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匡九合(一代神医在明朝)-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他当然不再跟李自成说话了,而是转身三步并作两步的飞身往前奔去。李自成虽然才刚与高迎祥汇合,乍一听见这样的声响。却也连猜都不用猜就知道有敌人前来。于是,他跟在高迎祥的身后,也一眼的拔腿飞奔,一面竖着耳朵听声响。他分辨出了,这铜锣声来自不远处的树上,乃是负责放哨的兵卒传来的,而且声音越响越急!
“有一队官军往这边来了——”
铜锣声后,树梢上的一名兵士已经急切的俯下声来大叫。而高迎祥却早已一个箭步的窜上了另一棵树,举目远眺,然后很快的滑下身来。向着所有的人马发号施令:“大家先隐蔽起来,听我号令——”
而后,高迎祥对李自成道:“这一批官兵却不是那团山军,我看旗号打的是';吴';字,莫不是蓟镇的吴三桂?”
李自成也对蓟镇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有所耳闻,忽然眼中精光一闪,小声地道:“大哥,吴总兵先前在河北发出檄文,招降咱们呢!”
高迎祥眉头皱了起来,吐了口唾沫。骂骂咧咧地道:“降个屁——”
没错,就在团山军急剧扩张,并且将流贼撵得四处乱窜的时候,吴三桂吴总兵敏锐的发现了机会。
流贼的主力。所谓的“老营”颇为精锐,虽说很多人被打散了,但是只要首领投降的话,要聚拢下面的人却并不困难。这些“老营”的兵卒几乎全是悍匪,个个都是刀口舔血之人,战斗力颇为不俗。
眼下流贼分为好几十股。号称“三十六营”,大股的如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的老营都有两三万人,小股的像李自成也有万余人——只是一旦跑路,老营人马也会四散,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聚拢才行。
吴三桂坐拥蓟镇,原本兵马也有数万,可是现在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团山军发展势头这么猛,若是吴总兵还不收编人马,将来一定是会被团山军消灭的。吴总兵“文韬武略”,自然是未雨绸缪了。
只是眼下,高迎祥却并不想投降,还在做他的山大王美梦!
……
张力在山东站住脚跟之后,留下卢象升坐镇济南,负责镇守此处。而张力自己,却是回到了辽东的锦州城中。
团山军扩军扩地的同时,建奴也没有闲着,情报部门传来的消息,建奴大量购买火器,正在沈阳城紧锣密鼓的整军备战。
张力回到锦州城以后,出人意料地并没有早开军事会议,反而出去视察了一大圈民事,给宋应星、戈希梦等人安排了下一步的工作。
这日午后,张力将高元良叫到辽东督师衙门的议事厅中,两人开始商议起眼下的形势。高元良进入大厅之后,先向张力行了一礼,而后毕恭毕敬地坐到了张力的左手边。
张力看了高元良一眼,直接开门见山地道:“元良,眼下团山军看似风光无限,发展极为迅猛,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
高元良一听这话,顿时脸色凝重起来、他沉吟了片刻,疑惑地道:“大人,您说危机,是否是指建奴发展火器?”
张力摇了摇头,淡淡地道:“建奴走的这一步,我们团山军还没成立就开始走了,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没什么好说的。你说的这个乃是战术层面,而我今天想跟你说的,正是战略层面!”
“战略层面?”高元良眼睛深邃了起来,团山军先前从一卫之地发展到一省之地,现如今收了山东,地盘已经有两省之地了,确实是时候考虑一下团山军下一步该怎么办。
“咱们风头太盛,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张力轻飘飘地说出这句话,直将高元良惊出一身冷汗。(未完待续。)
第445章 长久之计()
高元良微微有些错愕,疑惑地看着张力,缓缓地道:“大人,团山军眼下已经占据两省之地,方圆千里,扩军事宜也如火如荼的在进行之中……”
顿了一顿,高元良接着又道:“末将听说宋应星宋大人改良的土豆已经经历了三期,现在亩产已有六七百斤——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口粮也无需担心了呢!”
张力微微颔首,确实如高元良所言,经过三期的选种育种,辽东土豆的产量正稳步提高。张力很清楚,后世土豆一般的产量约摸在三、四千斤的样子,眼下小冰河期辽东土豆能达到六七百斤,也还是可以了,并且以后的产量提升空间还很大。要知道,就眼下辽东这气候,小米小麦什么的,产量也只二三百斤罢了。有六七百斤的产量,至少老百姓不会饿死——虽然天天吃土豆也不那么可口,但总比掏野菜,吃观音土强吧?
但是,张力想说的并不是这些。张力看了高元良一眼,只觉得心中有千万言,却不知从何说起……
高元良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恐怕张大人要说的事情非同小可,于是便也沉默了起来,小心翼翼地看着张力。
沉默良久之后,张力终于还是开口了:“元良,你可知道,我奋斗这些年,到底为了什么?”
高元良现在早已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他除了熟读兵书之外,也读些历史之类的书籍,整个人的谈吐见识比几年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高元良沉吟片刻,一字一句地道:“大人乃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
张力不置可否,而是自顾自地说道:“我先前以为,凭着团山军犀利的火器,以后自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是占领山东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竟然大错特错。”
“怎么?”高元良一声惊呼,在他的意识里,团山军已经是一等一的强兵。又怎么可能会有敌人让张力如此忌惮?
张力眼睛眯了起来,淡淡地道:“红利。”
高元良一脸迷茫,脱口而出道:“红利?!”
张力点了点头,接着道:“但凡改革、革命。都需要分配红利,否则任何事情都推行不下去。”
这一点张力早就想过了,只是没想到才只两省之地,矛盾便如此尖锐。不管是官绅也好,百姓也罢。总需要一个跟着张力混的理由——说白了,也就是利益的分配。
可惜在小冰河期的明末,张力又奉行的类似“先军政治”的策略,实在拿不出太多的利益分配下去。原本,张力是想着以后大航海赚外国人的银子,可惜这终究有如“画饼充饥”,还是太远太远了,山东的民众们并不买账。
历史的发展,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古往今来,所谓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革命之人。图个什么?说什么理想、抱负,那可以骗骗三岁小儿,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的。
张力凭借个人的威望以及团山军的强大,控制山东以后,推行辽东那一套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辽东久战之地,人口稀少,多是流民百姓,张力推行大农庄,所有资源国有化是可以的。但是山东不行。这里都是些本乡本土的势力,特别曲阜还是孔圣人的老家,宗族势力无比强大。
又该如何治理山东?民智未开,鼓吹什么民主共和那纯属扯淡。根本没人相信,也没人愿意跟着张力干。所以,张力治下势力的该如何发展,便成为了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
张力的第一步解决办法,便是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故而从辽东调来大量战兵——政治从来都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一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便只有用拳头说话。
可是,以后每占领一地,都用这种办法吗?
张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放弃了这种想法。到山东为止,自己需要在关内有一个立足之地,那么山东便足够了。大明十三行省,绝对不能光用“武力”这一种办法解决社会矛盾。
老百姓需要实实在在的“利益”,将他们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这样才是长久之计。可是,利益从何而来?海商很遥远,需要大量的船队,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事情。
高元良虽说没有张力心中这些弯弯绕绕,不过也看出了一些端倪。他思索片刻,开口说道:“属下死罪,斗胆相问,大人可是想做赵匡胤和本朝太祖么?”
张力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张力知道,这应该是眼下所有人最想知道的事情,我张力,是要做“太祖”么?
若要做新王朝的太祖,事情很好解决,拉拢士绅阶层即可。所谓的联合一批,拉拢一批,打击一批。联合的,可以用“开明士绅”来称呼;拉拢的,可以用“中立士绅”来称呼;而打击的,必然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否则红利不够分配——明末的最大既得利益集团,有好几群人,譬如皇室王公,东林官僚等等。
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开国太祖,无不是用的这一策略。
这些归根到底,说的其实就是“土地”。
张力叹了口气,有感而发地道:“土地,还是土地!”顿了一顿,张力意味深长地看了高元良一眼,缓缓地道:“我要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非如此,我华夏民族无法获得新生。元良,我告诉你,我并不想做太祖。在我心中,只愿祖国繁荣强大,永远强大下去,没有止境。”
“强大?”高元良细细的品味着这个词语,好半晌过后,脸色有些潮红起来,语气中带着一丝热切:“大人的意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张力微微点头,道:“这话我实在是心向往之。不过两汉有些穷兵黩武,我要以后我炎黄子孙傲立于全球,所有外夷人发自内心的对我们敬佩。”
高元良眉头紧锁,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除了两汉和盛唐,对于外战都没什么兴趣,所有统治者的注意力都在国内——所谓泱泱大国,又岂能与蛮夷一争长短?
只是,张大人为何处处都想着外夷?难道外夷比我泱泱华夏还要强大?(未完待续。)
第446章 心中的那个梦想()
张力看了高元良一眼,有些感概地道:“老高,你是最早跟随我的人之一。当初在蓬莱县时,我身边只有你和安子。安子年纪小,当不得大任,还需要磨练。不过好在他能说会道,我便安排他出去拉拢人才。这次他将李定国带了回来,这一年多总算没有白费。”
高元良见张力忽然将话题转到安子身上,不由得微微有些错愕,只得顺着张力的话题道:“安子确实年纪小了些,不过却是大人心腹之人……”
张力点了点头,自己这一世起于微末,在无钱无势的时候,追随自己的便是康兴安和高元良二人——有些话,张力觉得无法和其他人说,甚至面对卢象升、陈正操等人,张力也说不出口。
毕竟张力是穿越而来之人,往后几十年几百年将要发生的事情,他是非常清楚,可又能怎么说出口呢?
也只有面对高元良和康兴安,张力才能说一些事情,譬如现在。张力沉吟了片刻,开口道:“老高,想必大家跟着我张力干,都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最普遍的,便是如赵匡胤或者本朝太祖的往事吧?”
高元良微微颔首道:“确实如此,大家伙儿明里不说,背地里都想着';从龙之功';呢!俺老高不想这些,当初追随少爷,便是因为母亲的再三叮嘱……”
张力眼睛微微有些湿润了,自己能够敞开心扉说话之人,看来还真的只有高元良了。
这么长时间作为团山军势力的首领,张力整个人也成熟了许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他也有一套驭下之道。为人上者,所谓的“与群众打成一片”,多半都是空想。除非到了后世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民智已开,才能谈到这些东西。眼下作为一方势力的掌舵之人。保持必要的威严是很重要的。
所以,高元良的思想便非常重要了。他在团山军系统地位很高,却又不是最高,很多人便通过打探他的口风。从而揣测张力的想法。
这世上有哪有完人,故而张力也并不苛求所有人都是道德先生,现在需要做的是,将越来越的人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
对于这一点,张力已经想过无数次了。最为关键的地方,也就是先前所说的“红利”。究竟要给出什么样的利益,才能将他们捆绑?
现在,张力已经有了想法,所以将高元良叫来,乃是为了推行心中的那个梦想。张力看了高元良一眼,一字一句地道:“元良,最近这一年,团山军不会主动出击,军事上要以防御为主。”
高元良一怔。旋即摸了摸鼻子,有些纳闷地道:“少爷,呃,不,大人,先前你不是吟了首诗,说什么';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么?大家都琢磨着团山军是要进攻沈阳,一举将鞑子赶回赫图阿拉呢!”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