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有皇帝分身 >

第555部分

我有皇帝分身-第555部分

小说: 我有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骨这玩意,好听好看,但是并不好吃。

    不能当饭吃的东西,就得扔进垃圾筒。

    思至此,朱子龙叹息了一下,倒有些同情跪拜在地的这个老头。

    轻轻说道:“李老,你这样做是不行的。”

    李邦华闻言,显然有些误会。

    猛地抬头看向龙座,高声道:“皇上何出此言?朱四海不是说他是忠臣吗,为何不来京师?他若知晓大义。便不该让君父为难!他不来,就是不忠,天下人皆能知其真面目,是为贼子尔!”

    朱子龙只感觉自己此时,心里闪过一行字:……窝草尼麻了个比,给脸不要脸!

    恨恨道:“竖儒,不足与谋也!李邦华,你在搏取清名,却要逼迫朝廷与未知的危险进行摊牌。汝才为反贼尔!”

    好吧,皇帝的心思,这下大家都明白了,不是在演戏。

    温体仁立刻站队,在旁阴恻恻道:“陛下,李邦华欲乱我大明江山,寒我三军将士之心,此乃国贼也!臣为民请诛之!”

    边上,诸位大臣一个接一个的跳出来,都是指责起来。

    李邦华之策显然不可行,而且大家也明白了皇帝的心思了,这件事是时候结束了。同时也要找个人把责任担一担,否则,皇帝事后算账,大家就麻烦了。

    特别是温体仁,现在特别为刚才自己的表现后悔莫及。

    而且封赏之议已经几天了,该做决断了。否则自己这个内阁首辅,在皇帝心中就只残一个无能的印象了。那以后还怎么混?

    想到这里,温体仁不等后继,再次上前说道:“另外,臣还觉的陈新甲之策可行,附议之。”

    边上的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之类的官员,出列也道:“臣等附议。”

    “臣同附议!”

    “臣也附议!”

    一时间,朝堂上,支持朱家军分部开新府,常驻塞外与边关之间地带的官员,占了90%!

    他们齐齐将李邦华无视,扔在一边。

    让李邦华只觉愤懑之气充盈体内,气的火冒直冲脑门,一根筋一发作。又脱口而出道:“……边垂之地极大,且苦寒,治理不易。算看山东一地,就能见四海国公治下,积弊不小,纲常颠倒,尊卑不存,体统不在,祖制无为。

    圣人言之,三纲五常。君臣大义,在尊卑,纲纪无存,此为倒行逆施也!四海国公尽用屑小之辈,置大贤于不顾,更兼恶吏横行,巧取豪夺,动辄罚款抄家等等,安能治理新府……?”

    好家伙,这话说的潜台词,先是怀疑朱子龙本体的人品。紧接着,x羞成怒,再怀疑朱子龙的能力啊!

    不过,他这话不同与之前,倒是吸引起了不少文官的心里共鸣。

    朱子龙本体在省内治下,确实是不尊圣贤之道,为他们所不喜。

    所谓,“纲常颠倒,尊卑不存,体统不在”这么算起来的话,放在传统的明朝官员眼中,却是成立的。

    眼见自己这一次的发言,隐隐间得到了些许支持。

    李邦华一声长笑,继续吟道:“皇上,臣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便是刀剑加颈,粉身碎骨浑然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腔碧血,岂会惧些武夫?”

    见其一副我是大明山寨刘胡兰的模样,龙椅子上的天启皇帝一阵无语。

    喃喃自语道:“今天终于看到,明朝忠臣是什么样的了。就tm的一超级中二愤青啊,真是x狗(屎)一堆!”

    杀一个李邦华很容易,但是真要细算起来,就算是如今,这明朝的大部分文人,心里想的,估计也和李绑华是一个模样的。

    所谓,杀了李xx,还有后来人。

    杀人容易,诛心才难啊!

    …

    不过,今天朱子龙还真想诛心一回。否则,天天让文官们,时不时跳出来一个不怕死的中二病患者,这日子没法过了啊!

    于是,下一秒。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站起来,挥挥手,将李邦华后面的话活生生咽下去,说道:“方才李老的一番肺腑,联都听在耳中,有道是道理越辩越明,正好人都聚齐了,就在这堂上辩一辩吧!”

    “感问一声,李公言四海国公治下,纲常颠倒,尊卑不存,祖制无为,所指是何?”

    李邦华面皮隐现青气,似为皇帝明知故问而感到不值。缓而答之:“臣个人事小,朝廷体统事大,四海国公治下尊卑不存,国之所在?若不讲尊卑体统,难道升斗小民也可与官员伯爵平地平坐?均贫富。等贵贱,闯贼便是如此,安可知现在后果也?”

    李老头这话充分体现了,官本位封建社会下,文人和官员对待百姓的态度。

    后世新中国所讲的,人人平等,在他们看来完全无法理解。

    而且,他的这话里还有话。很多人现在听了,都心里倒吸了一口冷气,他的潜台词分明是把朱子龙与李自成暗示相提并论。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高坐龙椅子上,一阵阵的头痛。

    在他心里认为的政策,以现代人看来就是那般的自然而合理,却不成想一直到如今,还是朝中官员。嘴服心不服,更有小刺头时不时跳出来,嘴不服心也不服。

    不过,他到底是在明朝混了这么多年了,现在也成了老油条了。

    只是略加一思索,心中就想好了反驳之言。

    (未完待续。)

第1001章 诛心渐起效!() 
朱子龙到底是在明朝混了这么多年了,现在也成了老油条了。

    只是心中略加一思索,立时就想好了反驳之言。

    “刘公所知有误,我大明现如今非是不要尊卑,而是严守尊卑!非是不要体统,而是严守体统!长此以来,祸乱国政的恰恰是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之人。比如说,各地多有官员吃拿卡要,无所不为,便是其家奴子弟,一样兴风作浪。”

    “此些儿辈后人,是何官职,是何身份?这才是真正的不守尊卑之故!”

    朱子龙话里有话,这叫不正面针对你,我们转个弯来讲一讲,官家的后人吧。看看,都是些什么德性,乱了纲常,纪法,尊老爱幼。你还和我讲尊卑?

    这些可都是在如今,形成了一套套的潜规则,甚至于明规则了,所以你也别说没有。

    听了皇帝的话出嘴,李邦华立时为之语塞,从内心深处来说,他也知道皇帝所说有理。但是,有句话怎么讲的?

    对头,那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管你什么清流不清流的,一但坐歪了地方,那就真是只能希望能把人呼油歪了。最好是话题搞成扯淡,不了了之。当年东林党人,不都是这么做的,每试不爽吗?

    尽管他不是后世电视剧里的铁齿铜牙纪大烟袋,但是同样也堪称伶牙俐齿,鞭辟入里。

    于是,下一分钟。

    他眼珠子一转,猛的直视皇帝的双眼,大声质问道:“皇上,国朝优待士绅,重视读书人,仍是太高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吾听闻四海国公已经在山东,公然实行一体纳粮,此等事由让斯文何在,读书人的脸面何存?”

    “此为不守祖制,倒行逆施之事,能隐瞒一时,不能欺压一世?还请皇上圣载!”

    一时间,李邦华的声音雷霆般在堂内回荡不绝,形成回音,倒有几分气势。

    只可惜,早在朱子龙本体在山东开始搞一体化之时,就有想过这个问题要如何回答百官。特别是由皇帝如何来回答的画面,因而,他这一问,正中朱子龙的下怀。

    当下,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冷哼一声,道:“有意思,你和我说祖制……?”

    “若论祖制,洪武年时,高皇帝便立下严令:国事农工商贾皆可言之,唯生员和太监不许建言。这二百多年过去了,现在国朝哪个书生不建言,哪个太监不管国事?祖制里可有巡抚一职……?”

    “祖制不许结社,现文社遍地,东林逆贼就是成立于此。此违背祖制之举,现如今可谓不胜例举。依李公之言,这是要尽杀天下文武不成?”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天音轰炸而来,哈哈大笑之。

    反观在皇帝的大笑中,李邦华面色铁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端是让人感觉快意十足。

    这还没完,看到李邦华还欲强打精神,似乎想反驳几句。

    朱子龙用带着冷意的目光瞧了他一眼,缓缓说道:“朕看刘公最爱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若在高祖年间。严格执行祖制,恐怕就在那时,刘公之首级必然会在某处高悬吧?”

    天启皇帝此话一出,李邦华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不得不说,明朝的旧时代文人都很扯淡。

    祖制传统什么的,从来都是断章取义。对自己有利,那就拿来用。对自己没用,就无视之。反正社会地位和社会舆论都摆在那,从前一直都是控制在他们手中。

    当然,这种死脑筋的,呆板的旧式读书人,会变成这样子。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出在朱元璋身上。

    元朝科举不兴,逐渐衰落,是朱元璋重新让科举兴盛的。但朱元璋实行的科举与以前大不相同。明朝以前,科举考的是策论,就国家大事让考生发表见解,养成了考生们关心国家的习性。

    明朝则不同,朱元璋考的是八股,让考生们“代圣人立言”,所有见解均不得超过朱熹注解。如此,考生们思想受到压制,再无创造力。

    本来科举是一项利弊兼备的制度,但到了明朝就只有弊而无利,成为造成中国近代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朱元璋为什么要实行八股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朱元璋自己没文化,看见儒生们咬文嚼字,心里不舒服。儒生们动不动批评朝政,且振振有词地搬出圣人之言为证,让朱元璋无话可说。

    于是,朱元璋就搞了个八股,儒生们想做官,就不能关心国家大事,只能紧跟皇帝的意志,这就符合了朱熹所谓的君臣之义了。这就是朱元璋以朱熹思想,束缚知识分子的目的。

    总之,朱元璋说不过儒生,就搬出了朱熹束缚儒生。于是,科举由策论变成了八股取士。

    而玩到后来,朱元璋自认为这样做,出来的读书人和官员,很符合他的统治理念,于是就让其大行其道。

    只是,岁月是把杀猪刀,这句明言果然没假货。

    一二百年下来,朱元璋一定没想到,自己以前搞出来的死八股,把自己的大明也玩脱了。

    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朱元璋始作八股,遗祸数百年,难怪老朱家被杀得屁滚尿流,只剩下几个冒牌的后代了。

    想到这,朱子龙似自语,其实却是在提醒台下百官。

    “国朝最大的祖制,就是八股科举制,以摘经拟题为志,自四书一经外。余者皆束之高阁,便图史满前,也尽不暇目。只可惜这样出来的所谓人才,大多呆头呆脑,不通实务。平时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看似忠,却无能。可唉,可怜,可杯也!”

    其实朱子龙还有后半句,算是给了百官面子,没有直说出来。

    他更想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千里做官只为财。

    此时此刻,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坐在龙椅上。全力冷嘲热讽,言语无情,李邦华的脸皮则如抽筋般抖动不停,几次三番要想开口。都想了想,一是不知如何回答,二是毕竟说话的是皇帝,君臣有别。

    只能是哑口无言,面露窘样。

    而到最后,一些看风向,而且暗中已经投靠朱子龙的官员。也站出来补刀了,一唱一和的,李邦华几次三番要开口,都是让人给堵了回去。

    朱子龙见了心中暗暗点头,心想这气势打出去,道德至高点也站上了,队友也出现了。

    今天还不把你打压下去的同时,不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你再不怕死,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可我直接从你的观点上下手,让你的坚持一无是处,毫无理由。看你还怎么和我玩?

    今儿个事,有报纸利器在手,到时候再社会舆论引导一下,效果绝对杠杠的。

    ……(未完待续。)

第1002章 李邦华惨败!() 
李邦华的脸皮,如抽筋般抖动不停。

    朱子龙看在眼中,心里则痛快无比。李邦华面红耳赤,感到有些招架不住,颇为狼狈。

    不过,想到千万人,吾必从之。

    他咬牙切齿的突然,向那些冲他说三说四的官员喝道:“以众凌寡,非君子所为。我是为不允之处,但是心照大明,天日可见。有错必究不假,可否一视同仁?”

    “四海国公不顾高皇帝定下的规矩,然不成他的任何定计,都要凌驾与中枢之上,还得推行天下不成?便是士绅一体纳粮之策,以后也会推行天下?”

    李邦华此言很有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