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嘉靖攻略 >

第63部分

嘉靖攻略-第63部分

小说: 嘉靖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抚台,苏松巡抚治下,大约可以调动多少兵马?”郑光询问道。

    朱纨心算了一下,说道:“大约三万人左右,是老夫可以调动的人数,怎么,不够多吗?”

    郑光摇了摇头,说道:“抚台,并非是在下不愿练那些卫所兵,实在是他们当中可造就之人还不到十分之一,大多数人都是兵油子,论打仗十个也打不过一个倭寇,论逃跑是个倭寇也比不上他们一个,无论如何鼓动,哪怕是主将带头冲锋,他们都能畏缩不前,甚至是掉头就跑,全然不顾主将安危,这样的兵,在下练不出来。”

    朱纨犹豫道:“三万人里连三千人都挑不出来吗?老夫知道卫所兵糜烂,但是,也不至于到了这样的程度吧?”

    郑光无奈道:“抚台,铁杵可磨成针,能杀人,但是木棒只能磨成牙签,一折就断,材质不同,结果也将不同,那些兵油子已经二三十岁,完全定了型,不堪造就,与其花费大精力大钱财在他们身上,还不如另起炉灶,重新编练一支新军,在下以为,最好的兵源是农家朴实子弟,或矿场务工子弟,决不能从城市市井之徒里选择兵源。”

    朱纨好奇道:“你这说法挺新鲜,给老夫说道说道,为何要选农家子弟?”

    郑光无奈的笑道:“说起来,这也是为将之心术了,大明之兵源,最差者,乃是卫所兵,一代接着一带都是兵,从出生就知道自己今后要做什么,整日里靠着祖传的职位混日子,毫无进取之心,唯一认真学习的就是祖上传下来的保命之术,个个都是保命专家,遇战则逃,只能欺负欺负老百姓,要是遇上敌人,跑得最快的就是这群人,这也是为什么东南之战屡战屡败的原因,不是大明之兵不能打,而是这些兵根本就不去打!

    这样的人如何训练的出来呢?满脑子混吃等死的想法,毫无荣辱之感,是为最低劣之兵源;最优秀的兵源是朴实的农家子弟,其实说白了,就是见识少,读书少,容易糊弄,宛如一张白纸,随我们怎么写怎么画,同时他们最容易遭到倭寇的侵袭,和倭寇的仇恨最深,稍微一鼓动就嗷嗷叫,不要命的往前冲,这些兵装备上优良的兵器,绝对能把倭寇打的溃不成军!”

    孙挺笑了出来:“平之是个实诚人,说话直白,没有拐弯抹角的美化自己。”

    郑光无所谓的笑笑:“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抚台既然要从那些失地农户入手,从倭寇的根源上着手,那么就应该从倭患最严重的地区招募新兵,招募那些家破人亡的农家子弟,和倭寇有血海深仇的子弟,这些地方苏松多的是,咱们不用,久而久之,就被倭寇给同化了,成了他们的兵源,殊为不智也!”

    朱纨深有同感的点点头,然后说道:“平之所言的确有道理,但是,平之啊,老夫来之前,已经和陛下说起过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你的奏折上也说了这样的问题,陛下也有所关注,但卫所兵制乃大明祖制,延续百余年,不是说改就能改的,陛下也担心,东南卫所兵不能用而招募新兵,会破坏东南当地秩序,此事也同样需要循序渐进。”

    郑光立刻说道:“抚台,在下的意思绝对不是废除卫所制推广募兵制,东南已经大乱,卫所兵虽然不堪用,但是那数量放着也能有威慑力,若是解散卫所兵而不给他们安排好后路,这些人说不得就投靠倭寇去了,到时候,东南可就真的成了倭寇的东南了。

    在下的意思是,请抚台授权在下招募三四千人的新兵,暂且编练一支新军,为诸军之模范,抚台可先行实验这批新军的战斗力,若是可以,抚台再大规模招募新兵,编练新兵,同时给卫所兵准备好后路,上奏陛下,从一地开始,逐步逐步废除卫所兵制,以适应东南抗倭之需要。”

    朱纨眼中精光一闪,郑光的说法正好对上了皇帝之前的要求,卫所制的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废除的,卫所兵就算再不堪用,巨大的数目放在哪儿也是一种威慑,让倭寇不敢贸然出动,再说了东南也的确是还有两三万可战之兵的,比如卢镗所部和汤克宽所部士兵,都是骁勇善战的部队。

    “辅良,兵务这方面你是行家,你怎么看?”朱纨向自己的军师智囊征求意见,孙挺抿了抿嘴唇,开口道:“抚台,在下其实更善于谋划,而非是练兵,既然平之贤弟善于练兵,那不妨让平之贤弟主持练兵,到时平之贤弟练出来的兵,门下可用之一战,抚台自可见识这支兵马到底是否可用。”

    郑光微微一笑:“孙先生可真是行家,在下练兵,孙先生用之,岂有不胜之理?”

    孙挺同样笑道:“平之贤弟对练兵如此有信心?”

    郑光笑道:“别的不敢说,用兵谋划或许在下不是孙先生的对手,但是练兵这一项,可算是在下的专长,只要抚台愿意给新军花钱,不出三月,定可初见成效,但是,若要真正训练出一支百战不殆的铁军,没有两三年的功夫,是不行的,而且光是训练是练不出铁军的,只有实战才能让精兵成为铁军。”

    朱纨好奇的问道:“平之真不愧是唐荆川的高徒,有徒如此,不知师傅本人又是如何的精干了。”

    郑光笑道:“抚台就不要多想了,师尊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召令,准备去北京授官了,或许还会回到东南为官,到时候抚台倒可引为臂助。”

    朱纨笑着说道:“老夫不贪心,有平之为老夫练兵,老夫就非常满足了,不过,平之,为老夫练兵,不会耽误你的科举吗?若是真有难处,你对老夫说,老夫是不会强人所难的,毕竟走科举正途才是士人进阶之阶梯,平之有大志向,非要进士不可。”

    郑光摇了摇头:“好的习惯在平时生活里养成,能否考取进士靠的是多年的苦功,若是仅靠这数月的温书就能考取进士,那也太将科举当作儿戏了,十年苦功下来,这短短数月,实在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再者说了,练兵的间隙,在下还是会抽出时间来温书,不会落下自己的功课。”

    朱纨赞叹道:“若国家多几个平之这样的人,何愁倭寇不平,北虏不灭!平之,你且放心,你尽心为国出力,国家也绝对不会亏待你,老夫虽然不敢说是什么宗师,但是对科举也有一些心得,当初也是二甲进士,文章之道勉强还说得过去,平之若不嫌弃,若有问题,可尽管来询问老夫,你师尊北上了,就来问老夫,老夫绝对知无不言!”

    郑光笑道:“多谢抚台!”

    朱纨和孙挺满足的离开了郑府,给郑光许下了一个代理练兵守备的临时职位,毕竟郑光是文人而不是武人,练兵守备却是实实在在的武职,为了不耽误郑光的可科举之路,只能加上代理二字,算是以举人身份的临时征用,给予相当层次的俸禄和待遇。

    接着,郑光想起了人形状牛郑勇,便又怀着些许的私心,又把自己的弟弟郑勇推荐给朱纨,说郑勇的勇武不在自己之下,而且也读过书,识字,在苏州城防营历练过,可为一小将,打算将他编入新军之中,算作新军的一员,朱纨欣然答应。

八十九 起步() 
送朱纨离开府中之后,郑光便来到了后院的训练场,躺尸的徐胖已经不见了,郑光便来到了自己的屋内,看见赤条条的徐胖挺着一身肥膘肉瘫在浴桶里,屋内热气腾腾,徐胖显然非常舒服,小呼噜打着,已经入睡。

    不过郑光刚刚坐在椅子上,徐胖就睁开了眼睛,看着郑光问道:“人走了?”

    郑光点点头:“走了。”

    徐胖又问道:“何人?”

    郑光回道:“新任苏松巡抚。”

    徐胖“哦”了一声,继而恍然大悟,瞪大眼睛,差点没从浴桶里站起来展示自己的金针菇:“你说什么?苏松巡抚?亲自来你的府上找你?干什么?”

    郑光耸耸肩膀:“我写给陛下的奏折他也看过了,深为赞赏,所以特意来找我询问一些关于倭寇的问题,顺便授我代理练兵守备一职,请我为他练兵。”

    徐胖脸上的惊讶之色渐渐退去,换上了一脸的质疑之色:“论打仗你是一把好手,练兵你也擅长?平之,我可告诉你,练兵和打仗不一样,善于打仗的将军不少,善于练兵的将军可是凤毛麟角,练兵之术多为兵家不传之秘,得知可练出精兵中的精兵,你可别对我说你也掌握其中的一门秘法!”

    郑光无所谓道:“很奇怪吗?我就不能掌握吗?”

    徐胖再一次瞪大眼睛:“不是吧?你真的掌握了?谁告诉你的?谁教你的?荆川公?我可没听荆川公说过他懂得练兵之法啊!哪一家的不传之秘?告诉我告诉我!掌握了练兵之术,你可就是几乎全部掌兵大将都要抢着要的香饽饽了!你是会练陆师还是水师?枪兵还是盾兵,弓弩手还是炮手?”

    郑光无奈道:“喂,你一口气问我那么多问题,我该如何回答?那是我的家传秘术,你又不是我家里人,我凭什么告诉你?不过我可以给你透露一点儿,阿勇那混小子你也见过了,一个乡中恶霸,小小年纪沉迷酒色,被我给硬生生练到了如此地步,你觉得,我的练兵之法如何?”

    徐胖诧异道:“那些奇怪的棍棍和木桩就是你的练兵之术?跑来跑去跳来跳去的,还要弯腰钻洞,爬来爬去,身为文士,我的颜面都丢尽了,累的人要死要活的,就能练兵?”

    看起来,徐胖有诸多不相信的地方,郑光也不去嘲笑这个土老冒,只是说道:“我为你设计的训练项目,仅仅是我为阿勇设计的十分之一,阿勇跑步的时候是需要在双手双腿绑上五斤重的沙袋的,身上还要穿一件特制沙衣,总负重三十斤,跑动距离是你的十倍,击打木桩三百次,腿踢木桩三百次,棒打木桩五百次,就在今早,你趴在地上像死猪一般时,阿勇已经完成了训练去点卯了,你觉得,我这是无用功?”

    徐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继而稍微计算了一下,面露诧异之色:“你打算练多少兵?”

    郑光伸出三个手指头:“若要保苏松,三千足矣,若平东南,三万足矣,抚台只是苏松巡抚,所以,只需三千就够了。”

    徐胖颇为不信任的笑道:“你可别把话说的太死,十几万军队都奈何不了的倭寇,你区区三千人就能奈何?”

    郑光心中暗笑,我是何人?当初在崖山脚下就用张世杰留下的数千残兵设计张弘范,杀了他,毁了灭宋碑为大宋报血海深仇,之后几百人横行岭南,蒙古军和汉军数十万奈何不了自己,只能坐视自己一天天强大,等到拥兵一万的时候,郑光就开始主动发起进攻,屡屡打败蒙古军和汉军,打仗的本事是在血海里练出来的,这练兵的本事也是数年之间慢慢摸索出来的。

    这点自信,郑光还是有的,要是这点能耐都没有,大宋也坚持不了那么久,也杀不了那么多蒙古人。

    “兵不在多而在精,东南之兵十数万,敢战者寥寥无几,遇敌则溃,四散奔逃,根本不战斗,如何战胜?倭寇者,乌合之众耳,我以军阵对敌,枪手挺枪,弓兵发矢,盾兵阻挡,炮手发炮,诸军各司其职,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则纵使倭寇数倍于我,只要不以火炮轰击我军阵,则亦无可奈何!”郑光抬起头,颇为骄傲的说道。

    徐胖平心而论,郑光不是一个骄傲溢于言表之人,虽然徐胖明白自己和郑光其实是一类人,内心的骄傲是比谁都厉害的,但是从不将它表现在表面上,郑光如此骄傲的宣称自己练三千兵可以保苏松平安无事,还把头抬了起来,显然是极度自信的表现,从未练过兵的郑光如何有这样的自信?

    “那若是倭寇有火炮,又当如何?”徐渭发问。

    “倭寇有火炮,我也有火炮,此时火炮最远有效射程不过三百步,我将军阵至于三百步之外,以强弓床弩等射程更远的武器射杀倭寇炮手,倭寇火炮射程不足,不能奏效,自然拿我没有办法,必须以大军掩杀,进三百步射程,我以火炮击之,数轮齐射,炮手后撤,以军阵顶上,士兵如墙列进,严密谨慎,外二层以盾兵枪手为主,内二层以弩兵火铳兵为主,中间空心,置指挥军官数人,指挥军阵。”郑光回答。

    “倭寇若也有强弓劲弩和火铳,随时发射,又该如何?”徐渭继续发问。

    郑光回答道:“外层盾兵自然不是装饰,以铁盾将内层战兵保护住,强弓劲弩亦奈何不得,火铳乃铅弹,无法击穿厚实铁盾,可保我军阵无恙。”

    “倭寇若逃散,当如何?倭寇骑兵来袭,当如何?分散军阵?”徐渭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感。

    “新军内部辅以骑兵数百,转司追击、破袭、辅攻,倭寇骑兵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