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铁卫 >

第178部分

大明铁卫-第178部分

小说: 大明铁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瞧衲苋菽忝侨绱朔潘粒蔽颐鞘巧底勇穑俊

    差人们面面相觑,没人敢接话。这位四爷可不像刚才的红毛南蛮是能随便打发的阿猫阿狗,他是福建海防游击郑芝龙的四弟郑鸿逵,对日贸易的负责人,身后站的是拥有几千条船、部众十万计的安平郑家。

    “你们几个小角色做不了主,去,把尼崎兵介叫来,如果他无法给我一个说法,我就去找奉行大人,再不行,就去找锅岛家(附:锅岛家是肥前藩的藩主,长崎就在其境内,而且是幕府直管的港口。)的家主!”郑鸿逵大声说,“就算闹到江户去,郑家也不会忍气吞声,咽下这口恶气!”

    惊慌失措的差人应付不了郑鸿逵,面对以郑鸿逵为首越来越多的商人,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去请町役人尼崎兵介出面主持大局。

    得到消息的尼崎兵介匆匆忙忙往奉行所赶,一路上恨铁不成钢地问:“不是让你们少掺点给郑家吗?其他的明国商人和南洋来的南蛮人都好对付,唯独这郑家不能得罪,你们究竟有没有听从我的话?”

    差人们支支吾吾,无言以对。从上到下收受了巨额贿赂后,他们只想着如何把调换之后数以万计的特铸银拨付出去,完成“洗钱”的过程,哪里还顾得上按对象不同区别对待?

    奉行所门前,尼崎兵介连连鞠躬,向郑鸿逵道歉,却无法平息对方的不满。借助郑鸿逵的出头,来自大明各地和南洋的商人们联合起来,发起了“拒收劣银”请愿行动,长崎奉行所的交易暂时陷入了停顿。动静闹的如此之大,惊动了幕府派驻对马岛的特别调查人员,井上政重改变了策略,停止对栈原城的调查,直接来到了长崎。

    这样一来,简单粗陋的掉包计就露馅了。经过对商人们提供劣银的辨认,以及对奉行所库房存银的盘查后,涉及幕府督运特铸银官员、对马藩、长崎奉行所多人的惊天大案裸地呈现在特别调查人员面前。井上政重不敢怠慢,在第一时间将此事上报江户。

    江户,将军府。

    “岂有此理!”德川家光大发雷霆,“我们的官员,居然轻易就被明人收买,精心安排的计划居然就这样毁于一旦!”

    松平信纲大声说:“将军,请把相关人员召集回来,命他们亲口向将军认错,然后切腹谢罪!”

    “没错,这些家伙真是可恶,到时候就由信纲你来担任他们的介错人(附2:“介错”,汉语词汇,是出自日本历史上为切腹者来担当补刀行为之人的称谓,是指在日本切腹仪式中为切腹自杀行为因某种原因失败后的补充斩首行为,以让切腹者更快死亡,免除痛苦折磨。幕府时期,逐渐发展成了变相的斩首的代名词,切腹人的动作只是象征性的,砍头才是目的,变成了惩罚措施。)!”德川家光恨恨地说。

    阿部忠秋提醒:“将军,处死这些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既然明人能够贿赂这一批,难保他们不会贿赂下一批人,财帛动人心,在巨大的金钱诱惑面前,谁也不能保证会发生什么。”

    德川家光闻言冷静了一些:“那么,忠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釜山那边的事情?”

    阿部忠秋回答:“如果特铸银无法达到目的,并且破坏了长崎的交易秩序,为了丢车保帅,请将军颁布第四次锁国令,下令关闭对马岛和釜山的交易通道,彻底斩断明人伸向我国的魔爪。”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上洛() 
“第四次锁国令吗?”

    面对阿部忠秋的提议,德川家光沉吟起来。

    幕府的锁国令是从寛永十年(1633)开始发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幕府的统治,其次就是切断国内与海外市场的直接联系,抑制商品经济发展,使小农经济免受冲击,以维护封建的剥削制度。第一次的锁国令内容是禁止奉书船以外船只渡航,同时禁止滞留外国5年以上的日本人回国,第二次重申了第一次锁国令的内容,第三次则规定明国、荷兰以外的船只只能进入长崎,彻底关闭了平户港。如果按照阿部忠秋的建议,那么第四次锁国令就是断绝日本通过对马岛和朝鲜的联系,除了长崎一处,再无任何与外的贸易往来的窗口。

    阿部忠秋劝道:“将军,虽然对马岛能够带来明国的生丝和朝鲜的人参,但并没有重要到无可替代的地步。生丝和丝绸,长崎也能提供,郑芝龙和明国南方的商人比起霸占釜山倭馆的那个家伙,看起来更容易应付;至于人参,虽然也是很重要的东西,但比起幕府的统治来,就显得无足轻重了——明人已经渗透到了对马国甚至是幕府派出的官员之中,如果还不斩断他们伸出的手,迟早会蛊惑越来越多的人,站到幕府的对立面。要知道,西部的那些诸侯们,一向与海外的南蛮走得近,难保不会有异心……”

    事情上升到影响幕府统治稳固的高度,德川家光面色凝重起来。以萨摩藩为首的西部强藩,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确实与南蛮人走得近,加上历史因素,西部各藩历来与幕府不太对付,如果再任由陈雨这样居心叵测的人继续渗透到日本的方方面面,谁知道会出什么乱子?为了一己之私,陈雨能拉对马藩和幕府官员、长崎奉行所的人下水,蛊惑其他西部各藩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通其中关节,德川家光严肃地说:“忠秋说得有道理。那么,就下达第四次锁国令,彻底关闭对马岛和釜山的贸易通道吧!”

    陈雨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动作,会彻底改变历史的走向,让幕府提前发布了第四次锁国令。按照原本的历史,第四次锁国令本应在明年(1636年)公布,而且内容仅仅是放逐葡萄牙人的家属到出岛(附1),不涉及对马藩——釜山的贸易(历史不改变的话,日朝贸易一直会持续到18世纪末)。

    幕府的锁国令发布之后,大批武士赶赴对马岛和长崎等地,接受文登商行贿赂的幕府官员、长崎奉行所官吏等几十人先后被勒令切腹,宗义成也接到了幕府的通牒,限期改易(附2),对马藩的大名将从御三家之一的尾张德川家中选择子弟担任。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九州岛,对马藩和长崎都陷入了旋涡,人人自危。

    宗义成彻底乱了阵脚,如果真的改易,对马藩宗氏就会在他手中终结,延续不到三代,这样他就是宗氏的罪人。走投无路之下,他接受了胜井小次郎的建议,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违背了幕府严禁日本人离境的命令,悄悄乘船来到铁山,向陈雨求救。

    朝鲜总督府内,宗义成恭敬地跪伏于地,对陈雨请求:“都提调大人,请您伸出援手,挽救对马藩的命运!如果改易,宗氏就此消亡,换成强硬派继任,两国贸易彻底断绝,相信也不是大人愿意看到的。”换做以往,作为一个享受十万石高待遇的大名,他如论如何都不会向一个外国的武将如此卑躬屈膝的,但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陈雨是他唯一可以指望的对象,什么气节、自尊,都顾不上了,领地、权力和生命都要没了,还在乎这些做什么?

    在宗义成到来之前,陈雨已经通过情报司知道了大海对面发生的一切,也了解了改易对一个藩国而言意味着什么。他的主意已经决定,只是等着宗义成做出选择——这种选择并不会影响他的整体计划,但会改变他为实现目的采取的手段,也会改变宗义成本人的命运。

    陈雨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宗义成面前,亲热地扶他起来,和颜悦色地说:“宗太守,虽然你我都明白,我们接受朝鲜的官职都是权宜之计,但毕竟有这份同朝为官的情谊在,我就不会对你的事情坐视不理。你放心,我不会让幕府的阴谋得逞,对马岛和釜山的贸易决不能断绝,对马藩也不会更换领主。”

    宗义成松了一口气,有了陈雨的承诺,他心里总算安稳了一些。

    “多谢都提调大人仗义出手。只是大人打算如何干预此事?明国与日本并无外交联系,就算贵国皇帝也无法出面,难道是要诉诸战争吗?”

    陈雨回答:“日本从我朝太祖开始纳贡称臣,以藩属自居,只是后来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再甘于称臣而已。大明皇帝现在干预不了日本国政,但不意味着我也没有办法。只要宗太守愿意配合,我可以支持对马藩上洛,让幕府收回关闭倭馆和改易藩主的命令。”

    “上洛?”宗义成有些迷惘。

    在日本,上洛是个特定历史时代的名词,因为天皇所在的京都别称是洛阳,所以从战国时期起,大名带兵攻入京都的行动被称为“上洛”,一般是指实力强大的大名集结大军开往京都朝见天皇,以证明自己拥有争霸天下的实力。对马藩实力孱弱,历任藩主从不敢有这样的念头,忽然被陈雨提起,宗义成一时还无法适应。

    陈雨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天皇和幕府将军谁是日本实际的掌权者,你比我更清楚。所以,我让你去的不是京都,而是江户!”

    ——————————————————

    附1:出岛位于平户港外,江户时期为了安置葡萄牙人建造的扇形人工岛屿,是实行锁国政策之后极少数供外国人长期居住的地方。

    附2:改易是江户时代对武士的一种惩罚,比切腹轻,比蛰居重。受改易惩罚者,免去武士的称号降为平民,并没收其领地、房产和家禄,后多用于惩罚地方大名。

    

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上远征() 
“去江户?”宗义成心里有些惶恐。

    对马藩有几斤几两他比谁都清楚,整个岛内的青壮男子也就万余人,除去作为基本劳动力的农民,能拉出来充当武装力量的人也就三四千人,这其中还被文登营在去年火烧栈原城时弄死了一批,真正能顶上战场的也就三千不到,这样孱弱的力量,别说上洛了,只怕刚出对马岛,就被幕府和亲幕府的大名轻而易举地拍死了。

    陈雨看出了他的不安,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放心,本官不会让你的臣民去送死的。上洛是以对马藩的名义,但是文登商行与对马藩利益一致、唇亡齿寒,自然要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宗义成听出味来了,对方就是借对马藩的这个壳,其实是以自己的武力向幕府施压。这样一来,即便爆发武装冲突,也不会演变成明国和日本的国战,只是地方大名与幕府中央政府的冲突,战争能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不会无限扩大。

    他不知道自己在其中会遭遇什么样的下场,内心其实是恐惧和排斥的,但是事到如今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不接受对方的“好意”,幕府就要改易,宗氏就会消亡;接受对方的安排,哪怕是作为旗子,只要有利用价值,就有保住权力和领地的机会。

    宗义成恭敬地伏在地上:“下官愿意听从都提调大人的差遣。”

    “很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宗太守愿意站在本官这边,以后定不会亏待你。”陈雨站起来,意气风发地说,“就以对马藩的名义,发出檄文吧,昭告天下,历数幕府对地方大名的压迫,阐明自己的立场,争取其他大名的同情和支持。檄文发出之日,就是大军北上之时!”

    崇祯八年、寛永十二年(1635年)七月,对马藩发出了针对幕府的檄文,称幕府施政残暴、压迫诸侯,逼不得已要率军赶赴江户,要向幕府讨个公道。檄文一出,日本举国皆惊,处于金字塔底层的对马藩居然敢“以下犯上”、鸡蛋碰石头,宗义成是疯了吗?

    随着檄文发出,早已做好准备,枕戈待旦的文登营就开始了行动。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成群结队的士兵从铁山卫的兵营出发,登上了运兵船;水师的船队满载着炮弹和弹药驶出了船厂;情报司的人一批批赶赴日本本土,为大军搜集情报。

    朝鲜国君李倧带着大臣们来到釜山,亲自为大军践行。

    釜山港码头,李倧激动地对陈雨说:“爱卿若是能远征东瀛,煞一煞倭人的威风,替本朝出一口恶气,就是本朝的第一功臣,千百年后,臣民们都会宣扬传颂你的功绩!”

    陈雨对幕府动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海贸的巨大利益,并不是为了朝鲜,但是面对李倧脸上贴金的说辞,自然不会点破,“义正言辞”地回答:“臣一定会全力以赴,替壬辰倭乱死去的将士和百姓讨还一个公道!”

    李倧头点的鸡啄米一般:“甚好,等大军凯旋而归,寡人就带着两班官员在釜山迎接,进爱卿为太师、推安国奉上功臣!”这样的荣誉,在朝鲜的历史上,只有李舜臣、姜邯赞、乙支文德等极少数救国英雄生后被追赠过,活着的臣子受此殊荣从无先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