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37全球速递 >

第116部分

1937全球速递-第116部分

小说: 1937全球速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选举这套把戏,英国佬比美国人的经验还要丰富呢,知道怎么避嫌的。不像姓蒋的某个光头,傻乎乎地直接给候选人塞钱,还弄了出“抬象”助选的闹剧,笑掉了美国民众的大牙。(1948年美国大选时,蒋押宝共和党候选人杜威,送了400万美元,还让人在北京组织游行助威,抬着纸糊的大象(共和党标志)和杜威头像游街,在美国被传为笑柄。)

    所以,约翰心安理得地收下了丘吉尔送的大礼包。至于之后怎么跟BSC合作,那是威廉该操心的事。现在,他还是想想怎么找个借口,离开伦敦这个鬼地方要紧。

    本来,根据原定计划,约翰还要在伦敦多待一阵子的,和政府部门打打交道,顺便对战时经济管理和民事动员组织的情况进行考察的。不过,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傻子才会相信丘吉尔今晚迟到真的是和贝文大臣讨论集装箱港口建设问题去了。约翰心里明白,今天下午内阁紧急会议的主题,其实是对德国轰炸伦敦展开报复行动。就在他与丘吉尔聊天的时候,81架皇家空军轰炸机已经起飞前往柏林了。

    虽然历史上,这次空袭的效果跟德国空军昨晚在伦敦取得的战果差不多,只有少数几家轰炸机准确地把炸弹投到了柏林市区里。但这次袭击狠狠地给了希特勒一记耳光,也把伦敦这座城市推到了战争的最前线。

    在此之前,伦敦还是比较安全的。希特勒还梦想着能在一个未遭损坏的伦敦进行胜利游行,就如同他在巴黎做过的那样。但是这次皇家空军对柏林市区的轰炸,大大激怒了希特勒,因为他曾对国民许诺过“柏林永远不会感受到英国炸弹的重量”。

    于是,恼羞成怒地元首命令德国轰炸机改换目标,把他们的炸弹倾泻到了伦敦的民用住宅和公共建筑物上。而刚刚成为帝国元帅的赫尔曼·戈林也很高兴这么做。因为在他看来,伦敦是英国空军力量唯一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卫的目标。他相信通过这样做,皇家空军必将被消灭。

    但是戈林忘了一点,他的主力战斗机Bf109E虽然火力比它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喷火和飓风更强大(Bf109E有3门20毫米机炮和2挺7。9毫米机枪),而且具有更高的机动性。但是它也有一个重大缺陷:航程有限。这意味着Bf109E只能在伦敦上空为轰炸机群提供20多分钟的保护。而航程足够的双发战斗机Bf110,又缺乏机动性,很容易在喷火和飓风面前吃亏。

    历史会证明,德国人将攻击重点改到伦敦是一个重大失误。但约翰可没有留下来见证历史的兴趣。后世,英国政府对在轰炸中遭遇损失的外籍人士开出的最高赔偿金是2000英镑。约翰些小命可比这值钱得多了。

    约翰之所以没有立刻离开,一方面是因为明天他还要去陆军的妇女辅助服务团(ATS)和商业与职业妇女联盟(FBPW),见见那些直接或间接为战争服务的“英格兰小姐”们。在未来,美国军队里也会有大量女性在辅助队或者医院、通信中心工作,英国人在这方面的经验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另一方面,他已经约好和利斯率领的专家小组见上一面了。作为一个“好老板”,把下属扔在“战火纷飞”的国外几个月了,不见面慰劳一下说不过去。况且利斯也是他很看好的公司“后备力量”,不看紧点,万一被贝文拐走就不好了。

    约翰可是听说了,贝文最近很看重利斯,几乎把他当私人幕僚来对待。要知道,贝文这个工党领袖,可是个搞罢工的老手,鼓动人心很有一套的。利斯又是涉世不深的个年轻人,要是脑袋一热,来个“士为知己者死”,约翰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第八十四章 战争让女人走开?() 
说实话,约翰对他在陆军妇女辅助服务团和商业与职业妇女联盟看到的情况挺失望的。别看,英国人调门喊的挺高,大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架势,实际情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虽然英国海陆空三军全都有专门为女性成员建立的部门,但军队对女性的“歧视”还是挺明显的。至少,据约翰了解,无论在哪个军种,女性都被严格限制在辅助服务岗位上。

    就连著名的女飞行家,拉夫特豪斯两姐妹在加入皇家空军后,也没有获得上战场的机会。当那些只有几十个小时喷火飞行经验的男性“菜鸟”们在天上与德国人战斗的时候,这对有数千小时飞行经验,驾机飞跃过大西洋的姐妹,每天的工作却是从英国各地的修理厂把修好的飞机飞回皇家空军基地去。

    约翰不是不知道,这些限制措施的初衷是出于对女性的保护,但未免也太教条了点。在他看来,决定一个人的工作岗位的,应该是能力而不是性别。有些女性完全可以成为出色的战斗机飞行员,仅在战线后方做些辅助工作实在是太屈才了。

    如果皇家空军能够抛弃某些偏见的话,说不定他们中也会出现几位像“斯大林格勒白玫瑰”(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女战斗机飞行员莉莉娅…利特瓦克,击落敌机12架)那样的女性传奇飞行员。

    当然了,在某些英国军方高级将领眼中,出现女性战斗英雄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反而是一种耻辱。毕竟在欧美传统文化里,除了荷马史诗中提到过的亚马逊女战士外,战争一直都是男人们的事。

    现在,在雷达站协助标注敌军飞机移动,或者在防空哨所协助高射炮手追踪目标已经是普通妇女辅助服务团成员所能做的与战斗关系最紧密的工作了。

    而绝大部分没有专业背景的女性助服务团成员,都被分配到了各级指挥部打杂。能像帕卡琳娜那样做文秘工作的都很少见,大部分人参与的都是最普通的做饭和打扫工作。

    约翰在与一位年轻妇女辅助队中士交流的时候,发现这个响应爱国号召,跟自己心上人一起报名参军的姑娘正因为被要求去做仆人的工作而感到沮丧。

    当她每天辛苦地清洁指挥部地板和窗子的时候,她那个与其同样学历背景的男友,已经成为了该指挥部的一名少尉副官。每天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她和其她三名姐妹们提供的“保洁服务”。

    而约翰从商业与职业妇女联盟了解到的情况更为糟糕。政府一方面正在极力鼓动女性走出家门就业,另一方面却没有为她们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

    在媒体宣传和征兵海报上,英国妇女正在将男性们从工作岗位上替换下来,从而使更多的男人可以去直接参加战斗。

    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现在不工作的英国妇女甚至比战前还多。在商业与职业妇女联盟注过册,明确有工作意愿的1万多名伦敦女性中,至少有7000人还处于失业状态。

    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劳动雇佣双方还没有就这些职业女性的薪酬支付标准达成共识。一些雇主坚持认为女性的工作效率不如男性,只能支付给她们相当于普通男性雇员80%甚至更少的工资。

    在约翰看来,所有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英国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妇女在这场战中的重要地位。(历史上,二战期间英国仅妇女辅助队人数就达到了45万人,另有725万名女性在其他岗位为国家服务。)但是他很清楚,在这场将影响未来100年世界命运的战争中,女性将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无论是战场上还是战场下。

    当然了,约翰并不是女权主义者,他也能理解英国政府和军方在此事上的态度。没错,女性的在战争中的作用是很重要,但目前摆在他们面前的,比这重要得多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英国男人们撑不住之前,所有这些关于女性参军和就业的倡议,只是为预防最糟糕的情况出现而采取的补充性措施而已。至于将来会怎样,谁会考虑这么多呢。即便是最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这会儿也没有完全意识到女性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吧。

    一天的考察下来,失望归失望,约翰倒也从英国人的做法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他们正在试行的雇佣市场注册制度。

    根据这项制度,所有19至40岁的女性,除非你是一名12岁以下儿童的监护人,否则都必须到劳工部门进行登记。

    这种做法就像是预先建立了一个巨大的人才库。虽然参加登记的女性大部分都不会立刻被安排工作,但将来一旦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这些登记信息就可以派上大用场。

    约翰觉得,英国已婚妇女的就业率能从战前的16%在三年内迅速增长至80%,这个他以前从没听说过的登记制度必定是功不可没的。

    结束了一天的考察,约翰匆匆赶往了仕女巷的Rules餐厅。哪怕在战争期间,这家建于1798年的高档餐厅仍然需要提前一周预定座位。据说,他们家新近利用不在限购范围内的野兔和鸽子开发出来的几款菜肴,在伦敦上流社会非常手欢迎。

    约翰今晚之所以能够侥幸在这弄到了一个专属包厢,还多亏了托马斯。这家伙众多情人中的一个,恰好是这家伦敦城最古老餐厅的女领班。当然了,约翰本人的特殊身份和口袋里的美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今晚,约翰要设宴隆重款待的是利斯率领的联邦快递考察组。因为餐厅按规定周三不提供酒水,他还专门从托马斯那里敲诈了两瓶波尔多红葡萄酒。

    一转眼,利斯他们五个人在大不列颠已经待了快小半年了。仅关于英国交通运输状况的调查报告就前前后后发回去了十几份,足足两千多页。按理说,他们的工作在半个多月前发回最后一份报告的时候,就应该已经算是圆满完成了。

    之所以迟迟没有安排他们回国,约翰只是想利用利斯等人对贝文大臣的影响力,借机向英国方面多推销一下他的集装箱海运计划而已。

    如今,他已经和丘吉尔达成“协议”,利斯他们此行也算是功德圆满了。今天约翰宴请他们几个,一方面是对他们这几个月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也是想征求一下他们本人的意见,是愿意就此回国呢,还是留下来参与接下来的集装箱码头建设项目。

    约翰原本还为他们准备了一笔额外的奖金。不过当见到他们五个人的时候,约翰突然觉得现在就把奖金发给他们可能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第八十五章 伦敦夜生活() 
约翰前世曾经看过一些关于二战期间,美国大兵们如何在大不列颠掀起“性革命”的报道,也知道弗洛伊德所谓的的“战争性(防和谐)欲旺盛”理论。但是当利斯等人撺掇着他一起去伦敦西区的皮卡迪利广场体验了一次伦敦夜生活之后,他还是有些“震惊”。

    在他的印象中,后世“全民搞基”的英国人,在这会儿的性观念还是很保守的。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没有和孩子们谈论过性的话题。性教育的缺乏甚至导致许多年轻女性毫无性知识,以至于一些教会学校毕业的女孩子会认为如果她们被男孩吻过就会怀孕。总之,与海峡对面的法国比起来,英国姑娘们给人的印象还算是很“纯洁”的。

    在约翰看来,1942年之后,上百万美国大兵在英国上演的那出荒唐的性闹剧,不过是因为大批的英国男青年已应征到海外作战,在国内留下了巨大的两性数量差距的必然结果。

    毕竟,在一小块黄油够全家人吃一个月的战争年代,经过三年的“闪击战”、灯火管制和禁欲之后,英国姑娘们被这些高大、自信,兜里装着美元、巧克力、肉罐头、尼龙袜和香皂的美国小伙子吸引丝毫不足为奇。

    反正美国大兵在海外管不住自己的裤裆也是老传统了,男欢女爱嘛,只要你情我愿别违法就行。(按当时的英国法律,开妓院是违法的,但个体卖(防和谐)淫并不算。)约翰认为这件事唯一可能和自己有一点关联的,就是如果那时候他还在陆军后勤岗位上的话,别忘了把套套也塞进补给物资名单里。

    而且他这么做,也并不是在乎那些美国大兵是否真的会在英国遗留上百万私生子,而是因为性病是二战期间驻英美国减员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后世资料统计,1942…1945年间,驻英美军的性病感染率是6%,超过3万人因此非战斗减员,差不多相当于平白损失了两个整编步兵师的兵力。

    可是,当约翰被利斯等人带到皮卡迪利广场的一家高级夜场后,他感觉自己的三观又一次被刷新了。

    虽然为了免遭德军轰炸,皮卡迪利广场的著名标志——爱神厄洛斯的铜像已被移走妥善保管了,但他的精神却似乎无处不在。从一间间夜总会和酒吧的密闭门窗里,隐隐透出点点满含荷尔蒙气息的暧昧光线。

    利斯他们带约翰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