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鼓声和号角声响起,大明的两翼开始加快速度,向着倭寇包裹而去。
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的,大地突然震颤了起来,随后一支骑兵从侧翼猛地冲了出来。为首的正是辽东提督李成梁,女真骑兵也紧随其后。
自从朝鲜之战开打之后,大明的骑兵展现实力的机会并不多。
这使得骑兵早就憋坏了,这一次可算轮到他们大展神威了。骑兵快速的冲刺而来,直接冲进了倭寇的军阵,一下子就凿了进去。
倭寇根本来不及反应,即便来得及也没用,他们根本挡不住大明的骑兵。
叶赫部的布斋大声的叫着,挥刀直接砍下了一名倭寇的脑袋,杀的非常爽快。有了骑兵的加入,战场彻底成为了屠宰场。
宇喜多秀家看着围上来的明军,紧紧的握了握手中的刀。
他知道完了,全都完了,明军之所以没射杀自己,目地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自己不能死,明军想要抓活的,宇喜多秀家的表情非常的狰狞。
“打不赢,但是我敢死!”宇喜多秀家意志非常的坚定。
伸手将手中的长刀扔在地上,拔出了另外一支断刃,宇喜多秀家直接挥着刀刺进了自己的肚子,然后横着一切,真疼啊!
鲜血瞬间奔涌而出,肠子也流了出来。
宇喜多秀家的身子朝着倭国的方向直挺挺的跪了下去,最后没了声息。看到这一幕,明军的心情大坏,俘虏敌酋的功劳没了。
骆尚志走到宇喜多秀家的面前,看了他一眼。
“人头就不要斩下来了,给他留个全尸!”骆尚志伸手将宇喜多秀家扔在地上的刀捡了起来,然后开口说道:“还算是一条汉子。”
汉城之战从早上开始打,一直打到日落黄昏,这一战才算是尘埃落定。
八万多倭寇被斩杀了六万多,俘虏的只有一万多,重伤的全都被明军补了刀。至此朝鲜之战彻底完结,以大明全歼朝鲜入朝十五万人为止。
加上水师的损失,倭国这一战物资和人员全都损失巨大。
大军进入汉城修整,戚继光让人快马加鞭回去报捷,同时递上去的还有请辞的折子。朝鲜之战历时三个月,正式完结,七级管也到了卸任的时候了。
沈阳城,万和宫。
朱翊钧看着万和宫,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朝鲜王李昖已经离开了,今天是朱翊钧回京的日子。离开京城这么久了,也该是回去的时候了。
来的时候走的慢,往回走速度就快很多了。
水泥路已经修到了沈阳,朱翊钧往回走的路很顺畅,加上也不需要在视察地方,走起来自然就非常的快了。一路上朱翊钧遇到不少马车队,清一色的四轮马车。
自从朝鲜战事开了之后,往来辽东和大明之间运送物资的马车就没停过。
新作物经过几年的普及,大明的粮食增产非常的迅速,如果不是这两年朱翊钧以养殖鼓励粮价,粮食怕是要跌的很厉害了。
即便如此,京城的粮价玉米也才三十文一斗,土豆地瓜就更便宜了。
朝廷的常平仓全都堆满了粮食,不少酿酒的商人跑去常平仓买陈粮,酿造的烈酒全都卖到草原去了,用来换羊毛换取马匹牛羊。
有了足够的粮食,加上大力推广的养殖业,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
肉食蛋食开始走上百姓的餐桌了,这是朱翊钧非常乐于见到的。从公学每年翻倍递增的入学人数就知道,百姓的日子好过了。
吃得饱了,有了钱了,自然要送自己家的孩子去读书,追求的是一个出人头地。
第四百一十三章 归京()
一路上朱翊钧看到不少百姓,看着他们的笑脸,朱翊钧也能松了一口气了。二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到了今日,终于结果了。
“皇爷,朝鲜捷报!”张鲸来到朱翊钧的御辇旁边,开口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说吧!”
“大军已经打下了汉城,这一战全歼倭国入朝鲜倭寇,斩首六万七千二百三十六籍,俘虏一万四千三百二十八人。”
朱翊钧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打的不错!”
“皇爷,这是戚继光戚大人的辞官折子!”张鲸说着将另外一份奏折呈给了朱翊钧。
接过奏折看了一眼,朱翊钧苦笑着叹了一口气,奏折上的内容很简单,朝鲜环境恶劣,戚继光旧伤复发,需要回京看病。
朱翊钧知道这是戚继光在避嫌,想要把灭倭国的功劳推出去。
伸手敲打着奏折,朱翊钧脸上的表情很凝重,他很需要一个人去主持对倭寇的战争,不可能让戚金李如松他们一顿乱打。
这个人要有威望,同时还要懂军事,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得会治理,有智谋。
因为这个人是朱翊钧选定的倭国总督人选。
一旦灭了倭国之后,朱翊钧就会任命倭国总督,这个位置戚继光是不行的,得年富力强才行。戚继光那么大年纪了,朱翊钧也不能把他扔到倭国去。
张维贤倒是合适,可是他是朱翊钧安排的军机处接班人。
一旦戚继光倒了,张维贤是要接班的,不能把张维贤放到倭国去,老牌勋贵这边还需要人统领,定国公徐文壁是不行的。
朱翊钧琢磨了半天:“要不派一个文官去吧!”
这个想法产生之后就没停下来了,既然一个人不合适,那就派两个人。文官统御,武将带兵,反正倭国驻扎的肯定是大明的水师。
沉吟了片刻,朱翊钧越发觉得这个想法可行。
可是选谁去呢?这个人要知兵,尤其要有政治手腕,不过这样的文官在大明还是不少的。朱翊钧琢磨了片刻,还真让他想到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赵廉。
对于赵廉这个人,朱翊钧的印象颇深,当初在南京查鸦片案的就是他。虽然自己也吸食了鸦片,但是却应靠着毅力挺过来的。
绝对的一等一狠人,对自己狠,对别人就更狠了,既然文武拆开,那就让赵廉去吧!
自从鸦片案之后,赵廉也算是得到了朱翊钧的重用,现在已经坐到了巡抚的位子上。进一级总督也是可以的,虽然这个总督是在倭国。
选择赵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他年轻,身体好。
派往倭国的总督必须身体好,身体不好死在倭国,那就平白的损失了人才了。这种事情朱翊钧是不会干的,选定了人选剩下的事情也就简单了。
“传旨给戚继光,让他回京养伤,倭国战事交由张维贤主持。”
朱翊钧将奏折递给张鲸,然后开口说道:“传召赵廉进京,赵廉的接任人选由内阁拟定。”说完朱翊钧就不在开口了。
一路无话,朱翊钧很顺利的就回到了京城。
入宫之时,王皇后率领朱翊钧的后妃前来迎接,一番安抚之后,朱翊钧赶奔慈宁宫去找见自己的母亲李太后。自从李太后不管事之后,母子二人的关系倒是缓和不少。
这几年李太后每日吃斋念佛,皇宫里面的事情也不管,倒也清净。
除了潞王朱翊鏐的婚事,其他的事情倒是没有在麻烦朱翊钧。朱翊钧的几个妹妹也都出嫁了,婚事基本上也都是李太后操办的。
因为开藩禁的关系,朝廷不在禁止勋戚做官,公主自然就好找女婿了。
几个公主嫁的都是新科进士,人品也算是不错,朱翊钧特意让内务府摸了底。内务府摸过底还能合格的,基本上也就没问题。
虽然为人有些迂腐,但是人品还是靠得住的。
走进慈宁宫之后,朱翊钧看着李太后,笑着说道:“娘!”
李太后自从吃斋念佛之后,这几年越发显得慈祥了,大明蒸蒸日上,大儿子皇帝做得好,二儿子也没有就藩,常常进宫陪侍,老太太很满意。
加上朱翊钧儿女也有了不少,王皇后又经常过来,李太后也算是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了。
见到朱翊钧,李太后笑着将他拉在身边,有些嗔怪的说道:“这一次跑出去这么久,还真是跑野了,民间都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你这么久不回来,让娘惦记着。”
朱翊钧连忙笑着道歉:“儿子不孝,让娘担心了。”
李太后笑着说道:“这皇宫虽然大,可是也是一个困人的地方,从小到大没出去过,也难怪你出去就不想回来。”
“母后如果想出宫走走就吩咐出去。”
“儿子让内务府拨银子,京西也有不少大庙,母后也可以常出去走走。”朱翊钧笑着对李太后说道,现在内库有钱,朱翊钧也不太在意这些事情。
“你的孝心娘知道了!”李太后笑着说道。
朱翊钧陪着李太后聊了一下午的家常,晚饭也是在慈宁宫用的。用过晚膳之后,李太后便笑着说道:“去吧!走了这么久,她们也都盼着呢!”
朱翊钧也没矫情,离开了慈宁宫之后,朱翊钧直奔坤宁宫。
回来的第一天,朱翊钧自然要去王皇后那里,如果不去王皇后那里,后宫自然就不稳了。后宫闹出点什么事情来,麻烦就大了。
朱翊钧来到慈宁宫的时候,王皇后也没睡,正等着他呢!
见到朱翊钧之后,王皇后笑着给朱翊钧行礼,朱翊钧连忙上去将王皇后搀扶了起来。拉着王皇后的手坐到床边,朱翊钧笑着说道:“皇后清减了!”
所谓小别胜新婚,朱翊钧这一走就半年,王皇后自然也是想念的。
被朱翊钧拉着,看着,王皇后的脸红扑扑的,听到朱翊钧的话,王皇后答道:“清减一点好,太医院不是说了,太胖了不好。”
朱翊钧顿时被王皇后逗笑了,这个时候再说其他的就有些矫情了,朱翊钧直接就将王皇后拉在了怀里面,然后两个人就一起躺进了床上。
第四百一十四章 传国玉玺搞事情()
回京后的日子是忙碌的,虽然大明很多事情都能运转,不少重要的事情也都送到了沈阳去批示,但是朱翊钧还是狠狠的忙碌了起来。
“申爱卿,今天就到这里吧!”
朱翊钧伸了一个懒腰,笑着对申时行说道:“做了这么久了,腰酸背疼的,走,咱们君臣出去走走!”
“是,陛下!”申时行笑着答应了一声。
朱翊钧回到京城之后,发现弹劾申时行的奏折突然多了起来,显然不少人又看申时行不顺眼了。自从万历时间张居正死后了之后,张四维很短时间的内阁首辅大学士,申时行已经做了十年的内阁首辅了。
显然,不少人已经看申时行不顺眼了,准备将申时行给踹下去。
除了这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请立太子的,显然又有投机分子开始鼓噪了。
前面踩申时行的,朱翊钧根本不想搭理,从万历六年进入内阁,万历十年做了首辅,申时行在内阁之中呆了十五年了。这十五年来,申时行兢兢业业,做事情谨小慎微,很少出差错,堪称大臣楷模。
朱翊钧就很喜欢申时行这样的内阁首辅,交代的事情都能办,但是却不主动找事情。
至于让自己立太子的,朱翊钧只想把他狠狠得撵出去,无论什么时候,这种投机分子都是不缺的。尤其是有资格担任太子府官职的人,他们更希望早立太子,然后将来好抱住太子的大腿,升官发财。
可是现在立太子,朱翊钧只想到一句话,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按照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不出意外,活到七十岁问题不大吧?即便在早点,那也能活六十多吧?再说了关于继承人的事情,朱翊钧根本就没想好。自己才三十岁,年富力强的,立什么太子。
第一件事情好解决,把申时行叫过来,展示一番亲近,让大臣们知道自己还很信任申时行,这就足够了。
反倒是第二件事情不好解决,立太子这事牵扯太多,如果真的拒绝了,说不定后宫生乱。不过朱翊钧倒也心里面还有底,毕竟王皇后的儿子是自己的长子,嫡子长子都是一个人之,只要王皇后的后位稳定,按照现在的继承制度,后宫就乱不起来。
君臣二人走出大殿,朱翊钧笑着说道:“爱卿,土蛮的使者还在京城?”
“回陛下,还在!”申时行听到朱翊钧这个问题,连忙说道:“这一次来了大大小小几十个部族,全都是来朝见并且请求册封的。”
说到这件事情,申时行不得不感慨,当今陛下雄才大略,登基二十年的时间,富国强兵,平定草原,现在别说犯边了,战战兢兢的是草原部族。回想嘉靖年间京城被围的时候,在看看现在,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啊!
那个时候倭寇横行,现在呢?朝鲜的倭寇都被歼灭了二十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