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37全球速递 >

第93部分

1937全球速递-第93部分

小说: 1937全球速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他把这些资料交给了雷利。做了那么多年军火商,雷利怎么会看不出这款武器的价值。在厚着脸皮从约翰那里要来了新企业的参股权后(约翰本来就打算让雷利顶到前面,自己做幕后老板的),他就屁颠屁颠地去找人研制样品、准备申请专利了。

第四十章 王室的余晖() 
暂且抛开约翰的发财大计不谈,在1940年5月的头两周,全世界的目光都被那些从一战后就逐渐从世界政治舞台中心淡出的欧洲王室们吸引过去了。虽然这些人身上的光环已经不再耀眼,但他们的各种八卦新闻仍然是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谈资。即使是在后世,也大抵如此,连英国女王的宠物狗生个小崽都能让BBC新闻一连关注好几天呢。

    在最近,这些昔日欧洲封建君主们的命运因为希特勒这位新一代独裁者的强势崛起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别说在家待产的阿黛尔了,就连在陆军参谋部里,约翰身边的那些高级军官们也免不了要对这些新闻评头论足。

    首先,在斯堪的纳维亚,丹麦的克里斯蒂安十世公开拒绝了盟国邀请其出国避难的“好意”,选择与他的臣民们一起,继续留在已经沦为德国“合作国”的丹麦。

    不过克里斯蒂安十世虽然有些软弱,但绝对不傻。他一方面对德国人展示出了有限的“合作态度”。另一方面,又授意丹麦驻美国大使亨利克·考夫曼组织自由丹麦运动,同时要求全部丹麦海外商船队(120万吨,五万多名训练有素的水手)协助盟军工作。就连英国出兵占领冰岛和发落群岛,美国公开宣布与格陵兰岛相互建立领事馆,他也捏着鼻子默许了。

    同克里斯蒂安十世一样,也是来自德国格吕克堡家族的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则带着他的政府撤退到了挪威北部的山区与德国继续战斗。一直到5月3日才登上了前往英国的船只,准备在伦敦成立自己的流亡政府。与这位前海军军官国王一起抵达英国的还有价值3300万英镑(约1。33亿美元)的挪威黄金储备。

    至于那个娶了个德国老婆(德国巴登大公的女儿)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这会则忙着与他的“德国亲戚们”进行私下沟通,想要回自己的王冠宝石和黄金储备。

    6个月前,古斯塔夫五世由于担心苏联的入侵,把这批王室财宝用火车运到了奥斯陆。结果挪威陷落后,这批王室财产落到了德国人的手里。很多参谋部的同事都相信,这场谈判的主要筹码是允许德军通过瑞典进入挪威以及确保对德国的铁矿石供应不被切断。

    在东欧,保加利亚沙皇鲍里斯三世被德国人在波兰和北欧的攻势吓破了胆。这位具有德国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血统的保加利亚沙皇,平日里最大的乐趣是开火车和收集火车头。他在面对国内“军官团亲德,老百姓亲俄,中产阶级喜欢英法,王后和王储热爱意大利(他的妻子是意大利和阿尔巴尼亚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的女儿)”的局面时,完全不知所措。

    最后,在老丈人的建议下,鲍里斯三世打着去看自己老爸的旗号(他的父亲斐迪南一世在一战后被协约国逼迫退位,流亡海外,现居住在德国科堡宫),去了德国。回国后,鲍里斯三世任命亲德的博格丹·菲洛夫为首相,把亲英的科奥塞伊万诺夫赶下了台。作为他全面倒向德国的回报,希特勒迫使罗马尼亚将南多布罗加归还给了保加利亚。

    相比之下,同样亲德的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则倒霉得多。一直在德国和苏联之间玩杂技的卡罗尔二世很不幸地从钢丝绳上摔了下来。纳粹德国跟苏联签署了一个瓜分协议,罗马尼亚被迫将巴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割让给苏联,将北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了匈牙利。

    倒霉的卡罗尔二世因此失去了国内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不得不把王位传给了年仅19岁的儿子米哈伊一世。带着自己的情人和满满一火车的王室珍宝离开了布加勒斯特,前往美国开始了自己的“幸福新生活”。

    卡罗尔二世虽然失去了自己的王位,但欧美社会对他的“悲惨遭遇”却普遍抱以幸灾乐祸的态度。无他,这位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外孙名声实在太臭了。如果说爱德华八世为了和辛普森夫人结婚而放弃英国王位还带有一丝“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浪漫色彩的话,卡罗尔二世则是个声名狼藉的风流国王。

    他曾经因为两个不同的女人两次放弃王位继承权,因此把为他生育了王储的正统王后,希腊公主海伦气得发誓终身不去罗马尼亚。在美国,人们更关注的不是国王本人,而是他随身携带的传承自东罗马帝国的大批珍宝和41幅欧洲著名艺术家的名画。

    而在西欧,德国的闪电战再次降临到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这些低地国家。5月10日,轰炸机从清晨灰色的天空飞出,打击机场并摧毁了荷兰和比利时弱小的空军,伞兵从天而降夺取桥梁和摧毁河流守备设施,乘滑翔机而至的空降部队打击了鹿特丹、海牙以及被以为坚不可摧的比利时艾本…艾美尔要塞。

    到了5月14日,穿着海军蓝衣裙肩头挂着防毒面具的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就已经和她的皇家卫队、内阁成员一起出现在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面前,宣布要在伦敦建立流亡政府。

    而坚持要与士兵同命运共呼吸的比利时国王(兼任比利时军总司令)利奥波德三世则在命令部下向德国人投降后,带着家人去利涅宫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至于那位卢森堡女大公,早在德国大军压境的前夕,就和老公分两头举家外逃了。

    当然了,所有以上这些欧洲封建君主们的新闻都没有英国王室的八卦来的吸引人。有消息称,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与王后伊丽莎白将于近期访问加拿大后造访美国。成为历史上首位访问美国的英国国君。

    这一消息已经在华盛顿引起了轰动,特别是在上流社会的贵妇圈子里。就连阿黛尔也在晚餐时忍不住跟约翰讨论起了这个话题。

    “约翰,乔治国王要来华盛顿的事是真的吗?我听说罗斯福夫人已经开始定制礼服了。”阿黛尔在苏珊奶奶的照料下已经顺利度过了最初的妊娠反应期,现在胃口好的不得了,整个人都胖了一圈。

    “应该是真的吧,怎么你也想去见见这位国王陛下?”约翰对这位英国国王的记忆完全来自前世的一部电影《国王的演讲》。在他眼里,乔治六世就是个被自己哥哥坑了的倒霉蛋。

    “去见他干嘛,维多利亚的子孙没一个好东西!”一旁的苏珊奶奶突然冷着脸插了话。

    阿黛尔调皮的吐了吐舌头,岔开了话题。他们刚才都忘了,苏珊奶奶是爱尔兰人,天生对英国王室没有好感。

    目前,爱尔兰仍然是唯一没有加入到盟国事业中的英联邦国家。爱尔兰总理埃蒙·瓦勒拉对英国的冷淡态度以及他拒绝允许英国护航船队以爱尔兰港口为基地的行为激怒了许多英国政治家。

    最近关于英国将入侵都柏林的传言甚嚣尘上,这也加剧了苏珊奶奶这些美国爱尔兰裔对英国的不满。

    “放心吧苏珊奶奶,华盛顿不会允许英国佬对爱尔兰动手的。爱尔兰可以一直和平地中立下去。”约翰这可不是在哄苏珊奶奶开心,爱尔兰裔美国人在这个国家可是拥有相当雄厚的政治实力的。在目前的状况下,英国人根本不敢冒着得罪他们的危险对爱尔兰动手。

第四十一章 唐宁街的新主人() 
乔治六世访问加拿大和美国的行程并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迅速开始。首先,国王陛下得先忙着安置好那些跑到英国来寻求帮助的“亲戚们”。越来越多的欧洲王室和大贵族拖家带口地跑到伦敦来“避难”,这些人绝大部分都与英国王室存在着血缘关系。

    那些王室成员和他们所谓的流亡政府可以交给内阁去处理,但数量更为庞大的大贵族们却是属于王室家族的私人客人。英国王室虽然有钱,那些亲戚们在“逃难”的时候也没少带金银珠宝,但要一下子为这么多人安排符合身份的居所,按照贵族礼仪妥善安置好他们的生活也是件颇费周折的事情。71岁高龄的王室总管胡德子爵累得连哮喘病都发作了。

    每天,乔治六世除了要和伊丽莎白王后一起接见和安抚各路“亲戚”们,还要为内阁与议会的纷争操心。虽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王室并不具备实质性权力。但乔治六世毕竟名义上还是英国的最高统治者和三军总司令。

    如今张伯伦的首相宝座已经摇摇欲坠,从捷克斯洛伐克到波兰、芬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这位首相犯下的一系列错误已经引起了议会的严重不满。如果乔治六世这时候出访,议会选出的新内阁由谁来签字生效呢。所以,国王陛下只得耐着性子继续等待下去。

    好在英国国会的议员并没有让乔治六世等太久。在威斯敏斯特宫里,一场罢免首相的政治风暴已经来临。这一次,吹响进攻号角的不是工党和自由党反对派,而恰恰是张伯伦所领导的保守党成员。

    一战英雄,海军元帅罗杰·凯斯爵士穿着整套制服并在胸前佩带了满满六排勋章绶带来到了议会,他猛烈地抨击了张伯伦的军事外交政策,并表示个人自愿率领海军前往挪威海域对德国人展开攻击。这位老资格保守党人的演说赢得了张伯伦反对派们的阵阵喝彩。

    这个时候,前来议会接受质询的张伯伦已经感觉到事情不妙了。一直以来,虽然反对党在议会对他多有抨击,但他作为保守党党魁,把党内基本盘守得还是很稳的,多次信任投票都是有惊无险。

    但是这一次,情况似乎不太妙。起来造反的都是他一度非常信赖的保守党议员。当议会辩论进行到第二天的时候,资格最老的保守党下议员利奥·艾默里(LeoAmery)甚至引用了17世纪克伦威尔对长期议会所说的那句名言来抨击张伯伦内阁:“你们在这里坐得太久了,再也不会干出什么好事。我说,你们走开!让我们和你们从此一刀两断。看在上帝的份上,走罢!”

    起初海军大臣丘吉尔还想挺身而出,宣布他对挪威战役的失败负全部责任。但上次世界大战时的首相劳合·乔治(保守党人)告诫他要看清形势,“不要让你自己变成一个防空掩体来为你的同事遮挡碎片。”

    这位前首相还以辛辣的语调嘲讽张伯伦:“首相曾经呼吁大家要作出牺牲,但是首相应该以身作则,首先作出牺牲。因为在这次战争中,没有比首相牺牲自己的职位,更能对胜利作出页献了。”

    在最终的投票中,张伯伦内阁的支持票从正常的超过200票下降到了81票。大约40名保守党员,包括一些前内阁成员,同反对党一起投票反对张伯伦首相,还有大量的保守党人故意弃权不参与投票。

    尽管张伯伦在下议院受到了巨大的羞辱,但他并非没有再次翻盘的机会。只要他能够做出一些让步争取到工党的支持,他还是有可能重新组建一个联合政府的。但是这次,丘吉尔的反映速度比他快多了。下议院信任投票的当天晚上,工党领袖艾德礼和副领袖格林伍德就出现在了海军部。

    晚了一步的张伯伦在得知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已经决定该党只在有一个新首相的情况下才参加联合政府后,不得不召集了一个内阁特别会议,表示考虑到德国入侵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致使战局进一步恶化,他决定立即辞职。

    张伯伦虽然丢掉了首相的位置,但他仍然是国会第一大党保守党的党魁。关于新一届政府的首相人选,他更倾向于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但是他的提议再一次遭到了拒绝,艾德礼明确表示工党只愿意参加由丘吉尔领导的联合政府。

    两天后,张伯伦正式向乔治六世建议召唤温斯顿·丘吉尔组建新政府。已经成为战时内阁首相唯一候选人的丘吉尔被召到了王宫,向国王陛下报告了他的组阁计划。丘吉尔计划组建一个小规模的战时内阁,除了成为首相外,他本人还将接任国防大臣。工党领袖艾德礼和阿瑟·格林伍德以及一些商业联盟领导人将被吸纳进新一届政府。

    至于张伯伦本人,虽然工党和自由党都怂恿丘吉尔将其从政府中开除,但丘吉尔仍然请他留在战时内阁,任命他为枢密院议长,并掌管“重要”的枢密院议长委员会。

    有意思的是,丘吉尔这位保守党首相在议会里更受工党和自由党议员的拥护,大部份保守党议员则仍然团结在张伯伦身边。虽然,张伯伦在各种场合鼓励保守党议员支持丘吉尔,以免影响战事,但他也一直把丘吉尔内阁看做是战时临时政府,相信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