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月 >

第134部分

西月-第134部分

小说: 西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师可出计策应对,万不可让主公身陷囹圄啊!”陆泽双手抱拳,站起身来,看起来一副很焦急的样子。

    席上还有王翦在旁,也赶忙握剑起身,慷慨激昂地道:“军师只管下令,王翦愿即刻起洛阳兵马,杀进许昌,救回主公!”

    ,蒙痴子抿着嘴唇,皱着眉头,摇了摇头,“不可,此刻出兵,不但不会使形势缓解,反而可能使得曹操破釜沉舟,加害少主;投鼠忌器,不如还是以书信规劝少主为上。”

    陆泽听了这话,即刻义正言辞地请命道:“军师大人,许昌、洛阳两地相隔甚远,只靠信鸽传递书信,多有不达之处,臣自下荒山,加入主公麾下以来,未立尺寸之功,如今主公危在旦夕,臣陆泽敢请军师修书,我亲自快马加鞭前往许昌,见主公之后,再亲口说明其间原委,传达军师的意思,定让主公迷途知返,随臣一起返回。”

    蒙痴子听后,双眼一亮,一手指着陆泽,兴奋地道:“此计可行,我即刻修书!”

    说罢,他便命小童蒙侍取纸笔前来,可是等磨好了墨,铺好了纸,蒙痴子抓住狼毫的那只手却迟迟没有下笔。

    这让陆泽和王翦面面相觑,以为又出了什么变故。

    只听蒙痴子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故意嘀咕给这二人听一样,手里拿着笔,小声地分析道:“依照少主的性子,他若认定的事情,我再加以劝说,恐不仅不能劝回他的心意,反而可能使他越走越远……”

    “如此以来,就让主公陷在那许昌不成!”王翦有些急了,他和赵月是老交情,早在虎牢关时便相识了,那时候,关东十八路诸侯相逼迫,情形万分危急,赵月都能够化险为夷。此刻有兵有将,若是出了事,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蒙痴子又集中精神思索了片刻,终于对陆泽吩咐道:“陆泽,这样,我不必修书,你只管到许昌去见主公,就说近日来探听到西北地界有变,张端很有可能联合马腾一起兴兵犯境,主公必定内心忧虑而归!”

    “这……若主公回来发现是假,岂不是要治臣欺君之罪?”陆泽有些迟疑,他并非担心受罪,而是不确定这样做,真的能使主公赵月返回。

    蒙痴子为了打消陆泽的顾虑,奋力将笔丢在一旁,站起身来,背手走到陆泽面前,耐心地道:“这怎是欺君,近些时日,让你加强搜集西北情报,你不是照做了?再者,你只说有可能,勿要将话说死,主公回来若治你之罪,我定会替你开脱!”

    陆泽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双手抱拳,答道:“莫说军师大人会替臣开脱,即便是主公真会治我之罪,此番我也断然不辱使命,定要让主公全身而退!”

    当日,陆泽便从军中马舍挑选了一片上好的千里马,快马加鞭出了城东门,火速地向许昌赶去。

    话分两边,曹操现在倒是真的没有闲心处置赵月,不是因为他念及所谓的同盟关系尚存,而是他正如蒙痴子所说,暂时将精力都投入到寿春之战中。

    曹仁的大军已经开进扬州地界,探子传回来的消息也表示他亲自写给陈策的书信已经送到曹仁处,接下来,曹操要做的就是等待接连不断返回许昌的探马信使了。

    扬州,九江郡外,曹仁驻地。

    荀彧正在观看寿春城的地形图,他有一个惊奇的发现,那就是寿春城地势低洼,单纯从地形上来说,相比其他城池,似乎是易攻难守的。

    正在仔细研究挂在营帐内的那张布制地图时,帐外忽然传来了盔甲砰砰作响的声音,还有金属交接的清脆声,应该是曹仁带领卫队巡营完毕,回来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九章 曹孙初战() 
“子孝将军回来了?”荀彧见状,赶忙停止观看地图,凑到曹仁身前,询问目前的情况。

    曹仁摘下头盔,抱在腰间处,扎起来的头发让人觉得他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特别是那魁梧的身形,尤为健硕。

    儒士风范的荀彧站在他面前,就像是一个体弱多病的书生,但实际上,荀彧身体并不孱弱,只是出身谋士,相对比之下会有这种感觉。

    等从人将曹仁的盔甲解下,头盔也放置到一旁的木桌上放好,曹仁这才面带喜色地对荀彧说道:“丞相妙策果然令我佩服,那书信送到陈策处,陈策看后,竟好言相待使者,并且承诺即刻撤兵,两不相帮!”

    荀彧闻言,惊讶道:“此事当真!若是真的,那此番攻克寿春城,真是势在必得!”

    曹仁大喜道:“怎会有假,陈策已然率兵折返了,我即刻写信,让使者先行回许昌报禀曹操大人!”

    与此同时,寿春城中,正在和麾下将官商议应敌之策的孙权也得知了这一消息。

    本来正准备部署作战计划,将陈策手下山贼作为迎敌主力的孙权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个不谙军事,从未征战过的年轻人犯了愁。

    “太守,山贼本无秉性可言,善变早应看淡,为今之计,还是要内修政理,亲和百姓,才能外据曹操的兵马。”张昭在一旁好言进谏,在他看来,似乎一切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都是发展内部。

    这也是为什么周瑜和孙策将其与张纮派来协助孙权治理寿春的原因,因为这两个人的确有治世之才,可是却无征战之能和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本领,所以,面对战争,还是要看孙权的。

    毕竟身为哥哥的孙策想要考验的,还是弟弟孙权的统兵作战的本领。

    孙权轻轻叹了口气,放低了声音,问道:“在座的三位将军有何指教?三位都是能征善战之士,此刻可畅所欲言,不必纠结其他。”

    这三人,先前也曾提到,那是孙策派来相助孙权的三位将领,他们都是冲锋陷阵在前,身先士卒的勇将,分别是太史慈、周泰、蒋钦。

    听了孙权的话,周泰应声答道:“没了陈策的救援,敌众我寡,太守不如固守城池,实在是难以守住之时,再前人往九江请求主公援军。”

    孙权听后,点了点头,道:“幼平将军所言极是,其他两位将军呢?”

    太史慈和蒋钦则是纷纷便是愿意听从孙权的命令,誓死守卫寿春城。

    于是,孙权便令张昭、张纮二人立即出榜安民,做好守城战的准备,同时又命三个将军分别率军镇守东、西、南三门,加固城防,他则是亲自引兵往北门驻守。

    是夜,月黑风高,秋季干燥,曹仁大军拔寨,直逼寿春,数万人马行进,踩碎枯叶无数,窸窣作响的声音竟然传到寿春城中,令百姓们不得安然入眠。

    待靠近寿春城十里,曹仁这才命大军再度扎营,只待明日天亮,就起兵攻城。

    孙权和手下诸将一夜未睡,就站在大风凌烈的寿春城北门城楼上,观看曹仁的军士立寨,火光冲天,应和着秋风萧瑟,让站在城楼上的孙权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他的双脚有些发软,整个身子都有些摇摇欲坠,那些火光闪闪烁烁的,不亚于漆黑天边的诸多星辰。

    孙权暗暗感慨:父亲和大哥真的很不容易,能将势力的版图扩充到如此之大,以自己亲身体会,才知道军旅生涯是多么的艰辛,多么的不易……

    次日天明,太阳高悬在空中,寿春城两军对垒,曹仁策马当先,以佩剑指着寿春城门,望着寿春城的城楼之上,胯下马一时牵扯不定,他则是高声叫道:“紫发碧眼的奇怪小儿,乖乖让出寿春城,我曹子孝饶你不死,让你活着去见你大哥孙策!”

    一时间,曹军声势震天,将士们鼓噪呐喊,气势高涨。

    就此情形,若是孙策在此坐镇,周瑜在旁辅佐,定然不会贸然出击,从临阵对决的要义来讲,这是避其锋芒。

    可是孙权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大哥孙策将寿春交到他的手里,他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而此刻大敌当前,敌将百般挑衅,如果放纵不管,恐怕会令军心涣散,以至城池失守。

    “太史慈将军,孙仲谋年幼时便听说将军之武艺,兄长平定江东之时,你亦能同其战至平手,此番敌军来战,你可否迎敌?”

    孙权转身看向太史慈,太史慈早已经披挂整装,就连箭囊都已经负在背上,烈弓也已挂在肩头。

    “既然太守有命,末将何惜性命?就算马革裹尸,也要让曹仁小儿知道我江东子弟的厉害!”太史慈断然领命,继而快速走下城楼,跳上战马,当即另一支军队出城迎战。

    曹仁身为曹操的族弟,从曹操尚未起事之时,他便在家乡练习武艺,熟读兵书,自讨伐董卓起便跟随曹操,也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尤其是在统兵作战,布阵迎敌方面,更是堪称一员全面型的将领。

    按照他的预计,守城之人不论是谁,且不说是不是孙策的弟弟,但凡是有能力镇守此地的太守,都不会贸然出战的,这是通常情况下的选择。

    所以当看到城门缓缓打开的那一刻,曹仁显然是吃了一惊,在马上有些不知所措。

    直到太史慈高叫着“曹仁小儿”冲出来的那一刻,曹仁才回过神来。

    取而代之的是表情的转变,由惊讶变成了窃喜,他回身四顾手下的将士,高声叫道:“敌将来战,随我冲,杀光他们!”

    “哦!”

    诸将呐喊,曹仁趁势袭杀过去,曹军与孙军就这样两兵相接,太史慈在马上寻找曹仁的踪影,待寻到之后,便果断直取敌将去了。

    曹仁也是武将,他之前不知太史慈武勇究竟如何,此刻见状,任哪个有血性的将军都会选择与之一较高下。

    二人各执武器,瞬间交斗在一起。(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章 八门金锁阵() 
两军对垒,武将单挑,可是事关一场战斗胜败的关键因素,胜者,军内士卒士气大振,败者则内心惶惶,虽然这种一己之力的较量并不能最终左右战局,却可以对战争产生微妙的影响,这是身为武将唯一能做的事情。

    曹仁力气颇大,但在太史慈面前,却还是略逊一筹,他是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体形消瘦的江东敌将,实际上竟然有如此勇力,而且还一双戟使得,就如同双手五指一般,挡拆击格,全然不漏破绽!

    惊慌之下,去看那太史慈的表情,棱角分明的脸庞上,一双眼睛冷光黯淡!

    座下马的马蹄不断变换位置,踩着寿春城外湿润的泥土,二人战至十五合,在城楼上的一片欢呼声中,曹仁不敌太史慈,拔马归阵。

    “太史子义,果真我江东勇将也!”城楼上,一脸稚气未脱的孙权忍不住拍手叫好,兴奋的欢呼起来。

    站在孙权一旁的张昭见状,赶忙进言道:“此刻既然太史慈将军已经取胜,还应乘胜追击,一举破敌。”

    孙权听闻,点了点头,连忙收起脸上的喜色,命一旁的士卒击鼓进军。

    随着震天撼地的鼓声响起,太史慈回望城上,确定是自家太守下令进军,他便立刻正了正头盔,稳固胯下马鞍,一挥短戟,回首号令那支百人军队跟他冲锋破敌。

    数百匹马就这样望着败逃的曹仁而去。

    曹军阵中,荀彧在马上看得真切,见此情景,他面色不改,从容不迫地对一旁吩咐道:“引精锐甲士而出,按照先前和曹仁将军商议好的,以八门金锁阵困住太史慈!”

    “是!”小卒领命而退。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大约有千人的曹军士卒,手持木盾长枪,绕场而出,整齐的分为若干队列,冲进战场,救援曹仁,趁势便把太史慈的数百人围困其中。

    曹仁得脱,回望正在阵中酣战的太史慈,有惊无险地舒了口气:“只用此阵法,就将你困在其中,不得脱逃,待到你精疲力竭,还怕擒你不得?”

    只看那曹军将士,布的阵形变化多端,每个人都按照事先操练好的动作走位,以及身处什么位置时,是以木盾格挡,还是以长枪突刺,都有条不紊。

    战场上大风刮过,江东士兵的鲜血被长枪刺出,随着风溅落在太史慈的脸颊,他手中的戟不断变化,胯下的马却在越来越湿润松软的泥土里寸步难行。

    那马蹄都沾上了黄泥,陷得容易,拔出很难。

    曹仁已经归阵,此刻正和荀彧在阵前观赏太史慈闯阵,犹如看戏一般,轻松又自在。

    太史慈就没那么轻松了,他在阵中越杀,越紧紧地困在其中,越想要突出,就越无法找到出口,只能是大汗淋漓混着鲜血,像只没头的苍蝇在阵中乱窜。

    一开始,他想要以强横的骑兵部队,冲破此阵,可却发现面前的那些曹军士兵都手举木盾,实在难以硬拼,正准备掉头换路而走,另寻他法之时,又见阵中黑云变化,杀机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