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再谈成本。给你1两银子成本,你有本事生产出书写笔吗!谁告诉你成本只有1两的?本宫前期的研制不算成本吗?技术秘方不算成本?照你这逻辑,吴道子的画只值纸张和笔墨钱。”
朱寿扫视众大臣:“习孔孟之道,握天下舆论,求功名富贵;平生只愿留名青史,哪管人间洪水滔天!本宫倒想问各位:图利者可治贪渎罪,贪名者又如何治罪?”
“恶念值+1……”
大臣们怨念丛生:太子殿下,得罪您的人是胡献,您骂我们干什么!
而胡献,已经直挺挺倒在地上。
第16章 活罪难饶()
见胡献晕倒在地,朱寿下跪向便宜老爹请罪,“父皇,今日之事源于孩儿没有及时和少詹事沟通,致使少詹事想法偏激。回去后,孩儿定会和少詹事深入交流。恳请父皇免去胡大人失仪之罪。”
“恶念值+1。”
看到系统显示恶念值来自于‘晕倒’的胡献,朱寿心中冷笑。
“孩儿再次恳请父皇帮忙封口。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在少詹事笔下,书写笔套装的成本只有1两。这话若传出去,只怕天下人都会轻信。毕竟少詹事前不多久弹劾寿宁侯,民间声望斐然。”朱寿哽咽地说。
边说边眨巴着努力挤出几滴眼泪。
弘治帝见到爱子跪在地上委屈得直掉眼泪,心疼地离开御座疾步上前扶起他。“奏章涉及国家大事,朝臣们不会泄露出去。若内廷有人胆敢在外胡说,诏狱就是他们的归宿。”
宽厚仁慈的弘治帝少见的流露出杀伐一面。
“恶念值+1……”这下不止是胡献,连厚着脸皮上朝的张延龄都想掐死朱寿。
大哥被罚一年内不能入宫,这对身为外戚的他们是一个致命打击。连续几日陛下没去坤宁宫,姐姐坐立难安。太子殿下说胡献在民间声望斐然,这和当面指责他们罪有应得有什么区别!
胡献‘悠悠醒来’,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陛下,臣万死!”
“少詹事此话严重。本宫还需要您时时提点。书写笔套装的热卖,势必影响低价笔墨等的销量。本宫虽然把部分生产转交小作坊,肯定还会有部分百姓失去生计。少詹事需要关注受影响的百姓。
杜仲胶生产的塑料桶,轻便防水、成本低廉。如果用杜仲胶制成水桶等生活物品,会让更多的百姓受益。少詹事别忘了及时反馈百姓的反应。
大明自然生长的杜仲树不计其数。杜仲胶的出现和使用,等于多了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矿。等本宫开始高价收购杜仲,少詹事需要随时关注民间动向,不要因为争抢无主的杜仲树,引发民变。
少詹事,本宫大肆发行书写笔套装主要目的,是用塑料桶推广杜仲胶。能赚银两,只是意外。本宫可不想成为商人,与民争利!”
弘治帝慈爱地摸着朱寿的头,骄傲的笑容说明皇帝的态度。
“恶念值+1……”
胡献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请罪。太子殿子扔下一堆事,这是想要活活累死他。
御史们对视一眼,有种死里逃生的兴庆。内行厂开办时,阁老们给他们递过话。他们暂时压下弹劾的奏章,当时弹劾的核心正是太子爷与民争利。
幸亏胡献先跳出来帮他们顶雷,否则今天被太子爷骂晕的就是他们。御史们用眼神交流:回去把弹劾的奏章销毁。
杨廷和则狐疑地看向朱寿,为何他感觉太子的真正目的是赚银子?
户部尚书周经小心翼翼地问:“敢问太子对杜仲定价几何?”
“周尚书此言差矣。想要把杜仲树培育成经济作物,必须把它的定价权交给市场。市场将最终检验它的价值,而不是本宫。”朱寿神色肃穆地道。
周经讪讪一笑。
朱寿拍了拍脑门:“周尚书是否可以给本宫内城28坊百姓的户籍资料?”
“照儿要此何用?”弘治帝奇道。
朱寿勾勾嘴角深意一笑:“马上要过年,孩儿想给每户送上些礼物,让他们沾沾杜仲胶的‘仙气’。”
“恶念值+1……”
很多大臣想起太子在左顺门说的一番话;也想到书写笔拿回家时,家中老人跪拜墨汁桶的情形。
太子殿下赤裸裸地利用未开的民智贩卖货物!御史们蠢蠢欲动,可一看到太子似笑非笑的双眼,立马乖乖地站在朝班中。
朱寿不加掩饰的失望神情,让御史打定主意不出头。
“怎么没人反对呢?我又不会把上朝的事情捅出去。”朱寿小声嘀咕。
恶念值啊,他只要恶念值。今天的朝臣不给力,5000点还没凑满。
太子的声音被身后的詹事府官员听到,他们很快传给御史知晓。
御史们打了寒颤。大明从君王到百姓信天师的不计其数,如果太子放话,他们阻扰仙器的免费发放,恐怕都察院会被愤怒的百姓砸毁。
在弘治帝的颔首下,周尚书同意把内城28坊的户籍资料给一份太子。
“少詹事,发放礼物的好差事交给你了。顺带问问保大坊的街坊邻居是否有搬家的意图。如果有,本宫出双倍的银子购买他们的房契。”朱寿淡淡地叮嘱胡献,“内行厂天天敲敲打打,本宫怕今后被邻居投诉。干脆把整个保大坊变成内行厂。记得,不可强拆。”
“恶念值+1。”
周尚书吐血,太子刚说要送礼物,怎么马上变成让保大坊的居民搬迁呢?陛下把保大坊空置的王府划给太子开办内行厂,其余的住户大多是朝廷官员。他在朝班中望了几眼,果然有不少官员面露难色。
太子哪里是想要送‘仙气’,他的目的就是逼官员搬家!
胡献脸色灰败,一股寒意从他脚底升起蹿到胸口。大过年的上门询问对方是否搬家,绝对是招人恨的差事。保大坊就在东安门附近,上朝最方便,住在那的同僚都不是好惹的。他们不敢责怪太子,一定会把怒火移到他头上。
弘治帝笑骂道:“照儿可是给少詹事出了难题。”
朱寿挤眉眨眼:“能者多劳。少詹事身上的担子很重。父皇,我可缺不了少詹事,您不能把他调走哦。”
御史们倒吸一口凉气。以后绝对不可轻易得罪太子。死罪可免,活罪难饶。犯在太子手里,绝对会生不如死。
退朝后,朱寿和杨廷和打声招呼,延迟半个时辰上课。
“父皇,孩儿想去朝阳门外的皇庄瞧瞧。”朱寿追到奉天殿。
没等弘治帝回答,首辅刘健一口回绝。“殿下是万金之躯,出一次外城需要调动锦衣卫、东厂等众多人手。实乃扰民之举。”
朱寿沉着回应:“《太祖宝训》曾有言:因道涂之险易,以知鞍马之勤劳,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之美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刘公,本宫可轻车简从。朝阳门皇庄靠近外城,半日就可来回。”
见太子把太祖‘请’了出来,刘健不再多言。别的八岁孩子还在识字,太子连《太祖宝训》都读过。他打算让杨廷和加快授课速度。
“照儿为何想出城?”弘治帝和颜悦色地问。
朱寿照实回答:“孩儿想见见瘴气是何物。”
“不行!”弘治帝和三位内阁大臣同时反对。
于是,当日的课堂上杨廷和主讲‘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弘治帝和阁老们悉数到场旁听。
朱寿哀叹,这世道老实人吃亏啊!
第17章 招贤榜()
大明各地的东厂番子接到厂督戴义的命令,在显眼的地方张贴招贤榜。人见人怕的东厂要招贤?这绝对是稀罕事。
百姓们纷纷围上前。
东厂番子大声把招贤榜的榜文朗读出来。大意是:能解答出地下瘴气由来、提出处置方法,可以获得1000两银子的重赏。
“揭榜的人由东厂护送上京,不管答案是否对,东厂都将把人原样送回来。”番子承诺道。
百姓们将信将疑。他们看向招贤榜,榜文上图文并茂,五幅图生动的描述招贤榜的内容。尤其最后20个50两面值的金花银,栩栩如生,好像就在眼前。
‘哗’一下,人群骚动。
1两银子买2石大米,100两能在京师买套民房,1000两是县令20年的俸禄。巨额的赏银,别说是百姓,连官员也心动。
“落款人是内行厂朱寿。这是谁啊?没听说过。他真的会拿出1000两银子吗?”一位驼背的老农疑惑地问。
东厂番子凶狠地瞪向老农:“新出来的书写笔就是内行厂的。小爷大张旗鼓地贴出昭示,还能少了赏银?”
身边的人扯扯老汉,偷偷地告诉他,“能出动番子干活的还能有谁?朱寿就是当今太子爷的化名。”
有人流下口水:“答案不对也可以免费去趟京师。”
在巨额赏银面前,人的胆子也变大。万一瞎说的答案蒙对,可以摆脱当下的贫苦生活。
弘治帝算是位好皇帝,百姓对他的评价很高。弘治朝的东厂番子、锦衣卫很少仗势欺人,比之前几朝好上太多。时年八岁的太子爷依仗得民心的爹,民间的评价暂时是正面的。
而在上层,官员勋贵对太子的问题谨言慎行,连带着下头的人也不敢乱说话。太子爷的言行举止,时不时从京师流出一两句。‘一朝天子一朝臣’、“最终解释权掌握在当权者手中”之类的话,把一些人吓唬得不清。
总之,太子爷‘类太祖’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原来是太子爷的招贤榜啊。”驼背老农用矫健的身手冲向番子。
番子看到有人扑过来,差点抽刀反击。见是位老农,骂了几句带着人离开。随招贤令一同下来的,还有太子对他们定的八项规定。太子没权处罚他们,厂督可不会手软。
各地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黄伟从刘瑾口中得知消息,跑到太子书房门口长跪。
朱寿苦大仇深地盯着系统恶念值看。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近些日子恶念值上升缓慢。单靠张家人的贡献,无力攻下4500点大关。
“胡献这老小子忙得脚不着地,连骂我的力气都没;杨廷和养气功夫大成,今天撩拨多次没能激怒他;阁老们越来越好说话,除了出城去皇庄的事,其余他们不管。”朱寿在书房里抓狂,“老爹不让他上早朝,这可咋办啊!”
系统打了个长长的哈气:“谁让你手贱!逛商店的时候东买一点、西买一点,恶念值一下子去了几百,不然现在早满5000点了。”
朱寿顿足捶胸。他一时心血来潮想出招贤榜,便宜老爹随他折腾,戴义大力支持。招贤榜一发出去,商店许多物品价格大跳水!
原本需要五万点的水泥,只要10点恶念值拿下。绝对的跳楼太甩卖,他能不买吗?
售价一万点的玻璃100点,就问你买不买?
售价5000恶念值的铅粉只要50点,虽然他不知道有什么作用,还是买了下来。
有了玻璃,镜子只要10点,望远镜20点,眼镜20点……他能不买吗?
“坑货,都是你的错。五万的水泥掉到10点,敢情你之前都是虚假销售!”朱寿指责道。
系统回嘴大骂:“别把无知当理所当然。知道三合土吗?专门用来建城、修墓的。比水泥坚硬。南北朝的时候已经出现,可它的配方口口相传,宫里、宫外都不一样。你的一纸招贤令把接近水泥配方的人弄来,我能不降价嘛!五万的恶念值啊,我比你还心疼。”
朱寿着实怔了一下:“原来收集人才能降价啊!”
系统后知后觉的发现说漏嘴,马上潜入识海。
“看来这次招贤令来了很多能人。”朱寿叉着腰大笑。太子的身份果然不一样,王霸之气侧漏,马上有天下英豪投奔。
朱寿心情转好,打算出去透透气。
打开门发现黄伟跪在地上:“小伟子,你做错啥事了?”
“请小爷收回招贤榜!”黄伟跪拜。
朱寿皱皱眉:“原因?”
“皇庄的邱公公找到懂得瘴气的人。对方成功利用瘴气烧水建暖房种蔬菜。小爷何必再弄招贤榜?根据东厂的回报,至今已有250人接下招贤榜。光安排这些人来回的路费就超过1万两。内行厂没银子了。”黄伟面色凝重。
朱寿扳扳手指:“书写笔套装出库5万多套,收回2万多套的账款。每套我拿2两利润,少说我手中也有4万多两,怎么就没银子了?”
黄伟拿出账本,怨念十足地说,“小爷要给内城28坊送新年礼物,光这项就占去3万多两。”
“怎么可能!”朱寿拿起账本仔细查看。
半晌后,朱寿‘啪’得合上账本,指着黄伟絮叨。“小伟子,让我说你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