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建筑大师-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暂时由田总工兼任,你们应该知道田总前段时间出差去了吧?他是去佛山那边接了一个任务,一个工业厂房,而以后的三公司呢,根据局里规划,以后就以这一类工业厂房为主。”
听到这李华勇稍微有点明白,怪不得夏明焕会调到三公司去呀,现在的“林氏集装箱厂”项目,那不就是一个工业厂房类项目吗?
啧啧,看来华建九局在成了一周年之后,它的组织机构正在逐渐完善啊。
“那,那夏总在未来的三公司里。。。。。。”
“还没定,要么是三公司副经理,要么是三公司总工,总之应该是工程公司的副职领导吧。”
第二一五章 挖掘机指数()
在雷建军家,等几杯酒下肚后,大家的话匣子算是打开了。这其中尤其是老雷,没人知道他今天是怎么回事,不仅主动和所有人碰杯,还一直在那滔滔不绝。不仅说起华建九局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人事安排,到了最后,更和大家一起聊起当下的时政时事。
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在座除了李华勇之外,都算是在体制内混的,而体制内的人坐在一块喝酒,平时最喜欢聊的不就是这一类的话题么?即便是聊卜卦,那也是以时政八卦为主。难道你能想象雷建军和张永平这些人坐在一块,大家一起兴致勃勃的聊娱乐圈的八卦新闻?
随着大家话题深入,酒桌上的气氛貌似越来越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而在这期间,李华勇基本没有开口,他做认真聆听状,而且听得津津有味。
李华勇是真的听得津津有味,并且感觉自己获益良多。
前世在点娘看小说的时候,每当看到一些穿越前辈仗着自己重生的优势,在其他人面前夸夸其谈,“纵论天下大事”,李华勇都会忍俊不住。
每当看到这样的桥段,李华勇都有提醒穿越前辈的冲动:大哥,这样的逼装不得呀,尤其对面如果坐的还是一位体制内混的人,那这种逼就最好更不要装。
要怎么说呢?重生者最大的优势是“知道未来”,这个当然是不会错,不过你知道的其实也就是一种未来的走势,姑且可以称之为“大势”,然而对于“时事”呢?你就未必能比人家了解更多。
就拿李华勇和雷建军来对比吧,如果说到未来的事情,比如说到咱们国家十年后,二十年后会如何如何,那么毫无疑问,这是穿越者的绝对优势。但如果只谈论当下,比如今年是1986年,大家的话题仅限于今年国内的“时事”,那么当李华勇面对老雷的时候,他大部分时候都只有聆听的份了。
这不是说李华勇不行,也不是说雷建军有多厉害。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中国一流的人才都在体制内混,二流人才才去经商或者去干其他什么别的。以李华勇两世为人的人生经验,他认为这句话虽然稍微有点绝对,但也基本符合实情。
因此大家要理解一个道理,和体制内之人打交道或者聊天的时候,那就不叫聊天啊,更准确的描述,当一群混体制的人凑在一块,大家更多的其实是在“交换信息”。因此在这种场合,什么人掌握最多的信息资源,他的话语权就最大。
而什么样的人能掌握更多信息资源呢?熟悉国情的当然都知道,在咱们国家,当然是级别越高的人能够掌握和了解更多的信息资源。
比如咱们国家有关全世界都少有的专有名词,叫做“政治待遇”。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个名词的真正意义。经常用能住多大房子?能不能用秘书或者能不能配警卫员来理解这个东西,这当然是流于表面了。
所谓的“政治待遇”,其核心内容其实就是信息的知情权。你享受哪个级别的“政治待遇”,你就拥有哪个级别的信息知情权,这个才是问题的本质。
要理解这个问题,那也不要说其他什么人,就那现在正喝得满脸红光的老张来说吧,他之前是华建九局的预算处长,在没有总经济师的情况下,其实在这之前,华建九局这一块的事情也是他在做主,细想他即便升任副总经济师后,他的实际权力也没增加多少。但为什么一个“进班子”就能让他高兴成这样呢?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今后的情况,当老张以副总经济师的身份“进班子”后,以他这个“副”字,想必他在班子里的排名肯定是靠后的,那么在有蔡老头,高启功和雷建军等人排在前面的情况下,你要说老张能拥有多大的“决策权”,那也纯属自欺欺人。
因此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老张进班子以后,他除了能够多参加一些更高级别的会议,能够了解更多一些信息之外,那还真没增加点其他什么东西。
而这个“能了解更多一些信息”是什么呢?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政治待遇”了。
如果还不理解这个问题的话那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打个比方,某市一位不入常的分管经济工作的副市长,和一位入了常的统战部长作比较。
这两个人理论上级别应该是一样的,从手头上的实际权力或者影响力来说,副市长可能还要高过统战部长。然而大家都知道,既然一个是常委一个是非常委,那么常委肯定是要排在前面的,常委的“政治待遇”要高过非常委。
高在什么地方?无非就是一些信息知情权而已。
这才是国内体制真正的精髓啊,没在体制内混过的人,还真的不一定知道这个道理。因此在今天的酒桌上,李华勇主要是倾听其他人说话,尤其是注意聆听老雷说话。原因无他,因为酒桌上就他级别最高,他对这年代一些具体信息就掌握比人家更多,尤其是一些微观数据,这不是重生者可以弥补。
“雷队,听说咱们兄弟单位,其他很多工程局,现在的日子好像都不怎么好过吧?”
雷建军打个酒嗝:“是啊,我前几天看了一份总公司下发的文件,总体来说,整个公司今年的形势比较严峻啊,大部分兄弟单位都存在任务不饱和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咱们九局的情况算是好的了。”
“情况很严重?”
雷建军点点头:“情况相当严重,大家看我们自己的情况就知道,现在咱们九局这么多员工,严格来说也是开工不足。我们尚且如此,而有些兄弟单位呢,他们的人均工作量甚至连我们的一半都不到,大家说情况严不严重?”
众人听了默默无语,而李华勇也低头沉思。
“挖掘机指数过低。”李华勇没头没脑自言自语冒出一句。
“嗯?墩子你说什么?”
面对众人询问的目光,李华勇回过神来,他连忙解释:
“哦,我说的是一个经济学名词,这是一个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经济参数。”
李华勇的话引起众人兴趣,在这其中尤其是徐丽娟同志,她兴致勃勃的看着李华勇:“哟,小李还懂经济学呀?对了既然是经济学名词,为什么听起来这么奇怪呢?挖掘机指数,这是什么意思?”
李华勇苦笑,心说一不小心又说漏嘴了。所谓“挖掘机指数”的确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不错,但这个名词却要很多年以后才出现。要理解这个名词也不难,这里面的基本原理就是:要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活跃程度,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你同时在搞多少建设,而几乎所有的建设都离不开挖掘机,因此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直接统计你整个国家挖掘机的平均作业时间,这就是所谓的“挖掘机指数”了。只要你挖掘机指数越高,就说明你这个国家的经济活跃程度越高。
然而这种方法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因为要运用这种方法,你首先要在每台挖掘机上安装类似于GPS那样的远程控制芯片,然后在挖掘机生产厂家进行数据统计,这样就能得到这样的参数。
印象中这种方法是小日本最先搞出来的,并且他还不是评估自己国家的经济活跃程度,主要就是评估中国大家都知道,在相当长的时间,小日本的挖掘机一直在中国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尤其是他们的“小松”挖掘机,“小松”和美国的“卡特”基本算是国内最常见的外国挖掘机品牌了。他们就是运用这样一种方法,来评估中国的经济活跃程度。
李华勇刚才也就是听了雷建军的话,他才有感而发想起这个概念,但这毕竟算是超越这个时代的概念了,因此李华勇结结巴巴,好不容易才把其中的原理给大家解释一遍。
总算还好,虽然大家都觉得有点神奇,但其中原理还是能听懂的。老张听过之后哈哈大笑:“小李不对哟,我看那个什么,你不是和那个香江人的那个工程车队走得很近吗?我看那些挖掘机几乎都在满负荷运转啊,如果按照你的原理,岂不是说明咱们国家现在的经济活跃程度很高?”
李华勇苦笑,心说可不是吗?不过在这年头说什么挖掘机指数有什么意义吗。
第二一六章 女儿红()
“徐阿姨,那我走了。”
“好的好的,好走,小李呀,以后有空就来家里玩。”
等李华勇和夏明焕等人一离开,老雷的脸又黑下来了:
“这小子,你以后少搭理他,要提防着他一点。”
“怎么了?”徐丽娟同志却对李华勇的感观不错,不能说她已经把李华勇当女婿了吧,但“女婿候选人”的感觉还是有那么一丢丢:
“我觉得人小李不错,人能干就不用说了,我来到鹏城之后到处打听过,整个公司上下,就几乎没有一个说他不好的。要才干有才干,要人品有人品,听说这两年还赚了不少钱,这样的年青人现在到哪里找去?除了学历有点低以外,配我们家彤彤。。。我说老雷,你该不会就是嫌弃人家学历低吧?我说你这人也真是的,怎么?提了一个破副局长,就开始看不起人了?你别忘了你当初找我这个大学生的时候,你还不就是大头兵一个。”
徐丽娟同志虽然貌似在数落雷建军,但眼神中却透露着骄傲,仿佛对自己当年的眼光非常满意,满意极了。
老雷哭笑不得,心说这都哪跟哪呀:“叫你以后少搭理他就少搭理他,我跟你说吧,这小子,可能已经在跟别人处对象了。”
“啊!”
这下徐丽娟同志不淡定了,眼神也从刚才的骄傲变成警惕:
“我。。。怎么从没听别人说过?对了他的对象是谁?你怎么知道?”
“你还记得你第一次来鹏城的时候,见过工地上甲方那个林总监吧?”
“林总监?哦对了,就是彤彤考上大学我们请客时,大家一起吃过饭的那个香江女孩?你不是说她其实就是那个项目香江大老板的女儿吗?你说小李的对象是她?”
说到这的时候,徐丽娟同志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老雷,老雷被她看得莫名其妙。
“怎么了?”
徐丽娟同志噗嗤一笑:“老雷呀老雷,我看你这一年多时间在香江,其实根本就没好好工作,估计天天就在看那边的电视肥皂剧吧?还豪门恩怨情仇呢,小李和她?亏你能够想象出来。”
老雷差点没憋出内伤,他觉得今天没有办法再和自己的夫人交流了。因为对于李华勇和林蔚的事,他也仅仅是猜测。老雷嘴张了半天不知道说什么:
“怎么你也看那边的电视连续剧?”
“怎么只准你看还不准我看呀?”徐丽娟同志洋洋得意的说道:“你别忘了鹏城也能收到那边信号的,我现在呀,就是通过看那边的电视连续剧在学粤语呢。”
徐丽娟仿佛对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满意,既然对学习方法满意,那自然对自己的推理能力更加满意:
“老雷我跟你说你别瞎猜,小李和那个林总监,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倒是我们家彤彤。。。唉!我们家这女儿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见她从小到大,什么时候能对一个男孩子这样?就拿这次在家里过寒假来说吧,整个年几乎连个笑脸都看不到,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嗯?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那还不是因为一直没见到她勇哥。”
“这,这你也太扯了吧。”
“我扯?我怎么扯了!我们这女儿你还有我清楚,老雷我告诉你我真不是乱说,我是有证据的。”
“什么证据?”
“这是这次彤彤返校之前我无意中发现的,我在帮她收拾行李的时候,发现一个小包被彤彤藏得严严实实,当时我就有点奇怪,心想这是什么宝贝,后来,后来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
“你都看到什么?”
“还能有什么?其中一本笔记本,就是彤彤考上大学时,小李送她的那本,而夹在笔记本里面的,都是小李写给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