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军舰的作战思路和方向也就很明确了:沿岸或沿河航行、能够利用木炭、能够最大限度的深入河流、射程和支持范围越广越好、虽然说这个时代的技术下十几公里左右的炮击不会有什么精度可言,误差很可能达到平方里的级别。但考虑到合格时代的作战原则和一般兵力密度,特别是太阳王朝那种类型的,同样会给对手带来极大的威慑。
至于对手的老家不在沿河二三十里的范围内?那恐怕就意味着放弃重要的经济带了。
同时,这个规模的水上力量对煤炭的需求也不会是个小数了。哪怕仅仅维持每吨位一马力左右的动力需求,热效率按照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左右比较高的水平计算。在航率比远洋海军降低一半,大概四分之一左右甚至还不到,这样一年的煤炭需求也会有接近十万吨左右的规模。
对于近现代工业体系来说,这样的能源消耗是不值一提的,不过对于此时的夏地而言恐怕仍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煤矿方面的效率古代以来的提升不像钢铁行当那样明显,也是变化不小。19世纪中期,每个煤矿工人平均一天大概采煤不到一吨,二十万人维持五千万吨左右的煤炭产量。
到了20世纪初的美国就提高到了每工两吨左右的水平、三五十年代则提高到了每个工作日四五吨的规模、九十年代则进步到非露天煤矿也达到二三十吨每工左右的水平。
可是相比国内变化就不那么悬殊了。新世纪早期有统计范围内的平均每个煤矿工人的煤炭产量也不过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煤矿劳动效率的几倍而已。除了体制需求和技术水平等原因外,张伟很怀疑国内的煤矿地质安全性无法和当年可以轻易踩到露天煤矿的美英相提并论。
(本章完)
第282章 运煤专线()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效率比19世纪中期的英国还低的多,甚至低一个数量级,维持每年十万吨矿物的开采恐怕也需要四位数的劳动力、如果加上运输则恐怕更多。
当然,这也仅仅是张伟的一种猜想,并没有太多煤矿经验的张伟并不知道以手稿采煤为主、合格的风镐还在实验中的情况下采煤效率会是一个什么样儿的状态。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危险,张伟最终还是决定先由自己来试一试斯达汉诺夫一工日采煤百吨是一种什么样儿的体验,事故率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经验。因此这一次决定进行远征煤矿勘探和采集的时候,决定最多几百人累计二十支左右的队伍做为先锋出动。由二十名在明末位面有矿业经验、本地有狩猎经验的人为参谋。基本不进行井下作业。
如果发现了合适的煤矿矿井选择地,那么也主要由张伟自己进行煤矿开采作业看看主要问题存在在哪里。
因为有着从临高带来的资料库的辅佐,让张伟在寻找露天煤矿方面的时候没有花费太大经历。毕竟朔州附近虽然山川地理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毕竟不是不规则埋藏于山脉很难直接分辨的铁矿,大概不过两天左右的时间就被抵达到大致位置之后的张伟利用寻常人难以达到的速度确定了露天煤矿的所在的位置并按照一些书本上的原则划定了大概两平方公里左右的矿区做为采煤和洗煤加工作业的核心所在。
抵达了所找到的矿区之后张伟才发现了问题大致所在:这时代的朔州所在的位置与后世的地图似乎并不太一样,顺着整个大河走向似乎更偏北一些,也是位于临近森林和草原的交界之处。但附近的地形却不像夏地那样平坦,有不少的山脉。选定矿区所在位置距离大河的距离虽然看起来比后世的朔州距离黄河近的多,最近的地方也有两天左右的山地陆路路程,大概百里左右;并不能通过水路直接抵达。
这就意味着:暂时负责这段陆路运输的手段恐怕只有人力挑夫。四天往返距离虽然在人力挑夫携带物资和给养的运输范围之内,但这样算下来一年四季最多也只能完成八九十个往返、每次往返排除给养五十公斤左右的煤炭物资的话那就是每年一个人工只能运输四五吨煤,仅仅是人力运输挑夫就需要五万人的规模才能满足每年二十万吨煤炭产量所需要的人力。
相比之下,水运反而不是太大的问题了。哪怕是人力动力的螺旋桨,沿着河流往返计千公里算,一年排除少量枯水期也至少可以维持四十个波次的运输,人均煤炭运输能力四十吨。如果仅仅是需要数千水路运输人力,那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而露天采煤再怎么效率低,每个人工一年也不可能少于几十吨的规模。
这样算下来,数十公里左右的运煤专线的问题就成了开采后世朔州一带的露天煤矿最为迫切的问题。哪怕根本没有蒸汽机而仅仅是人力牵引,再加上地面平坦一些,所需要的人力规模也会大大下降。
如果整个煤炭系统的所需人力控制在两万人之内,那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如今的夏地不需要太过发达的工商业或很多后世的个体经济。
就这样,原本计划中的采煤作业就临时改成了筑路开山、为轨道运输做必要的准备。年运输量不过是后世四级土质公路级别的轨道运输、一开始张伟也觉得未必一定需要铁轨。可是查阅过1958年时候的一些木轨运输及其后果后,张伟还是决定哪怕先勘定及开路、然后铺设铁制轨道也一样。很显然:木制轨道的选材和抗腐蚀问题同样很大,而且易变形等问题还会给运输安全带来很大挑战。
当然更重要的,是张伟不希望整个夏地的工业体系养成一种追求简单和图省事、不看后来发展空间的习惯。
哪怕是后世标准的铁轨,每米六十公斤左右耗材级别的,六十公里大概是三千六百吨左右。即便以传统的手工业炼铁外加落后的开矿和运输方式为计算,数千人炼铁和加工、数千人开矿,一万人的劳动力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应该也能满足需求了。
如果是一年以前,张伟则根本不敢这么想或这么算。不过这万事开头难的这第一年整个夏地的水力加工能力还是在大量的人力投入之下开始初见成效。
虽然正常开始运转的水力锻造和鼓风装置只有二十余套,平均每套的水流量几乎仅仅只有每秒一两吨的流速,可是在三班倒连续运转的情况下,一千几百马力发挥出了理论上四五千匹马或两万人工才会有的功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锻造人力不足的问题。虽然说锻造加工一些钢制品还有很多技术工艺需要积累,但是最简单的铁轨道需求应该是一种比较容易加工的材料了。
就这样,热火朝天的煤炭专线建设很快展开。张伟原本的计划是两米四左右规矩的后世运煤专线,不过这样一来的一个巨大问题是很多有关后世机车和铁路调动方面的技术资料就统统存在问题了。而且在标准轨距一米四左右的时代张伟也没有听说过存在什么太大的局限。如果单件铁路的运输能力不足,显然也可以靠铁路网的完善来弥补。
虽然在中国的范围内,煤炭和铁路运输曾经长期内是不可取代的。可是对于这个位面的夏地来说,很显然依托水运、海运、管道运输为基础的石油化工是一个更有产业弥补前途的能源辅助。这时代今后夏地的势力范围当然也不会局限在后世的国境线范围内了。
在拥有从临高那里带来的通信器材的情况下,张伟等人没有在露天矿区至大河沿线的地方浪费太长时间,后方就顺流依靠船只运来了简易的压路装置和第一批规划中的铁材,也让张伟感觉到夏地这一年来从事事外行到的确进入到了正规的阶段。
(本章完)
第283章 两年磨一剑()
让张伟没有想到的事六万米的铁路大概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提前竣工,在神武十七年到十八年,也就是张伟回到夏地的第二个年头,整个夏地就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第一个年头里,知识和技能匮乏、经验不足成了各个项目上最大的难题。有些东西根本就是需要几十年甚至是至少七八年的时间才能完善的。不过相比只是和技能的匮乏,更关键的门槛还是文化资源上的匮乏。除了少数精心挑选出来的天才,大部分劳动力仅仅经过空余时间的短期培训,只有用汉语拼音文字出版的东西才能够看的懂。
可是当造纸、印刷等行当在上百名专业工匠乃至水力动力的辅助之下逐步普及开来、大多数劳动力都在拼音识字的情况下做到了“伪扫盲”,可以查阅专门翻译成拼音文字的不少技术资料之后,各行各业的面貌就在第二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虽然还有很多工艺经验是材料上没有并且需要摸索的,但是这些未知领域在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工作安排、数学计算工具的辅助之下大多可以用“傻大黑粗多冗余”的办法尽可能回避不可靠带来的风险。
第一年在文化领域的突破则带来了第二年在往复式蒸汽机、高炉和炼钢法、造船和铁路等多项领域突飞猛进式的进步。
在工业时代,一般来说工业体系的增值扩张年均极限,在劳动力和资源都没有多大问题的情况下是每年百分之二十,大概四年左右翻一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德国那样的人才和计算条件,往往需要一年时间做预备,有时候也经常提前一年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机械应力稳定乃至产业体系需要平衡发展所需要的结果。而且即便是那些高增长的国家、也没有人如同张伟一样意识到要实现“大越进”关键点和和最重要的瓶颈在哪里。
可是这两年以来的夏地如同工业革命发展时期的欧洲,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用机器来制造机器、而是用原有的手工办法创造机器。发展的速度不是工业时代的四年或五年计划定律,而类似“摩尔定律”。甚至:因为夏地之前的劳动力在业状况并不是很好,手工业也并不是十分发达而进步的更快。
仅仅是两年的时间,就有大概四分之一左右的劳动力充分的早期机械化,人均动力达到了三万马力以上。蒸汽机为动力的船只按照计划则达到了四十艘累计四千马力的规模。
受制于洗煤还有铁路还为畅通时的燃料供应,很多动力不得不以木炭为基本动力。航程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即便如此,在没有海流海风需要克服的内陆也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了。
规模达到三千人左右的“水师”配备了四十艘“标准船”和一百六十门一百五十毫米左右的黑火药线膛炮。还有至少六百四十支发射箭散弹的二三十公斤四号左右级别重型散弹枪;一万两千千多支五公斤左右的无后座力陶罐喷筒。
即便是杠杆式的散弹枪,对于此时夏地的工业技术水平显然还是有些难度。尤其是箭散弹大量生产时所需要的技术工匠积累还是不足。要在短期内不影响其他工业部门发展的情况下最快速的武装出一支能够在防御中对抗拥有无烟火药武器武装的兵器,张伟能够选择的手段也就只有这种套筒火门炮模式的钢制散弹铳了。
至少在身管材料比较合理的情况下,并不算怎样高级的包钢套筒炮也能以五公斤左右的身管重量发射上万焦耳威力的弹丸。如同可以至少一次发射三次的单兵松木炮一般。就算是按照面对那种会隐蔽的对手几千发子弹杀伤一人的效率,每人携带的一百二发待发散弹也能实现一次战斗杀伤相当于自身兵力百分之几实战环境之敌的目标了。
这个比例看似很不怎么样,可实际上在某些官兵们都有意识进行分散卧倒展开交战的年代。这却算不上差到无法接受的效率。
二十世纪的历史上的确有很多强军,可以做到实战环境下仅仅靠轻步兵就能杀伤相当于自身兵力十分之一到四五分之一敌军的目标。可是这方面的弱旅也不少,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南线奥匈军队对意大利军队等,往往一次战役消耗光弹药带来的被俘居多,死伤则只有双方兵力的几十分之一。
这样算起来,甲午战争中清军出动数万到十万参战兵力仅仅杀伤日军几千人。相比一战南欧那些,还有二战早期投入上百万军队仅仅杀伤几万德军的波兰也相差不会太远了。
这种战斗效率在民国前期带来的反应则是大多数作战必然变成大部队的阵地战和对垒战。也只有大部队的阵地战和对垒战才能提供足够的弹药后勤资源。
张伟对夏地暂时这种条件下缔造出来的队伍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拼着命达到二十世纪比较差水平栓动步枪轻步兵的战斗效率,那足够可以算是有相当成就的了。
如果真遇到太强的对手,主要思路还是依托船只所在的河流作战。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