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如今的宋朝便有着这样的风气,甚至在后世,这样的风气也很严重,这也或许是中国人普遍对于运动不太热衷的原因吧,其中第一个原因是运动需要花钱,这对于尚且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游泳、踢足球的,那些衣服和裤子,都价值不菲,还需要请教练来教导,这都是要花大钱的,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自然不是那么容易承担的。
而另一个原因便是很多家长仅仅把体育锻炼当做了休闲娱乐的一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技能而已,并没有想要让他当职业的选手,或者是在这一方面有深造的可能,所以对于孩子,他们还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至于运动上,则只是勉力维持而已,若是双方之间发生了冲突,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放弃体育,而选择学习,这是必然的选择,不过也因此,让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最终没有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这或许也是中国国家运动员体力强悍,但平均到每一个老百姓身上时,运动量显然就不如那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原因了。
总的来说,把体育当成兴趣的人不少,但把体育当成职业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大多数人的眼里,体育始终是细枝末节,甚至在许多人的眼里木匠、铁匠也是不入流的工作,唯有当官,才是正途,这是中国千年来官本位思维的问题,所以说,任何东西都有好与坏,科举制的存在,让中国避免了欧洲的分封制度,世袭罔替,让普通老百姓也有了进入上层社会的可能。
但因此也让老百姓们有了向上爬的野心,而在欧洲,因为所有的贵族全部来自于传承,世袭罔替,平民自然也就没有了当官的心思,毕竟那些官职都是给贵族准备的,跟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当官的兴趣倒是没有那么大,在野心上也就小了许多,而在中国,则恰恰相反,这种官本位思想,可以说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时间,直到现在依然如此,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徐清希望能够稍微改变一点这些情况。
如今宋朝虽然科举制度已经完善,但距离隋朝创立科举制也不过短短的五六百年而已,纵然深入人心,但还不像后世那么根深蒂固,再加上科举制早已经不复存在,而被公务员考试制度所取代了,这样一来,徐清虽然不渴望能够完全改变官本位的思维,但如果能够稍微给其他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开辟出一条道路来,徐清还是很愿意去做的。
毕竟学习是唯一出路的社会之下,等于是灭杀了其他有天赋的孩子了,有的人擅长游泳,有的人擅长马拉松,他们或许能成为十分优秀的运动员,但因为这个社会读书最高的思想,他们的父母便不会允许他们去从事这些没有出息的行业,而会逼迫他们去读书,或者提前进入社会,去工作,这就无形中湮灭了一个孩子的未来,这种情况,在现代也是屡见不鲜。
许多钢琴神童,早年间课业还不多的时候,父母为了让他们能够多一门技艺,便给孩子们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等到了高中之后,学业紧张起来,便开始不再让孩子们接触这些钢琴乐器,从而许多原本有望成为音乐家的人,也就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这并没有不好,但对于世界来说,少了一位钢琴大师,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了。
所以徐清在这个世界,希望能够稍微改变一下如今的观点,建立体育比赛的规则,搭建各种各样的赛事,让运动员们有一个正规渠道来展示自己,从而能够通过这个渠道,让自己成功,得到名誉和财富,自然就会让许多家长改变自己的想法,徐清并不想改变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他也不讨厌孩子们喜欢学习。
但他希望,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可以是体育、是音乐、是其他各种各样的天赋,而不是仅仅限于读书,考大学那么简单而已,为此,他还专门成立了体育学院、音乐学院和戏剧学院这三所中央学院,用来招收全国各地的体育人才、音乐人才和戏剧人才,他们的文化课成绩或许没有那些学霸来得好,但在表演、体育和音乐上的天赋,却远远超出了其他人,让这些人也有读书的权利,这对于社会风气的改变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变化。
当然,这些变化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出来的,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甚至并不觉得这三所学院出来的人能够担得起大学生的称呼,很多人还是在背地里称呼他们为笨蛋,或者是凭借肌肉、手指和表演进入大学的学渣,其中还包括不少大学生在背地里如此议论。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整个社会的观点就是读书为王,唯有读书,才能够进入上层社会,最终获得成功,而现在,只要踢球踢得好,篮球打得好,弹吉他弹得好,表演演得好就能上大学了?这在许多人眼里显然是很奇怪的事情,虽然这些人也是经过努力,从万千人中被选拔出来,进入学院的,但在这些依靠读书考上去的大学生眼中,他们就是不入流的存在,这其中很大的原因,也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
因为官本位的思想,所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些踢球的,弹吉他的,演戏的,在以前算得了什么,不过是乐师、戏子、杂耍罢了,现在却能够凭借这些东西登堂入室,要知道如今的大学,在很多人眼里,其实跟国立的太学没什么两样,尤其是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更是自比国家栋梁,把自己当成了国家未来的精英了,在这种情况下,告诉他们未来的同行中,竟然还有这些下九流,他们当然是无法接受的。
说起来大学之中也是有很多物理、化学之类的课程,这在以前,其实也属于下九流的东西,但不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人们就接受了这些学科,并把他们跟文史哲并列,当做国家的基石,现在却反过来瞧不起曾经跟他们处在同一起跑线的门类,说起来也真的是一件颇具讽刺意味的事情。
学生们的反驳是很无理的,他们的努力是努力,这些依靠自身本领进入大学的吉他手、演员也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来的,双方本来就没有什么瞧不起的问题,毕竟双方所擅长的也不同,又何必互争长短呢,但奈何学生之中无法接受这些下九流的浪潮实在是太大了,到最后,徐清只能强制下令建立这三所学校,这才算是把这一风波给压了下去,当然,学生之中还是有不乐意的,但再不乐意又如何,当年自己创立科学院的时候,儒家的反扑更大,最后还不是妥协了,如今也是跟这些科学家们好好相处着,徐清相信,自己做的选择并没有错,随着时间的变化,只要是对的事情,人们总归是会慢慢接受的。
建立这一系列的学院、操场和学校设备,可以说是把新收上来的税收就给花费的差不多了,当然后续还需要花费大量的钱,去建设这些工程以及维护这些工程,根据工部的统计,整个宋朝本土,如果按照徐清的规划,那么最起码需要修建一千七百个足球场,四千个以上的篮球场,十万张以上的乒乓球桌子,至于橄榄球场,棒球场的数量也在百座以上,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工期显然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推算出来的,根据工部的计算,最起码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把这些建筑物全部修建完毕。
对此徐清也表示理解,所有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与其施压给工部最后造出一堆的豆腐渣工程,还不如让他们好好干活,造出一些有质量,有品位的建筑来,这也是徐清的要求,他可不希望这些足球场或者是各类场馆都是一个风格的,在他的设想中,这些场馆最后是多种不同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出每一座城市的特点,千篇一律是他最不喜欢的,他更加喜欢多元文化的碰撞,怎么怪,怎么独特怎么来,这才是他想要的。
十年的修建计划,这无疑会十分的庞大,当然,这些具体的修建,就不需要徐清去操心了,工部、教育部和城市规划部会处理这些事情的,总归这新增的税收该用在哪,算是有着落了,想必这些建筑落成之后,对于一座城市的品质来说,也会有质的飞跃,毕竟这些场馆可不仅仅能用来作为体育赛事的比赛场地,平日里也可以作为集会的场所,唱歌跳舞的场所,也都是可以的,这些大型的体育场、橄榄球场和棒球场,将成为这些城市的新活动地点,这对于城市来说,无疑会增加许多的乐趣。
而充满热情和刺激的体育赛事,也会让市民们有新的乐趣可以体验,在中国传统的娱乐项目中,大部分都集中在赌博和黄色产业上,要么就是戏剧和评书之类的文化项目,总而言之,运动类的项目是非常少的,即便有,规则也不明确,观看者也不多,而现在,这些项目的兴起,必然能够带动大宋百姓新的审美热潮,这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来说,有着很大的发展作用。
体育对于一个民族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他会让一个民族拥有一些非常美好的品质,对此,徐清是坚信的,前世他就是一个足球爱好者,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杯便是他的狂欢,他很清楚的知道,体育赛事对于他们这些热爱的人来说,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每每世界杯的时候,在欧洲你到处都能看到夜不能寐的人群在深夜中观看着世界被,大呼小叫着世界杯的成败,那将是一场狂欢。
体育赛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无疑是有着正面意义的,这也是徐清希望能够在宋朝举办这些赛事的原因,二来则是这些体育赛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发泄渠道,人们在平日里遭受了委屈或者是社会上的不公,大多都会选择埋在心里,但这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埋得久了,甚至有可能造成精神分裂或者忧郁症之类的问题,还有的则是埋不下去了,就会产生暴力的思想,或者自残,这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无疑是不稳定的因素,而体育赛事则能有效缓解这些矛盾,虽然他不解决根本问题,但缓解一下总比直面惨淡的人生要好得多。
英雄直面惨淡的人生或许可以淡然相对,但大部分的人并不是英雄,他们只是普通人罢了,看到这个社会的残酷,有可能直接就崩溃了也说不定,这种事情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发生过不止一次,对于这些人,你就必须要给他们一个发泄的渠道,让他们不至于憋死在自己的愤怒和对他人的怨怼之中,体育比赛无疑是一个怨气很好的去处了。
而紧随着工部公布这一计划,各个城市的水泥、钢铁等价格立刻飙涨,这么多大型建筑物的建设,当然离不开这些原材料了,这几年随着城市扩张的逐步停止,许多钢铁厂和水泥厂还有玻璃厂的本土营业成绩都纷纷下降,所以这些公司都纷纷开始转而开拓起海外市场来,当然,本土市场依旧是第一大市场,且就算把所有殖民地市场加在一起,在水泥和钢铁的消耗量上,也远远不到宋朝本土的二十分之一,只不过相对于以前那种超大规模的扩城运动相比要慢一点而已,但跟其他地方相比,宋朝每年消耗掉的钢筋水泥,数量都是十分惊人的。
本章完
第598章()
但相比起本身这十年来的水泥销量来说,无疑是减少了许多的,整整十五年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之下,宋朝是进入了一个飞快的发展期,这种速度是远超当年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速度的,毕竟欧洲各国都非常的小,国家力量也并不强大,工业革命的最主要推手,其实还是资本家,是资本的力量在推动着这些国家完成工业化的,但宋朝不同,宋朝的工业化完全是通过国家力量在往前推动的,所以他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这远远不是欧洲那些国家的资本力量所能比拟的。
所以仅仅短短的十五年的时间,宋朝修建的铁路里程就已经达到了夸张的一万公里左右,算是打通了各大主要城市之间的联系,如今继续铺设的铁路,则是为了通往稍微落后的地区,整个铁路网已经算是整合完毕了,而根据工部的统计,如同宋朝超过六十米的高楼,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万栋,并且每年还以一千栋的数字增加着,这样的速度,又哪是欧洲国家所能比拟的呢?
但随着大铁路网的竣工,如今水泥和钢筋的销量显然到了一个转折点,纵然有铁甲船的建造来维持钢筋和水泥的生产,但造船可没造大楼花费的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宋朝本土的水泥和钢筋无疑是过剩了,商品的产量过剩,自然会造成价格的下跌,而如今这两样东西,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基石,在水泥厂和钢筋厂工作的人数最起码在五十万以上,若是利润下降,工人的待遇自然也要下降,而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