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耿精忠-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远处的副将邱实也过来扶着阿灵额,又喝令城头的清军将那几个亲卫扶下城去医治。各军有自己的医士。随州城内所有的大夫也都被征用,但只是没有马尾军那么训练有素。
阿灵额大口的喘息,仍是惊魂未定看洛阳守备忙活,脑子不由转过一个念头:“自己被岳乐王爷留下断后,本来就是九死一生了,这一次不死。必须好好的犒劳这些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弟兄们。”
忽然有一个守城士兵大叫:“看,那是什么?”
阿灵额急忙看去,只见吴军土台后面,现出了数十座活动的木塔,各高有两三丈。下面有车轮可以推徙。十几座木塔推动前来,城上守军都是呆了一呆。
阿灵额脸色难看,咬牙切齿吐出一句话:“反贼居然想要用攻城塔来攻我!”
攻城塔也不是稀罕物件,在前明的时候就有用过,塔体高大,塔下装有轮子,可以行进。在进行攻城战斗时,将它推近城墙边。士兵就能从塔顶的平台,直接跨到敌方城墙头。十分方便,比云梯要省力。而且也能让更多的士兵等上城头,一旦大量士兵登上城头,那么这城也就守不住了!
城上清军想不到吴军竟会制作木塔都是惊呆。这东西好多年每人用过了,现在攻城主要都是用大炮,轰开了就是了,只是你有大炮我也有大炮。还把城门保护的那么严实,一般士卒都进不了城门洞。尤其是马尾军喜欢炸门。现在吴军清军都学聪明了,事先在城门洞里就堵上了。你一下子也炸不开。
其实也不难理解,吴军麾下的军匠也不少,好几个省的,工匠众多加上军中人手众多,想制作几十座攻城塔,并不是那么难的事。
黑压压的人潮过来,每座攻城塔都是数十吴军士兵推动,攻城塔的周边,也尽是吴军步卒手持大型盾牌护卫。阿灵额看那些木塔前端还有两个小轮,显然当木塔架上后,用来固定之用,使塔身更为稳定。每塔上还有销轴、辘栌等装置,若是数塔并使,塔身便宽达数丈,十数丈,更利攻城之人爬上来。
不过于此同时,在木塔的一边,还有无数的吴军扛着云梯,梯身长厚,每梯需数十贼才能移动。随便一数,怕有过百架。随在这些云梯身旁后面,又是无数的吴军步卒,持刀携牌,只等云梯靠城,就然登城攻击。这十几架攻城塔已经是大威胁了,吴军有没有放弃云梯攻城,这下可好,双管齐下,城头的清军就这么多,就算不断补充,也是艰难万分。
“开炮,瞄准了,给我轰散那些攻城塔!”清军将领邱实大骇,跑到各炮身边大声的吆喝着。
就在这时,吴军中的鼓点声如雷般响起,似乎万人呐喊,他们推动器械,拼命喊叫着冲来。从天空看下去,无数的人流潮水般涌向城墙,有如乌云蔽日。南门城楼下,吴军的炮阵上插着一杆斗大的“吴”字大旗。大旗下,吴三桂,吴应麒、方光琛、刘玄初等将领谋士全都在紧盯着城头。
方光琛看着大军靠上城墙,已经开始有人上了城头立即对吴三桂说道:“恭贺王爷,此战,随州定能一鼓而下。”
吴三桂也呵呵笑了起来,随州城,今天是破定了。南城城上不断开炮,这一下好像是巨大的压力几发了潜能,连续几发炮弹准确击中攻城塔,打得塔边的吴军士卒狼奔象突。还有近十发炮弹击中了抬着云梯的人堆,那得那处的吴军横飞,死伤惨重。但是对于吴军密密麻麻的大军,这只是如同沧海一粟。
城下的吴军火炮也是猛烈发射起来,掩护攻城的部队。他们炮火极猛,由于吴军大炮众多,打的垛口处的清军根本不敢抬头。看那十几座活动的木塔仍不断逼近城池,阿灵额有些绝望了:“完了,王爷,这里奴才守不住了!”
潮水般的吴军士卒从攻城塔撒谎能够崇尚城头来,虽然清军在这里死命的阻截,但是还是让吴军攻上了城头。越来越多的吴军上来,清军只好肉搏。而此刻从城头向下望,城下空地上,尽是密密麻麻的挤满了如沙丁鱼般的人头。
一架架云梯被竖起,这会子云梯上也开始有吴军上城了。
“快放火箭!”蓦地,阿灵额想起了自己还有个利器没有用!
随即,后面的就听到命令,立即将早放在一边的火箭点燃。当城头传来火箭鸣放的巨响,此起彼落声音中,大片浓烟腾起,无数箭雨铺天盖地往城下呼啸而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云梯周边的吴军,箭矢又密又猛,在火药推动下,转眼间便到了那些吴军的面前。
那些抗着云梯的吴军,下意识的举起盾牌遮掩,只是一瞬间,笃笃笃的声音不断,各人盾牌刹时间插满了各样的箭矢。火箭的力度非同小可,直射得他们双手发麻颤抖,甚至很多人盾牌被射破。或是遮掩不及者,被火箭射在身上,很些人便被射得翻滚出去,他们身上的战裙或褡护,根本提供不了多少防护力。
便是因为这一波箭雨导致吴军损失了前方的数十架云梯,但这只是稍稍阻止了一下吴军,吴军人数太多了,不断的压上来,随州城内的火箭库存虽然很足,但是由于阿灵额没料到吴军会有攻城塔,吴军上城头那么快,城头存储的不多,因此这样密集的火力并不能保持太久。转眼间,又有众多的吴军上了城头,还有更多的吴军扑上来,重新将散落地上的云梯抬起。
经过先前那一波后,城上的火箭终于稀疏下来,吴军更多的通过攻城塔上城,城头的清军终于顶不住了,吴军也开始顺着城墙向内推进。邱实已经战死,阿灵额却被部下护着早一步退下城去!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第五百四十三章 局势()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幽幽半年时间飞快的流逝,清廷还是退出中原了!自打随州一破,随州三万清军覆没,吴三桂乘势大举进兵,进军中原。'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岳乐也没有走多远便被吴军现头的关宁铁骑给咬住,不得不调集大军与吴三桂大战,同时也是且战且退,地盘一步步丢失。马尾军这边也没有闲着,在吴军与清军大战的时候,耿精忠亲自指挥马尾军兵马攻克安徽全境并拿下山东,切断了岳乐从山东进入直隶回归北京城的道路。
岳乐带着大军没办法只得退入山西,在山西以及陕西、甘肃几地同吴军交战,这时候较为清闲的就属耿精忠的马尾军了。本来山东驻兵就不算多,被马尾军强攻一个月便全部拿下,而在康熙迁都沈阳之后京城包括京城以南的直隶地区随即全面投降了马尾军。就这样,现在的天下仍旧是三分。
吴军,占据着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四川加上陕甘和河南的绝大部分地区。
清军,占据着山西以及陕甘部分,再加上整个辽东,当然这时候蒙古和西藏若是还听清廷调遣的话,它们也还算清廷的。
马尾军此刻占据的全是沿海一线,南边从广东,然后是福建、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加上半个直隶。面积嘛还是清廷最大,其次是吴三桂,然后才是耿精忠。可是辽东人口稀少,在清廷入关之后辽东人口比原来有减无增,山西人口也不多,因此按人口算,清廷掌控区域人口是最少的。
吴三桂占据了内陆大半区域,地盘虽大但人口也没多过耿精忠这边多少。而吴三桂的地盘也就是湖南、湖北、河南人口最多,也最为富庶。这时候清军和吴三桂在山西一带还在纠缠着,却是和耿精忠保持这一种相对的平静。
自打两年前吴应麒带着兵马在江西和马尾军打过一场之后。吴军和耿军之间到现在还真就没有一次摩擦。现在清廷滚蛋了,他们两家几乎是各占半壁江山,只是一个在西,一个在东!两家到这个时候也都知道。迟早两家就要有一场最终的决战,到时候也会归属这天下究竟是姓吴还是姓耿!
北京城耿精忠又去了一次,除了作为几百年帝都城市房屋建的有些气派没什么好的,气候耿精忠也不喜欢。这地方就留着吧,以后可以作为陪都。作为一出行宫,但是要他常年住在这里,他可不干。他还是喜欢江南多些,金陵城多好啊,金陵形胜,天下无双啊!
既然这时候双方都在紧锣密鼓的整顿军队,等待最后的决战,那么耿精忠也就没有闲的了。在接收了清军不少的军队之后他便下令整编这些原先的清军。吴三桂也是这么干的,但是吴三桂是全盘接受,但是马尾军还是老规矩。淘汰老弱,不要那些兵油子,剩下这些还必须打乱了再次接受训练。
更重要的是,马尾军总计十六万多的陆军,就算是其中有十三万都是前两年新练出来的,不如老兵,但是战力相对于吴军精锐也不会弱什么。但是就这样,马尾军的兵力还是远远不足,地盘大了就需要更多的兵驻守,因此耿精忠再次下令全线征兵。在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加上半个直隶所有的地盘征兵,每个地方再增三万,这样就能够快速拥有二十万的军队,加上收编过来的清军有四万多。大军总数就达到了四十五万多,这样也就不差于吴三桂什么了。
打仗打的是钱粮,是后勤,耿精忠一直牢记这句话,很明显,耿精忠比吴三桂有钱。征兵再多也养得起,现在紧赶的就是时间,只要再平静三个月,这些新军初步战斗力也就有了。即便是没有装备步枪,但是一边大炮一边手雷在加精良的长枪大刀战力也不差。更重要的是,最近两三个月,马尾军以及江南、山东、直隶各处都在大力炼铁,随即便被军工作坊作出了大量的板甲。就是为了赶工赶数量,盔甲微微有些薄了。但即便是这样,战斗队时候,一刀也砍不破。有了这些盔甲,耿精忠更加的有信心了。
想要打造出几万副十几万副板甲可不是个小钱,西方一些国家打制全套精良的板甲,全国之力都凑不出一万套。后勤部只是预算,就要耗银八百万两。还不算其他的花费,这要是吴三桂,他早破产了!关注经济,也还算耿精忠关心的事情,这不,回到金陵之后,又开始四处巡视各地工业区的发展情况,其实到了这时候了,江南江北的富豪世家也都有不少胆子大的参与了豪赌,成功了便是从龙功臣,失败了当然是抄家灭族。风险大,收益也大不是,所以耿精忠其实现在更加的不缺钱,全国就江南最有钱了。
耿精忠这次巡视只在金、扬、常、镇、苏几府各呆了几天,然后便到了松江。其他几地他先前都去过,就松江没去。松江府,也就是后世的上海了,上海可不是在清末才发展起来的,可不是什么小渔村。宋朝的时候这里就发展起来了,买不尽的松江布说法可不是白叫唤。
从明朝到清廷康熙这会子,在两朝政治军事历史上,松江府还真是有些默默无名。它没有什么杰出的人物,没有什么特别出名的历史事件。松江府的前身,是小小的一个华亭县而已。它升级为府,也只有短短的四百年。
但是,如果说到经济领域,就绝对不能不提松江府。同样是江南的那么多府,论历史,松江府绝对是要排名最末,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但是,说到经济实力,松江府却足够进入前三甲。哪怕是金陵,都比不上松江府的经济实力强大。甚至,要是按照人口比例摊分下来的话,松江府绝对是排名第一。
历史记载,从明朝后期,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都是来自东南半壁的南直隶、浙江等省。而在这东南半壁里面。又以扬州、苏州、松江、杭州府等几个地区最为丰厚。随便抽取一个府上缴的财税,都有可能超过内地的一个省。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明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许,在当时。还没有人明确的提出,什么是资本主义。但是,明朝的商人,已经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资本主义。松江府的手工场,几乎占据了全国数量的八成以上。其他的二成。是在苏州。
松江府的纺织业,在整个大明,都是首屈一指的。这里几乎大街小巷,甚至是偏僻的乡村,都在生产棉布、绢帛、绫罗绸缎、纱等纺织品。在松江府,种地种田的人很少,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纺织业。从万历后期开始,就有“卖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的说法。可见。这里的布纱产量之大。
事实上,松江府出产的棉布绢帛,绫罗绸缎,不但满足了国内的需要,还满足了海上贸易的需要。松江府有自己的出海口,大量的纺织品,可以在港口直接商船,然后贩卖到海外去。苏州的纺织品想要出海,还要走运河呢,松江府却是根本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