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新农村 >

第103部分

重生之新农村-第103部分

小说: 重生之新农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业余文化生活。”刘耀武坐在老赵书记身后提醒了一句。

    “对,对,就是这个业余文化生活!”

    看着老赵书记脸上的笑容,王勇真心的无奈了。不过是自己随口提了一句,要加强村里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不能让他们有了闲工夫就都去打牌打麻将赌博。

    结果,这老赵书记真是当成了指示忙活了。这才几天功夫就找来了说评书的了,后面不知道他还找了干什么的了呢?

    “这说书的是从今天开始连着一个月,如果村里人反应好,那就接着再说一个月。村里人不喜欢听。那就说一个月完事。后面我们还准备请大秧歌,评剧团,杂技团什么的过来。”

    老赵书记根本不顾忌人家说书艺人就在旁边,直接就把自己的打算跟王勇全盘托出了。倒是让王勇感到诧异地是,人家根本就跟没听到一样,一点异样,愤怒的反应都没有。

    等后来跟这个叫李存刚的据说是第九代存字辈的说书艺人混熟了之后,他才知道,如今这些艺人们可不好混了。

    人家年轻人现在喜欢的都是那些港台歌星,影星。在国内。一个三流歌星影星,人家出场费都可能有上万块,可是他们呢?演一场,说上一个小时。每个人能分到三五十块就算是赚大了。

    可以说,他们这些不是国家体制内的私人艺术团体的生存现状比王勇想象中的更加的艰难,甚至可以说,几乎就是难以维持生存了。

    所以,老赵书记所说的先说上一个月看效果,效果不好直接走人的条件。他们根本就不在意。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好的条件了,平时的时候,哪有在一个地方连演一个月这种好事啊?

    “明天开始咱们买的乐器就差不多能到了,到时候村里准备成立一个乐队,再搞一个秧歌队。要是有个人想要搞什么其它文化活动,经过村委和村民代表们多数人同意,村委也会在各方面给与扶持。”

    王勇很是吃惊地看了一眼老赵书记,没想到老赵书记还真是挺有主意啊?自己只不过顺嘴提了一句,他就能想到这么多,还积极落实了!

    想到这里,王勇心里一动,忽然想到了后世极为流行的一种行业——婚庆。再往后十年开始,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这个行业可是跟婚纱影楼一样遍地都是啊!

    “嗯,要是真有这方面的人才,咱们村里可以重点扶持。弄好了,不说别的,就咱村里的乐队那就能够……”

    说道这里王勇突然打住了,想了一下还是说的稳妥点好,才继续说道:“即使赚不了大钱,养活乐队那十几个人却是一点都不难。”

    “哦?怎么搞?”

    听到王勇这么说,老赵书记和刘耀武立刻来了兴趣。连一旁故意往后挪了一点以示避嫌的说书艺人都凑了过来。

    王勇小财神的名号那可是早就在整个港城都家喻户晓的,除了他们村里人,谁不好奇啊?至从来到王家庄,不管接触谁,总能听到他们嘴里时不时的就冒出一人名——王勇。

    这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位都已经被传得神话了的人物,他可不敢有丝毫的轻视。不说别的,看看眼前这位书记兼村长还有村里会计的重视就知道,人家绝对有两把刷子。

    “这个吗?这么说吧,你们看现在咱们结婚的,办丧事的,已经开始有人请真人乐队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用村里的大喇叭放放磁带。”

    三个人连连点头,可不是吗。这那个村里都有一些先富起来的有钱人,为了显摆。在办事的时候花钱请乐队这事还真有不少。而且不仅是请乐队,更多的还请全村人看几天电影什么。

    做为一名到处窜场的民间说书人,他的感受更加的深刻。他们如今能全国各地农村到处跑,就是当初一位农村出身的包工头在给他母亲办大寿的时候请了他们过去说书。

    结果。附近几个同样的有钱人纷纷效仿,让他们在那段时间里过的可是相当的安逸啊!至少不用发愁下顿饭去哪吃饭去了。

    从那以后,他们才意识到,就像太祖所说的那样,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啊!于是,他们这些艺术家们才会放下身段,带着助手或者徒弟们在农村到处窜。也才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不仅是乐队,村里唱歌唱的好的,或者是有其他才艺的,都可以加入进来吗!那些人请乐队,尤其是办喜事的,不就是涂个乐呵吗?咱有人上去给他们唱歌,跳舞。扭秧歌,干啥不行啊?”

    王勇的话犹如一记划破天空的闪电,一下子将老赵书记心头的疑惑,忧虑全部驱散了。要知道,这买器材,服装,可是花了不少经费了。

    为了这个不务正业的事花的这些钱虽然对于如今的村委会来说真不多,但是也让他颇受质疑。

    最后要不是他说出来这是王勇的建议,恐怕还不一定能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顺利通过呢!那帮人,一个比一个有钱。可是到办事上,那却是一个比着一个的扣!

    “这事能搞!要是以后弄好了,咱们村里也弄它一个王家庄文工团,凭什么那些厂子都能搞咱们就不能搞啦?咱可比他们有钱多了!”

    因为村里的美食街。商业街计划,村里不仅能收租金更是有望每年都能拿到一笔数目不小的分红。就是如今,村里的账上可还有着老大一笔钱呢。

    就因为这,老赵书记这个干了半辈子村干部的老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如今的王家庄,已经有两年没有收过什么税费了。全部都是村里直接就出了。算是提前享受了后世国家取消所有农业税的待遇了。

    不仅如此,老赵书记还难得的非常重视教育。一年前,就是他硬顶着村委一些人的质疑,通过了一项决议。

    以后凡是王家庄户口的孩子,上学所需的所有学费,一律由村里承担。家里困难的,连生活费都可以申请村里支助。

    当时这可是引起了很大热议的,当然大多数都是村里人自豪,外村人羡慕嫉妒恨。不过,羡慕嫉妒也没用。就像村里人说的,谁让你们村子没有出一个王勇,没有出一个王海呢?

    因为村里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后来,田秀华和村里一帮老娘们操持出了那个慈善基金会之后,给全村上学的孩子付学费这事就由基金会接手了。

    当然作为交换,田秀华也从这项繁琐的事情中脱离出来,把慈善基金会交到了村里,由村委统一管理。

    “哥,小辉说北边今天放的是港岛新电影,咱们去看电影吧!”

    弟弟王亮偷偷拉了拉王勇的袖子,把正和老赵书记合计着怎么发展壮大婚庆事业的他给惊醒过来。

    尼玛一不留神又开金手指了,以后看来还是要离这些老狐狸远点的好。不知足啊!村里如今的这些事,还不够他们几个老家伙忙活吗?不怕累吐血,上电视啊?

    要知道,如今的王家庄可不比从前。每天外来人口都要超过几百人,吃喝拉撒的,事多了去了。王勇有时候都担心,会不会把村委的几个年纪都不小了的老爷子给累出病来,那罪过可就大了。

    不过现在老赵书记已经开始有意的培养年轻人接班了,本来他是看好王海的。可是王海太忙了,根本不可能再兼顾村里这边。

    所以在全村人中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在村里当会计的刘耀武。首先他年纪不大,今年刚四十出头。另外就是他有文化,他可是初中毕业。要不是没关系没背景,军事素质过硬的他当初在部队早就被提拔成军官了。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刘耀武是个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老赵书记眼里,只有老党员才是最值得信赖的,这也是最终刘耀武能在几个候选人中最后胜出的关键原因。

    今天夜晚的王家庄,如果从高空中望过去,大片的地方都是黑漆漆的,没有一丝的亮光。

    只有那个几个地方,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一般。

    大部分村里人都聚集到一起了,年轻人大多跑去看电影了,上了年纪的人则更加中意评书这门古老的艺术。

    不仅是王家庄人,附近其它几个村的也都有人跑来看热闹。这几乎是每天晚上都会出现的场景——一群群的人流,在夜幕刚刚拉开之后,就从四面八方奔向王家庄。

    这种情景一直持续了很多年,甚至直到网络时代来临,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脑之后,依然还是如此。(。)

    ps:尼玛,这破网中午弄了一个多小时都没能上传成功,只能放到这个时候了!骚瑞,十分的骚瑞!

第一百三十二章涌动的爱心() 
说起来,民间说书艺人李存刚的本事可是真不小。仅仅一次,他所讲的评书《林海雪原》就牢牢的栓住了众多村民的心了。

    那天晚上都到十点多了,大家还不愿意离去,非要他再接着讲一段,最后惹得老赵书记发火,大家伙才恋恋不舍地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很快,王家庄的业余文化生活就变得越来越丰富起来。评书,电影,乐队,秧歌队,舞蹈队,阅览室……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村民们目不暇接,无论是谁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打牌赌博的少了,吵架闹事的少了,婆媳关系和睦了,邻里关系更好了,老赵书记看到这种喜人的局面,干脆又添了一把火。

    各种比赛,汇演不断举行,各种奖品毫不吝啬的发下去。顿时,王家庄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就引得上级部门的注意。

    调研,考察,奖励,感觉受到重视的老赵书记跟个小伙子一样,走路都带风了,天天吆喝着组织着村民举办各种比赛,或者干脆充当经济人给村里的各种演出队伍联系业务,让大家在闲暇玩乐的时间也能赚点外快。

    闲下来之后,没什么事的王勇就打算去一趟京城。叶老太太电话里都说了无数次,想要见见这个被众多人夸赞的孙子到底长啥样。

    骨子里性格内向的王勇,实在是不太愿意跟陌生人打交道,可这次实在是躲不过了。老妈拎着他的耳朵下了命令,明天一大早必须跟着家里的班车进京,去看看他还没见过面的姥姥。

    “别愁眉苦脸的了,拉着脸给谁看啊?信不信我扇你!”

    面对老妈的威胁,王勇只能猛点头,表示自己绝对的服从老妈的领导。滑稽的样子,惹得弟弟王亮咯咯直笑。这小东西也知道哥哥在熟人面前怎么都行,可是面对陌生人,那真的是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哥。没事,明天我陪你去!到时候我带你去吃烤鸭!可香了!”

    说到烤鸭,这小子嘴角上口水都流出来了,看的王勇直撇嘴。我看你小子那是陪我去啊。你是想吃烤鸭了吧?

    每次回来,这小子得有好几天,见到谁都跟人家好好描述一把京城的烤鸭是多么的好吃。只是这小子年龄还小,掌握的词汇不多,翻来调去的就是那几句。真好吃,太香了,真香啊!

    “叮铃铃……”

    一阵电话铃声打断了一家四口人的幸福而又热闹的晚餐,离着电话座机比较近的王亮一回身就操起了电话听筒。

    “喂?谁呀?哦?爸,找你的!”

    把听筒往老爸那里一塞,小东西回过头来继续兴致勃勃地用他那贫乏的语言给哥哥王勇描述着烤鸭的样子和味道。

    王勇还没啥感觉呢,他自己倒是忍不住馋的口水直流了。

    “嗯,嗯,嗯,行。我知道了,待会儿我打电话跟彪子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操作合适。对,对,好,那就这样吧。”

    挂断电话,王海脸上的笑容没有了,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连手里的筷子都放下了。绷着脸皱着眉,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明显是有了心事。

    “咋的啦?”

    田秀华一推王海的胳膊,问了一句。王勇兄弟俩也都停下筷子,扭头看过来。

    “哎!”王海长叹一声,“咱隔壁的天马县有一个专业种植生姜的乡。整个乡十几个村子十几年来都是靠种植生姜为生。”

    “哦。好像挺彪子提过一句,他去那里帮人买过生姜。”田秀华若有所思的冒出这一句,然后同样开始皱起了眉头。

    “现在生姜不好卖,几个生姜销售大户去年的生姜还都一点没动存在库里呢,今年的生姜据估计又要丰收了,大家伙儿都慌神儿了。”

    听老爸这么一说。王勇马上就明白为什么连县长都着急了。

    去年的还没卖,今年的而又要下来了,要是这些陈姜再卖不掉,不说会不会坏掉的问题,新下来的生姜也没地放啊?何况大家都不是大富豪,也没有那么多钱周转啊?

    更何况如今的农村人可没多少家里富裕的,去年的生姜没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