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吗?若勃勃兄弟愿意留下,朔自当好生照顾,绝不会让其受丝毫委屈。”
“哈哈哈,好!大都护果然爽快。三弟,你过来谢谢大都护。”
刘勃勃年纪虽小,却从小见过大世面,面对卫朔丝毫不怯场,一脸桀骜地拱手道:“小子刘勃勃见过大都护。”
望着英武不凡的刘勃勃,卫朔目中精光一闪,不住打量着对方。
在现代曾有人将其称为骑兵之王、游击之祖,主要是赞其善于指挥骑兵,并创造性地发挥出游击战精髓。
骑兵之王或许有夸大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赫连勃勃的确是不可多得骑兵将领。
若运用得当,必能给卫朔带来巨大帮助。
只是此人心思狡诈,不易掌握,弄不好就会反噬己身。
看来需要好好布局一二,卫朔暗暗打定了主意。
卫朔虽然暗地里心思乱转,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甚至他还当着刘右代地的面,对刘勃勃表示出相当大善意。
看到这一幕,刘右代地总算放心下来,至少不用再担心刘勃勃在姑臧受委屈。
卫朔爽朗一笑,大手一挥引着朔方客人缓缓步入府内。
“哈哈哈,朔在此欢迎诸位到姑臧做客。”
第133章 质子结盟()
ps
原后凉王宫内,卫朔设宴款待刘右代地、刘勃勃兄弟俩。
宫殿金顶,红门,大殿内宽阔华丽,处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卫朔仿佛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端坐在正中王座上。
底下,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
刘家兄弟一直待在酷寒朔方,哪见过这等奢华景象,完全被迷花了眼,一脸痴迷。
“丞相与勃勃兄弟远道而来,朔略备薄酒佳肴,专为两位接风洗尘。”
“多谢大都护。”
随后众人纷纷入席,宴会进行得热闹而不流俗。
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席间觥筹交错,言语欢畅,其乐融融。
然只需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在场河西众人皆在暗暗关注刘右代地,猜测其来意、目的。
待酒酒热耳酣之际,长史宋繇接到卫朔示意,突然起身问刘右代地。
“敢问丞相大人,不知此次来河西有何贵干?”
“我父汗有感于河西与朔方来往日益频繁,遂有意让双方再进一步。”
卫朔举着酒杯,故作不解道:“再进一步?此言何意?”
“以前盟约其实只是为了让双方通商开市,我父汗有意跟河西订立全方位盟约,以保证双方世代友好下。”
“丞相大人怕是此言不实啊。”
“繇听说,眼下北魏对铁弗部虎视眈眈,阁下今日忽然提出结盟,莫非意欲将河西拖下水?”
面对宋繇咄咄逼人之态,刘右代地则不慌不忙地解释起来。
“长史此言差矣,北魏确有意染指朔方,但我铁弗部尚有十数万虎贲之士,岂会惧怕拓跋珪?”
“铁弗部既不惧怕北魏,又何来拖河西下水之说?”
“可见此种谣言,不过是无稽之谈。”
“再者,河西有不是朔方属国,哪里听凭朔方摆布?”
“即便将来朔方局势危急,出不出兵不也全在大都护一念之间?”
见刘右代地死鸭子嘴硬,旁边崔浩不由出言揶揄道:“如此说来,贵部十分有信心击败北魏啦?”
闻言刘右代地身形一顿,暗暗腹议道:“若有信心,老子至于千里迢迢来河西吗?”
“伯渊,丞相乃河西贵客,不得无礼!”卫朔先呵斥一番崔浩,又转身安抚刘右代地。
:“丞相不要介意,你我两家乃友好邻邦,假若日后朔方真遇到危险,我河西绝不会坐视不管。”
卫朔这一番斩钉截铁般表态,让刘右代地感动地热泪盈眶。
反倒是旁边刘勃勃,却以一种警惕目光,上下打量着卫朔。
别看刘勃勃年纪小,却比一般小孩成熟。
不知怎的,他总觉得卫朔对朔方似乎不怀好意。
“临来前大单于特地叮嘱在下,只要大都护愿出兵相助,一俟事成,铁弗部愿将西套割与河西作答谢。”
“同时为了显示诚意,愿将勃勃留在姑臧做质子。”
刘右代地果真稚嫩,在宋繇、崔浩联合算计下,很快就暴露出朔方底牌。
卫朔强忍内心欢喜,故意装出一副为难样子。
“丞相莫急,且容朔与众位幕僚臣属商议一下,过后再作答复,如何?”
“应该的,应该的。”
……
刘右代地兄弟俩离去后,卫朔将宴席撤下,接着与众人商议对策。
“诸位,朔已决定暂与朔方结盟,但接下来该当如何,还请诸位不吝赐教。”
“结盟肯定是要结盟的,不然刘卫辰怕是没胆子与北魏拼命,铁弗部不拼命,河西哪有机会夺取朔方。”
崔浩捏着下巴喃喃自语了一会儿,语气莫名道:“主公,臣以为最好暗中将河西、朔方结盟消息通报给北魏。”
“哦,此举有何深意?”
“主要是为了加深拓跋珪与刘卫辰之间矛盾,促使双方爆发更加激烈冲突。”
“嗯,言之有理,对于出兵一事,伯渊具体有何看法?”
“出兵一事不必着急,不到最后关头,刘卫辰未必愿意河西军东渡黄河。”
“伯渊是说朔方对河西同样有忌惮、提防之意?”
“这是肯定的,以刘卫辰之秉性,他绝然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此次刘卫辰主动质子结盟,除了寻找帮手外,其中亦有安抚河西稳定后方之意。”
“他肯定也担心北上与拓跋珪争锋期间,河西军东渡黄河,抄其后路。”
“嘿嘿,刘卫辰的担心不无道理,朔一直都有此等想法。”
“哈哈哈。”卫朔的话,引起在场众人轰然大笑起来。
笑了一会儿,右长史崔浩又问:“席间,属下见主公不断打量那个质子刘勃勃,似乎对其颇感兴趣?”
“你是说刘勃勃吗?朔之所以关注对方,因为他是日后河西夺取朔方之关键棋子。”
“诸位有所不知,拓跋珪对刘卫辰有灭国之恨,一旦有机会,他肯定不会放过刘卫辰一家。”
“万一刘卫辰一家系数罹难,到时河西就可打着刘勃勃名义出兵。”
“再者刘勃勃此人年纪虽小,却英武不凡,若调教得当,将来又是河西一大得力干将。”
“主公思虑深远,臣等不及也!”
“不过,此子桀骜难驯,恐怕得费一番功夫,且若方法不得当,难保不会养虎为患。”
“主公既对其人如此了解,想来早已成竹在胸。”
“不敢说有完全把握,暂时有了些许思路。”
卫朔嘴角含着微笑,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是时候派佛门出马啦,总白养着那些佛门大师也不是个事。
其实说起来佛门高僧几乎都可以看做是古代心理调节大师,连武侠小说当中,亦常常出现这样一些片段。
一些作恶多端的坏蛋,在佛门高僧的调教下,忽然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从此之后,这些杀孽深重的恶魔,瞬间变成一个只知吃斋念佛的得道高僧。
卫朔便希望借助佛教这方面优势,帮他调教一下刘勃勃,让其成为河西得力干将。
……
翌日,刘右代地与卫朔正式签订盟约,将刘勃勃留在姑臧做质子。
卫朔果然信守承诺,不但专门安排一处大院子供刘勃勃居住,也不禁止其活动。
原本刘勃勃还对卫朔心有芥蒂,可如今看到对方不但没有‘虐待’他,更没有安插人手监视其行踪,让他不由对卫朔生出一丝好感。
其实刘勃勃却不知,对于该如何网罗他,卫朔早已准备了一整套计划。
根据胡虏喜好佛门高僧传统,卫朔特地安排刘勃勃与大师鸠摩罗什认识。
而在此之前鸠摩罗什早与卫朔计划好一切,他负责吸纳刘勃勃为信徒,争取成为其精神导师。
好在将来铁弗部惨事发生后,由其负责对刘勃勃进行心理疏导,以防止刘勃勃变成历史那样嗜血变态。
原本鸠摩罗什是不愿做这等事,但考虑到日后佛门能不能兴盛,还需仰仗卫朔,故而他只好捏着鼻子答应配合。
鸠摩罗什第一次与刘勃勃见面十分顺利,刘勃勃瞬间被大师风采折服。
特别当他得知,大师是前秦天王苻坚特地从西域请来的高僧,刘勃勃愈加仰慕高僧。
再加上鸠摩罗什不断展现些所谓神通,没用多长时间,便让刘勃勃彻底成为其信徒。
每日刘勃勃必到鸠摩罗什处听佛讲禅,原本满身暴虐之气,竟在无形之中消散不少。
卫朔看到计划成功,暗自兴奋不已。
而鸠摩罗什见刘勃勃轻易信仰了佛教,不由想说服卫朔,让佛门去河西境内胡虏中传教。
第135章 吐谷浑之危()
ps
公元四世纪初,慕容吐谷浑率部入据青海,建立了强盛一时的吐谷浑汗国。
吐谷浑王国在今海西地区有伏罗川(今诺木洪)、屈真川(今莫河)和白兰城(今诺木洪)、伏俟城(今布哈河下游),成为其发展壮大的主要舞台。
吐谷浑部落长期以白兰王城为中心,南通蜀汉,北达河西,东交中原,西联西域,开创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存国最长记录,前后共享国三百五十多年。
白兰王城在吐谷浑历史上享有特殊地位,翻开史册一观,会发现每当吐谷浑遭遇重大危机时,屡屡出现“速保白兰”、“惊奔白兰”等军事行动。
史书记载,吐谷浑人曾五次退保白兰,并依靠白兰山天险屡屡化险为夷。
这一次也不例外,惊闻西秦、南凉、后凉联合进犯,大汗视罴立即在白兰王城内召集属僚商议对策。
夜色已深,王城内人影幢幢,全城人都沉浸在愤怒与恐惧当中。
原本整个吐谷浑王国,从东部草原,到西部雪山,从南部昂城,到北部祁连山,处处在为新大汗继位而庆贺。
谁知凭空响起一声惊雷,有敌人正从东边大举入侵。
敌人趁先大汗视连故去、视罴立足未稳之际,派大军前来侵犯,固然激怒了吐谷浑人。
可面对西秦、南凉、后凉三国数万联军气势汹汹而来,如昆仑山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吐谷浑人心头。
从获悉消息开始,周边部落酋长豪帅已接到命令,纷纷集合起本部落青壮,相继开进白兰王城边,只等王廷一声令下,就将开赴前线。
一个月来,白兰城外围,已经连营数十里,集合了数万部落青壮。
篝火照亮了夜空,羌笛吹醒了甜梦。
白兰宫大殿内,相关军事会议仍在召开当中。
面对吐谷浑立国以来最大之危机,如何化解,部落上下,意见不一。
会议已连续开了两天两夜,却还没有统一思想,形成一个明确的战略指导方针。
更可怕的是,吐谷浑已有数年未打大仗、胜仗,面对强敌入侵,无数人心里打鼓。
对于同出鲜卑的西秦,吐谷浑人感观复杂,既羡慕乞伏氏强大,又愤恨被其勒索强逼。
经过几年发展,乞伏西秦愈发强大,不但夺走吐谷浑大片土地,还敢跟名将吕光较劲。
幸好乌亭之战中,被大都护卫朔狠狠教训了一顿。
而乞伏乾归还差一点儿丢了老命,最终只身狼狈逃回金城。
这件事足足让吐谷浑人笑话了许久,也促使他们萌生了依靠河西摆脱西秦控制的念头。
可没想到的是,视罴才要将西秦封赏的白兰王头衔丢掉,乞伏乾归便气势汹汹率军杀奔而来。
显然乞伏乾归已看出吐谷浑有意脱离西秦控制,这才联合南凉、后凉有备而来。
形势对吐谷浑十分不利,不但敌军数量众多,关键是吐谷浑本身实力太弱。
按照吐谷浑兵制,常备军队数量极少,大多镇守各王城及边塞战略要地。
吐谷浑所有士卒平时都是牧民,只有战争来临了,他们才丢下牧羊的鞭子,拿起杀人的兵器,骑着自己家的战马,集合起来,出征杀敌。
战争一结束,他们又放下兵器,回到草原上继续放牧。
大量青壮、兵员始终掌握在各部落酋长与豪帅手中,哪怕视罴想出兵打仗,也得先经过他们同意。
不然,恐怕连兵都征不齐。
而这也是视罴没有急于发兵出征,反而在王城内与众酋长扯皮的原因。
自会议开始后,大汗视罴始终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听。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