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经亲切地说:“谢殿下,殿下也要当心安全,别总是乱跑让我等担心。”
“哈哈哈。”朱寿大笑。这事他难以保证。
君臣相宜的场面让李东阳、谢迁等人眼角抽动。
电话挂断,内行厂诸人退席。
朱寿敲敲桌子:“会议正式开始。让我们先来谈谈吏目的问题。吏目在前线和百姓打交道,他们言行直接影响朝廷、官员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吏目的徇私枉法危害性最大……”
拥有中级心脑速算能力的朱寿主持会议,遇到官员的反驳都能言之凿凿的驳回,对于官员抛出的难题迅速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会议全程被朱寿主导。
会议结束后,大明的精英们昏头昏脑地走出文华殿。
“忘了问太子夷三族的事!”走到宫门口的吴宽一拍大腿。
马文升拦住意图返回的吴宽:“太子在酉时之前都会在文华殿,吃好饭脑子拎清楚了再去文华殿。老夫老了,跟不上太子的步伐。刚才太子的意思,老夫还是想不明白。”
谢铎呵呵一笑:“太子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心眼转的贼快。明日会议让李阁老主持为妙。不然你我天天被太子弄得团团转。”
马文升竖起大拇指,众人纷纷点头。
辽王拉住几位藩王:“你我都是太祖子孙,龙子龙孙岂能被外人管束。本王觉得宗人令应该从藩王中选择。宗室的事让宗室关。”
不是太祖子孙的靖江王摇摇头,避开辽王闪人。其他藩王绕开辽王走人。
藩王们回到王府井专门提供给他们的府邸。顾不上吃饭,回书房奋笔疾书,让护卫快马加鞭把信送回家。
吃过午饭小歇后,朱寿开始处理政务。
吴宽踏入文华殿时得知,他前面有数十位官员等候太子召见。
“吴大人,这是您的号码牌25号。咱家建议您一时辰后再来,省得耽误吴大人的公务。吏部最近挺忙的。”高凤客气地招呼。
吴宽僵硬地接过木制号码牌,打量一圈在偏厅等候的官员。太子还没找工部和刑部的麻烦,你们着急地凑上前是为何!
直到酉时吴宽也没轮到太子召见。
“明天下午殿下会第三个召见吴大人。”高凤重新换了块标注3的号码牌给他。
吴宽精神恍惚地离开。
第二日官员们等在官衙。卯时一到,装在官衙的大喇叭传来太子独有的公鸭嗓。
“大家早上好。钦天监说明日有可能降温,请各位多添一件衣物。五城兵马司如果在街上看到行乞之人,老人送往养济院,小孩送到漏泽园。其他人送到内行厂,内行厂作坊常年招人。”
别开生面的广播把大家弄得一愣一愣。
“昨日本宫收到几百封折子,大家反对夷李技师三族。有的说大明律没有,有的说是酷刑。本宫会让刑部出台《大明安全法》,专门针对危害大明安全的罪责。”
“刑部草案会在《大明皇家日报》上全文刊印,届时征集各方意见,请诸位踊跃前往西厂投稿。李技师的罪会在《大明安全法》正式出台后行刑。”
“今天下午内行厂各研究院对外开放,过时不候。诸位可往内行厂一观,由你们来判断内行厂技术流传出去可否能危害大明安全。”
吴宽整个人处于石化中。。。
众人还没从震惊中恢复,朱寿又出惊人之语。
“昨日收到京师吏目名册,吏部会出台吏目管理条例。今后吏目的入职、升迁、月俸、职责权限有明文规定。吏目最高授予七品官。每年各部汇总新添的吏目人数和职位,吏部和礼部会一同组织吏目考核。”
“天啊!”各官衙一片哗然。
第215章 猝不及防()
吏目考核,制定《大明安全法》,重新核定顺天府黄册、鱼鳞册,武器定阶、禁止民间买卖持有军器,规划京师外城布局,颁发《宗人律》、严查宗室犯罪……
如果说时光如流水,那么太子监国间的日子就像瀑布,一泻千里。京官大老爷们忙完手中的事,恍然间已是弘治十四年二月初二。
‘砰砰砰’在坊市维持治安的总甲、铺头注视下,街头小吃摊的爆谷机又有一炉爆米花出炉。
孩童们用从游乐场赢来的塑料币,围着摊主叽叽喳喳,都想买甜甜的爆米花吃。隔壁卖棉花糖的小摊前同样围着一群孩子。
负责这一片的铺头,用‘壹拾文’的超市抵用券买了一大包爆米花塞给大家吃。
为了维护京师的安全和市容,在太子的建议下,每一坊指定一个地方摆摊。所有的小摊主需要到到税务部登记,得到许可证方可营业。铺头维护摊位的秩序,五城兵马司不定期抽查。内行厂和摊主们商量,可用游乐场塑料币、超市抵用券等进货。在摊主们眼中,这两样和铜钱是一样的。
“你们说摊主们会交税吗?”火夫悄悄地问。
小摊主年营业额在40两白银以下免税,100两以下税为五十取一。100两以上按照老规矩三十取一。
铺头白他一眼:“我们只负责治安,收税是户部的事。户部让我们协助时,我们才可动武。再说了,摊主大部分是地动受灾的灾民,内行厂教会他们手艺、把爆谷机借给他们。他们哪能忘恩负义。”
另一个火夫嘿嘿直笑:“内行厂也不是傻的。摊主从内行厂拿货都有记录,估算一下就能知道赚了多少。玉米还能从农户家中买,白糖在酒醋面局批发最便宜。况且以五十取一的税率算,一年最多也交2两银子。”
就如火夫所说,大部分的小摊主们老老实实纳税。一年也交不了多少。他们也心甘情愿给朝廷税银。
有五城兵马司的人在,没有地痞流氓敢收保护费。如果当地铺头敢索贿,告到都察院查实后,铺头会丢了职位。坊市的铺头纳入吏目,在吏部的名录上。
吏目有月俸、有机会授官,不会为了几个铜板丢饭碗。
“老王,又是你那在户部当吏目的儿子说的?”铺头笑问。
老王笑出一脸褶子:“这事报纸上都登了,又不是朝廷机密。我家大儿子想帮扶他弟弟,让他到贵人遍布的坊市开一家补胎摊位。”
“哟,这可是个好营生。还是你聪明,把大儿子送内行厂学简体字。顺利通过吏目考核到户部。”铺头羡慕地说。
夫子说他家的小子读书上没有天分。他也考虑送儿子去学简体字。就算不能参加正规府试、会试也无所谓,考不到吏目还能到内行厂作坊应聘。
老王唉声叹气地看向皇宫方向:“简体字多好,大儿子学了一年能写五百个字。官老爷们和孔夫子家却说太子狂悖失德,在奉天门死跪求见陛下。”
铺头冷哼一声:“太子殿下这是动了官老爷们的利益。都过去多久了?不但刺杀案找不到幕后凶手,官员们相互推诿,连逃走的刺客都找不到。东厂、锦衣卫联合户部重新查黄册,连个人影都找不到。背后人的能耐大着呢。陛下都躲着不敢出来见他们。”
“官官相护,都是一路货色!要是让我碰到刺客,非揍死他们不可。”老王杀气腾腾地说。
吏目就像是官员的耳鼻口舌,官员们办事离不了熟门熟路的吏目帮忙。太子要把吏目另立名目,最高给予七品官位,文武百官们捏着鼻子认了。反对这事的官员一定会被所有吏目敌视。
礼部协助吏部进行京师的吏目考核。不知道哪步出了错,试卷被调包。调包就调包,除了太子爷没谁有能力做下这事。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一看试卷,文官们原地爆炸!
“吏目又不是官员。他们只负责录入、打杂等事。诸位大人们平日书写不用简体字吗?如果凡事都要吏目完成,官员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本宫收录常用简化字,饱读诗书的诸位一定都能看懂。相反,不识字的人学简化字省时省力。他们又不参加会试,你们紧张什么?”朱寿用大喇叭回答质疑。
太子是什么尿性,官员们又不是傻子。简体字词典、四书五经的简体字版书坊都有售卖。不少私塾、夫子专门教授简体字。太子一定准备了很久!
武官们还好,结伴学习简体字。在他们的要求下,《三国演义》被发翻译成简体字。简体字搭配各种符号,减轻他们看书的负担。原本识字不全的武官捧着《三国演义》看得津津有味。
文官们好似死了爹娘,向太子大声抗议。
朱寿在口舌之辩中从没怕过任何人。文官们吵不过太子,集体找弘治帝的麻烦。弘治帝没出乾清门一步。
吵吵闹闹中,新年就这么过去了。
只不过,在奉天门死谏的官员不多。因为实权官员被太子安排小山高的任务。太子说了,朝廷不养闲人,完不成就让贤!他们相信,就算他们全部罢工,太子一定能找到人维持朝廷运转。
六部实权官员忙着处理公务,有时间跑到奉天门死谏的,多半是从应天赶来的六部官员、致仕官员。
朱寿让内侍给死谏的官员搭帐篷,太医院时刻守在附近。然后……
朱寿当面放话:“你们住在奉天门都行。撞死在奉天门的官员,族人别想当官。只要大明存在,你们的子孙在五代内都别想当官。”
李东阳马上爬起来回文华殿处理奏章,谢迁大哭一场,也起身回文华殿。吏部尚书马文升,在吏目考核的当天住进太医院,和刘健一起休养。
国子监祭酒谢铎,让内侍换了一套能通暖气的帐篷,捧着词典住在奉天门。余下的官员有样学样。他们就在奉天门过年了。
铺头和火夫闲聊的时候,有位年纪很大的乞丐颤颤巍巍地走入街坊。
“给点吃的吧。”老乞丐向卖包子的摊主乞讨。
心善的摊主把吃食带给老乞丐,同时高声招呼铺头,“铺头,你把老人家送去养济院。大冷天只着单衣,得了风寒可怎么得了。”
铺头带上两位火夫来到老乞丐身前:“老人家,把身份证拿出来让我们看一下。如果没办的话我们会把你遣送出京师。”
老乞丐眼神一闪,慢腾腾地把身份证给铺头。
“德胜门那的人?”铺头起了防备。地动受灾时德胜门受灾最重,内行厂大力救助灾民,怎么会留老人在外乞讨?
卖爆米花的摊主惊呼:“他是我邻居。户部查出他家的黄册有问题,一直找不到人!”
说时迟那时快,老乞丐一掌劈向铺头,抢了刀快速逃离。
“抓刺客!”两位火夫不怕死地追上去。
第216章 日常忽悠()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殿下何解?”杨廷和负手而立,认真而严肃地瞧着朱寿。
梁储、焦芳、费宏同样全神贯注地看向朱寿。朱寿的回答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朝政未来的走向。
虽然已经是华灯初上,他们的工作才刚开始。谁让太子白日需要处理政务,只有晚上能抽空学习。碰到一位好学的太子不容易,詹事府全员调整作息时间。
朱寿灿烂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老师请入座,这个解释起来有点长。”
杨廷和嘴巴微张,明显愣了一下。
每天傍晚陪太子读书的杨慎看到朱寿的笑容,马上拉杨廷和坐下。和太子混的时间长,杨慎也养成了万事不吃亏的性子。杨慎把值班的内阁、军机处大臣喊来。不能让他爹独自被太子忽悠。
朱寿清清嗓子:“‘生之者众’字面上的意思是从事生产的人多。那你们觉得同样的人力,用人力耕田、牛拉犁的成果一样吗?使用木犁和铁犁一样吗?佃户给地主耕种、和农民播种自家的田地,他们的劳动积极性能一样吗!”
“同样的人力,种田、制盐、炼铁取得的财物一样吗?”朱寿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众人的重视,全都坐直身体倾听。
“所以本宫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上古至今,我们从没有脱离这条定律……”朱寿逐一分析周朝的邦国制、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唐朝的藩镇割据构造的生产关系,以及对相应生产力影响。
杨廷和保持张嘴的姿势很久。周围人都像被点了穴一样,一动不动。朱寿摸摸下巴,怕他们一下子难以接受,决定今日点到为止。
“殿……殿下,臣只是想提醒您官员臃肿不是好事。在京师等待吏部授官的官员很多。如今吏目的人数多于官员,长此以往不是好事。”杨廷和很久后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朱寿哈哈大笑,伸出手指摇了摇,“老师,能授官的吏目只有少数几人。在国库未丰盈之前,本宫自掏腰包养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