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扬帆1980 >

第115部分

扬帆1980-第115部分

小说: 扬帆198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有事?”

    “我的一个好哥们,就是那年你帮他接专线电话的那位老板,人家想请你吃饭,还想跟你咨询几件事。”

    “我们中午本来不让喝酒,但是。。。,好吧,我请个假。”

    “中午十二点,在鸿盛酒店迎宾大厅见面,谁先到谁等着,不见不散。”马兴伟知道周建平请客,一般都安排在鸿盛酒店。

    结果周建平跟马兴伟先到,不一会儿,小闻急匆匆走进迎宾大厅,马兴伟给双方作了介绍,相互寒暄一番,“你现在当科长了,我是称呼你闻科长呢?还是像以前那样继续称兄道弟?先把称谓搞清楚,好说话。”马兴伟打趣道。

    “称什么科长呀?还跟以前一样,称兄弟,显得关系密切。”小闻道。

    周建平说:“兴伟,我跟闻科长初次见面,咱们进包间说话。”

    在预定的包间坐下,各自点了自己喜欢的菜品,周建平把酒水安排妥当,马兴伟道:“周总老家是西山乡的,上次那根电话专线,就是为他老家那个村的村委会接的,周总在老家兴建了大型蔬菜生产基地。”

    小闻再次起身跟周建平握手,“听兴伟说,周总是大老板,佩服!”

    “什么大老板呀,我们就是一个体企业。”

    “周总的老家如今条件好了,村里人都想安装程控电话,你能不能给想想办法?”马兴伟开门见山。

    “装程控电话?现在号码资源没问题,关键是外线,到西山乡的外线是有了,从西山乡到你们村里,这段外线怎么解决?”

    “就说从西山乡政府到元坝村村委会吧,那段距离在五点五公里左右,请闻科长给估算一下,包括立杆子和拉外线,大致需要多少钱?当地村委会决定出这笔钱。”周建平道。

    “只要有人拿钱拉外线,事情就好办了。”小闻以前就是负责外线的大班班长,他对外线非常熟悉,只用了几分钟就估算出了需要的资金。

    “兄弟,你在广播局有熟人吗?”马兴伟问。

    “找广播局干什么?”

    “不是说了嘛,村民们有了电视机,因为信号不好或没有信号,根本收看不了,周总他老家的村民还想把闭路电视信号引进村里。”

    “这个,你这大律师,还不认识广播局的人?”

    “我就给他们代理了一桩案子,那纯粹是一笔生意,从那以后就没跟他们打过交道,我上哪儿认识广播局的人?你别卖关子了,你们管电话的,手握电信资源,没有单位不买你们的账,你快给想想办法,帮个忙。”马兴伟敦促道。

    “我在广播局还真认识一个人,他好像是管什么对外联系的,要不是时间有点晚,现在就可以把他叫过来。”小闻道。

    “这才十二点半,一点也不晚,再说咱们点的菜都还没上来,你上总台给他打电话,让他过来吃饭。”马兴伟巴不得一次把这两件事都办好。

    广播局离鸿盛酒店不远,小闻打过电话后,不到十分钟,邀请的人就到了。“兄弟你给介绍一下,这位领导怎么称呼?”马兴伟提醒道。

    小闻向广播局的客人介绍了马兴伟和周建平,并告诉二人,这位客人是广播局的史科长。

    “我们正在等着你,史科长,请你点菜。”周建平递过菜单。

    “其实我在单位食堂已经吃过饭了,菜我就不点了,陪你们坐一会儿吧。”

    “那不行!既来之则安之,史科长,你也要点自己喜欢的菜品,要不一会儿没法喝酒。”马兴伟热情地招呼道。

    盛情难却,史科长只得翻开菜单点菜。

    等待上菜的功夫,小闻说:“史科长,这位周总是马律师的好哥们,也是我的好朋友,他老家在西山乡下面的一个村子,现在想往村里引闭路电视信号线,你觉得好办吗?”

    “其实作为电视台,他们巴不得越来越多的人收看他们的闭路电视节目才好呢,问题是往偏远农村引线,需要资金呀!电视台属于半事业单位,他们的资金是用来发工资和维持日常运转的,倒是有一部分广告费,那也不可能拿出来为偏远农村架设闭路信号线。这件事办起来并不难,关键是架设线路需要的资金谁来出?”史科长道。

    又是资金!要是没有钱,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周建平道:“架设信号线需要的资金,可以由当地村委会出。”

    “史科长,请问你能不能估算一下,从离西山乡最近的城区引线过去,需要多少资金?”

    “这个问题我不太懂,但我知道架设一公里信号线需要多少钱。”

    知道了这个数据,周建平自己就会估算需要的资金了。

    酒局结束后,周建平告诉小闻和史科长,他回去让村里准备资金,一旦资金到位,可以马上动工立杆拉线。

    为了老家的村民早日收看闭路电视,用上程控电话,做好预算后,周建平又专程回了一趟老家,见到元坝村村委会的领导们,他把架设程控电话外线和闭路电视信号线的预算向他们做了通报,大家一听都傻眼了。

第150章 不忘初衷(大结局)() 
几名村委成员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村主任周建良表情有些夸张地张着大嘴,“需要这么多钱呀!”

    “怎么,嫌花钱太多?这可是拉外线,既要买材料,还要用人工,哪一样不得花钱!就这些预算,还是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很多小配件人家都没算钱。”周建平道。

    “建良不是嫌花钱多,而是”许支书欲言又止。

    “那是为什么?”周建平顿觉奇怪。

    “我们对这些一窍不通,认为花不了几个钱,原以为村委会这点钱够了,听你报出的预算,村委会这点钱差的太远了!”许支书道。

    “差多少?”

    “我看得差百分之七八十。”周建良低下头,显得非常沮丧。

    “差这么多呀!那可怎么办?”见此情形,周建平也是一脸的失望。

    “是啊,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上哪儿找这么多钱呀!要不这事别做了,这么多年不通电话没有电视,不也照样过来了吗?”有村委成员建议道。

    “以前那些年,因为大家都没有,日子就这么过来了,现在别的地方已经有了,村民们就得比较,而且好多人已经把电视机买到家里,就是不能收看节目。另外,风已经吹出去了,全村人都知道村里要通程控电话和闭路电视,就这么撂下,村民背后会怎么议论?”周建良道。

    “建良主任的担心很有道理,消息已经传开了,如果不声不响地撂下,跟村民没法交代,要是硬着头皮往下进行,资金缺口怎么解决呢?”村支书一皱眉头,“要不,咱们也来个募集?”

    “向谁募捐?”

    “当然是向全体村民,为他们做事,村委会钱不够,不向他们募捐还能找谁募捐?”周建良道。

    “嗯,这倒是个办法,你是向每户摊派,还是采取自愿?”有村委成员问。

    “是啊,采取那种方式更好呢?”周建良也没了主意。

    “我的体会是摊派容易让人反感,有些人可能因为反感而故意不捐;自愿的话,就跟村民的觉悟有关系了,不知道最终能募集多少钱。”周建平道。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不过我比较赞成采用自愿的方式,摊派让人反感,传出去也不好听。另外,现在村里不是家家都有电视,也不是每家都想安装程控电话,要是进行摊派,那些还没有电视不想装电话的家庭必然有意见,他们肯定不愿出钱;如果这些家庭将来买了电视,既想收看闭路电视,又想安装程控电话,对现在出钱这些家庭就不公平。”许支书道。

    周建平也认为自愿的方式不错,“如果从明天开始动员,大概几天能知道募集结果。”

    “几天,哎哟,怎么也得一个星期吧?”周建良看着支书老许。

    “嗯,一星期差不多。”

    “好,那我就先回去了,一个星期后,是我给你们打电话?还是你们给我去电话?”周建平道。

    “一旦有了结果,我们马上给你去电话。”

    第五天下午,周建平接到元坝村周建良打来的电话,“这么快就有结果了?”周建平问。

    “结果是有了,但是离你的预算还差得远呢。”从周建良说话的声音就能听出他很失望。

    “集了多少?”

    “把村委会和募集的资金加在一起,也才达到你预算所需资金的百分之四十。”

    “哦,资金缺口还不小哩!二哥,你先把电话挂断,情况我知道了,让我考虑一下,再跟你们联系。”

    放下电话,周建平背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他回忆这些年跟老家元坝村的种种渊源,高考落榜后,由于不愿被困在那个贫瘠落后的偏僻村子,他背负着父亲的怨恨和老少爷们的讥笑,离家出走。

    开始那两三年,周建平在外面吃尽了苦头,他选择了坚持,没有后退半步,往后,事业逐渐有了起色,并越做越好,但他并不急于衣锦还乡,而是想起了当初离家出走前自己心中的愿望,他不忘初衷,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家乡的面貌和人们落后的观念。

    扪心自问,当初的愿望已经基本实现,元坝村的自然条件早已今非昔比,村民们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大幅改善,人们的观念已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平心而论,现如今老家的事,周建平完全可以不管。

    但是,当初修筑西元公路时,周建平的健生食品公司实力有限,却要独自承担修路费用,这次电话电视拉外线,好歹村委会还能分担一部分,而且这点预算跟健生公司现在的实力比起来,不能说九牛一毛,起码拿出这点钱,对公司的正常运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记得当地民间有句话,叫做九十九个头都磕了,不差最后一个。

    周建平抓起面前的电话,拨了几个号码,“元坝村村委会吗?”

    “请问你找谁?”

    “村委领导都有谁在?”

    “都在。”

    “请许书记或周建良主任接电话。”

    周建良接过电话,“你是建平吧?”

    “二哥,你们把从村民那里募集的钱全部如数退回去。”

    “退回去?资金本来就差很多,把募集的钱退给村民,这件事不做了?”周建良不明其意。

    “做,不但要做,还要做好。”周建平语气坚定地说。

    “那这资金缺口?”

    “这样吧,村委会有多少拿多少,缺多少资金,我来出这笔钱。”

    “真的?”周建良惊喜异常。

    “我跟你们打电话就是为了把这件事明确下来,当然是真的。你看我像跟你们开玩笑吗?”周建平一本正经地说。

    “是啊,是啊!只是我们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了村里的事,你不仅操心受累,还一次又一次地拿出巨款。”

    “嗨,钱挣就是为了花,要不挣钱干什么?”说完,周建平哈哈地笑了。

    “你的钱也是付出了很多辛苦挣来的,让你一次又一次地出这么多钱,我们真是于心不忍啊!”

    “没什么,我都决定了,你们做好准备,等待施工吧。”刚要结束通话,周建平又想起了事情,“二哥,在这里我把话先讲清楚,不管程控电话还是闭路电视,外线只负责拉到每个自然村的村头,再往下,去往各家各户的支线,由每家自己出钱。现在没有电视不要电话的家庭,将来需要接线时,也是自己负责,这样比较公平。希望你们给村民们也交代清楚。”

    既要负担大部分资金,又要联络电信局和广播局,这件事最终演变成了周建平自己的事情,放下电话摇了摇头,周建平又操起电话,他要找电信局的闻科长,商讨具体的施工事宜。

    “闻科长,我是兴伟的同学周建平,咱们前两天见过面的。”

    “记得记得,周总你好,请问你们的事定下来了吗?”

    “事情定下来了,但这里我想跟你请教一个问题。”

    “周总,有事你请讲。”

    “你认为可不可以把电话线和闭路电视信号线绑在一根杆子上?比如,你们电信部门立了杆子拉完线以后,广播局也把信号线从你们立的杆子上顺过来。”周建平咨询的问题还很专业。

    “这个应该可以,但须征得电信部门的同意,而且保证不要影响电信已有的线路。周总,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怕到时候广播局又单独立杆子,那不浪费资金,多此一举吗?”

    “嗯,周总想的很仔细,你要不强调,广播局的人很有可能会自己立杆子。”

    “如果从一根杆子上走,既省事又省钱,为啥不这么做呢?闻科长你说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