强弓!
刘彦再次翻了一下作战记录,低语念道:“三十步内,一轮齐射,射翻五十余骑。”
强弩在三十步内的穿透力连钢板都能射穿,一轮齐射也就是七百枝弩箭,考虑到命中率,数据上倒是显得正常了一些。
其实真的就是那样,并不是说每射一箭就一定能够射中目标,战场上十发能够命中三发已经算不错。那么也就是说,强弩在三十步的距离能够射穿身上套着四层防护的具装骑兵。
“丝绸……治下有丝绸生产吗?”
刘彦记得自己的治下好像没有生产丝绸,他在这一刻对丝绸的重视与身在前线的徐正、纪昌等人是一样的。
之前是记忆漏洞,知道有那么一回事,可是没有事件触及记忆,自然是不会想到什么。
既然知道了那么一回事,刘彦肯定是会重视丝绸。
要知道一点,汉部有具装重骑,就是那支虎贲军,可是虎贲军的装备与龙腾卫士比起来却是有些简陋了。
虎贲军外面是一层明光铠,内里是一套锁子甲,往内先是一层麻布战袍,内衣则是帛料。
明光铠事实上也是由铁甲和皮革混合制造而成,甲片不是扎甲那种甲片缝在布匹或是皮革的款式,是鱼鳞相叠的款式,部分结构上是一层皮革,胸前是两片护心镜。
鱼鳞甲在防御箭矢和劈、砍、刺其实无比优秀,然而就是制造工序太多和复杂,但胜在比板甲灵活,就是只做扭身和弯腰等动作时不会有太大影响。不得不讲的是,鱼鳞甲因为编扎叠压面积不一样,倒是比板甲要重一些。
刘彦有亲自称重,龙腾卫士的板甲重量是六十斤,虎贲军的明光铠则是七十斤。他甚至特地穿了一下龙腾卫士的板甲,可以发现一旦穿上去很难进行弯腰,就是左右扭动身躯都会有很强的束缚感。
鱼鳞甲恰是由鳞片组成,有一种收缩和挤压空间,活动起来不会显得太过僵硬,就是工序上很是值得诟病。
本来刘彦是考虑研究板甲,就是那种胸甲骑兵,但是泰山郡初战的结果传回,显然是应该继续研制重型鱼鳞甲。
确实是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特性,适合某个时代的产物不一定能在下个适应得过来,因此也就出现了“时效”这个名词。
泰山郡初战给刘彦不止是一场胜利,根据每歼灭一万奖励两百系统重骑的规则,他又拥有了两百新的系统重骑兵。
系统的重骑兵是人和马皆是身穿鱼鳞甲的体系,刘彦特地查了一下文献,发现系统重骑与曹魏的虎豹骑很相似,但也只是相似。
曹魏的虎豹骑就是一种人和马都是身穿重型扎甲的骑兵,配置一杆长度约有一丈八的斩马刀,杆长一丈四,剩余为后背刀刃。除了丈八的斩马刀,背后的背匣还有两柄一米二的短戟,腰间再有一柄环首刀。
系统重骑的兵器与曹魏的虎豹骑配置一致,仅是在甲胄上存在差别,要认真辨认的话,会发现与两宋时期西夏的铁浮屠(或称铁鹞子)还更像一些。
刘彦还在研究重骑,思考本部重骑的发展之路,蔡优过来禀告,说是东晋小~朝~廷那边有新的特使到了。
东晋小~朝~廷的特使叫宫泽,就是忽悠斐燕进攻兖州的那个家伙。
“职以为,是君上亮起汉旗的事情。”蔡优有些忧虑地说:“小~朝~廷竭尽所能想要破坏石碣南下,我们亮出汉旗……”
是啊,刘彦下令亮出汉旗,是起到了鼓舞的作用,但副作用其实也是现成的,比如本来需要巴结一下汉部的东晋小~朝~廷可以傲娇了。
刘彦不打算亲自去见宫泽,什么都没有兴趣知道宫泽是不是假名,或者是其它的什么。他倒是对蔡优问道:“哦?德才认为现在亮出旗号不合适吗?”
怎么说呢?那是要看有什么需要,或者说有没有那个实力。
毫无疑问,对于时局来讲,说合适也合适,可说不合适也是不合适。
石虎不管是否要南下,怎么都绕不开占据了青州的汉部,那么无论有没有亮出旗号,战争总是会爆发。就是,刘彦亮出了汉旗,会致使石虎对汉部的重视程度飙升。
没有亮出汉旗,石碣赵国的第一征讨目标会是东晋小~朝~廷,可刘彦亮出汉旗,汉部就会“接棒”成为石碣赵国的头等征讨对象。不但是石碣赵国会倾尽全力征讨汉部,东晋小~朝~廷也会转向敌视,甚至可以说其余胡人也会是如此态度。
“大战必然爆发,我们需要凝聚力。”刘彦笑着说:“不会有任何势力不经过考验就能变强,任何集团都是在一次考验之后彻底站稳脚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
蔡优沉默着。
汉部有什么实力?要是算起来,生产力上面绝对处于顶端阶层,精锐部队的数量其实与几个强大种族也相距不是太大,就是次一级的可用战力严重不足。
“石虎铁了心要清洗晋人……”刘彦唏嘘地说:“黑暗中应该有一盏明灯,我们就是那盏明灯。”
蔡优点头,就是因为这个理由,他们才会觉得危险依然赞同亮出汉旗。
过去,整个中原只有极少部分的晋人过得还行,其余那些基本是属于被欺凌的环境。
自去年开始,石虎突然发疯了,已经不止是欺凌那么简单,只差公开喊出来,但行动上已经是要灭绝晋人这一个群体。
目前石虎正在变着花样玩耍,导致石碣赵国多的是活不下去的晋人。而这些晋人竟然不是选择爆发,是找棵树吊死?
“人口是我们的短板。”刘彦肃声道:“我们需要人口,大量的人口!”
蔡优脸上有了笑容:“仅是十七天,我们已经收容三千余前来投奔之人,仅有少数老弱,其余皆为青壮。”,他挥了挥手臂,继续说:“那些青壮的参军热情极高,是一批不错的兵源!”
会发生比较残酷的事情,能够逃进汉部控制区的只会是青壮为主的一批人,那是身体健康程度决定了的前提。
但这个历史版本至少是有一个可以为晋人提供庇护的汉部,没有刘彦的历史里,晋人需要到冉闵在绝望中发出那声呐喊。
刘彦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叹息了一声,慢悠悠地说:“从来都是危机与机遇并存,不是吗?”(未完待续。)
第242章:无耻之尤()
不会有错,刘彦亮起汉旗之时,就该有成为天下公敌的心理准备,胡人不会容忍另一个强汉再出现,司马皇室也不会允许正朔的地位遭到挑战。
要是强汉再起,胡人别说占据中原,能够像曾经的匈奴那样远遁数千里都是幸运,后面跑到西域以西的匈奴人不还是被追杀吗?才有那一句“明犯强汉,虽远必诛”。
瞧瞧,那就是强汉,说一定要弄死谁就会弄死谁,就是追上个数千里都要弄死谁。要是身在这样的族群当然会感觉骄傲,可是与之为敌就会显得极度痛苦。
胡人绝对不会愿意再出现强汉的那种国家,哪怕是类似都不会接受。那是因为胡人已经品尝到占据中原的甘美,别说是再去苦寒之地或荒芜之地过日子,想一想无法在肆意欺凌某个下等族群就会浑身不得劲。
对于司马皇室来说就显得更严重了,他们虽然丢掉了传国玉玺(举世皆知),甚至是连引自炎黄庙的香火都断掉(隐秘),可一直以来还是自认为正朔,乃至于是一些胡人也承认其正朔身份。
正朔是什么?就是名望和底蕴,哪怕是一个破落户了,但有正朔的身份至少还有光鲜的外衣,要是失去了正朔的身份可就连光鲜外衣都没有了。
“是吗?”刘彦已经知道了泰山郡初战的结果,还知道纪昌干了件可以造成轰动的事:“放火烧山……”
怎么评价呢?军事上为了达到什么目标,去使用什么手段都属于正常。纪昌发回的文书说得比较明白,经过姚家兄弟的肆虐,再有后面斐燕叛军的刮地皮,最后是邓恒率军与汉部一战,那片山区本来就没有什么人,长久的兵荒马乱该搬早就搬走,没搬走也是站在石碣赵国的人,烧死就烧死了,不会存在多少无辜之人。
是的,邓恒有思念强汉的心思,但是他认为刘彦不会成事,拒绝了投降。
苏定也许是与邓恒谈得来,告之了会放火烧山的事情,最后邓恒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在苏定离去之后下令军中的晋人发动进攻。
进攻的晋人当然不会有多强的力度,甚至是上演了一出看去令人目瞪口呆的戏码,将近三千归属石碣赵国的晋人士兵在苏定单人匹马的劝降下,竟然……投降了!
【苏定吗?有点意思啊!】刘彦记得这个人,三十来岁的样子还没有娶妻,今次是少数几个拖家带口直接过来投奔的文士。他继续往下看战报。
邓恒死了,他知道了汉军要烧山,先干了一件谁都看不懂的事情,就是派出那批晋人进攻然后大批被俘,后面根本就没有突围的意思,带着大军待在山区,纪昌放火烧山的时候,与大部分石碣赵军一块被烧死了。
泰山郡初战爆发得突兀,结束也是异常之快,但那只是初战,接下来还会有不止一次的战事会爆发。
纪昌放火烧山,说是计算了天时,不是出于他的算计,是从长江以来来投一个叫羊敦的文士测出未来天气。
放火烧山之后的第三天,大概就是火势将要蔓延开的时候,竟然还真的下雨了!
刘彦对那个叫羊敦的人很感兴趣,没有科技的情况下能够观察出未来天气,那绝对是一个人才。
最为令人佩服的是什么?是羊敦不是泰山郡人,他是自己的观察与当地人的一些儿佐证,就能断定未来多少天的范围内会下雨。
【羊祜的后代?】刘彦并不是那么了解羊祜是谁:【有必要好好查一查!】
羊祜是蔡贞姬的儿子,蔡贞姬是蔡文姬的妹妹。
刘彦一查还真的是有查出一些什么来,连蔡贞姬是与人私奔,以年幼之身嫁给丧妻中年人羊衜都被翻出来。
“长子早夭?幼子羊祜官至太傅。”刘彦一查不要紧,他原以为蔡贞姬就只是蔡邕之女,蔡文姬之妹,没想到认真追寻起来蔡贞姬自己的地位竟然是比自己的父亲和姐姐要高得多。他略略有些懵:“羊徽瑜是司马师的第三任妻子?被追谥景献皇后?”
话说,什么情况啊!羊敦哪怕是羊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