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一仗确实是完胜!
刘琦心里有小许遗憾。本来派典韦登陆南岸就是为了围捕吕蒙的,结果还是给他跑了。
不过,胜利总是令人心情愉悦,瑕不掩瑜!何况典韦还给他推荐了一位新的人才——刘睿。
自家人,用起来更放心!用心培养,数年后不定比吕蒙还强呢!
skbshge
第408章 陨落()
刘琦应典韦要求,将刘睿调到了神刀卫,升护军校尉,为典韦副手。
职位虽不高,但责任重大!跟在刘琦身边,锻炼的机会也更多。
就凭堂兄刘磐少时对自己的照顾,刘琦也会用心培养一下自己这个侄子。
乱世出英雄,战争出良将!
这一圈下来,除了本就留名史册的步骘,还捡了个刘亮,挖掘出刘睿。不错,不错!
柴桑一破,历陵便从一座孤城变成了大前方。兵力和粮草源源不断从江北运送而来。
海昏很快便被刘汉大军攻破,两路水师合兵一处屯于柴桑,集五万大军由周瑜指挥。进可东图,退可西守!
登陆后向南的部队由周泰率领,加上降军和历陵的部队也已多达五万之众。
大军攻破海昏后继续南下,向南昌施压。
虞翻眼看形式不对,屡次请张飞东撤。
南昌怕是守不住了,再不后撤,张飞手上这几万人将会被咬死。
除非,他们能死守南昌,并坚持到刘备大军来援。
可是……
此时的刘备早已焦头烂额。
北面战场更加紧张呢!
就在刘琦与郭嘉等人紧张地谋划着如何攻破南昌的时候,晋阳有快马送来急报:郑玄老爷子年岁已高,病入膏肓,生命垂危。郑老爷子还有最后一个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再见一次刘琦。
刘琦突然一阵失落!
这个仁慈的老人,一生都修生养性、与世无争,将一生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学说与育人。
想起当年在洛阳骗走这位老人,其实现在想来自己当时认为自己有多高明根本就是自以为是。当时权利滔天的何进都留不住的老人,怎么会看不穿他那点小把戏?如果不是郑老先生自己愿意去,谁能勉强?
在留城教学,到晋阳开办学府……
与刘琦一起探讨术数,钻进藏书阁就不出来了……
住事一幕涌上心头,刘小琦不由得心酸。
当即将东征的事务全权交由郭嘉、周瑜打理,带着六千卫士和从王安那儿拐来的步骘踏上了北归晋阳之路。
相信有华佗、张机在,吊着郑老先生的命,许他一个最后的心愿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刘琦却心急如焚。
郑老先生北上十六载,一心扑在著典与治学上。虽然十六年如一载地称刘琦为小友,从未认刘琦为主;但他为刘琦集团所作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现在刘琦冶下的县郡初中级官员几乎大多出自留城学院或者晋阳学府,直到蔡邕和刘表到长安开办长安中央学府。但那也不影响郑玄桃李满天下。甚至包括刘琦、荀彧、田丰、郭嘉、贾诩等刘琦集团的大脑们都常常聆听其教诲,尊之为师。
不仅如此,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学说广被当世学子推崇,广为流传。很多儒家学士尊郑玄为“先师”。
刘琦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赶往晋阳。待他赶到达晋阳时已是八月十一。
初秋的晋阳早晚已有丝丝凉意。
刘琦甚至来不及返回府中梳洗,便径直催马赶到了晋阳学府。
可郑玄不在学府。
原来,国渊回到晋阳后便将病中的郑玄接回家中奉养,侍若亲父。
郑玄年岁已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晋阳“济世堂”没有华佗、张机坐镇,他们的弟子再强也难以逆天改命。国渊情急之下,急书长安,请田丰务必说服华佗、张机北上为老爷子诊治。就算无力回天,也加以调理,让老爷子能完成最后的心愿。
华佗、张机悬壶济世,本就医者父母心,更何况他二人在晋阳时也与郑老多有来往。话不必田丰多说,听到消息当时便放下手中所有工作快马赶往晋阳。
就连仁心仁术的三夫人张宁都将自己的孩子托负给了貂蝉,只身随二位神医返回了晋阳。
三大神医同时出手诊治的事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过了。
但……
既便三人加一块,医术超绝,也无力逆天改命。
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有人可以改变。谁都无法逃脱!
郑玄已经七十有五了,比起历史上的记载他已经多活了两年了。放在这个平均年龄五十都不到的年代,已然是长寿中的高寿了。
三人废尽全身解数,也不过为郑老先生延长了月余寿命而已。
刘琦赶到时,郑玄已到了油尽灯枯,弥留之际了。
也许之前郑玄还有许多话想跟刘琦说说,但现在已经有气无力了。
刘琦坐在郑玄的床边,轻轻地拖住郑玄那已干瘪的手:“郑老,我回来了!”
“刘……小……友……”郑玄见到刘琦,嘴角挂上了难以分辨的微笑,眼睛突然冒出光芒,精神似乎好了许多。
但刘琦身后的两大神医知道这是人去逝前的回光反照。
郑玄,命不久矣!
所有人都退到了屋外,只留下了刘琦。
郑玄已经没有力气说太多东西了。
刘琦就那样静静地等着,象一个孩子守望着亲人的最后的嘱托。
“玄识得王,乃玄三生之幸!望王念天下苍生之苦,登基称帝……”
这是郑玄走完人生七十五载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郑老先生一生不为官,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窗外的事他都知道,门儿清。刘琦给了他天下太平的希望,只是他无缘亲眼目睹。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八月十二子时三刻,一代大儒郑玄因病陨落,享年七十五岁。
刘琦召告天下,并令三军暂停征伐一月,举国同哀。
诏书所至,天下悲恫。数万学子自发赶往晋阳为“先师”送行。曹操、刘备倒不是想停战,而是他们巴不得刘琦能停战,以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刘琦留在晋阳亲自主持了郑玄的丧事,国渊行子嗣之孝。
郑玄一生不官,刘琦追之为“汉王师”,留侯。牌位入忠义祠,享世人香火。
汉王师,汉中王的老师。
以留城之名封侯。
虽不仕,一样光耀门楣。
这个东汉末年第一大儒的人生因刘琦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skbshge
第409章 撕破的脸()
处理完郑玄的后事,刘琦没有再往战场而去,直接带着张宁、华佗、张机等人返回了长安。
说实话,哪一片战场都不需要他坐镇了。没有他在,所有的统帅及军师们皆可放手施为,而不用顾及他的想法。虽然他不论武力或智力都属于拔尖的存在,但他在便限制了手下的发挥与成长。
长安,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荀彧回到长安后来信说,刘表是一个好的权术家,却不是乱世当中的合格统治者。他一味地追求帝王平衡之术,将权利下放给下面许多人,让士族掌权又有抬头之势。比如刘璋,还有从荆州调来的蒯良蒯家。
荀彧也出生士家,自己手握大权,也不好说的太多。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既然刘琦认定曹操谋害了天子,那么国不可一日无君,长安的众臣工大贤都跳出来合谋“另立新君”之事了。
刘协一脉已然断绝,要立新君肯定得从刘氏旁支中去挑选。
而这个最合适的人选非刘琦莫属!
不论是血脉之亲疏,还是目前地位之显赫,亦或势力的强悍,刘琦都是不二人选。
论影响力,蔡邕、许靖、刘巴、刘表、刘璋等人要么当代大儒,要么当代名士,亦或是皇室宗亲,也或曾是一方诸候……
再加上刘琦的核心谋士荀彧、田丰等人。
这些人聚在一起议另令之事,总感觉有些怪。
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忠于汉室的呢?谁能说他们有谋反之心呢?
也许曾经还有许多人会抨击刘琦贬士扬商的举措,可这么多年下来谁获利更多呢?
还是有资本更多的士族们呢!
只不过社会形态从大肆兼并土地往资本聚积方向转变了而已。
谁还真赚铜臭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是难道不是读书人说的?
刘琦称王后大幅提升了麾下各级官员的薪资及福利待遇,以避免贪贿之事。此举得到各级官员大力支持。一心办事,政绩考核好了,上面发放下来的福利远比以前圈得的土地收获更多。
士,不管在什么年代,什么社会制度下都排在其他阶层之上。因为士代表的权力。
刘琦治下的士族,依然是权力的掌控者,只是又与汉制有所不同。他们脱离了土地,转向了资本。还有对私兵的严格控制也让士族本份了许多,当然这跟《治安条例》的施行以及各城池中治安部队的强势也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新兴起来能壮大的士族,肯定是能够接受并支持刘琦改革并实施新政的。
比如太原王家、以郭缊为首的郭家,以田丰为首的田家,以荀彧为首的荀家旁支,以赵雷为首的赵家,以文聘为首的南阳文家等等。
刘琦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士族依然拥有无上的权力,但同时百姓却因为有了田地而活得富足。
良性循环,士族们更加富有了,当然也越来越支持刘琦了。基本上来说,就算刘协还活着,估计刘琦治下的上到士族,下到百姓也没人会记得他才是大汉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了。
刘备在闷头发展,只看到刘琦的曾打压士族,觉得刘琦的做法有悖祖制,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但曹操知道刘琦真正的厉害之处,他与刘琦来往更密切,接触更多,渗透的更彻底。
如果当年在南阳能赢得那场暗战,或许还能有一拼。可现在,没有人再说刘琦是错的。刘琦让士族更富有了,却也让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士族还是士族,却没有了土地和军队的控制权,没有人再可以轻易地哄抬物价,因为官家拥有盐铁马匹的绝对控制权,也是最大的粮仓。
其实曹操非常明白士族把控权力、金钱、粮食的危害。但他没有办法,也曾想象刘琦学习,可惜他选择的地方不允许他这么干。
所以他其实也挺苦闷,这仗打的,他都开始打地下死人的主意了。
没办法,战争就是烧钱的游戏。
建安七年(202年)九月,为了振奋各战区低迷的士气,曹操在程昱、董昭等人的捣鼓下假假帝之手称魏王,定都濮阳。
曹操封王称孤,大肆分封群臣,顿时让前线的士气一片大振。
虽然荀攸没有主动支持曹操称王,但也没有反对,他只是继续做好他谋臣的本分工作而己。
当然,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支持曹操称王的。一些老臣还是不愿意,但也没办法。衣带诏留下的阴影让他们不敢去与曹操唱对台戏?
不过也有人表现的比较明显。如刘晔,他当时投曹操,是因为他觉得更有魄力在这乱世力挽狂澜罢了,更何况当时主要刘协在许都。
但是曹操称公,不到半年又称王。
这远远超出了他的承受力,他是汉室宗亲,大汉王朝再难也是他们刘家的不是?
刘晔阻止不了曹操称王,但他可以阻止自己为曹操效命。
就在大家恭贺曹操封王当天,刘晔告病请辞,希望能回淮南。
曹操何等聪明,当众请御医为刘晔把脉。
搞得刘晔很没面子,当时甩手抚面而去。
再后来……
刘晔便被软禁了。
曹操称王,刘备倒没多大的反应,他自己那个吴王一样来历不明,哪有资格嘲讽曹操?
五十步笑半百步罢了!
刘琦也没什么火可发了。都已经开战了,还能怎地?
反正都已撕破脸了,谁会在乎谁?
刘琦从晋阳到长安一路都在想郑玄临终前的话,再加上荀彧汇报的长安的情况。
称帝,这个严肃而凝重的话题终于摆上了台面。
刘备自称吴王,割剧江东、淮南、青州。
曹操称魏王,占有大汉天下原来最繁华、人口最多的中原大地。
而他自己,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