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射雕之逆天完颜康 >

第106部分

射雕之逆天完颜康-第106部分

小说: 射雕之逆天完颜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9章 两面三刀(1)() 
六月初三;宋廷早朝。金使张行简觐见宋帝;递交国书。

    中午,一个戴笠帽的人进了驿馆。

    ——

    (惊喜)“小王爷!臣张行简,拜见常山王。”

    (激动)“免礼。张大人,我可见到你了。太湖不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吗?居然养出水匪来,还胆敢截杀我。幸好我跟人游玩去了。我过了好几天才听说这事,想你们一定在到处找我,就赶紧来临安了。”

    (欣慰)“是啊是啊,小徐在苏州没等到你;急得给我、都元帅大人都发了信,我一收到就去找韩侂胄,要他派人找你。我就知道,小王爷吉人天相,百灵护佑,一定不会有事的。”

    (愤怒)“我是没事,可我的随从死光了。一定要质问宋廷;要他们赔偿,赔偿!”

    (凛然)“这是肯定的。臣下午就去求见宋帝,一定会为小王爷讨还公道!”

    (阴沉)“我和你一起去,要宋廷严惩凶手,杀尽水匪。我特地打听过了,水匪头子叫陆冠英,麾下七十二寨,有三千多人。宋廷要剿灭他们,必须调水军前去。都元帅在运河上一把火烧尽淮东水军,宋国的长江防线已很薄弱,再抽调走一部水军,必有破绽。都元帅就有可能打过江。”

    (狂喜)“太好了。韩侂胄来找过我,不想割让两淮。等到都元帅大军过江,看宋人再把‘祖宗基业’挂在嘴上。”

    ——

    驿馆改造过,墙里布设铜管,金人在驿馆的对话都被宋国藏在密室监听的细作记录下来。韩侂胄现在就拿着一份对话记录,气得全身颤抖,邀上兵部尚书宇文绍节,一起求见皇上。

    献上记录,韩侂胄愤然道:“金人奸诈,皇上不必理会。微臣和宇文大人去打发那完颜焕和张行简。”

    宋帝道:“朕想见见完颜焕,两位卿家先回去吧。朕知道金国的阴谋,不会上当的。”

    一见之下,宋帝非常失望。不是长相不像的问题,其实这个替身也是英俊少年,举止也合乎礼仪(礼部尚书特训的成果),但他完全没有昨夜那个的清贵气质和赫赫威仪,更没有他的冷静敏锐。以假乱真,不可能。

    这位“常山王”也说有要事相商,宋帝又屏退了太监宫女等人,没想到,这个更假的冒牌货会暴起行刺。但宋帝也很镇定,因为此人一行动就被一脚踢得远远的,跪在地上,捂着胸口,吐血不止。在宋帝可能失态前,事情就解决了。

    张行简脸色大变,叫道:“皇上恕罪!此人并非常山王,是他挟持我,逼我带他进宫,我还以为他想偷窃,没想到他是要行刺。多亏皇上解救,否则外臣性命难保。这个刺客,外臣从没见过,皇上尽可拷问他的来历目的。”

    重伤的刺客勉强出声:“我是明教的,明教愿意归顺大宋,除去逆贼吴曦!”

    宋帝皱眉道:“你是明教的使者吗?为何行刺朕?”

    刺客颤声道:“教主是命我拜见皇上,呈上效忠之意。是,是我师父光明右使想差了。皇上恕罪,我再也不会了。教主还在等我回信,我,我真的是金国皇孙,常山郡王完颜焕,你们不要杀我啊……”说着还挤出几滴眼泪。倒不是怕死,否则他就不会来了,行刺一国皇帝,成功了也不可能逃掉,但他不想死得没价值,最可惜的是,他死了,张行简会另外找人冒充完颜焕,明教就不能利用这个身份了。

    宋帝望向张行简。张行简惊魂甫定,想起坏事了,干吗急着说明这人不是常山王?现在怎么向宋帝解释真正的副使根本不在的原因?想到今天一大早就收到小王爷的暗号,说他成功了,宋帝已默许割地,遂含含糊糊地道:“方才外臣情急失言。常山王年轻爱玩,皇上也看到了。”

    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刺客确是常山王,希望宋帝能原谅他;也可以解释为刺客不是常山王,宋帝昨夜见到的才是,这个想杀就杀吧,议和时我不会让步。怎么理解,就看宋帝是否能饶恕刺客。

    “你既是金国郡王,朕原谅你一次,下不为例。”反正没有别人看见这场行刺,宋帝大度地宽恕了刺客。因为,这是个蠢人,蠢到行刺,容易利用。

    出了皇宫,坐进马车,张行简立刻变脸,揪着重伤的刺客低声喝骂:“你有金印我就说你是常山王,你这五年里乖乖地做常山王的替身就行了,搞什么行刺?!不想活了也别连累老夫!中原王朝的中枢,三省六部各司其职,宋国以文制武,更是政权稳定,皇位更替不会给国家造成动荡,行刺是下下之策。现在的宋帝任人唯亲,好大喜功,多好啊,怎么可以杀他?原来你这么不明事理啊,难怪常山王留了几本教导权谋的书给你,回去我就拿给你。好-好-揣-摩!”

第120章 两面三刀(2)() 
韩侂胄和诸大臣商议了一天议和事宜,三更才回府,召见裘千仞问话,想要也听听这个江湖高手对金国副使的看法。首先问道:“裘帮主,你是怎么找到完颜焕的?”

    假冒弟弟裘千仞的裘千丈答道:“其实不难;他是北方口音;又喜奢华,会武功,只往美景美食处寻便是。我暗中出手,打晕了很多学武少年搜身,这个身上带有一枚金印,刻着‘常山郡王’,确是正主。真是个纨绔子弟,一直就在游山玩水;都不知道随从死光了,听我说了才急急忙忙地来临安找正使。”

    “还是个武痴呢。他下午进宫觐见皇上时,挑衅大内高手;受了重伤。这个副使真不如没有。”韩侂胄垂下头,揉着眉心,很是心烦意乱。太医私下禀告他了,常山王伤势严重,就算能活下来,以后也会身体虚弱。这,这让他怎么拿此子做人质?

    裘千丈沉默了一会,轻轻问道:“国家嘛,只能议和,之后,太师自己,有何打算?”

    韩侂胄倏地抬起头,双目如电:“裘帮主何意?”

    裘千丈太息曰:“太师已危如累卵。椒殿(皇后,指杨皇后)之立,非立于太师,则椒殿怨矣。皇子之立,非出于太师,则皇子怨矣。贤人君子自朱熹、彭龟年、赵汝愚而下,斥逐贬死不可胜数,则士大夫怨矣。边衅既开,三军暴骨,孤儿寡妇之哭声相闻,则三军怨矣。并边之民,死于杀掠,内地之民,死于科需,则四海万姓皆怨矣。北伐既败,议和辱国,则主上怨矣。丛是众怨,太师何以当之?”

    他提的前两怨,是早年的事了。韩侂胄的侄女韩皇后崩后,杨贵妃、曹美人皆有宠,韩侂胄劝皇上册立生性柔顺的曹美人。杨贵妃虽然出生低微,但性机警,颇涉猎书史,知古今事,得冒认的兄长杨次山相告后,不动声色地灌醉皇上,弄到两份一样的御笔——“贵妃杨氏可立为皇后”,一份自留,一份交于杨次山在翌日早朝时上殿宣布,立成定局。后来立皇子时,韩侂胄又劝皇上立生性轻浮的赵贵和,但韩皇后生前是喜欢赵与愿的,皇帝最终还是立了赵与愿,也就是今日的荣王赵曮。

    韩侂胄默然良久,问道:“先生何以教我?”

    裘千丈学着戏文中的名士,辞谢再三,摆足架子,方摇头晃脑地道:“仅有一策。主上非心黄屋,若急建青宫,开陈三圣家法,为揖逊之举(意思是扶立皇子即位),则皇子之怨可变而为恩,而椒殿退居德寿(德寿宫,宋国列代太上皇、太上皇后的居处),虽怨无能为矣。于是辅佐新君,涣然与海内更始,曩日诸贤,死者赠恤,生者召擢。与金释怨请和,以安边境。优犒诸军,厚恤死士,除苛解慝,尽去军兴无名之赋,使百姓有更生之意。则易危为安,其庶几乎!”

    韩侂胄犹豫不能决,裘千丈再拜而去。也不收拾行李了,以本名投靠皇子荣王赵曮去了。

    对着荣王,裘千丈先讲前朝史实——东晋桓温。此人五十多岁时,一生第三次北伐,攻打前燕,枋头败归后,威望大降,知中原不可复得,自己今生都不能流芳百世了,竟欲遗臭万年,生篡位之心,故纳谋士郗超之计,先行废立,自任大司马专权。

    然后分析韩侂胄的优势。韩太师之为人,堂中剖决如流,此明有余;为苏师旦蒙蔽,此聪不足。但他是平章军国事兼管国用司,军、政、财,大权独揽;十余年来排除异己,朝臣陈自强、李璧、周筠等皆其党羽;又主持北伐,重用主战派,有功者皆越次提拔,屡加厚赏,叶适、赵方、周虎等皆感其德,这些人手中握着的,是大宋军队的七分实力。

    再分析韩侂胄现今的应对之策:所谓“操刀必割”,此人既有造反的实力,又祸国殃民,罪不容恕,有造反的必要,一念之差,就会效仿桓温,则皇上危矣,殿下危矣,大宋危矣。

    最后出主意:金国欲壑难填,两淮襄阳不保,这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议和,就让太师主持,殿下当孝顺母后,常进宫拜见皇后娘娘;当为父分忧,多向辛弃疾等主战派元老请教。等到议和完成,国土复削,主战派们愤恨难平之时,再请杨皇后去求御批,杀罪魁祸首、卖国奸相韩侂胄以谢天下,殿下一举可尽收军心民心。

    之后嘛,嗯,天宝之乱,唐玄宗逃出长安,军民失望之下,逼杀杨国忠杨贵妃兄妹,又共推太子登基,是为唐肃宗,肃宗任用郭子仪等,收复京师,迎回玄宗,但玄宗到死,也只是太上皇了。舍弟千仞现任铁掌帮主,是天下有数的高手,吴逆一再卑辞厚礼,想请动舍弟去贴身保护他,所以,殿下只要能挂帅平乱,建功立业,那是轻而易举的。

    荣王大喜,以师事之。

第121章 唇枪舌战(1)() 
六月初四晚。

    “平身。叶卿;你来看看;如果金国在两淮京湖这么布置兵力,如何反攻?”

    宋宝文阁待制兼沿江制置使兼江淮制置使叶适被从建康府急招入京,御书房单独奏对。皇上弄到金军兵力分布图了?难怪急急叫他来。

    叶适仔细看地图,看看想想,问道:“皇上,可知这些城池的守将是谁,性情才能如何?”

    宋帝愣了愣,“有的知道。冯义;把一个月来的军报都拿来,还有金国将官的资料。”

    君臣二人又在地图上标注起人名。看看地图,又看看资料;最后,叶适跪下,“臣无能,不能破解。”

    宋帝宽慰道:“不急,叶卿赶回来累了吧,这地图可以带回去,好好想想,三天后再答复朕。”

    叶适摇头:“再想多久也没用。皇上,这布防的是天才啊,各地防守环环相扣,兵力互相策应,根本无懈可击。我大宋不管是一路还是多路进攻,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进攻,至少要四十万兵力才有可能反攻,而且几乎没有用计的可能,每一处都要死战才能夺下。您看这里,”在地图上指点着解释,“这两城互成犄角,一般用计,就是先用瞒天过海,再套调虎离山。先围攻一个城,然后佯做撤去,密令一队人马装做从另一座城池赶来救援的部队去赚城。成功后立刻提审俘获的守将,押他的心腹拿印信去另一座城池求援,并伏下兵马在城侧,当另一座城池的守军出城后,就趁机夺城。但金国安排的两城守将,是不同派系的,之间有一点矛盾,他们不会急切救援对方、也不会信对方前来救援自己,必然会反复查验,也就必能识破我军之计。”

    宋帝道:“既然他们不会互相救援,我们直接打不就行了?”

    叶适苦笑:“唇亡齿寒,他们又不是死敌,生死关头,就会通力合作了。”

    “这样啊。”宋帝神色郑重,“叶卿,还有没有人比你更知兵,可能破解此图?”

    叶适以为这就是金军分布图——当然这也确实是,再过半个月,两淮全境拿下,金军兵力就会这么分布。各地文武任命谁,是朝中各派系从三月吵起,直到五月中要发动了才彼此妥协,最终确定——军国大事,不可存私心,叶适不会想举荐了人才,是不是就没有自己的位置了,他努力地思索,不确定地答道:“辛弃疾现在城中,他对金国的了解深;和州周虎熟读兵书,善守城,抵御金军经年,实战经验丰富;京湖制置使赵方智勇兼备,他的两个儿子赵葵、赵范也都善战;武学生中有个新秀,华岳,前年上书反对北伐那个,现在在建宁,他大局观强……集众人之智,或有可能。”

    宋帝称许:“朕记得华岳,就下旨招他回来。”

    叶适沉声道:“皇上,可知布防金军的是何人?此人于我大宋大不利。毕再遇与江湖高手洪七公交好,不如以牙还牙,命洪七公去行刺那人。”

    宋帝笑笑,“你不用管了,先回去休息休息,明天开始正式议和,你也去。”

    叶适连连磕头,“微臣听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