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677部分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677部分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之前出了徐良的事情,虽然徐良是中管干部,轮不到他这个省纪委书记,但牵连出来的毕竟还有一串省管干部,要说他这个纪委书记没有一点压力也是不可能的,这同样也是一个化不利为有利的机会。

    利弊都很明显。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洪志路权衡之下,也很难决定,心里还是犹豫着。

    陆政东喝了一口茶,从包里拿出一份材料递给洪志路,微笑着道:

    “志路书记,你看看这个。”

    洪志路接过一看,是关于贝湖省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规划修正案。

    “真要是能够实施,那这几年建设的里程数将是前面十几年的数倍。”

    陆政东点点头:

    “是啊,交通设施的滞后是阻碍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不得不想办法。花大力气进行解决,想想当初第一条高速公路几乎都是倾全省之力,砸锅卖铁才搞起来的。确实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不然我们省的情况恐怕还要更糟糕,若是能够咬咬牙,过几年苦日子,再把贯穿南北的这条大动脉打通,恐怕现在贝湖的局面就要好很多,可惜后来者没有坚持。现在的情况总是要比那时候好,我们一定能够办成。”

    当时力主建设这条高速公里的老书记正是当年提拔洪志路的伯乐,陆政东以作为谈话的切入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洪志路也点点头。他也很清楚这是老书记最大的遗憾,可是就在那条路修通不久老书记就调离了贝湖。离开贝湖很多年了还常念叨此事。

    “这得需要多少资金啊,不说捏紧裤腰带。就是我们贝湖这点家底,砸锅卖铁都不够,这么大规模的贷款,估计银行的见到省长你都会绕道,估计背后都管省长你叫陆见愁……”

    洪志路难得的开着玩笑,事实上他也是心里摸不准陆政东到底是一个是你心思,所以才会这样。

    陆政东一听不禁呵呵一笑:

    “志路书记看来对银行的人很了解,银行那就是典型的嫌贫爱富,咱们贝湖底子薄,京城那些银行总部的都不待见我们,真要为这样的事情找上门估计还真得躲我,想从他们那里增加贷款额度,贷这么多款确实是不可能的。至于省里那些财政资金,要面对的事情还很多,不可能投入在这上面。”

    洪志路看了陆政东一眼,陆政东既然给他看这个,肯定是有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也被勾起了兴趣:

    “既不动用财政资金,也不举债经营,那资金从那里来?”

    陆政东笑着道:

    “除了银行,也还是有其他一些机构也很有钱的,比如社保,保险公司的一些资金,贯穿贝湖南北的这条大动脉的资金大体已经是有了着落了……”

    “哦……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只是恐怕也不大容易吧。”

    陆政东点点头:

    “那是退休人员的保命钱和保险公司的钱,在保证资金安全上也是相当严格的,对方肯定也要看我们能拿出一些市民措施保证他们的资金安全。”

    陆政东顿了一下道:

    “还有很重要得一点,我们自身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加快这方面的建设,还得要多渠道进行筹措,对于我们贝湖这样的地方来讲只有做早起的鸟儿,在别人还没来得及发现的机会上做文章,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的管理监督不到位,被人钻了漏子,直接的间接的损失肯定不少,或者出了比较大的问题,恐怕也吓得真正有意愿参与进来的资金持有人望而却步了,机会很难得,如果那样的话,早起的鸟儿也变成考晚起的鸟儿了,也许又会错过一次绝佳的交通大发展的机遇,进而影响到贝湖全局的发展。如果真是那样,那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陆政东颇有些感慨的说道,洪志路看着陆政东。也有些感慨,看得出来。陆政东也是真下定决心要把贝湖的交通搞上去,把贝湖的经济搞上去,可是要把他推上第一线,他心里还是没有底……

    洪志路正想着,陆政东又缓缓的开了口:

    “春节的时候我回京城遇到中纪委的山岳书记,山岳书记说到徐良等人的案子教训深刻,现在贝湖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更要注重这方面的建设……”

    洪志路也道:

    “是啊。确实是教训深刻,确实是要我再这方面要进一步加强……”

    洪志路明白陆政东话的意思,那就是这件事可以通过中纪委试点来操作,这样他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压力,这还是可以考虑的。

    两个人谈着,没一会,周书明也终于到了,两个人起身迎候周书明坐下之后,周书明也没有绕弯子,也明确的表达了这个意思。表示会全力支持洪志路这方面的工作。,在中纪委方面有所表示之后,也会在常委会上进行讨论。

    书记和省长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态度一致。有中*纪委的首肯,有省里一二把手的全力支持,手里既有尚方宝剑,承担的压力也小了不少,洪志路心里这才有了底,当然洪志路心里也有那么一点疑惑,虽然这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法建设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情。科长什么和陆政东什么时候居然能够如此默契了?

    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周书明最大的心病就是罗浮黎的事情。之前的沟通中陆政东非常委婉的表达了支持罗浮黎去外面“闯一闯”,这对于周书明来讲无疑是最好的消息。当然周书明不知道陆政东是更看重长远才做出那样的决定,在周书明看来陆政东是做出了重大妥协,自然是希望作为交换,肯定也要给陆政东一些相对应的回应,才会让陆政东真正那么去做,这便是回应之一。

    回到贝湖之后,陆政东在节后的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省里高速公路要加快建设,并宣布贯通贝湖的高速公路进入实质性筹备阶段。

    这个消息在省里已经传说了很久,但正式宣布依然还是让人振奋,特别是高速公路沿线。

    最先启动的这条高速公路既贯穿了贝湖,同时也会对接外省通向南方的高速公路带。

    贝湖这些年主要想打通的外部通道是西南的出海口,和向东长三角的出海口,而这条高速公路的建成,意味着也打通了珠三角的出海口。

    加强和发达地区的连接、联系和合作无疑使促进贝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身处内陆而言的贝湖,一个出海口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以及引进外资都很重要。

    而在陆政东之前的几任领导都把推动建成西南的出海口和加强与长三角的合作作为重点。

    对于长三角,很多人感觉都比珠三角要好,特别是贝湖人,当年计划经济时期浦江所产的产品质量让他们印象深刻。

    对于很多贝湖人来讲,浦江人虽然有小气瞧不起外地人等诸多毛病,但总体来讲素质还是可以的,可那些叽里呱啦的老广留给他们的印象就更差,珠三角就像一个暴发户,没有长三角那么有底蕴,加上之前计划经济的这么一层关系,很多贝湖人的第一反应合作还是长三角好,何况这几年长三角的发展风头正劲,正是受追捧的时候,所以很多领导都是把加强和长三角的联系作为第一选择。

    可是实际上翻看地图就能明白,珠三角到贝湖直线距离只有六百多公里,是长三角与贝湖的一半,至于到西南边陲的出海口,直线距离虽然近,但是西南是山区,实际建成的高速公里也只比长三角近两三百公里,这条高速公路开通之后,从西原到花城全程只有七百多公里,开车只需要七小时左右。

    陆政东由此谈起了全省的招商引资工作。

    陆政东才谈完高速公路的事情又谈起招商引资,这不禁让很多人深思,这不仅仅是多了一条出海通道和多了一个和发达地区联系的纽带,而是到底哪个发达地区才能真正能够对贝湖的发展起到更大的带动作用?

    到浦江的高速公路通车之后,这些年贝湖上上下下也是满怀信心,就加强经济联系和长三角进行过交流。也没少想从长三角招商引资,特别是产业转移提出来之后,更想利用这样的机会承接这些地区的一些产业转移。

    但很尴尬的是这样的合作是典型的政热经冷。双方的政府还是有这样的意愿,可市场不卖帐。至今没有什么成效,长三角地区在贝湖的投资依然少得可怜。

    这里面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还是双方经济在互补性上比较欠缺,双方的经济结构兼容性不强;还有一个很重要额原因是产业转移的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而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很大程度上,这些企业是看的市场,而不是看当地政府的脸色。

    陆政东在会上谈到。这些民营企业和资本除了成本和资源方面的考虑,更会考虑其他一些相关的配套的东西。

    陆政东提出了一个观点,贝湖是有廉价的劳动力,完全有能力承接这样的产业转移,但仅仅是这个还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人把产业转移简单的理解为生产的转移,这是很片面的……”

    陆政东强调着,在西部大开发提出来之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问题就提了出来,但贝湖在这方面显然是不够的,主要还是在对产业转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真正成功意义上的产业转移承接。应该是以承接生产环节为基础,同时以引进设计、创意、科技为方向,带动整个产业升级的过程。”

    产业转移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产业之间容易在某一地理区位上集中。属地化采购,属地化生产和,属地化销售,也就是不但要能够便利采购,便利生产,还得有相对成熟的市场,或者具备开拓的潜力这样的企业会对此更有兴趣。

    这些贝湖都不缺乏,贝湖所在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对人口众多和广袤的中部地区具备市场的辐射性。

    但贝湖在很多想要承接的产业上还是比较薄弱,毫不夸张地说。虽然很多产业重心在东部,南部。但是产业资源的重心却在中西部。这也预示着这次产业大转移将会是一次整体产业链的转移,而不仅仅是单一环节的转移。或许在短时期内。这些原料产地还无法建立起配套的软硬件系统,但是都会朝这方面发展,最终形成以产业链中某一环节为基石,从而带动整个产业上下游向某一区域集中,最后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成本上来讲更为节约,这对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而言特别重要,这是产业转移中一个很重要的需求。

    在紧跟市场的条件下,承接包含设计、创意和先进科技、工艺的产业各个环节的转移,打造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从而带动整个区域产业的二次升级,将是未来趋势所在。

    如何在以经济规律为指导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同时,寻找出一条符合贝湖客观实际的产业转移承接规划路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赢得更多的产业转移的机会……

    散会之后,下面的人一边三三两两的散去,一边也讨论着。

    “听说这些高速公路不准备花财政资金,这根本不敢想象,陆省长办法真是够多,这样一来,贝几年内就基本形成规模,这样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全省来说都是及时雨。新年又是一番新气象啊!”

    省里一位厅局的干部笑着对一位地市市长很是感慨的说道。

    “是啊,我们市里早就盼着高速公路能够早点修通,说了这么多年了,现在总算是有个准信了。看来这一次应该是能行,我们市里也得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不然到时候真上马了,却卡在我们市里,那就不好说了。”

    “是啊,有这样一个真正懂经济的省长,我们的工作也好做多了,还有这承接产业转移,我们市里也是很下了一番功夫,招商引资的工作人员常年驻守在长三角却收效甚微,市里也是苦思不得其解,听陆省长这番话,才知道原来之前完全就是无头苍蝇乱撞,现在才搞清楚了方向,我们贝湖还是南方的东西当道的多,今后不但要向东看,更得向南看。”

    虽然陆政东对于贝湖经济总量追上山秦并没当回事,但对于下面的人来讲,却是不这样看,贝湖这么多来一直没实现的事情,甚至在去年年初的时候还看不到这样的迹象,可陆政东却是做到了,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个奇迹,有了这个基础,下面的人对于陆政东所提出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就更为信服……

第八十七章 风头正劲() 
陆政东既然敢在大会上宣布高速公路计划,那么资金的落实也就基本上已经有了眉目,当然至于怎么落实,这还是相当保密的,省里也只有极少数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