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细水长流 >

第15部分

穿越之细水长流-第15部分

小说: 穿越之细水长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到绳子的,自发的分站到地基的两边。李贵银绳子发完,正好一边六人。

    见人站定,李贵银高声喊到:“我说叔伯兄弟们那,”。

    族人齐声应道:“哎!”

    李贵银领唱:“把夯抬起来呀,嘿嘿嘿呦啊!”

    号子声中,族人抬起了两百多斤的碌碡。

    “抓紧别松手呀,嘿嘿嘿呦啊!”

    “劲往一块使哇,嘿嘿嘿呦啊!”

    “高楼平地起呀,嘿嘿嘿呦啊!”

    “全靠地基实啊,嘿嘿嘿呦啊!”

    ……

    族人们打着砸夯号子,把夯抬起,迈然后又松开手––夯由着惯性结结实实的砸在地上,砸出一个大坑。

    待夯落定,又复抬起,如此循环反复,直待夯砸地面上都是白印,这样块地基才算夯好。

    夯地与挖地一样是一项辛苦工作,但打夯的人却乐此不疲,热情昂扬。

    周围干活的人听到动静都来瞧热闹,然后便即也为现场气氛所感染,激情澎湃地跟着一起喊号子了。

    夕阳余晖中,红枣瞧见李满囤、李满仓、李满园兄弟三一样的步伐,一样的动作,以及砸在一起的汗水,忽觉自己有点理解李满囤将林地种姜贡献给族里的举动––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下,还是得发扬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抱团求生存,求发展。

    只帮一个时辰的忙,不用留晚饭,只要招待一顿点心和茶水就好。

    夯地的时候,王氏照着规矩,捏了几十个窝窝头蒸了,然后拿箩装出来,给干玩活洗好手的人自己拿。

    基本上,都是一人拿两个,也有拿三个、四个的,红枣就在旁边瞧着,把这贪小便宜的人名默默记下,然后似前世拉黑朋友圈里只抢红包不发红包的铁公鸡一样,搁这些人名字前打上“不可深交”的标签。

    红枣可不是李满囤和王氏,每每都为人插刀了,还犹不可置信地问一声:“为什么?”

    “防患于未然”才是红枣,这个职场跌打滚爬了十来年的it民工生存之道。

    留晚饭的只有李贵林和李贵银。

    对于两个见天在家帮忙的侄子,王氏自不会只给吃玉米面窝窝头。她拿油煎了藿香煎饼,又拿了山头摘的桃子充素菜,还烧了一锅粥。

    六月的天,青菜难长,想吃绿菜,便即只能猪草里找。横竖王氏现已做惯了猪草,知道这猪能吃的草,人吃了无碍,所以今儿红枣摘了一篮子藿香,她便即就拿来烙了饼。

    藿香天生就带一股浓郁的香气,现烙进饼里,又额外地添了油香和麦香。

    三股香混在一处,香得吃饼的人打嘴不丢。

    直等吃完所有的饼,李贵银方才闲出嘴来问:“婶子,今儿这饼里搁了啥?”

    “竟然这么香?”

    一起吃了十来天饭,王氏和李贵银也相熟了,当即笑道:“还能有啥?猪草呗!”

    李贵银也笑了:“我知道是猪草。但猪草几十种,到底是那种呢?”

    红枣闻言,跑去自家河边的菜地掐了一个枝头给李贵银:“就是这个。”

    李贵银惊得下巴都砸地上了,结巴道:“红枣,你家的猪草,咋长菜园子里了”

    红枣对这个能坚持每天来自家打卡挖地的堂兄还是极有好感的,当下笑道:“长菜园里,就不是猪草,而是菜了!”

    李贵银听了,觉得极有道理,便即笑道:“你说的是,明儿我也去挖几棵,长菜园里。”

    “想吃的时候 ,一摘就有!”

    李贵林可不是李贵银,只知道吃,当下凑近瞧过李贵银手里的枝叶,不觉笑道:“这不是霍香吗?”

    “我们这几天喝的茶就是拿它泡的吧?”

    “从前我只知道夏天喝藿香茶解暑,却不知道似葱一样和在饼里煎了吃,比葱还香!”

    李贵林也是佩服王氏敢想。这藿香是药,平素也只城里讲究的人家得郎中指点暑天拿来泡茶解暑。他实在没想到王氏能从几十种猪草中取了藿香出来泡茶不说,还大胆的给加到面里煎着吃。这份在吃上的心思,也是没谁了!

    到底是未来的族长,红枣心说:就是识货,知道这是藿香。

    红枣不大喜欢现任的族长李丰收,觉得他一个大老爷们整天搅和在婆婆和媳妇堆里,也染了一身婆妈气––遇事就知道和稀泥,以和为贵,没一点坚持和节操。净帮着于氏她们欺负自己的爹娘。

    别以为他使儿子李贵林来帮忙建房,她就能原谅他分家时的助纣为虐。

    不过,一口锅里吃了十几天的饭,红枣也不得不承认李贵林是个不错的人。勤劳耐苦,也就罢了,横竖这族里99%的人都有这个品行。难得的是李贵林有见识。他在城里私塾念过书,眼界和心气比族里其他人都开阔。

    和他说话,很收益。

    饼吃完了,几个人方有闲心开始吃桃。李贵银是个心大的,吃桃,觉得桃甜,赞两句也就罢了。李贵林则心思多。他觉得红枣家的桃子好吃,便即就特意地留下桃核,准备自家明春栽。

    李满囤瞧见,想着山头桃树旁还有几棵两三年的苗,便即就说道:“贵林,你等这桃核长成树,得等到啥时候”

    “我那山头这棵桃树旁,还有几棵苗,估计,就是这树上的果子落地上长的。”

    “你等秋天,天没这么热了,去我山头上挖去。”

    李贵银听说,也跟着讨。李满囤自是也应了。

20。术业有专攻() 
术业有专攻

    与运石船一起来的,还有两个石匠。两个石匠是父子,也是师徒。

    据说他们石匠有一种祖传秘方。经他们祖传秘方调制的石灰、土和黄沙的混合物能有效的粘合石头,使他们千年不坏。

    刚开始听到这个传说的时候,红枣觉得石匠的祖传秘方可能是水泥––前世,她在无数的旅游景区都看到了水泥粘石头这样的的假名胜。

    可待看到两个石匠的行李只两张草席和两个酒坛子时,红枣便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前世她家装修,不过砌一堵墙,便即就用了二十袋水泥。现她家修围墙的工程是先前她家砌墙的十倍还多––红枣不以为这世的水泥能强过科技发达前世的水泥。

    盯着两个石匠,红枣怀疑,这两人,真有祖传秘方别是皇帝的新装吧。毕竟保存完整的千年建筑,世间能有几个

    前一世,红枣逛过那么多地方,也就见到了一个赵州桥。红枣可不认为她爹随便请个石匠,就是当世李春。

    听从石匠的吩咐,李满囤混合好石灰、土和黄沙后,徒弟石匠打开一个酒坛子,从中舀出一竹筒透亮的绿色液体倒入灰沙混合物后,便即不停地拿着铁锹拌泥。

    红枣瞧见,心说,看你装神弄鬼。

    师傅爹则蹲一边吸烟。直待吸足一袋烟后方走过来。他叉着腰看了一会儿徒弟儿子干活,然后方拿桶装了一桶灰泥,走到围墙边,往地基里一跳开始砌墙。

    围墙的地基已经为李贵林、李贵银两个小工堆进了一堆石头。

    买来的一船碎石不止大小不一––大的足有一尺方,小的,则只有拳头大,而且形状也不规整,有的圆,有的方,有的还带尖角,总之没一块方正平整,每一块都极具个性。

    红枣以为面对这么一堆不和谐的石头,石匠怎么都该先挑选一下,比如拼积木一样,对一下形状。结果却看到那师傅石匠极随便地拿了块石头,抹了泥沙就堆了起来。

    几十斤的石头,就这么单手提了,红枣想,就冲这师傅爹石匠拈石如拈花的本事,说有祖传秘方,似乎也不算吹牛。

    师傅爹石匠墙砌的极快,不过十天,就砌好了红枣家长高八尺、宽一尺,总长二百六十尺的围墙,然后带着李满囤给的一吊工钱,同儿子徒弟拎着空坛子,卷着草席,潇洒地走了。

    石头还剩下不少。从中,李满囤先挑了几块略微平整宽大的石块铺在河沿上下池塘的脚窝里充当垫脚,然后又挑了几块细长形状的石块放置在菜园的垅间,这样,不管是浇水锄地,还是摘菜、种菜,都不会踩到烂泥了。

    围墙打好,安全感备增。入夜,把围墙的前后门一关,红枣一家就可以放心的敞着门睡觉,凉块多了。

    打围墙期间,王氏每日得闲依旧上山摘枸杞制干果,加上前一段时间做的果子,足有120斤。李满囤进城将果子换了七吊加两串钱。

    腰里有了钱,李满囤的胆气就足了,他以两百文一天的工钱,请了一位城里建房的师傅和他的四个徒弟来修房。然后又请了村里的木匠带木料来家里做工。

    做工期间,王氏要做所有人的一日三餐,只得暂停了枸杞的采摘,专心做饭。

    城里的师傅就是不一样,他看了李满囤的地基后,立刻就给提了两个改进建议,让红枣大为佩服。

    师傅提的第一个建议是卧室的炕洞由村里通常的室内改到屋后。红枣恨死了屋里烧炕,每次烧炕呛一屋烟不算,还得预防煤气中毒。现听说炕洞能修在屋外,自是举双手赞成。

    看来,红枣想,有机会,还是得进城啊。前世也是这样,城里的生活水平比农村高多了。

    师傅的第二个建议是堂屋后墙侧开一扇门,这样后墙的厨房就能直通堂屋,饭菜不容易冷。

    对于这个建议,李满囤心存疑虑:“冬天刮西北风。”

    “这北墙开门,不会冷吗?”

    “不冷,”师傅极沉着地说:“只要后门挂个棉帘子就行。”

    师傅的话再次坚定了红枣进城的决心:她不能一辈子窝在这个连棉帘子都没见过的村子里。

    两个建议,李满囤不过思了一刻就同意了。

    村里每年冬天都有一夜之间,因烧炕而一房人死绝的灭门惨剧。所以只要能杜绝这种危险,即便室外炕洞比室内废柴,李满囤也愿意。

    至于加一个棉帘子,李满囤财大气粗地表示:搬新家要买新铺盖,家里原有的旧被改改,不就是现成的棉帘子吗?

    夏日多雨。开工没两天,一场午后急雨浇透了王氏最新摘的二十来斤还没晒干的枸杞。

    王氏心痛不已,这可都是钱啊,三,四百文呢。

    李满囤也是发愁,这家里人少,又没个老人,以后出门做活,万一下雨,这家里晒的枸杞咋办?

    建房师傅知道李满囤的困扰后,不以为然。

    “这还不简单,”建房师傅说:“正房前面加个前廊。”

    “前廊”李满囤没见过前廊。

    建房师傅拿一根树枝蹲地上划给李满囤看:“这房的前檐接出来,打柱子架短梁,上面盖砖瓦。就是前廊。”

    “有了前廊,雨雪打不到窗户,屋里就暖和。”

    “前廊的前面敞着,也不影响阳光和通风。”

    “你把果子放在廊下晒,雨打不着。这日头虽说挡了点,但夏天还怕缺日头吗?”

    建房师傅说得句句在理,于是李满囤家的建房计划便即又多了五间正房前的四尺前廊。

    红枣对于她爹从一个一个铜板恨不能掰成八瓣花的节俭农人转变成现今这房说加建就加建的撒把模样,颇觉欣慰:钱是英雄胆,能花才能赚。

    王氏可没红枣的乐观。她为每日家里银钱的消耗焦心不已。她以为庄户人家够住就行,没必要建这么多房,起码别建这个前廊。但这么些年,她都素未跟丈夫呛过声,便即只能自我宽解:哪个庄户人家建房没有掏光家底现家里钱箱还有十六吊钱呢。

    李贵银对于李满囤房屋越建越大,则拍手叫好––满囤叔有能耐,能建这么大的宅子,满囤婶的手艺好,还见天的吃肉。他巴不得天天在这儿建房。

    李贵林知道李满囤手里有钱,他只关心这前廊是否真似砖瓦师傅说的这么好,如果是,他家就也建一个。

    在李满囤彻底花光卖枸杞得来的十三吊钱前,房子终于修好了。

    修好的宅子里共有十三间房,包括五间正屋和八间附房。其中,正屋是五间七架梁的砖瓦房,前檐如李满囤的所愿的建了前廊。

    五间瓦房,居中做了堂屋,堂屋的后墙靠东开了门。这个天,将门打开,堂屋里便即就进了风,着实凉快。

    堂屋两边都是卧室,东西两头的卧室都是单独开门,中间的两间则是由堂屋进去。

    四间卧室包括堂屋都打了南炕,但炕洞却都开在北墙外面。北墙和南炕之间的隔墙做了火墙。据说这样做,屋子受热比较均匀,是城里取暖最时兴的做法。

    屋里除了炕,还空无一物。李满囤以为家什不急,现要紧的是山上的枸杞。等枸杞卖了钱,什么家什不能置

    八间附房,西北两间没门没窗的柴房,现已堆满了一间屋:先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