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春秋,《春秋。桓公六年》中有这样一则记载:秋八月,壬午,大阅。解释《春秋》的《谷梁传。桓公六年》中阐释道:大阅者何?阅兵车也。
统治者定期阅兵,其用意除了检查军队兵员素质和战备状态外,更多是为了向百姓和外夷炫耀威风、武力,以威慑人心。另外,战前或战斗间隙进行的阅兵,叫做‘观兵’或是‘观师’。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了。
如今新秦的大阅,算不上‘观师’,1941年底斯大林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才是真正的观师。
魏文帝曹丕的《广陵观兵》中所描写的阅兵场景浩大雄浑,蔚然壮观,令人心神惊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而众所周知的长城嘉峪关。就是古战场里一个能容纳几十万兵马的阅兵大校场,其大校场至今还保存完好无损。
刘暹的此次大校阅准备了近两万名将士,全军以整编师、独立旅团为建制。每部选派一个方阵的代表,加上英雄部队和军校生、炮兵、海军。能不能‘不战屈敌虏’他不知道,却绝对能——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曹丕《广陵观兵》的最后一句话是真正说明了阅兵的根本目的。但这些也并不是随随便便哪一个国家的阅兵都能够做到的。
现今的地球,除了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大校阅以外,就是德国人的阅兵,也不可能爽快的让他们的对手低头。可不能做到就不阅兵了吗?只要展现出国防的实力、彰显出军队的风貌、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豪情,也就足矣了!
西方同样有许多关于阅兵的文字记载。西历18世纪时候。西欧不少国家阅兵式盛行于军队。尤其是世纪之交的拿破仑战争期间,将帅检阅部队是如同家常便饭一样。
而前世的刘暹,天朝五十周年大阅兵,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势,雄壮之势,是看的他热血沸腾,豪情满胸。
尤其是五十年大阅兵,那时刘暹还是个少年,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这等雄壮、威武的阅兵。脑子里第一次有了‘大阅兵’这三个字的概念。其影响力,对刘暹的冲击是影响至深的。
此次新秦大阅兵,虽蕴含目的众多。但于刘暹看来,依旧是激昂人心之力第一。
也所以,他对此次阅兵的‘表现’关注之极!
他要搞出来一个亮瞎所有人眼的完美阅兵来。要以最强大,最刺激的视觉冲击,折服每一个大阅兵的观众,折服整个北京城。
全军各部抽调来的受阅部队在三个月前就全部来到了北京,其中除新疆军区外,各部受阅部队都是从军中的一线部队中抽取出来的,一共组成了二十四个陆军方阵。六个骑兵方阵。而再加上海军陆战部队一个方阵,海防部队一个方阵。海陆军校生各一个方队,后勤工程兵一个方阵。海军一个方阵,步兵阵列一共是三十六个方阵。
接下就是炮兵。从54口径的小炮,到75口径的野战炮,然后是口径的重炮口径的重炮,最后是口径的重炮,五个不同口径的大炮,或山炮,或榴弹炮,一共为十个方阵,400门!
而四十四个方阵,总兵力超过了两万人。
这些人从年前就开始训练,腊月的严寒也在战士们激昂的士气和沸腾的鲜血面前退却。
一举手,一投足,整齐划一,简洁明亮!
笔挺的军装,饱满的士气,蹭亮的武器,明亮的军靴。他们将在全世界人的眼中正式竖立起重工军人新的形象。
德法的步操各有各的特点,秦军随自解放军的步操,在刘暹的眼中更比德法胜过一等。至少这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所谓的欧式鹅步,还是让欧洲人去踢吧。中国人走的是正步———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刘暹的眼中,中国解放军的正步踢得是最漂亮的,军姿是最威武的。他虽没有当过兵,但他受过军训,论坛上灌过水,当年嘲讽朝鲜那夸张的阅兵式时,对于正步颇有些了解。
反正从汉中走出来的秦军,如今大一统的华夏百万精锐,就是被他这么的操练出来的。
排面如刀切,摆臂似流光,踢腿像射箭,落地镇雷霆。
横看、纵看、斜看,都是一条线。线线笔直,整个队列整齐划一的美让人震撼;势如雷霆的足音,踢腿带风,落地砸坑的铿锵步伐,力量的美能冲击人的心灵;绝对标准的步幅。绝对均匀的步速,绝对正直的走向,绝对准确的读秒。还绝对协调的配合,给视觉带来的完全是一场无与伦比的盛宴。
解放军检阅部队的每个战士。都是一尊秦俑,受阅者个个胸怀壮烈,观阅者个个心潮澎湃。大阅兵,军威震撼,兵行壮阔,步履强劲,齐勇若一,让人目不暇接。让人美不胜收。
刘暹要的就是自己的军队能像后世的解放军一样威武雄壮。虽然有时代的差距,可阅兵和精神面貌这东西,是能够用训练和不同的激昂亢奋来替代的。
对于现在的国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感慨并不比原时空的1949减少了去。
天朝上国的光辉刚刚陨落,还能追忆,刘暹继而复兴,国人心胸中的澎湃激情就也同样被迸发了。
然后就是苦训、苦练,苦训、苦练,苦训、苦练……
刻苦,刻苦;努力。努力!
总能够让刘暹看到满意的。
两者碰撞在一起,那激发的效果也并不比后世的解放军精神面貌差。
总之,他要此次大阅兵四十四个方阵官兵。全部体现出后世解放军大阅兵中的那种如海浪拍岸,似松涛阵阵,随大地共鸣的力与美的统一,威武与庄严的展现,纪律与意志的凝聚。
……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鞑虏不顾身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华夏心。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采石一载复金陵,河北中原次第平。
雄师铁军出关外,蔽天神骑荡胡尘。
……
新秦七年,二月二十日,激昂的歌声响彻宏大的**广场。
原时空,里八年抗战,国难危急之时的远征军军歌,稍作修改,就成为了这个时空中的新秦帝**歌之一。与红巾军战歌,还有《重回汉唐》等几首前世皇汉耳熟能详的歌曲一起,是传唱天下。
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歌声刚落,第二首军歌即起。广场外,观阅的数以万计的百姓被这一曲曲催发精神的歌曲,激励的昂情振奋。呼啸声,欢呼声荡掣九霄。
“轰轰轰——”九十九门礼炮齐鸣九响,震耳欲聋的炮声使原来渲染的**广场变的安静下来,炮声中带有的威严肃穆之气扑面而来。
礼炮声后,总参谋部部长,陆军上将军齐大林宣布诏书:“阅兵开始!”
黄钟大吕声立即响起。
伴随着滚滚如雷的炮声,三队仪仗兵首先掣旗而出。第一队,正当中一名掣旗手双手向前倾举着新秦帝国国旗——五星红旗!
身后两名护旗手,一着陆军礼服,一着海军礼服。
国旗过后,分别为陆军军旗和海军军旗,陆军军旗还是当年的赤色红旗,海军军旗则已经演变成了另一幅模样,赤色军旗下方镶嵌着三蓝两白五道细带,掣旗手后更有两名着本军种军礼服之仪仗兵护卫。(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八章 赫赫华夏歌()
刘暹很激动。这是新秦新的国旗——五星红旗第一次登台亮相。
就是在去年,第八建设兵团的一队劳工在和田地区一处尼雅遗址的古墓中发现了大批华丽的织锦。
该织锦来自汉代,出自蜀地。是中国千百年来丝织精品的代表蜀锦!其色彩之斑斓,织工之精细,实为罕见。更有其中一块织锦护膊,尤为光辉灿烂、耀人眼目,青底白色上赫然织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令世人震惊,被皇室收为国宝,影响广泛。
刘暹也趁机更换了国旗,改赤色红旗为五星红旗,前者专门作为陆军军旗。
实在是太‘幸运’不过了。刘暹姓刘,当初建立国号时,很多重臣大将都倾向于‘汉’!刘暹是怕太狭隘了,所以否了去。
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语最早可见于《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在中国古代,五大行星的星占最为重要。“察变之动,莫著于五星”,因此五大行星星占关涉的均为军国大事。按照中国古代星相学和阴阳家的说法,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五星,如果同时出现在东方天空中,则对中原王朝有利。恰恰在汉元年(前202年)时,此五星同时出现于东方井宿中,被认为是汉朝兴起的祥瑞迹象。
现在这个‘祥瑞’应在了刘暹头上,若不顺势利导一下,刘暹都觉得不好意思。他废这么大的劲,虽然不单单只为了改换一个国旗。但这也是他的目的之一不是?
在他的前世——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典故’不要太有名了。这祥瑞的含金量实际上是很低廉的。刘暹就知道和田那地儿有着块让人心醉的宝贝在。
国歌在三队仪仗兵通过**城楼的那一刻响起。
“赫赫华夏立东方,人文初祖数炎黄。三皇五帝遗厚德,夏商两周拓土疆。
祖龙一统文轨同。汉武奋烈四边空,魏晋风流今犹在,大唐气魄尚未终。
仓颉落笔鬼神哭,蔡侯造纸天地动,孔孟老庄墨韩孙,百家争鸣百花红。
有屈子涉江,有苏武牧羊,为飞将军箭。为岳武穆枪。
汗青留丹太史笔,精忠为国放翁诗,太白醉狂成剑气,东坡豪唱随大江。
曾随定远入虎穴,曾与散朝灭敌国,犯我虽远亦必诛,岂容宵小做歌舞。
五岳接天何其高,三江连海何其广,丝路花雨通绝域,茶道铜铃动蛮荒。
五千载日月。八万里家乡,倚天有长剑,卫国当自强。
我辈青年郎。立志乘少壮,勿学痴儿女,老大空惆怅。”
【圣者晨雷大才】
《赫赫华夏歌》!
奏乐一起,上至刘暹,下到观众中的一员,全都肃穆而立,和声而唱。
或许这首歌的歌词对于文人雅士而言太过直白了。但刘暹喜欢!
并且《赫赫华夏歌》也以自身直白、大气的魅力,在民间传播飞快,得到了极大的支持。
三队依仗兵过去后。就是三十六个步兵方阵中的第一个亮相者——帝国禁卫师。有当代御林军之称的禁卫师,为此次大阅兵。在队伍里特意精挑细选了五百名官兵和两名营级正副指挥官,全都是一米八的大个。排成20*25的步兵方队。正看一条线,斜看一条线,横看是一条线,竖看也是一条线,步法整齐如一,矫健有力,落步声响亮整洁。
观阅前的校场演练,刘暹和军中各上将看过后都是赞不绝口,还多言禁卫师方阵尤为醒目。当然是有拍马屁的嫌疑。可另一个侧面也证明,禁卫师方阵的水准绝对不差。不然那么多的军中重将可不会拉下脸皮来拍这个臭屁。
高大的身材,脚下明亮的长筒军靴,钢枪倾在胸前,枪口向外一条直线,雪亮的刺刀直指前方,在春日的阳光下闪耀着逼人的寒光。
如此的亮相,如此整齐的队伍,在方阵还没有抵达**城楼时,下面的百姓和中下级官吏就已经发出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当士兵们走到**城楼东侧的那条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