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平淡为官 >

第458部分

平淡为官-第458部分

小说: 平淡为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罢了,所以对于欧洲的这场大战,徐清是分外关注,他还命令在埃及的中国商人,可以尽量把军火贩卖到天主教这一方去,以免新教一方赢得太快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欧洲距离宋朝实在是太远太远了,就像后世的欧美列强,已经那么强大了,可在中国,也很难建立起殖民地,只能通过租界来控制中国,中国也自此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虽然听起来很惨,但总比那些直接变成殖民地的国家要好得多了,凭借当年欧洲的实力,政府清帝国根本没有任何问题,毕竟工业国家对阵农业国家,双方的实力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更何况清朝承平接近三百年的时间,早就已经不会打仗了,就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已经烧掉了圆明园,更何况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更是把慈禧和光绪赶出了北京城,这就是那时中国的衰败,不,应该说是全世界在欧洲面前,都是非常无力的,那时的欧洲已经强悍到了这种地步,整个世界的规则由他们制定,整个世界的土地由他们瓜分,整个世界的财富由他们来汲取,这就是当时的世界。

    而即便是如此,中国依旧没有成为完全的殖民地,为什么,并不是因为中国有多么的强,而只是因为中国离欧洲的本土,实在是太远太远了,且人口众多,不像澳大利亚之类的地方,人口少的可怜,殖民根本不需要费多大的周章,中国人口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而第二个原因,便是因为离得实在太远了,所以与其直接殖民,还不如扶持清政府,然后通过清政府,间接的收割利益,用这种方法显然更合算,但对于中国的统治力,自然也就不像是在非洲和印度那样强大了。

    如今徐清面对的局势也是如此,此时宋朝的科技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八四零年时期的英国,大概处于工业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相当于后世十八世纪九十年代左右的水平,距离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水平,还有整整五十年的差距,所以在距离上,欧洲真的是鞭长莫及,在整个欧洲,宋朝几乎没有什么租界,只有一个贸易点,如西西里岛、科西嘉岛之类,但这些地方的建设都十分的落后,并没有大规模的建设,距离最近的租界则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这一块地方被宋朝拿到了手,并且成为了宋朝的租界,距离整个欧洲,还有整整一个地中海相隔。

    且因为距离本土真的太远的缘故,所以这个租界内部,并没有什么工业,只是一个码头转运站而已,国内的工业产值,大概就是一个织布厂而已,全部的蒸汽机加在一起,不超过两百台,就这么一个水平,所以徐清对于欧洲的事物也是真的鞭长莫及了。

    但他还是能够施加自己的影响,比如说倒卖一些军火,让他们改变自己的想法,又或者是在思想上进行一些改变,可总的来说,难度都非常的大,尤其是他想要做些什么,国内的阻力要远远大过国外的阻力,在徐清看来,欧洲的人民觉醒对于宋朝的未来具有巨大的威胁,但在很多官员看来,连遥远的欧洲蛮夷都开始走上了学习宋朝先进制度的道路了,这难道不是宋朝文治武功的表示么,难道不是儒教大兴,国运大昌的具体表现么?

    显然是的,在这些世大夫们看来,欧洲根本就是落后和蛮夷的代名词,那里的人甚至还在使用周朝时期的制度,文明水平更是不能跟宋朝比,也就基督教这个东西,让士大夫阶层感点兴趣了,现在这么偏远落后的地区都开始学习中华文化了,这难道不是值得开心的事情么,怎么可以阻止这种事情发生呢?

    在这些士大夫看来,这场大战非但不能阻止,甚至要帮助那些新教国家反对那些守旧的势力么,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国家取得胜利,从而走上改革的道路,要是他们强大了起来,这不就证明了宋朝制度的伟大和优越么,就像邻国日本一样,经过改革,如今的日本也成为了仅次于三强国之下的几大强国之一,其首要的目标不就是仿照中国的制度进行学习么?

    到现在,这些国家都强大了起来,这难道不是对于宋朝的支持么,这些崛起的国家,他们自然而然会站在宋朝这一边的,至于他们会不会反对宋朝,这在很多宋朝官员眼中都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连想都没想过,在他们看来,远人不来修文德以来之,这就是儒家思想,跟欧洲的海盗文化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士大夫们这种近乎理想的思维,徐清也是意料之中,毕竟中国本来就不是一个侵略性特别强的民族,尤其是越近代,这种侵略性就越弱,而对于文化的重视,确实越来越厉害的。

    所以指望宋朝能够对欧洲施加影响力,从而减缓欧洲的战争进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甚至在官员们的声援之下,徐清迫不得已还签署了一份新教国家保护协议的命令,让停住在吉斯港的远洋舰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帮助新教一把,这种命令显然不是徐清的本意,但没有办法,那些新教国家举着学习宋朝的大旗,把宋朝的文化,制度,吹成了一朵花,把官老爷们简直是伺候的舒舒服服,徐清想要做成这件事,显然是难度很大了,更何况如今朝野分歧巨大,政治斗争也是举步维艰,徐清若是再开辟一个新的战场,对于自己来说,实在是不利,所以也只能暂时放弃掉在这件事情上的坚持,从而换的官员们对于自己在政治上的坚持了。

    本章完

第591章() 
但事情往往不会那么简单,在明朝的时候,皇帝宁愿损失大把的利益,从而换得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就为了彰显天国的气度,如今的宋朝自然也是如此,中国人从来就不像欧洲人那样,在商言商,全然是一个商业民族,儒家文化无论好坏,起码在这一点上,让中国人对待那些其他国家,总是多保留了一份善意嘚

    虽然这善意是高高在上的,但再讨厌的善意,起码也是善意不是,就像对待殖民地统治一样,若是放在欧洲,屠杀之类的事情,可以说是常见于史书之中,几乎是非常频繁的,比如荷兰人曾经在印尼屠杀土著多达一百五十万,日本人屠杀台湾人接近三十万人,朝鲜人更是不计其数,还有英国殖民非洲的事情,直接导致非洲死亡的人口便超过千万,这都是殖民者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即便他们带去了文明,但这样的伤害,显然不是能够交换的。

    而中国则不一样了,相比起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显然更加和气生财一点,对于外国的态度,也不像欧洲人那样,完全去讨论利益,而不在乎道德,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人会单纯为了面子而掏出大把的钱去支援一个国家,为的仅仅是这个国家在名义上向中国称臣而已,这样的事情,放在现代人的眼里无疑是非常蠢的,但放在中国的士大夫阶层眼中,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即便在徐清的改变下,宋朝走上了殖民者的道路,但士大夫们心中那份传统文人的执拗并没有被消除,即便是金钱疯狂涌入本土的时候,他们其中很多人依旧是反对残酷统治殖民地的,所以在统治殖民地的时候,宋朝一开始便采取了一种非常温柔的手段,基本上保持了这些殖民地的独立性,只是在商业上进行改变而已,对于当地的屠杀,除非是反叛之类的事情发生,并且太过严重,不然是不会爆发屠杀平民的事件的。

    你不能说这样做是好是坏,因为这起码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若是像西班牙人当年登陆新大陆之后那样对印第安人赶尽杀绝,即便是徐清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虽然理智告诉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你心里其实知道,大家都是人类,他们也有父母,更何况他们是有智慧和文明的,是跟自己一样的人类。

    更何况,在原本的世界中,大家都受到西方的奴役,并没有谁比谁好,都是那个时代的被被剥削者,这让徐清对于这个世界的其他民族,天然有一种同情,他也经常会想,如果历史按照原本的脉络行进,其实在那个时代,他们都不过是西方扩张过程中的牺牲品罢了,或者说,如果穿越的人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印第安人,或者是一个印度人,那么他们会怎么样呢?

    徐清并不知道,他只能保证自己的决定,那就是在不违反宋朝根本利益的情况下,适当的放松对于殖民地的控制,让他们起码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的文明浩劫,能够让他们保留自己文明的传统文化,这就是徐清能够做的,所以宋朝的殖民统治,虽然残酷,但没有达到血腥的程度,且宋朝本来就是一个儒家文化圈的国家,更是其中的核心,对于百姓来说,或许屠杀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但对于读过书的人来说,去屠杀那些手无寸铁的人,实在是一件于心不忍的事情。

    所以宋朝的殖民统治,其实相比起欧洲来说,无疑是要善良的多了,这也让宋朝的统治并没有出现动摇的根基,本着自己吃肉,别人喝汤的策略,宋朝在第一次殖民浪潮反扑之后,基本就没有再遇到过大规模的反抗了,不得不说,这也是儒家文化的优势,不然若是像欧美那样的残暴统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实在是太累了。

    而在欧洲,如今正爆发的战争,对士大夫们来说也是如此,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到中华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就像郑和下西洋一样,他不会产生任何经济上的效益,但国家依旧投入大笔的金银进入其中,就为了让他们接受中华文化,继而成为明朝的朝贡国而已,就这么简单,宋朝也是如此,看到在这么遥远的地方,竟然也有国家为了发展宋朝的国家制度而爆发战争,就别提他们有多么高兴了,在他们看来,这着实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所以即便徐清想要当做没看见,但这些官员显然不可能当做没看见,还有许多儒生和大学生,也纷纷坐船向着极为遥远的欧罗巴而去,想要在那里去为那些苦难的人民出一份力,这就有点像当年欧洲的传教士一样,为了散播主的光辉,他们不远万里杨波远航,从而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也让基督教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宗教,这样的精神无疑是让人佩服的,而在宋朝也有这么一帮人,他们想要把儒家思想,佛教思想,道教思想传达到更远的地方去,就想当年唐朝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法一样,去往欧洲,传播宋朝的先进思想,在这样的引领下,欧洲的战局自然更加的恶劣。

    而当年的三十年战争足足打了三十年的时间,而这一次,因为宋朝在其中的帮助,最后打的时间,远远没有三十年那么长,在宋朝的帮助下,战争进行的速度非常的快,在战争爆发的第十一年之后,战争便宣告结束了,当然,现在这件事还远远没有发生,但徐清已然预料到,欧洲的崛起,将是一件势不可挡的事情了。

    对于徐清的担心,他的同僚们显然是无法理解的,在他们看来,这些番邦蛮夷即便照着宋朝的制度搞成了君主制度的改革,对于宋朝的威胁也不会大,首先就是双方的距离实在太远了,这就让对方的力量很难触碰到宋朝的范围,第二就是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欧洲之外,日本和朝鲜还有越南都已经复制了宋朝的制度,但他们到如今也没有成为超越宋朝的存在,这一点不是事实么。

    宋朝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核心区域拥有着超过一亿的人口,而殖民地范围内,人口大约有三亿左右,在这样的统治规模之下,任何国家,即便他能完成工业化,也不可能对宋朝产生多么大的威胁,更何况整个欧洲都是一些稀碎小国,根本就无法构成强大的战斗力,又怎么可能对宋朝形成威胁呢,在他们看来,徐清的担忧显然是异想天开的。

    对于众人的想法,徐清也十分理解,其实从理智上来说,他也同意众人的意见,欧洲确实不足挂齿,他们当年之所以能够称霸世界,不就是因为发明了蒸汽机,从而开启了工业化么,从而使单纯的人力不再是成为国家实力的主要评判标准,而是以工业化的先进程度来评判一个国家的力量,而现在,宋朝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化体系,又有着最好的大学,源源不断的生产着各式各样的人才填充进顶尖的研究所之中,为人类的科学进步作出着杰出的贡献,以这种角度来想,欧洲又怎么可能超过宋朝呢?

    只要宋朝保持外交上的优势,从而让整个欧洲持续保持分裂,那么整个天下就依旧是宋朝的,理智上徐清也明白这一点,但或许是在原本的世界中,欧美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那不单单是军事上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文化、音乐、经济、市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