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38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38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末将知罪。”王德不敢狡辩,毕竟这个责任比事实轻多了。

    徐还续道:“即便是麾下将士军心涣散,你身为主将,也该筹谋激励鼓舞才是,怎地遇到困难就败退呢?”

    “末将能耐不足,末将失职!”

    “哦,那所谓战敌之功呢?”

    王德解释道:“末将所部确有斩敌不过可能是搞错了,应该都是江北的盗匪流寇先前末将误以为是金军中的‘签军’。”

    随着金国的扩张,金军的构成越来越复杂,除了女真本族军,还有大量的契丹、奚族、渤海人,此番南下伐宋,为了增加兵力,还在北地征发了汉人,称之为“签军”。

    故而王德所谓误认之说虽说牵强,却也说得过去。

    不过关键还是徐还采信与否的问题,听闻王阿喜的儿子去枢密院告状的,这小子当时就跟随其父在军中,可谓亲眼目睹。

    众人看在眼里,不由暗自摇头,这王德也真是,既然动手,怎不斩草除根,死无对证?

    如果徐还真要较真,手握天子剑,也是可以将其斩杀的。不过王德不同于郭仲威,最重要的还是刘光世的态度。

    从进入中军大帐,徐还开始杀人开始,刘光世始终冷观旁观,半句话都不曾说。

    驸马要杀人立威,他自然心知肚明。

    前次北伐他本身也有过错,难免理亏,而且李承造和郭仲威与他并无太大关联,何必插手,惹得驸马不快呢?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反正自始至终,刘光世都不认为的徐还敢对自己怎样。

    直到徐还提到了王德,他的神色才开始逐渐凝重。

    无论王德有没有过错,都是自己的人,对其惩治就等于是针对他刘光世。

    几个问题,王德的解释越发蹩脚,徐还显然是有备而来,如果真要追查到底,肯定有办法否定。

    徐还会吗?

    刘光世现在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这位年轻驸马爷真的要对自己翻脸?是他本人狐假虎威,还是皇帝借他敲山震虎?

    显然,身居高位的刘光世想得更远,他并不认为手持天子剑的徐还敢于如此“胆大妄为”,这般“莽撞”。

    刘光世不由在想,徐还超乎寻常的杀鸡儆猴,也许不简单是他自己立威,或许更是专门做给自己看的。

    那么多半是皇帝敲山震虎,而非徐还狐假虎威。

    想到这里,刘光世心里开始有些惴惴不安,也正是因此,他继续冷眼旁观,摆出一副铁面无私,决不维护下属的态度。

    这是做给徐还,也是作为临安的皇帝赵构看的,毕竟在名义上所有的兵马归属于朝廷,属于皇帝。

    自己如果过分维护将领,就有结党营私,拉拢组织私兵的意味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乃是大宋不成文的传统,一旦所谓的“太尉兵”坐实,自己也就危险了。

    只是冷眼旁观,明明“事不关己”,但刘光世后背已经有些冒汗。

    他不动声色地旁观,等待着徐还对王德的惩处。

    惩处的力度将直接反应皇帝对自己的态度,也关乎到自己的生死荣辱。

    更有一点,在这个过程里,自己需要格外谨慎,绝不能公然反对,甚至必须支持,除非自己想举兵造反

    换句话说,即便王德恳求,也不能代为求情,只能听凭徐还处置

    结果会怎样呢?当场诛杀?徐还会这样狠辣,皇帝会这般严苛吗?刘光世不由捏了一把汗。

    徐还留意到刘光世些许微妙的变化后,沉声道;“王德,你不能整肃兵马,激励士气,甚至分不清楚敌军,如此如何为将?”

    这是什么意思?要动刀吗?

    “王德听令!”徐还朗声道:“今日起,降为校尉,为先锋营斥候。”

    “徐宣抚,末将”骤然连降多级,王德当然不乐意,也不大服气,同时求助的目光落到刘光世身上。

    “王德,当年渊圣(宋钦宗)曾赞你骁勇,千万别辜负圣誉啊!”徐还叹息一声,同样看向刘光世,轻声道:“刘太尉,你说是吗?”

    刘光世暗暗松了口气,徐还终究没有杀王德,降级不过暂时的敲打而已,如此便好!

    “没错,王德啊,莫负君恩。”刘光世道:“此番驰援,好好在徐宣抚麾下效力,将功折罪吧!”

    王德心头一震,黯然点头,身后诸将也陡然神情肃穆,态度格外恭敬。

第二八〇章来而不往非礼也() 
其实说到底,徐还杀人只为立威。

    杀李承造和郭仲威或许能够起到威慑作用,但还不够的。

    要想将江淮兵马彻底拧成一股绳,让他们乖乖听命,必须要威慑到所有人,包括刘光世。

    手握天子剑,但权限只限于三品以下生杀予夺,动不了刘光世,也不能动他。

    但狐假虎威,借惩处王德加以敲打却是可以的。

    毕竟天子剑在手,若不趁机装逼一番,着实可惜。更重要的是徐还把握到了赵构,以及刘光世的心态。

    刘光世畏敌,经常不临战场,在后方遥控,早已惹得赵构不快。但眼下局势危机,轻易动不得这些武将。

    动不得,但略微敲打却是可以的,这完全符合赵构目前的处境,以及历来帝王心思。

    赵构虽然没有明确旨意,但身为妹夫,揣度大舅哥的心思,替他出口气,想必赵构是乐见其成的。

    但在刘光世固有的权术思维里,徐还是不敢自作主张的,所以必然是皇帝授意,故而难免畏惧。

    深谙中庸为臣之道的刘光世,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他必须要赞同对王德处置。

    毕竟只是降级而已,按照皇帝冒功,杀人灭口的罪行,仔细追究起来,斩杀都不为过,徐还等若已经卖他一个面子,岂能不领情?

    当然了,徐还自己也清楚,王德虽然罪有应得,却杀不得,也不能杀。

    毕竟只是狐假虎威,若杀了王德,那就彻底得罪了刘光世,可就玩大了。

    何况说到底王德也是一员骁将,本身立有赫赫战功不说,在原本的历史上,抗金颇有功劳,所以暂且留下他将功折罪。

    反正目的已经达到了,处置了王德这个“刺头”,刘光世也服软了。这些落在众将眼里,便是明确的信号。

    他们再也不敢小觑这位年轻的驸马,基本能做到乖乖听话,令行禁止,唯有如此,此战方能顺利进行。

    当然了,杀了一文一武两个要员,事后肯定会受到诟病。想过不了两日,垂拱殿御案之上弹劾自己的奏疏会如同雪片一般。

    这段日子以来,徐还算是明白了,大宋官员不被弹劾的概率几乎为零。

    徐还对此并不担心,毕竟自己手持天子剑,有皇帝的诏书在先,是依法行事。斩杀二人也有理有据,在法理上并无不妥。

    至于“不合规”或者不说不仁义这种话,并不打紧,反而有些好处。毕竟自己才二十出头,尚未过易冲动的年纪,偶尔干点出阁的事才合乎情理。

    朝堂之上,越是面面俱到,心思缜密之人,越容易受到皇帝的猜忌。有点冲动,有点瑕疵,皇帝应该更放心吧!

    何况此番算是与刘光世不算结深仇,但闹了点小别扭,武将之间不和睦,想必也是皇帝乐见其成的。

    如果有人弹劾,闹将起来,赵构再帮自己平息,也算是施恩,往后自己对皇帝自当越发“感恩图报”。

    总而言之,当前这个局势下,赵构的信任对自己至关重要。

    随着徐还在军中确立威信,驰援楚州之事自然刻不容缓,宋军当即北渡。

    密切注意宋军动向的兀术自然第一时间接到消息,嘴角浮现出一阵阵的冷笑。

    来的竟然是徐还,是徐还!

    兀术几乎银牙咬碎,但经不住格外兴奋。

    当初和挞懒定下以楚州为鱼饵,诱使宋军北上的计策,目的只在于歼敌,改变宋金之战的失力局面,找回些许颜面。

    却没想到,来的是徐还,于他而言,着实是意外之喜。

    黄天荡之战是他此生前所未有的耻辱,甚至可能会成为一生的污点,唯有在战场上击败徐还,才能洗刷。

    只是在读沙场相逢不知需要等到何时,正式因此,兀术才默许了汪伯龙采用行刺这等不光彩手段。

    可惜没杀死徐还,还凭白损失了很多精锐,闹得灰头土脸。

    但而今看来,行刺似乎并非全无效果,也许正是暗杀之举惹恼了徐还,他才北上

    汉人有句话,有因必有果,大概就是如此吧!

    不过也可能是刘光世前番战败,宋军对徐还寄予厚望,对此兀术心中连连冷笑。

    既然来了,还指望回去吗?

    想起在黄天荡那些痛苦的日子,兀术又想到了一句汉家名言:来而不往,非礼也!

    挞懒也接到了消息,他的反应却比兀术理性的多。

    老谋深算的脸上风轻云淡,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直至说起徐还杀人立威的情形,眼神才稍稍有变,不过那分明像是——惊喜!

    一旁的秦桧不由心中嘀咕,难不成挞懒早就料到如此局面,故而这般淡定轻松?

    转念一想,挞懒应该是成竹在胸。十几万大军在此,徐还轻率北上,失了水军之利,窝囊的宋军能是金军的对手?

    还是等着看好戏吧,秦桧是打心眼地希望挞懒能把徐还绞杀,那样

    “秦桧啊,上次与你说的事情,考虑的如何了?”完颜挞懒冷不丁问了一句。

    “都统,何事?”

    “怎地?忘了?”

    听到反问,秦桧才恍然道:“都统,臣无意南归,不过若都统坚持,臣自当遵命。”

    挞懒点点头,轻声道:“好好想想,准备准备,兴许快了。”

    “啊?”秦桧不由一惊。

    挞懒只是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良久后低声道:“本都统煞费苦心,就是为了这场好戏,你怎么也得上台兴许还能成为主角也未可知。”

    “啊?”秦桧又是一惊,完全不知这位老谋深算的统帅在谋划什么,故而低声探问道:“属下愚钝,此番战事的主角乃是都统、四太子和诸位将军,桧一介书生,何德何能?哪有资格掺和?”

    “哼哼!”挞懒笑道:“说来也怪,你们汉人中有人说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还偏生又都是书生当国,真是奇哉怪哉!”

    “呃”

    秦桧越发奇怪了,全然不明白完颜挞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他有种预感,接下来的这场战事,也许会是自己的命运转折点

第二八一章徐还呢?() 
楚州!

    金军的进攻总算是告一段落,看着鸣金收兵的金军,城头的宋军总算是松了口气。

    但权知楚州的赵立脸上却没有丝毫轻松,反而面带忧色,颇为凝重。

    副将程括见状疑惑道:“将军,金兵已经退却,末将听闻驸马的援军也已经过江,楚州之围不日可解,你为何看起来仍旧忧心忡忡?”

    “楚州之围,哪里那么容易解?”赵立轻声反问,眉头始终紧皱。

    “将军,虽说前次解救失败,但此番徐驸马亲率大军卷土重来。末将可是听闻,前不久金贼兀术曾在江南大败,便是驸马的手笔。”

    程括笑道:“徐驸马年轻有为,持天子剑率军驰援,肯定能解楚州之围的。”

    赵立很清楚,被围困时间太久,城中将领军民一直期盼着有人来救援,故而对援兵抱有很大期待。

    前次王德等人救援失败,城中一度士气低落,好在传来消息是有“战神”之称的驸马徐还再度来援,城中将士才再次鼓舞士气。

    赵立与这位驸马素未谋面,只是听说过他一些事迹,故而不敢笃定他一定能解楚州之围。甚至还有些许担心,毕竟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如果这次救援失败,那么楚州军民已经岌岌可危的士气将彻底崩塌,楚州也就到了最后的时刻。

    城破人亡,这是最坏,也是最可能的结果。

    赵立是个坚韧忠义之人,对于生死他早已看淡,如果真的与城偕亡,为国捐躯,如果真的如此,他不会难过,甚至会觉得骄傲。

    但有可能会死不瞑目,因为相比于楚州,他有个更大的担心。

    赵立沉声问道:“你有没有发现,这几日金军的攻势明显弱了很多?”

    “是吗?”

    程括略微思量,点头道;“好像是的,金军围城日久,连日进攻,想必也疲乏了。”

    赵立摇头道:“疲乏?但前几天他们的攻势却很凶猛”

    “将军是说”程括沉吟许久道;“将军是说,岳飞将军救援失败,撤退的那段时间?”

    “没错!”

    程括道:“想必那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