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霸主 >

第637部分

帝国霸主-第637部分

小说: 帝国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支部队每天都有蔬菜水果还有肉类供应,每个人都配发巧克力还有足量的酒类。甚至有从法国运来的红酒,绝对让周边的其他部队羡慕。

    甚至,即便是在前线,他们也有闲暇的时光享受热的饭菜与热水供应,过的并不比后方差。

    如果真的要比较的话,在前线的空军飞行员,可能要比在后方享受休整时间的补兵待遇都要好两倍以上,能与他们比较的可能也就只剩下德国的潜艇部队官兵待遇了。

    “能与您共进午餐,是我的荣幸!”威廉•莱斯曼立正回答道。要知道,虽然许多人都曾经有机会与元首共进午餐,但是多数都是元帅级别的高级指挥官。

    比如说从中东回来的隆美尔,再比如说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

    鲍曼帮李乐拉开了办公室的房门,李乐走出了屋子,回头笑着说道:“我说过,不用这么拘谨,放轻松,我又不是敌人的战斗机……”

    ……

    一会儿还有一更,今天就不补更了,大家可以明天早上再看。

1046吹嘘()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虽然食物算不上名贵,虽然酒水算不上精美,可是威廉•莱斯曼依旧还是感觉到了一份无比的荣耀。

    他曾经去过狼穴,在那里与勃劳希契一起吃过午餐,他还曾经觐见过戈林,还和戈林一起打过猎。

    但是与元首一起共进午餐,给莱斯曼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吃饭的时候,双方谈论的是有关空中战斗的细节。

    让莱斯曼大吃一惊的是,元首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专业。这位从未上过天空的上一次战争中的“下士”,似乎天生就是一名飞行员的材料。

    元首懂得航空发动机的技术,甚至听起来比莱斯曼这个飞行员还要了解前线作战的飞机。

    元首认为未来的战争,统治天空才能主宰战场。这样前卫的论调,让身为空军的莱斯曼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更有意思的是,元首还知道空战战术,他看好双机编队,并且能够说出双机编队的各种各样的好处。

    有一些莱斯曼还没有探索出来的双机编队优势,元首却可以讲的头头是道。

    甚至,元首还谈起了高度带来的势能,与降低高度换来的动能之间的转换,从能量学角度分析了空战中的高度优势和速度优势之间的关系。

    说实话,即便是亲自指挥JG…52战斗机联队,让这个联队变成整个德国空军之中最精锐的战斗机部队,莱斯曼自己也没有如此透彻的研究过这方面的内容。

    而就在他面前,帝国的元首却滔滔不绝,显示着他精通空中战斗的一切。这让莱斯曼佩服的五体投地,当然也就对元首更加的信任。

    一个懂得技术并且愿意去了解技术的领导,绝对是一个让属下们钦佩的领导。他会立即发现哪个属下在不懂装懂装腔作势,也能立即获得真有本事的属下的理解和爱戴。

    很明显,莱斯曼就是一个真有本事的属下。他只是随便一听,就知道元首是真的对空军有研究,而且比相当多的空军将领都更专业。

    “我的元首,您的睿智真的是让人佩服万分。”莱斯曼捏着切牛排的刀叉,开口赞叹道:“您比大多数飞行员都更加了解飞行。”

    能不了解飞行么?李乐在心中偷笑着想道:我当年也是在游戏机上飞过F…22还有SU…37好几百个小时的人!

    二十一世纪的飞机电子座舱,放在如今这个时代,就和外星飞船差不多!李乐对空战发展方向的理解,比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更加精准和专业。

    在网络上看过无数的航空知识,补习过许多空战理论分析,李乐对于空战的知识掌握,可都是来自70多年后。

    如果让李乐驾驶飞机去和真正的空战王牌交手,他一定会被对方打成筛子。

    可如果要是让李乐坐着吹嘘他的那些来自网络和书本上的高论,他绝对能把任何一个41年的空军将领侃得晕头转向。

    碰巧,他是元首,没有人敢也没有人会质疑他只是理论高超实战稀松。哪怕是他想亲自驾驶飞机,也不会有人同意这样的冒险。

    历史上的希特勒也善于对他的将领还有下属官员高谈阔论,而且能用他那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口才,让聆听的人都对他的观点深信不疑。

    希特勒经常对他的将军们谈论政治,也经常和官员们谈论战争。严格的说希特勒很可能是一个博学的人,但是他并不精通他知道的一切。

    所以他只能在对方不了解的领域里侃侃而谈,利用对方的不专业来征服对方。

    但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李乐不需要这样,他可以在对方专业的领域,发表他更加超前更加专业的看法。

    用这个办法,他用化学领域的未来愿景征服了法本公司的一干股东,让他们成为了元首最坚定的支持者。

    用这个办法,他以独到的眼光指导帝国财团的发展并且获利亿万,让那些财阀投入了他的麾下。

    用这个办法,他的军队建设少了走无数弯路让军队高层佩服的五体投地,甚至连容克贵族军官都对他俯首帖耳。

    现在,仅仅是一顿饭的时间,威廉•莱斯曼就已经坚定不移的站在了元首的这边。

    “您说的实在是太好了!我的元首!未来的空军,真的会那样的强大么?”莱斯曼不由自主的,已经开始憧憬起自己的未来了。

    李乐正侃到尽头上,挥舞着刀叉兴奋的说道:“相信我,自动锁定敌军的武器,我们已经开始研制了!虽然这中间要有漫长的路走,但是我们一定能走下去,并且走到我们的目的地!”

    他说的自动锁定敌军的武器,其实根本就没有办法运用的空战之中。无线电指令制导炸弹,也就是还在研制中的弗里茨X制导炸弹。

    这东西现在还在实验阶段,而且研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反舰导弹做预研,并不打算大规模的服役。

    而刚才李乐向莱斯曼吹嘘的,其实已经可以算是空空导弹一类的“未来武器”了。别说现在的德国技术水平了,再过2年也未必能有这么先进的制导武器出现。

    已经相信了元首的预言的莱斯曼,还是选择相信了元首的吹嘘。他激动的点头,觉得空军的革命马上就要到来了。

    让莱斯曼拥有如此巨大信心的,还是元首力主研制喷气式战斗机这个不算机密的机密。

    作为一名战斗机部队的指挥官,莱斯曼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知道空军有元首主导的超级武器即将大规模服役。

    在这个前提下,莱斯曼认为元首说的一切,都是会实现的。所以即便李乐小小的吹嘘了一下,莱斯曼还是认定了元首是正确的。

    只可惜的是,他现在还不知道,那个被元首看重的年轻的战斗机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刚刚完成了他闹剧一般的实战首飞。

    此时此刻,那名叫做哈特曼的飞行员正在写一份报告,说明自己向友军开火的原因。

1047武器的相似性() 
    “小心一些!可别掉下来摔在地上!我可不想死在这里!”看着手下从补给车上抬下弹药,一名营长皱着眉头喊道。

    他的面前,一辆专门运输弹药的卡车,正停靠在公路的旁边,而这个营的士兵,正在卸载上面那些看上去修长漂亮的弹药。

    这些130毫米口径的火箭弹,是德军管风琴火箭发射车上专用的一种火箭弹。

    每一辆火箭弹发射车上,都可以装载16发这样的火箭弹,一次性的倾泻到敌人的阵地上。

    刚刚,这个火箭炮发射营完成了一次支援射击,现在撤出阵地,在远处安全的地区进行火箭弹的再一次装填。

    相较于其他的火炮,这种多轨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但其准确度较低且装弹时间较长。

    它们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替代传统火炮,但价格低廉、易于生产的特性,使得它们可以迅速的被生产出来,装备给部队使用。

    比起对设备要求更高的火炮炮身钢管,还有精密的膛线技术,火箭炮的生产简单到可以由手工作坊来制造。

    发射用的支架就是普通的焊接钢架,上面的发射轨道也不需要任何淬火工艺,就是工字型的铁轨就可以胜任。

    更简单的是,这些排列起来的8根工字型钢轨,都不用仪器测量其是否真的平行,只要用尺子随便测量一下焊接起来就可以使用……

    毕竟,这种武器的射击精度很是感人,所以在制造上也完全没有必要去顾及精度这个指标了。

    既然苏联可以在逆境之中,大规模的生产喀秋莎火箭炮,那德国就没有任何理由,无法生产类似的武器。

    管风琴火箭炮使用的口径是130毫米,和真实的历史时空中,喀秋莎火箭炮使用的火箭弹大小类似。

    为什么采取这个口径,不是李乐这个时空穿越者有意去抄袭喀秋莎,而是作为一种武器系统,选择口径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就好比,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突击步枪的弹匣容量基本上都是30发。

    其实这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还有论证,最终得到的一个折中数值。能不能装备容量更多的弹匣?能!但是得不偿失!

    这可不是游戏,40发甚至50发的弹鼓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援火力延续性,拿着这类武器的人物依旧可以脸不红气不喘的狂奔。

    毕竟游戏里面,没有计算因为弹匣增大导致的反应速度降低,也不会计算武器的重心,更不会去考虑弹匣的可靠性。

    二战的时代,美国装备的汤姆逊冲锋枪首先取缔了标志性的弹鼓,将“芝加哥打字机”改装成了普通冲锋枪。

    二战结束之后,时间推到越战,美国的M16突击步枪使用的是20发子弹的垂直弹匣;崇尚武力的苏联也在冷战时期,为士兵开发过大装弹量的AKM弹匣。

    结果,无论是身经百战的美军,还是凶猛的俄军,都在反复取舍之中,殊途同归回到了30发弹匣这个原点!

    而在这些弹匣异类诞生之前,全世界第一种突击步枪,德国的STG…44突击步枪,使用的就已经是最接近真理的32发弹匣供弹了……

    火炮的口径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大口径的火炮选择155毫米作为极限?为什么现代坦克炮的口径在120到125之间徘徊?

    这和自行多管火箭炮的口径选择在130上下是一个道理:人工装填的极限,差不多就是这个大小了!

    一体装弹的弹药,最大口径就在120到135之间了,如果再大,就严重影响装填效率。

    同样的选择,并不是口径越大越占便宜越有道理的,它有一个区间值,只能在这个区间里去选择合适的口径。

    比如说真实的历史时空中,口径为88毫米的德国坦克炮,每分钟甚至能打出15发以上的恐怖射速。

    而采用122毫米口径坦克炮的斯大林2号坦克,射速经常被限制在每分钟2…3发。

    火箭弹的装填也是一个道理:因为无法采用分装结构,所以火箭炮炮弹一定是一体的。这个弹体如果太大,一个人就无法完成装填,只能依靠吊装或者配备更多的人手。

    这样一来,装填之后再发射的时间就被大大的延长了,单位时间内的火力倾泻能力,就相应的降低。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口径800毫米的古斯塔夫铁道炮,一个小时只能打一发炮弹,而1门283毫米口径的K5列车炮,一小时可以打15发以上的炮弹,就火力投送能力上来看,K5列车炮的性价比要更高。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德国的管风琴火箭炮的火箭弹大小,和喀秋莎火箭炮的火箭弹差不多。

    搬着和自己的大腿差不多长度的火箭炮炮弹,德国的炮兵小心翼翼的将这些炮弹挂在发射车尾部,那些工字型的轨道末端。

    然后,他们要把一次性的通电装置连接好这些火箭,以求可以让这些火箭弹能够一次性的被发射出去。

    修长的工字型铁轨,可以确保这些火箭弹朝一个方向飞行,保证一个大概的发**度。

    至于说准确的击中目标,则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密集的火箭炮一般会覆盖整个目标区,可以有效打击散落在目标区域内的敌军有生力量。

    很快,这边的16枚火箭弹就都已经装填完毕了。而一辆车装填完毕,也就往往代表着,其他的发射车也差不多快要装填好了。

    “准备一下!进入下一个发射阵地!”爬上了自己的指挥汽车,火箭炮营的营长大声的对停靠在路边的所有车辆喊道。

    随着汽车被发动起来,引擎的轰鸣声盖过了人们说话聊天的声音。一个车队浩浩荡荡的开始沿着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