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酋长到球长-第6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这边的墨党组织在望北城只是教书先生和传火者,剩下的还是要靠本地人民的力量来决定自己的未来是面临比历史上更为庞大和强大的另一个印度公司鸦片流入打开国门;还是即便这个印度公司更强大更庞大也不敢有觊觎之心。
祸水东引的办法会带来很多的变数,与历史上的英国不同,印度发达的手工业和高品质棉布让原本世界线上的英国印度公司可以朝国内倾销印度的手工业品,甚至想办法避开国内的超额关税。
所以,英国人可以等很久才在印度动手,前期靠着手工业品往国内和欧洲倾销也有利可图。
但是现在,对华夏的印度公司来说,就算是国内没有关税,印度的手工业品也比不过闽郡和沿海六郡发展起来的水力工厂业,以及即将发生的动力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极低成本。
就是没有关税、甚至每艘船都可以百分百地保证安全,手工业品都未必有利可图,反倒是原材料和手工业品出口才可以单程获利。
在利润的驱使下,华夏的印度公司会对于地租和控制权的渴望会远超正常世界线上的英国印度公司,而且会不遗余力投放更多的力量、更加猥琐地运用宗教矛盾、更加熟练地运用阶层矛盾培养上层种姓做同盟。
也会让在印度获得统治权的时间大大加快,一旦完成就会不可避免地将目光投向被围住的中华文化圈。如果不能发生蜕变和自身的变革,可能会比正常历史线上更加危险,也更早陷入东西两面围堵的境遇那时候陷入风筝线境地的就不止是荷兰的印度公司了。
这一切的变数,就在印度公司在印度获得统治权和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强行传播的这段时间内。
争取的这段时间不能把握住,将来就是更为可怕的双面的绞索。
是机遇期,也埋下了更大的危机。
然而陈健别无选择,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最终,在陈健和这些利益集团的秘密协商下,众人接受了陈健的先印度后香料的建议。
墨党内部允许华夏的印度公司在望北城停留、停靠、补给,甚至可以驻扎士兵。
印度公司在望北城的补给可以不需要用现金支付,而是可以用账单的形式直接在闽郡的银行结算,也可以在闽郡的银行兑换一定数量的移民地通用纸币在望北城进行交易。
望北城可以提供驻扎的印度公司武装雇工的服装、火药、船帆、绳索、维修和粮食。
望北城的墨党组织会派人跟随印度公司第一批前往印度的船只同行,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北大年或是阿瑜陀耶寻找印度商人进行引荐。
如果发生战争,望北城的舰队可以帮助印度公司攻下马六甲,也可以帮助组织一定数量的明帝国移民前往马六甲扩充那里的力量,修建堡垒炮台。
同时,如果确定了与葡萄牙开战,望北城的墨党组织和明帝国海商集团的垄断公司,会在机会允许的条件下拿下澳门,断绝葡萄牙人与明帝国和果阿之间的贸易,共同打击葡萄牙人。
但是,华夏的印度公司在征得墨党同意之前,不得占领马尼拉。对于荷兰人的香料贸易,也由陈健牵线由荷兰和华夏的两家印度公司进行商谈,暂时不要做出垄断香料贸易的举动,而是尽可能与荷兰人达成欧洲归荷兰、共和国归印度公司的互不侵犯的条件。
与荷兰进行香料兑换手工业品的贸易港,暂时就定在望北城,以此来拉拢荷兰人在香料群岛继续投资,从而让他们投入过大难以自拔,不可能壮士断腕放弃香料贸易去经营印度。
望北城和印度公司会合作打击走私和海盗,包括印度公司利用自身的权力优势帮助制定一系列地打击沿海走私和定期巡航的制度,而望北城的势力则在南中国海地区驱逐其余可能深入的势力、打击任何有可能被敌人扶植利用的海盗集团。
当然,这一切合作的前提,是华夏的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第一步走得顺利。
至少,要获得合法贸易权,获得开办工厂的权利和包税权,否则一切定下的利益基础也就不复存在。
当祸水东引的种种预定的条款商量完毕后,权力家族和资本求租所组成的华夏印度公司派出了三条装满了各种稀奇货物的船只,由那名颇有殖民主义头脑的年轻人指挥,并且董事会任命那个跟随陈健环球航行并且想要做一番大事的年轻人为公司驻印度第一任全权总督。
都城海防卫城的码头上,这位年纪轻轻雄心壮志的年轻人明白自己走出了第一步,带着年轻人的万丈豪情,踏上了横渡太平洋在望北城停靠的旗舰,一如数年前踏上环球航行之旅的那时还年轻的陈健。
除了年轻和野心,他一无所有。
但这就足够了,至少,这是一个没有尊贵血脉的年轻人可以实现野心的年代。
年轻人敢有野心且可能出现暴发户的时代,生机勃勃。
第六十三章 新词汇(上)()
印度公司迈出了扩张殖民的第一步,走的是完全不同于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主导模式,却最终要顺理成章地走到那种模式。
这个可以涌现出暴发户、野心家的新旧交替的时代里,不仅仅有陈健参与的各种活动,还有许许多多民间的力量开始为了利润、名声、或是为了寻求刺激,开始探索这个世界。
北方的几位毛皮商人出资组建了一支大约一百八十人的武装探险队,承诺提供各种物资,将来收获的所有利润按照四六分成。
他们相信从北方莽莽的林海松涛出发,或许会有一条抵达西海岸的通路。路总是有的,但是不是一条值得走的路,取决于是否有大量的水系可以作为连接中转的通路。
北方的毛皮如今也是大有销路,可以换取大量的白银,商人们相信这会是一场获利丰厚的探险。
一百八十多人的探险队携带着向导,带着八分仪和测角仪,撑着古老样式的桦树皮小船,顺着河流不断前行,靠打猎为生,记录下他们这一路的所有见闻,并期待自己是第一批通过陆路抵达西海岸的国人。
这样的探险队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各种各样不同目的的人在同一件事上聚在一起,或为名,或为利,或为梦想。
或许,一个胆大妄为的船长收下别人的赞助,去做许多人不敢去尝试的试图寻找到一条穿越寒冷的北方寒冷海域的直通欧洲的航线,有人认为北边或许有一片大洋或是水路。
或许,十几个人喝过酒后头脑一热,变卖了家产撑着一条小船出海,盼望着能够找到一座满是黄金白银的岛屿。
或许,数百个对现实不满且失望但又不想要改变的人,仔细商量过之后,买了一艘小船和足够的种子粮食去一些海外之地建立属于这数百人的梦中之城。
这样或那样的目的,让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清晰,让原本那些靠思维、感觉或是理应如此去定义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对世界认知的提升,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世界,而是包含了许多不同意义的世界。
殖民主义的触角向外扩张的时候,都城的街头暂时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成立的形形色色的公司会对世界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伤害。
在陈健与荷兰人就允许福建泉州漳州的沿海手工业者前往荷兰人控制的岛屿或是城市的问题还在绞尽脑汁的谈判的时候;在华夏印度公司在一位充满野心的年轻人踏出地租获利第一步的时候;在南洋公司正准备扩大股本以拉拢一些大家族股份合作权钱结合,并且准备在非洲建立起第一个殖民主义的奴隶贸易据点的时候……都城的许多人却没有在讨论这些事,而是被两本书所震惊,并且成为了许多人闲谈的时候的必备话题。
一本是林曦在陈健帮着修订过后以航海见闻、详实画作、和只是暂时提出了家养物种和野生物种间的选择、南方相隔几十里的同种象龟和鸟类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的、并非全本只是前两卷的《物种进化、守道而存》。
另一本则是兰琪在林曦的那本书出版后不久,借用了很多物种进化守道而存概念的、将生产力生产工具作为一种“道”、将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作为可进化的某种“物”、只是一本小册子和航海见闻集合的、没有预设立场的《关于氏族、聚落、国家、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合理与不合理的对财富的掠夺、男女关系等问题的杂记》。
这两本书不是凭空出现的,林曦在十年前就已经受到了陈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已经如同长在树林中的菌子的白色的根丝,在一场夏日的暴雨之后,这片林才发现那些各式各样的蘑菇一夜之间冒了出来。
而这样暴雨,便是之前那一次本可以很早回来却偏偏绕到了澳洲新西兰南美的那场环球航行。那些已经萌发的意识随着这一场航行,终于破土而出,十年的准备也让这本书在都城一经刊行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书名是守道而存,或者说叫适者生存,始终没有说强者生存的概念。
而林曦在前两卷最后的结语露出的担忧,也成为了这本书在都城的茶馆酒肆可可咖啡年轻人聚会等地被热衷讨论的缘由之一。
社会属性的人,和物种属性的人,是相同的概念吗?这是林曦的疑惑,也是她当初对月盟誓不去考虑社会属性的人的原因。
在那些充足的关于守道而存的证据之后,林曦试着询问人明白了这些道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如果人是一个物种,并且以物种概念去考虑人,那么最佳的选择应该是放弃任何的接生、医药等手段,这样人这个物种才可以比之前更为强壮更为强大。
如果人是一种社会属性,并且以社会性的考虑人,那么接生、医药等手段,就是有意义的且是必须要做的。
而问题在于,对人而言,人们所希望的人,也就是包含自己在内的这个集合,到底是物种属性优先?还是社会属性优先?
林曦真的不想考虑人的社会属性,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将人看成一种动物,可是现实却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
从加拉帕戈斯群岛得到的象龟和曦曦雀的样本上来看,林曦提出了新物种诞生的一个条件就是生殖隔离。包括其实可以生,但因为地理隔离或是因为求偶方式的不同导致的难以结合,都被视作生殖隔离的一部分或者说起点。
本来,这只是单纯的博物学的学术问题,可是有人却把这种生殖隔离创造新物种的概念牵扯到了人的身上。
配合着陈健所描绘的、携带私货的《环球见闻录》,有人在看过林曦的这本书后,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
既然说生殖隔离是新物种诞生的基础,但这种基础又分为受精前隔离与受精后隔离,那么欧洲的贵族与平民之间到底是同一物种?还是已经分为了两个物种?
同样,这种情况在国内也一样存在,那些大家族之间的通婚,以地位、经济等原因导致的受精前和隔离,与那些动物的因地理隔离导致的求偶手段所导致的不同有什么区别吗?
如果没有区别,那就是说不仅仅是分出了同是人的阶层,而在博物学的角度上实际上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成为了不同的物种。
如果说是不同的物种,那么弱肉强食就是合理的。狮子当然要吃羊,这是自然之道,天经地义。
但是,羊不会吃羊。所以,如果说还承认人是一个物种,富人穷人还是相同的物种,那么弱肉强食的社会就是不合理的。
同样,如果说是不同的物种,那么狮子固然可以吃羊,而且是用尖牙利爪吃。那么,羊也一样可以抵死狮子,只不过用的不是尖牙利爪,而是用的犄角。既然如此,任何的起义与反抗,似乎都可以赋予正义性,因为总不可能说狮子可以吃羊,而不准羊反抗……
这是陈健所没想到的人们对这本书的反应,当听到人们在谈论这些事的时候,不由不大吃一惊,重新审视自己的很多“经验”所带来的思维错误。
至少,他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犯了没有立足现实实事求是的错误。
与正常世界线上关于物种进化的书一经出现所带来的影响截然不同,一如当初陈健抄袭哈姆雷特的时候去掉了那些给予基督教文化圈才能理解的纠结一样。
正常的世界线上,进化论挑战了神创不变论,所以在欧洲掀起了徐然大波,那是有欧洲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轩然大波。
正常的世界线上,赫胥黎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经传播到中国,也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反思。一则是因为子不语乱力乱神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