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394部分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394部分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人家有个好女儿熊永媚,嫁给颜常武,取得了护身符,且老熊知机,离开大明,就任东南府的金山行省总督后分文不贪,将家财投资,现在熊家足有数千万白银资产,更不用贪了,他变得两袖清风,名声极好!

    他的那些老友们知道这种情形,惊到下巴都掉了下来。

    成王败寇,没得说的,熊文灿再任两广总督,取得丁魁楚的家财充实国库,必有大量返还归粤省公用,堪称是丁魁楚跌倒,熊文灿吃饱。

    捉了丁魁楚,熊文灿又将广东布政使史起贤、广东按察使李化民也都捉了,抄家夺产,一网打尽!

    两人家财共有上百万两白银的黄金、珠宝和房产,大赚一笔。

    然后熊文灿说道:“他们身为疆臣,知法犯法,罪在不赦!”

    “本督受陛下之旨,东南公之令,曰稳定压倒一切,尔等旧事,一笔勾销!”熊文灿一句话就洗白了两广官场的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受到了他们的一致欢呼!

    至于熊文灿坐稳两广,如何整顿吏治,则是之后的事了。

    丁魁楚三人被列为钦犯,押解进京,他们的家人则被流放东南亚。

    押送三囚的囚车自南京南门而进,一路招摇过市,哄动了南京城民众都来看热闹。

    一些识得他们的人见到他们的惨景,无不摇头,兔死狐悲。

    尤其是丁魁楚,他有大烟瘾的,一路上解差只给他少许大烟以吊着他的命,让他烟瘾发作,嘴角流口水象发羊颠风一般,蓬头垢面,以头撞墙,无复封疆大吏的风彩。

    送到大理寺,三堂会审,不忠于皇帝、贪赃枉法种种罪名下来,以三犯官罪行严重,判了斩立决,送上菜市口上吃颈上餐刀!

    除他们之外,还有多位朝廷高官被拿下,接受严惩。

    先除东林党,后害朝廷命官,颜常武成功地完成了立威,看谁敢来试刀,想让家人流放东南亚!

    让诸官员噤若寒蝉,反对他改革科举的大行动偃旗息鼓,乃至于颜常武宣布取消朝廷科道官员“风闻奏事”权利的重大举措,亦未有多大的反对声音!

第728节 制度大改革() 
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

    《明史·职官志一》“凡京营操练,统以文武大臣,皆科道官巡视之。

    给事中之职守为侍从皇帝,推举人才,纠劾官吏,督察六部,封驳制敕和章奏,评议政事,随时谏言。

    都察院,置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和监察御史等官。其职守为纠察内外百司之官,在京受命巡视,在外巡按地方,监督州县,考课官吏,纠劾违法行为,整肃风纪。科道官职司风纪督察,谏设议政,事关吏治,故有明一代,对科道官的选拔、考核、迁转非常重视。

    科道官员有风闻奏事之权,以王安石的解释为准“许风闻言事者,不问其言所从来,又不责言之必实。若他人言不实,即得诬告及上书诈不实之罪。谏官、御史则虽失实,亦不加罪,此是许风闻言事。”

    风闻奏事之权利很吊,就是我是科道官员,想告你就告你,告错了没有责任!

    当然,也不会没有责任,如果多次弹劾官员都错了,这个科道官员很快就会被去职了,毕竟权利不是儿戏。

    科道官员手握天宪,监察朝政,有其积极的意义。

    但到明末,科道官员成为党争的急先锋,利用参与“京察”之机,达到打击政敌的目的。

    尤其是东林党,他们成不了事,也能够利用科道官员让别人也成不了事。

    明末党争之激烈,空前少见!

    当初设计科道官员的位置,让他们位卑权大,用来制衡朝中大佬,一个小小的御史、给事中,能够逼着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上前听参,让大佬们痛苦不堪。

    你有给事中和御史,我就没有?

    你来参我,我不会参你?

    大家狗咬狗,天天咬,朝堂热闹无比,实际上一事无成。

    于是明末政局,亦如大江决绝,一溃千里,难以收拾。

    东南公颜常武看到这样的情况,决意取消科道官员“风闻奏事”的权利,亦即是说,弹劾可以,但要有实锤,如属诬告,责任自负!

    他坐于明堂,对诸官侃侃而谈地道“掌握谏言、参劾大权的科道官员常常成为党争拉拢的对象,以实现党同伐异、攻击政敌的目的。这种以敌人之是为非、以敌人之非为是的作风,很明显会让决策者真伪莫辨,让政治信息失真、失灵,上下壅蔽的现象就会危害朝廷的统治。”

    “以先皇为例,党争之激烈,让先皇甚至感觉到举朝皆奸臣、悖臣的地步,他还能用什么大臣,还敢用什么臣子!”

    “当然,废除科道官员‘风闻奏事’的权利,亦会带来科道官员不敢说话,但现在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多做事,少空谈!”

    “要做事情,宁可做错,至少我们知错就改,好过不做!”

    “科道官员事事掣肘,就连皇帝都是寸步难行,岂可容忍!”颜常武露出了真实用意道,劳资才不会自找不自在。

    最后他来了个一锤定音道“废除风闻奏事权利,我意已决!”

    对于如何监督官员,颜常武拿出了一个大臣们觉得新鲜的举措“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

    “具体而言,就是说官员把自己的财产申报,向社会公开,由监察部门审查和接受社会监督!”

    他脸露笑容地道“从本国公开始吧!”

    “每年收入三千两银子,拥有国公府一座,别园一座,总财产为十一万两银子!”颜常武首先说出自己的财产收入道。

    孙承宗接上来笑容可掬地道“本官年收入五百两银子,在高阳乡下拥有破庄子一座,农田千亩,总财产九万两银子。”

    姚明恭亦笑眯眯地道“本官年收入四百五十两银子,在巴河县乡下拥有破庄子一座,农田三千亩,总财产为二十一万两银子。”

    “x了你们的!”马士英、王铎和高弘图心中都在破口大骂这二老一少三个大奸龟!

    大奸龟们是外来户,资产的大头都在大陆之外,如颜常武在台湾和东南亚的资产加起来是富可敌国,可是他不用在此申报啊!

    当时不讲究什么海外资产,只论大陆资产。

    哦,谁规定的?

    颜常武自己规定自己不用申报海外资产。

    孙承宗和姚明恭在海外同样有不少的资产,但那些资产同样属于不用申报的范围。

    没奈何,马士英说出他的总资产达五十万两银子,而王铎则更高,他的书画作品润笔费高企,达到八十万多两白银,高弘图则有三十多万两白银的资产。

    于是,颜常武推行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让官员们都没了力气去争那个什么风闻奏事之权利,搞得大家鸡飞狗跳,绞尽脑汁,想的是赶快把财产转移出去。

    既往不究,之前的贪污可以洗白,现在报多少都不会被查(敢出头惹事就查),但官员们谁都不想让自己太突出。

    颜常武随手来那么一招就让官员们乱成一团,而他施施然去阅兵去了。

    检阅了驻南京的卫戍区的东南军部队,还有正在南直隶整编的高杰、刘泽清部队。

    他在阅兵的消息很快登在报纸上,所到之处,各支部队意志昂扬,精神抖擞地接受了他的检阅。

    在高杰部,军官团声势赫赫地前进,士兵方阵密集,队伍整齐。

    高杰陪着颜常武站在阅兵台上,他向颜常武禀报道“职部以领袖所授方法治军,得总参谋部指点,加入了外来的军官和士官进行编练,整个部队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职部敢与北虏决战,敢打败流寇!”高杰兴奋地道“领袖指向哪,我们就打到哪!”

    “好!”颜常武大喜,嘉奖部队,给大伙儿犒赏和加餐。

    得到军队支持后,他心中有数,就启动措施。

    “咣咣咣……”

    南京城周边的乡村镇集,乡官们带着人手,敲锣打鼓的在大大小小的村镇中穿行,将一张张朝廷的法令告示张贴在村头村尾,张贴在镇子公所。

    所有的人都给惊动了,不管是男是女,他们从一个个家中一个个小院中走出来,汇集到乡官的身边,或是汇集到村头的告示跟前,听那些识字的人宣读官府告示。

    好家伙,官府一口气推出了三项大政策。

    摊丁入亩、土地阶梯式收税和火耗归公!

    三剂猛药下来,南明的各个阶层尽在风中凌乱!

    。

第729节 我想念东林党了!() 
摊丁入亩不算新鲜,实质上来自于“一条鞭法”。

    明朝中期之后,土地兼并严重,那些什么藩王啊、勋贵啊、官老爷啊、秀才以上的读书人啊等等,他们是不用交农税的,家有良田千万亩,分文税收不交!

    官府收不上税,唯有拼命压榨那些没有免税权的农家,如此引发了剧烈的社会矛盾。

    朝廷见不是路,当时的嘉靖皇帝琢磨着新法子去挣点银子花用,推行了“一条鞭法”,由大臣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但实行起来困难重重。

    首辅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张居正此法给大明续命,朝廷税收不断增加,国库充裕,史书称“太仓栗可支十年,库积金四百万两”,万历朝的“三大征”打的是钱粮,张居正居功至伟。

    但他的方法,得罪了普天下的既得利益者,不会有好结果。

    张居正人走政息,东林党疯狂地清算,张居正死后家族遭遇迫害,子孙冻饿而死!

    至于“一条鞭法”,想都不用想,直接废除,当我大东林党的税是这么好收的?!

    所以东林党的战斗力可怖,摊作他们一群疯狗也似地扑上来,颜大少也怕,先发制人,干掉东林党再说。

    至于颜常武的摊丁入亩,是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上更进一层,除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之外,针对“一条鞭法”的弊端:丁银(人头税)和田赋仍是两个税目,现在土地兼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穷丁、无地之丁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按丁征收丁银,贫苦农民就会无力承受,这不仅使国家征收丁税失去保证,还会由于农民畏惧丁税流亡迁徙、隐匿户口等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东南亚,情况好得多,所有的土地都归东南府所有,东南府将土地交由农民小户和大种植园耕种,如果不种地或不开发,就收回土地,按土地收税,不按人头,不存在土地兼并的问题(类似天朝的情况,土地归国家)。

    南明情况则不一样,颜常武不能没收所有的田地来搞土地改革,那么就干脆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废除,而并入土地税,实行有土斯有税,谁有田地就交税的原则,那些穷丁、无地之丁就不用交税了!

    颜常武得意洋洋地指出道:“摊丁入亩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官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来推动作用;

    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用担心丁税,就不会造反了,他们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可以去经商和打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至于“火耗归公”,明朝官员的收入不高,州县官员不能借以维持生活,于是有所谓“火耗”。火耗又称“耗羡”、“羡余”是正税之外无定例可循的附加税,也是默许州县官在收正税之外加征银两。

    州县地方官员在得到这笔收入后,除满足自己使用,层层进贡,至省级官员,又成为孝敬到京城官员,乃是“炭敬”、“冰敬”等。

    朝廷降旨实行耗羡归公,同时各省文武职官员于俸银之外,增给“养廉银”。各省根据本省情况,每两地丁银明加火耗数分至1钱数分银不等。耗羡归公后,作为政府正常税收,统一征课,存留藩库,酌给本省文职官员养廉。

    这一改革措施集中了征税权力,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的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

    打一巴掌给一个枣子,特创的养廉银大幅提升官员们的收入,如两广总督熊文灿的官俸收入为400两银子,养廉银高达5000两银子,总兵高杰官俸收入为200两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