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而言之,徐还此战之功不胜枚举,随着其英雄事迹的传播,以及民间自发加工演绎,徐还在江南俨然已经成为战神一般的人物
第二五九章郡公、节度、驸马爷()
战神!
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徐还不由压力山大。
虽说当前扬名天下对自己而言是好事,但名气大到这种程度确实有点出乎预料。
徐还已经问过裴元衍,会不会是他们“广告”用力过猛?但裴元衍拍着胸脯保证,他们只推动宣扬了柔福帝姬击鼓助威一事,徐还的事迹完全是自发传播。
果真如此吗?
徐还十分谨慎,不由想到了一个词——捧杀!
会不会是有人再背地里弄鬼,故意捧杀呢?自古以来,波云诡谲的朝堂从来都比刀光剑影的战场更危险。
如果真的有人在背地里搞小动作,针对自己,无疑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即便没有,眼下这声势也着实不是好事。
一个广受百姓爱戴称颂的将领,向来都是皇帝的猜忌的对象,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妹夫
君不见前唐安史之乱,还是太子的代宗李俶因收复长安,得百姓夹道相迎,其父唐肃宗颇为不悦,为此多有猜忌。
本朝太宗年间,太子初立,得百姓称赞,太宗皇帝为此曾黑过脸,甚感不悦,幸得大臣劝解方才释怀。
亲生父子尚且猜忌的如此厉害,妹夫就更不必说,何况赵构本身就是个心胸狭窄之人。
眼下这般,绝非好事,必须低调。
然而当徐还押送着金军未能带走,满载财物的货船回到临安时,却惊讶地发现武林门码头上人山人海,前来迎接的人太多。
呃,想低调好难
徐还顿时有些头大,直到瞧见很多人盯着那些装载财物的货船时,心里才稍稍释然。
看来在爱财这件事上,古人也不能避免。当然了,这其中可能有些物品时属于他们,或许还奢望着能不能拿回去。
然而很可惜,徐还并不认为朝廷会物归原主。如今的大宋国库空空如也,朝廷怎么会放过这笔巨额财产呢?
反正这些财物是金贼掠夺,而非宋庭,截流充公也是心安理得。
只能说,苦的始终是百姓。
有官军护卫,自然不用担心有人胆大包天抢夺财物,徐还苦恼的还是眼前这人山人海
尽管他很想偷偷溜走,以避免百姓夹道相迎的局面出现,奈何皇帝赵构派了签判枢密院事赵鼎前来迎接,不公开亮相根本不行。
无奈啊!
码头之上,徐还与赵鼎相见,略微寒暄几句便匆匆入城前往皇宫。
不得不说赵鼎是个识趣之人,徐还只是稍加暗示,这位代理枢密使大人便做了安排,避免了夹道欢迎的盛况。
徐还的本意是低调,但也许赵鼎更多考虑的是驸马的安全。
总而言之,徐还总算是快速平静地入宫了,皇帝赵构正在垂拱殿等着他。
“臣徐还拜见陛下!”
“子归快快免礼!”
君臣见礼,意料之中的情景,徐还恭恭敬敬,赵构则相当热情客气,甚至从御座上站起来,降阶搀扶。
徐还自然要“受宠若惊,感恩戴德”,同时不忘请罪道:“陛下,臣作战不利,走脱了兀术,还请陛下降罪。”
赵构当即道:“子归说哪里话,此战你已尽力,且收获甚大,走脱了兀术虽说遗憾,只能说此贼气数未尽,你何错之有?”
在这件事上,宋庭已经做出了认定。
虽然范宗伊等文官曾有几句闲言碎语,但大宋君臣还是达成了统一了认识,江南抗金之战的结论是——大获全胜。
斩敌数万,保住了临安,夺回了陷落的城池,财物也没让金军运走,如此结果已经大大出乎君臣,乃是百姓的战前心理预期。
至于走脱了兀术,虽然遗憾,但只能说是美中不足。有道是瑕不掩瑜,绝不至于因此问罪,否则就真有点说过去了。
毕竟若非这几位将军运筹帷幄,带着士兵在前线拼死作战,搞不好大宋会有亡国之危,君臣也早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为君为臣做人,都应该有起码的感恩之心。尤其是对待功臣,若因一点小错就忽视其天大的功劳,严加惩处,岂非寒了人心?
所以韩世忠有错无罪,明罚暗赏,徐还毫无过错,自然谈不上半个罪字,还需重重赏赐。
“陛下,臣”
赵构摇头道:“子归休要多言,多亏有你,我大宋才有如此前所未有之大胜,才能渡过难关。”
“陛下言重了,为陛下,为大宋尽忠乃是臣之本分。”
“若是诸将众臣都像你一样就好了。”赵构叹息一声,旋即笑道:“听闻你如今名震江南,百姓对你夹到相迎,称颂赞誉”
徐还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这些“意外之举”让赵构不快了?
“想来百姓是在庆祝我大宋击退金贼,并非称颂臣”
徐还诚恳道:“臣亦当不起如此称颂,若非陛下知遇提携,臣纵有心报国,也没有机会,所以百姓该称颂的应该是陛下。”
赵构点点头,满意道:“子归啊,难得你一颗赤诚忠心,朕心甚慰。”
实际上,自打确认了徐还“将星”身份后,眼下赵构对他其实没有半分猜忌之心。然而徐还并不知晓,一番表忠心算是歪打正着,让赵构越发欣慰满意,自然也就越发重视信任。
“子归啊,此番你立了大功,朕自当重赏。”赵构笑道:“加封你为长安郡公、淮南节度使,明日早朝当众宣布。”
郡公,那是仅次于国公的显爵,徐还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便有如此身份,而且是亲自打拼所得,并非承袭,自古也没有几个。
就如韩世忠所想,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只有前汉冠军侯霍去病了。至于淮南节度使,名义上整个淮南的兵力军事都由他来节制,亦算是要职。
不过很遗憾,无论封地长安,还是辖地淮南,如今都在金人的掌控下,高官显爵也只是徒有虚名。
不过身为节度使,原本的江淮宣抚使一职并未撤销,在当前这个环境下,领兵之权是稳稳握在手中了,这也是最重要的。
赵构笑道:“还有啊,朕已经责司天监择了吉日,八月十二,你与柔福尽早完婚。这也是太后的意思,如此中秋佳节,我们便可阖家团圆了。”
第二六〇章人尽其才()
江南抗金之战,柔福帝姬立有大功。
黄天荡水战,冒着箭矢击鼓助威的英勇之举已经传为佳话,任谁不说一句:长公主巾帼不让须眉?
有功自当封赏,梁红玉封了杨国夫人,赏赐了丝绸锦缎,柔福帝姬自然也不能少。
只是福国长公主的封赏已经到顶了,宋朝又没有清朝那套固伦与和硕公主的区别,封号爵禄上已经封无可封,至多是仪仗上略微雍容些许。若赏赐什么丝绸锦缎,金银财帛又配不上公主身份。
思来想去,对一个公主而言,最幸福的莫过于嫁个如意郎君,既然驸马早有人选,一场盛大隆重的婚礼无疑是最好的赏赐。
消息传出,朝野与民间无不称赞叫好。
英雄配美人,自古便是人所乐见的佳话。英勇善战的徐将军与英姿飒爽的长公主,实乃良配。
加之对于朝廷和百姓而言,最近一段时间金军入侵,大家日子都过的凄苦,愁眉苦脸的。而今有件喜事,自是乐见其成。
工部来不及修造一座新的公主府,赵构便将昔日余杭郡王的府邸赐予柔福帝姬。规制相当,风景优美,只需略加修缮,便可作为新婚居所。
与此同时,徐还被册封为长安郡公,自也是要钦赐府邸的。不过这座府邸不在城内,而是在西湖畔。
乃是一处建在西湖岸畔,依山傍水的别苑,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保俶塔与黄妃塔矗立两侧,春日里柳浪闻莺,夏日里曲院风荷,秋日平湖秋月,冬日断桥残雪,风景美不胜收。
有人甚至设想了一下,驸马与公主婚后小住于此,或登高远眺,或泛舟湖上,徜徉山水间,柔情蜜意实乃人间美事,羡煞旁人。
人们津津乐道的同时,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人——永兴县公高世荣。
当初柔福帝姬赐婚徐还,高世荣出局之时,临安城里传出了各种奚落言辞,将徐还说的一无是处。
还有人说柔福帝姬嫁给徐还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徐还依靠裙带关系上位,徐还比之高世荣云泥之别其中不乏是高世荣的酸话或是谣言中伤。
然而如今,长公主与徐还大婚在即,高世荣俨然就是个笑话。
听闻最近一段时间高世荣都不大出门,也不知是臊得慌,还是担心当初散播谣言,徐还会找他算账。
对此,徐还只是淡然一笑,与这等无聊的纨绔子弟计较,未免有失身份。相比于低级粗暴的正面冲突,用实际行动来打脸才是最好的方式。
至于“捧杀”一事,徐还其实怀疑过高世荣,但调查发现并无迹象,且一个纨绔子弟根本没有这样的心机和手腕,也便作罢了。
只要高世荣以后乖乖的,徐还不介意放过他,但如果他仍旧不知深浅,再犯到手下,那只能说他不知死活。
至于眼下,徐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
西湖畔的长安郡公府,一场小型宴会正在进行。
出席者主要是裴元衍、傅选、辛赞、冯五这些自己人,一番苦战之后,难得坐下来吃顿“团圆饭”。
除此之外,这其实也是长安郡公府的一次机密会议,只是采取了边吃边谈的形式。
江南之战,迎娶公主,徐还算是正经在大宋朝廷站稳了脚跟,也便是时候构建些许自家班底。
还是那句话,波云诡谲的朝堂远比刀光剑影的战场更危险,接下来要面临的情况会很多,也很复杂。
各司其职,应对有方,十分必要。
今日在座之人,都是跟随徐还从北方归来者,是仅有的知根知己的自己人,自然要“委以重任”。
酒过三巡,寒暄过后,徐还开始切入正题。
“诸位一路随我归路,不辞辛苦,乃是对我的信任,徐还自不会辜负诸位。”
徐还沉声道:“而今我在朝廷也算谋得一席之地,诸位近来做了不少事,也都颇有功绩,若想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尽管开口,徐还自当尽力办到。”
话音落地,反应很平淡,好似所有人都成为辛赞一般,沉默不言。
徐还轻笑道:“那么八月十二柔福下嫁,公主府尚缺一些属官,不知诸位可有兴趣?”
“但凭公子吩咐!”
也许是日久成习惯,众人私下里仍旧这般称呼徐还,且是异口同声。
这些都是聪明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根基与能力,纵在朝堂有个一官半职,也难大前程。反倒是跟着徐还,在公主府抑或只是在长安郡公府做个幕僚,来日更加可期。
毕竟徐还这几个月来展现出的能力,以及作为他们有目共睹,来日更加不可限量。他们的一切也是拜徐还所赐,自然而然会紧紧围绕这棵大树。
意料之中的结果,徐还欣然点头道:“多谢诸位信任我,来日也必定不会亏待了诸位。”
“请公子吩咐!”
徐还点点头,轻声道:“裴先生,屈尊暂为公主府长史如何?”
“荣幸之至,只是朝廷”
裴元衍笑着点头,长史是公主府属官,乃是公主与驸马最重要的亲信,可见徐还对自己的信任。
且公主等同于亲王,而今还是大宋唯一的“亲王”。自己这个“王府”长史品级身份不会低,在临安城里也算有头有脸。
只是王府长史往往由皇帝任命,甚至是大臣兼任,故而难免有所迟疑能否如愿。
徐还摆手道:“这个先生不必担心,长史任命,陛下会卖我与柔福一个面子的。往后公主府大小事宜,就要辛苦先生操持了。”
长史总管公主府事务,公主驸马的仪仗出行,对君王朝廷的奏对文书,与各府邸的迎来送往,还要兼为建言献策,辅佐规劝的幕僚。
凡此总总,各种大小事务都需要长史操持,着实需要一个知书达理,才学敏达,心思活络之人方能担任。且需要忠诚,须得是放心的自己人,毕竟长史会知道很多王府的辛秘。
裴元衍无疑很符合,闻喜裴氏子弟,才学、心思、典章制度、人际交往皆面面俱到。反倒是军事谋略方面,他的见地其实相对有限。
相比于在军中为谋士,倒不如在公主府为长史更合适,如此方能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发挥他“政治能手”的作用。
第二六一章翘首以盼,不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