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历驾到 >

第73部分

万历驾到-第73部分

小说: 万历驾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年纪也不小了,收收心,这一次就跟着爹到京营历练一下吧!”

    “是,爹!”刘綎没敢在提家人来的事情,不过他还是挺高兴的,不说其他的,这几年妻子在家里面,自己还真是有点想她了,入京营也挺好的。

    陛下下旨学宫演武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件事情在勋贵里面自然掀起了不小的风潮。

    有孩子在学宫里面的,自然是忐忑的同时带着骄傲,没有的则是有些迟疑,皇上此举究竟何意呢?文官那边也想不明白,这件事情的关注度可不低啊!

    学宫这个地方大家都知道,那里说起皇上习文练武的地方,可是很多人看不上,尤其以文官为罪。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练武做什么,难道去做丘八不成?不过那些勋贵子弟自然不在意这些,有这样亲近的皇上的机会,他们自然要牢牢的把握。

    这天一大早,够资格的勋贵都全都来了,他们围在两位领衔的国公身边,互相说笑着。

    大明的勋贵,最早当然要追溯到陪着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些人,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开国辅运守正文臣”。

    从成祖起兵者,曰“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或曰“奉天翊运推诚宣力”和“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或曰“钦承祖业推诚奉义”。

    公侯伯爵中,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

    受封而领铁券者,为世袭封爵,否则为流爵。袭封则还其诰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

    爵位世袭,或降等以袭。公、侯、伯封号分四等岁禄以功为差,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九卿事。

    这样的规定也就限制了勋贵伸手到文官那边,可以说很好的限制了武将的权力,算是文武分制的一种。

    只不过限制了武将却没能限制文臣,他们伸手向武将的心就没死过,土木堡之变之后,这些勋贵们垮台了,勋贵也只能被文臣压一头。

    宫门开放之后,大明的这些勋贵就从外面向里面走了进去。

    现在大明朝的国公有五位,在京城的有三位,英国公、定国公和成国公。

    第一代英国公乃是张玉的儿子张辅,事实上张玉无论活着还是死了,英国公这个爵位都和他没什么关系。

    建文元年七月,黄子澄、齐泰杀燕王之事泄露后,朱棣起兵“靖难”召集张玉、朱能守卫王府。后下令夺取北平城,大将张玉率兵乘夜攻进北平九门,占领北平城。

    在靖难之役刚起的时候,张玉就是朱棣手下的大将,一路征战下来,张玉战死了。

    东昌之战中,朱棣攻盛庸东侧,不料进入伏击圈,突围中被盛庸包围。张玉、朱能率亲兵向南军包围猛冲救主。朱能负责救朱棣。张玉负责引开敌军,这一引就没再回来。

    朱能成功救出朱棣,但杀红眼的南军怎甘心煮熟的鸭子飞了,于是向张玉猛攻,张玉力竭而死。

    朱棣即位后称张玉为靖难第一功臣,追封荣国公、河间王。长子张辅初封信安伯、新城侯,后代替途中去世的朱能率数万军队平定安南叛乱,遂册封为英国公,世袭罔替,土木堡事变中死于乱军。

    大明的第二代能打勋贵,英国公张辅绝对排名很靠前的,只不过土木堡之变死了。

    张辅都死了,可以想象其他的勋贵武将死伤何其惨重,整个大明朝的军队精锐可以说一扫而空。从此之后,大明朝的军方就再也没恢复过元气。

    仿佛被打断了脊梁一样,虽然有戚继光有俞大猷,有很多名将,可是戚继光不一样要对张居正自称“门下小狗戚某”,主帅如此,军方怎么抬头。

    朱翊钧站在城楼上,看着鱼贯而入勋贵,面无表情。

    事实上此时朱翊钧的心中翻涌不止,或许使勋贵从拾先祖荣光,树立真正的贵族气质,对于恢复军队的气度更有用。这个时代想要改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可不容易,如果让人才流向军队,这才是关键。

    宣传很重要,赏赐更重要,恢复勋贵的荣誉感,打通普通士卒晋升勋贵的上升通路,战功转爵位,不然很难刺激起战争的欲望。当天下人都想拿战功,都想成为贵族的时候,何愁军队不无往不利。

    改变勋贵的形象,从塑勋贵的荣誉感,这也是重中之重。

    如果勋贵一直都是这个样子,贪污卑鄙,横行乡里,敛财无度,这样的勋贵只能是毒瘤,成不了贵族。虽然英国的贵族制度也很操蛋,可是朱翊钧觉得一点很有用,那就是贵族上战场。

    朱翊钧说的是一战时期的英国贵族,当然,他们很多是盲目的,但是朱翊钧却想要在大明鼓励这种风气。

    目光落到了现在的英国公张溶的身上,他是张辅的从孙,大明朝勋贵之中的第一人,地位最高的,辈分也最高,其他的国公见都要客客气气的。

    在英国公张溶的身边,一个健壮的男子昂着头,乃是定国公徐文壁,定国公是徐增寿一脉。如果张玉和徐增寿算一代,张溶是第四代,徐文壁是第七代。

    徐文璧隆庆二年袭爵,领右军都督府加太师,也是实权派的代表人物。

    三位国公之中,最虚的就是成国公朱应桢,他是朱能的后人,只不过他还没袭爵,因为年纪太小,还没成年,今年不过才十二岁。朱翊钧也没客气,直接把他送进了学宫。

    成国公府和自己当初差不多,孤儿寡母,日子很不好过,幸亏自己有张居正撑腰。

    朱翊钧现在就准备给朱应桢撑腰,从小跟着自己学习训练,朱翊钧准备把他当成大明新一代贵族来培养。

    两位领衔的国公后面就是其他的侯爵了,大大小小十几个。

第六十七章 御前演武() 
学宫这边张诚早就安排好了,这些日子皇上传出消息要重用御马监,张诚顿时激动的不行,这是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啊!所以这一次张诚觉得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

    不说和自己同期的张鲸,就是后辈陈矩徐德,哪一个不是在外面风风光光的。

    张诚不羡慕是假的,这几年他一直蹲在学宫,这一次有机会了,张诚自然要好好干了。

    朱翊钧来到学宫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到期了,在两位国公爷的带领下,众人给朱翊钧行礼。坐下之后,朱翊钧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入座吧!”

    勋贵们这才各自找位置坐下,在朱翊钧的左右两侧就是英国公张溶和定国公徐文壁。

    两个人此时捋着胡子坐在那里,脸上带着笑容,静静的等待着演武的开始。

    在学宫里面,英国公的孙子张维贤在学宫里面,定国公府则是定国公的世孙徐应祯在这里。两个人平日里也常常考教自己的孙子,也算得上是知根知底。

    “两位爱卿,不如就开始吧?”朱翊钧看了一眼两个人,笑着说道。

    两个人自然不敢说其他的,连忙说道:“但凭陛下吩咐!”

    随着朱翊钧下旨,张诚在旁边挥动了一下小旗,然后旁边的战鼓就响了起来。两面打鼓,每一面大鼓的旁边有九面小鼓,随着一声令下,顿时鼓声震天响。

    两队人马从左右两侧而入,每一个人都是顶盔掼甲,骑在马上。

    他们没有直接入场,而是围着场地开始绕圈,马蹄砸在教场上,发出了整齐的声音。两队人马,居然只要一组马蹄声音,随着速度越来越快,也不见丝毫的慌乱。

    看到这一幕,朱翊钧就笑了,真是好骑术,事实上他就没这个能耐。

    跑了三圈之后,两队人马在中线回合,减缓了马速,直接向着朱翊钧他们这边的看台走了过来。随着一声锣响,所有的马全都停了下来,毫无声音。

    每一位骑士都身体笔直,目不斜视,威武森严。

    勋贵们看到这一幕,顿时喜笑颜开,不时的指着其中某一个人跟身边的人显呗,那个是他的儿子,那个是他的孙子。要知道这些在京的侯爷,基本上都有子弟在这里。

    英国公张溶和徐国公徐文壁都笑的合不拢嘴了,两队人马领头的就是他们的孙子。

    朱翊钧见他们两个笑的都能看到后槽牙了,脸上也就露出了笑容说道:“两位爱卿,可知道为何是张维贤和徐应祯领队?”说道这里,朱翊钧的目光还从其他的侯爷身上扫了过去。

    英国公张溶和定国公徐文壁都是一愣,摇头道:“臣不知!”

    难道能说因为他们是我的孙子?因为他们是国公府的人?明明白白的是这件事情,可是他们也不敢说。这种事情可以私下做,但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啊!

    “那朕来告诉你们,因为他们是学宫这一批子弟里面成绩最好的。”

    “弓马骑射,兵书战册,甚至地理山川,后勤补给等等学科,他们两个的总成绩排名第一。说一句两位爱卿不爱听的话,他们两个比你们强多了。”

    “朕经常对他们说的就是强爷胜祖,你要比你的爷爷强,争取胜过你的老祖宗。”

    听了朱翊钧这话,在场的勋贵都是一阵面面相觑,陛下,你这么说真的好吗?

    朱翊钧才懒得看他们的脸色,接着说道:“两队的队长是徐应祯和张维贤,每月一次大比,他们要是输了,那就要把位子让出来。”

    “三年前开始月考,每年十次,他们一次没输过。”

    “这很好,今天就让诸位爱卿看看他们的实力。”

    随着朱翊钧的话,张诚又在那边挥动旗子了,两队人马左右分来,不少人跑上来开始布置,靶子之类的东西全都有。从骑射开始考核,也就是每个月月考的过程。

    从射固定靶,到射移动靶,再到骑马奔射,每一项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尤其是徐应祯和张维贤,两个在马上做的很稳,张维贤一手快箭,震撼了全场。战马急速奔跑过的时候,张维贤连开七弓,每箭都正中靶心。

    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阵的欢呼声,英国公张溶的脸早就笑开花了。

    徐应祯有也不甘示弱,他的箭没有张维贤的快,但是胜在多,他能一次开弓三支箭,三支箭分别位于靶顶、靶心和靶子的下沿,开了三弓,射出了九支箭。

    这两个人的表演瞬间镇住了其他的勋贵,自己家的子弟真的比不上啊!

    这五年,朱翊钧对学宫的培养可以说是倾尽全力,尤其是张维贤和徐应祯,朱翊钧是当成榜样打造的。来一次就刺激他们一次,对张维贤就是张玉和张辅,对徐应祯就说徐达。

    反正这些人里面,你们的祖宗最风光,能耐最大,你们要是被他们超了,朕就把这件事情告知天下。

    五年下来,两个人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日勤加训练,效果也颇为显著。

    其他人的表演也很精彩,最出彩的是恭顺侯的孙子吴惟英。不知道是不是之前隐藏了实力,反正这一次这小子是火力全开,在马上翻身骑射,展现出了非常精湛的骑术。

    弓箭也射的非常准,没有连射,也没有齐射,他胜在势大力沉。

    一箭下去,靶子瞬间分崩离析,碎片炸了一地,风头大盛。

    恭顺侯这个爵位起源于恭顺伯,是成祖朱棣封的,第一任恭顺伯名为吴允诚,他是归顺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儿,朱棣赐名吴允诚。恭顺侯府在勋贵里面比较低调,平常也不显山不露水的。

    传到这一代,恭顺侯的爵位落在了吴汝胤的身上,这个吴惟英就是他的孙子。

    看到孙子的表现,吴汝胤的神情略微有些复杂,不过脸上还很是欢喜的。

    骑射之后就是马上功夫了,第一个演武的就是吴惟英,这是朱翊钧钦点的,也算是给他的一个荣耀。看得下面的人勋贵有些眼热,看看人家的儿子。

    不和国公爷比了,可是被其他侯爷比下去了,这就不好看了吧?

第六十八章 捧() 
兵器的演练自然是在马上,在步下练武的那不是武将,那是江湖游侠。

    吴惟英使用的是一把长刀,这把刀与明军的制式长刀是不同的,也不像大关刀,而是刀柄非常长,刀身也和刀柄一样长的长刀,如果非要找一个类似的,倒是类似于步战用的斩马刀。

    只不过与斩马刀不同,这把刀的刀身更宽,刀柄也更长。

    吴惟英的演练也很简单,骑马练招是一方面,最精彩的是砍杀地面的靶子。

    木架子上面是草人,覆盖着盔甲,只要一刀削掉头盔也就算行了,可是吴惟英显然不满足这一点,而是一刀斩断了木架子,直接将木头都给削掉了。

    势大力沉,道法纯熟,这是朱翊钧对吴惟英的评价。

    手中的大刀从各个角度切入,或砍或削,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