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有皇帝分身 >

第51部分

我有皇帝分身-第51部分

小说: 我有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一些书里或电影里,演的所有锦衣卫平时都是穿飞鱼服,那纯粹是给你在开玩笑。

    “皇上驾到!”

    随着百官入内,太监又吼了。

    下一分钟,在百官弯腰低头中,朱子龙缓步的走进了皇极殿大殿,宫殿里面的顿时响起了礼乐声。

    然后就是百官们,老套的冲朱子龙三拜九叩,口中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朱子龙轻轻的一挥手,话说,他最喜欢说这两个字,感觉特有装比范儿。

    百官抬起头来,当场就愣住了。

    因为他么看到了朱子龙这个山寨天启皇帝的服饰,今天没有穿常服,而是穿上了冕服,头上带着平天冠,在腰间还握着一把宝剑,看起来英姿勃勃的。

    皇帝的常服,就是类似休闲服一样,但也是黄金龙纹的模样。

    而皇帝的冕服就不同了,有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构成。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仪式所穿戴的礼服!(就跟现代人穿的特殊礼服和高级西装,差不多的意思!)

    平时皇帝是基本上不穿的,只在装比和有大事的场合穿。

    (注:清朝是中国歷史上,唯一彻底废除冕服制度的朝代,少数民族就是没文化,真可怕。)

    “众位爱卿,今天的朝会有几件大事情要定下来,所以有什么人有什么事情,在这之前可以先奏上来。免的担误了正事!”朱子龙轻语,但是声音在宫殿的扩音下,仍然清楚十分。

    半晌,大殿里依旧安静,没有一个人说话。

    这些大臣也不傻,皇帝摆出这么大的阵仗,明显就是要处理大事的,自己的那些小事还是写个折子递上去吧。谁也不想做出头鸟,生怕被皇帝给煮了。

    “既然众位爱卿都没什么事,那朕就说了!”朱子龙扫视下方四通八达,威严的张嘴道:“朕有两件事要拿出来商议一下,第一件是上天和祖宗示警,要立刻让山西灵丘县的百姓搬家远去,避免大天灾来临。第二件事,则是,朕要迁都南京!”

    轰!

    百官们听完皇帝的话,立时一阵目瞪口呆,甚至于瞳孔一阵放大。

    迁都?

    竞然是迁都南京?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允许?这怎么合理?这怎么!

    “陛下,请三思啊。”礼部尚书和手下官员,第一个脸sè苍白汗如雨下的跪倒在地:“南京偏于江南一隅,不利于控制北方局势。轻易迁都恐伤国本呀!”

    “是呀,皇上。祖制天子戍边,怎可逆本而为?”几十名言官也是如朱子龙料想的那样,站出来说话。

    几位东林党大臣相互对视了一眼,也站出来跪下:“陛下,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在军事防御上处于不利的地理位置。而且,太祖曾有言,北方为龙兴之地。莫然迁都只怕会是,与国不利!”

    越来越多的大臣,站出来反对。朱子龙不语,只是冷笑个不停!

    诚然,他们说的多少有些道理。

    但明朝为什么会从南京迁都到现在的北京?又不是朱元璋的意思,而是他儿子自做主张而已。

    朱无璋建都南京后,南方成了政治、经济中心。朱棣镇守北平多年,和他爹的势力分而不同,侧重北方。其主要原因,还是朱棣的个人感情因素为多。他曾长期生活在北平,对北平感情很深!

    加上当年,在这里定都可以更加有效的抗击蒙古人的南袭。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维护全国的统一,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才迁过来的!

    但,那都是老黄历了。

    现在的明朝皇帝换了一任又一任,局势早就不同一二百年以前了。

    就像2015年的中国国情和经济,你不能拿来和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来进行比较。

    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时期!

第93章 你TM的,是来拆台的吧?() 
实话实说,1626年以后的明朝局势,真不像明朝初期那般良好。

    朱子龙觉得北京这块地方真的不行啊,山海关一破,就是一马平川,完全的华北平原一样,皇帝住在这种地方,这是准备给外敌送温暖吧?

    以前的元朝,也就是蒙元定都北京,是为了离蒙古更近,便于撤兵,有情可原。可是大明,定都在这里,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永乐大帝当年定都在这里,是因为当年的明朝正是全世界最强的国家,没有谁能威胁它。而且永乐喜欢装比,势力也在这边,怕自己压不住南方的地头蛇势力,先侧重北方,再压制南方。所以他个人因素占了主要!

    后来的明朝皇帝就不行了,看看土木堡事件,以及接班人都是什么货色,还定都北京?

    如果不是朱子龙穿越而来,过几年,满清的兵都要临山海关了,大家到时候就只能洗洗睡了。

    我党为了新中国,都知道放弃延安撤军打持久战。大明都这地步了,还不赶紧想着为江山社稷着想?

    中国这么大,西有长安,东有金陵,南有两广成都,完全可以迁都以空间换时间啊!

    明末都危机成这个样子了,大明为什么还不迁都?

    朱子龙看着跪了一地90%的官员,一脸的冷笑,眼睛里全是杀意。

    原因很简单,就是出在这群正在下跪的猪队友身上。

    这些下跪的文官们,嘴里全是仁义道德,其实暗地里大部分都是天下最黑心的人。而且从心里没把皇帝当回事儿!

    朱子龙估计,就算真有外敌打进首都里来,他们也不会有啥感觉。

    因为皇城附近70%的大臣的产业都在北方,治理国家要的人手很多。换谁当皇帝不是一样上下班?

    如果随便迁都,它首先意味着这些下跪的人(贵族、外戚、上层太监、中央政府官员、富豪)要舍弃大部分的财富!

    另外,他们苦心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大部分也是注定无法安全运走的。

    如果同意迁都,他们把自己的金银财宝一车一车的往外拉,他们还有什么脸成天哭穷呢?这种事一旦被普遍流传开来,官员怎么向皇帝解释呢?政府将怎么向天下百姓解释呢?

    而且,现在下跪的90%都是脑残大臣,都是改朝换代后,自己现在的官一样当的心态!

    放眼历史,满清能得天下靠的是汉奸集团,就跟当年新中国八年抗战打小鬼子一样。多少汉奸?

    这些个正在下跪劝自己不要迁都的90%官员,都TM的是准汉奸啊!

    当然,迁都不是小事。

    当年,永乐大帝那么强势,迁个都总共用的时间也用了几年。

    自己这个木匠皇帝恐怕最少也要这么久的时间。

    朱子龙也没想过今天立刻就让手下们同意这件事,只是先开个头提议一下。另外,和山西地震的事同时来提,这样一大一小,大事可开个头,小事则比较容易通过。

    这就是政治工作的特性!

    什么?

    你说如果朱子龙现在名下有成年的太子就好了,可以先让太子去南京主持工作,等待迁都的时机来临?

    NO,这是不可能的。

    不说大臣,就是朱子龙自己也不会同意的。

    先不说朱子龙没有成年的太子,就是有。任何做皇帝的都不会同意这种事情发生的!

    这是人的本性问题!

    因为现在是明后期特殊时期,太子到了南京,那出现唐肃宗在灵武的机率实在太大了。换句话说,在皇帝(朱子龙)还活着的时候,太子随时都会被人在南京拥立,成为新皇帝的。

    那帝国的政治、军事重心肯定会大举南移的。到那时以新皇帝(太子)为代表的南京政府,如果全力经营江南,对江北不管不顾,留在北方的朱子龙和众官员们,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父子相害的电视剧情节,到时候就喜闻乐见了!

    “众爱卿,仅然都城迁都的时机暂时还不到时候。那就再议吧!山西X县百姓搬迁一事,兹事体大。所消耗甚多,朕有意开源节流,无奈军费吃紧,意欲开起一次全国幕捐之事。诸位皆为我大明股干之臣,当为表率也!”

    朱子龙最终话头一转,把话题转到山西一县的本性搬家问题上来了,并且明说暗示的意思。

    给几十万百姓搬家,要的钱和人太多,国力吃紧,不如大家捐点?犹其是你们这些当官的,先意思意思当个榜样看看!

    下方,原本跪了一地的众百官们,收起眼泪,你看我,我看你,有些面面相觑起来。

    他们心里都明白,这是皇帝提议迁都的事没成,心里不爽,想让大家流点血出来。否则,这迁都的事,就继续再议!

    立时,他们的心里感觉一阵阵的肉痛。

    这掏钱的事,谁都不喜欢的。

    一些官员,叹息了一下,就准备站起来表示一下愿意捐多少。但是,下一秒内阁大学士韩旷的目光便扫了过来,眼神中满含着深意。很多人刚抬起的头,就被这一眼顿住了,脸sè也变得很难看。

    东林党人看来已经达成一致想法了,能不捐就不捐为好。而其它党派的官员们,也心想,东林党不捐,凭什么我们捐?

    一些世袭勋贵本来还是一脸看好戏的模样,见此情景,戏也不看了,一个个连忙低头装老年痴呆。

    “好,好,好,诸位真是我大明的好臣子啊!”朱子龙现在的脸色真是铁青到快变成纯黑色了。

    果然,和历史上的情况一样。

    要迁都,他们不同意,要他们捐钱帮助老百姓,没门。

    宁可抱着钱让人杀了,也不愿意拿出来救国救民!

    这一刻,朱子龙脸上的杀气可就不怎么隐藏了,几乎是赤条条的就在脸上。

    所有大臣的心里都是微微一禀,皇帝看样子是真的生气了,不太好对付啊,看来,还是多少出点血吧!

    “陛下,臣有本奏!臣为国戚,愿意,愿意,愿意捐一万,哦不,一千两银子。做为表率!”

    一个老头子站出来,一脸肉痛的说道。

    朱子龙一看这人是谁,当下气的笑了。

    麻蛋,竞然是你?

    果然,你还是和历史上说的一样不靠谱。明明刚才想说一万两,出嘴就变一千两,就这还当表率,这是在打本皇帝的脸吧?

    你这样的人,都只出一千两银子了事。其它官员还不只捐个几十,几百两就完事了?

    那这次为山西一县数十万百姓搬迁,能捐几个钱?

    你TM的,是来拆台的吧?

第94章 不捐钱?呵,你们屁股都不干净!() 
这个让朱子龙感觉哭笑不得的人,甚至于有种感觉你是来拆台的吧?

    他不是别人,正是周奎。

    也就是如果朱子龙挂了(当然,现在他是不可能挂了),在原来的历史上,这个周奎不是别人,正是崇祯皇帝的皇后的父亲。

    当然,现在只能算是他朱子龙,弟弟的老婆的父亲,但也是皇亲中的一个。

    在原来朱子龙没有穿越过来的历史上,崇祯十七年三月丁未,李自成攻陷北京的前半个月。

    崇祯,这个极爱面子的皇帝,曾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守卫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结果是: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傻。

    当时的内阁首辅魏藻德,捐了500两。事后李自成进城抄他的家,抄出几十万两银子,这傻比的钱全便宜李自成了,自己也给活活用刑整死!

    其它官员们,也是最多捐个几百两了事,纯属敷衍。当李自成打进首都后,基本上全抄了他们的家。是名副其实的猪队友,脑残派代表性的一群人物!

    当时,周奎身为国丈,与大明皇室休戚与共,崇祯心想,他怎么也该有些担当吧?

    结果,周奎面对崇祯皇帝哭得死去活来,说:老臣安得多金?(意思是:我怎么会有那么多钱啊?)他还试图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勤俭节约的清廉官员,举例说家里穷得只能买发霉的米吃。

    在这次皇帝哀求权贵们捐款救国的运动中,崇祯这大明最后一个皇帝,总计募集了20万两。

    明朝没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也没有福布斯排行榜。崇祯明明知道这帮人贪污受贿,有的是钱,他也屡屡以国家民族大义来晓谕他们,但权贵们就是不愿意出血。

    崇祯虽贵为天子,却一点辙都没有。

    后世的人,对当时这次幕捐的事,很不理解。权贵们为什么不愿意捐款救国?

    朱子龙这个穿越者自然明白,这些不愿意捐钱的官员和皇亲们,心里是如何想的。

    无非就是一个原因,这些人的想法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个天下都是你的,干吗要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