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ㄖ氖孔浯嬖凇�
这些青壮年百姓别的不会,但是他们有的是力气,面对侵略者的时候,他们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如果被打破了,城市很有可能面对的就是屠城。
这些民兵马上被召集起来,参加到了防御之中,推云梯、射弩矢,虽然一开始会有些慌乱,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战斗之后,他们帮助正规军进行守城,他们做的也是有模有样。
大名府的防御很严密,但是金国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完颜昌将自己能够带出来的投石机都带上了,日夜不停的对城墙施加着压力。
加上金国人不断的进攻,城墙上几乎变成了人间地狱,每时每刻就有人失去自己的性命,为的只不过是能够冲进城内,又或者是将城池保下来。
只不过在这样的战斗中,大宋一方慢慢的落入了下风,大名府的守军在人数和防守的方式上面,并不占有任何的优势。
或许很多人都以为金国的攻城方式就是骑兵攻城,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金国人攻城的时候,特别喜欢大规模的运用各种工程器械,而且各种工程手段层出不穷,使得守军非常的难以应付。
历史上在元朝将金国给攻灭之后,继承了金国非常多的攻城器械,同时还带走了大量的熟练工匠,为他们生产各种火器和攻城器具,这也使得之后的蒙古人在欧洲战场上能够所向披靡,纵横于欧亚之间。
金国的进攻能够一直延续,而且日夜不断的在进行,这使得王彦也感觉到了非常大的压力,甚至不得不亲自上城楼进行坐镇。
眼看着大名府就要被金国人的给攻破了,好在最后时刻,韩世忠带着麾下五万人马来了,又有王德的八千人马在侧,这两路人马虽说没有能够进入城中,但是在城外与大名府互为犄角,这也给金国人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毕竟他们攻城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受到大宋两支军队的奇袭,而如果他们不管大名府,转头先来进攻这两支军队的话,又会使得大明湖游船吸脂机能够不断的进行伤员的救治,士卒的组织和训练。
到底是先解决哪边,金国竟然在这样矛盾的局面下停止了进攻,他们进行了长达一天的争吵之后,才决定之后应该要如何行事,完颜昌觉得还是应该先将周围的威胁给解除,才能够安安稳稳的去进行攻城。
只是在金国这边,进攻王得的营地的时候,他竟然主动的提前撤走了,王德向着南边退了五里,进入了一片山地之中,这样就不会受到对方骑兵的威胁。
金国人也不敢在这样的地形跟王德进行作战,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就必须要在自己,不太熟悉的地形里面进行作战,而且还要防备南宋这边可能的弓弩的进攻。
第七十三章大名府惨胜()
完颜昌在知道情况之后,立刻下令收兵,他知道王德这一路人马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基本上不太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改变大局,甚至有可能会因为人数少,而成为最好捏的软柿子,所以完全可以放在一旁不加估计。
因为金国人暂时放弃了对于王德的进攻,于是转头来想要找韩世忠的麻烦,结果在来到韩世忠大营之前,他们就同样傻了。
韩世忠同样可不是容易对付的软柿子,相反他还是中兴四将之中最会打仗的一个,他出身于西北军之中,论起行军打仗,甚至连岳飞都只是后辈而已。
韩世忠的营地几乎已经打造的铁板一块,在外围不但有非常高的篱笆,篱笆前面还有三道壕沟,在壕沟之间的短暂的区域内,还分布着一些铁蒺藜,这也代表着金国人想要用骑兵进行进攻是很困难的。
只要马匹来到这样的地形,基本上不可能平安的过去,要不然会因为壕沟的原因,连人带马陷入沟中摔落而死,就算是跳过了壕沟,也必须要面对下面众多对马有致命伤害的铁蒺藜。
虽说是一切用的都可以算作是阴招,但是战场之上尔虞我诈,两国之间交兵本来就是如此,最重要的是能够赢下战斗,至于战斗之中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对于韩世忠的大营,完颜昌派人整整攻击了三天,三天时间里,金国这边用上了自己所有能够使用的手段,最后的结果还是损兵折将,不能够寸进。
在不能够给韩世忠照成太大伤害的情况下,完颜昌又想了一个法子,那就是主动后撤,假装要拼命攻城,想要将韩世忠从寨子里给引出来,之后再对他的大军进行进攻。
完颜昌觉得韩世忠现在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个非常牢固的营寨,如果说把他们引出来,在外面的平原之上作战的话,他们也就没有任何的优势了。
韩世忠会上这样的当吗,当然不会,不过他还是派了数千骑兵冲出了营帐,就在出去不远的位置,完颜昌的埋伏部队,就已经被反而吸引了过来,当他们追着韩世忠手下的骑兵来到营寨附近的时候,享受到了韩世忠麾下弓弩手们,对他们的热情招待,整整折损了三千人。
就在最后一次完颜昌指挥着自己的麾下,对韩世忠的大营展开全面攻击的时候,没有想到王德带着自己的八千人马,城内的王彦带着城内的一万一千余人马,从后方对完颜昌的队伍展开了一次偷袭。
这一场战斗完颜昌将所有的人马,都面对着韩世忠的大营,而且当时已经开始作战一个时辰,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两支队伍还敢于对于他们进行进攻。
然而就是因为完颜昌的这个没想到,所以使得这两方人马能够聚集在一起,将近两万人对他的后军展开了雷霆般的攻击。虽说到了最后也没有能够杀掉多少人,但是也一样给整个战局带来了变化,那就是王德的八千人顺利的一起撤入了城中。
之前大名府已经只剩下守军一万余人了,在顺势汇合了王德的这八千精锐人马之后,城内的防守再一次变得稳定了起来。
而且在之前那一段时间的休整之中,郭永配合着王彦再次进行了一次征兵,又得到了三、四千人,这些年轻人并没有拿着长枪赶快上战场,而是在王彦派出的人之下,进行着各种相对来说非常严肃训练,充当守城的预备役。
两边整整激战了一个月,最后的结果就是金国抛下了四万具尸体,而大宋这边同样损失了将近两万人马,大宋这边虽然是将大名府给保下了,但是这保卫战同样只能够算得上是一次惨胜。
其实损失了非常多的人马还在其次,毕竟金国的损失是自己这边的两倍有余,问题就在于大名府北面的屏障冠县的失手,实在是让人非常的揪心。
因为在冠县失守之后,南边到大名府的距离非常的短,而且中间基本是一马平川之地,金国人擅长使用骑兵作战,以后想要进行对大名府的突然袭击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历史上在伪齐建国之后,先是将济南府当作都城,之后又转移到了大名府,再之后又搬到了汴京,但是大名府对于金国来说,一直是具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因为这里是扼守着北面的一座屏障。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无论是金国,还是伪齐的刘豫,一定都不会对大名府放松,一定会希望将这一块即将到口的肥肉给咬下来。
现在在失去了北面的屏障之后,大宋如果想要继续保留下大名府,第一个是必须要在这里屯集一定的人马,以应对对方可能的突袭。
第二点则是要想办法将北面的冠县给夺回来,同时还要在东部将已经丢失的一些险要的关卡也给夺回来,但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这显然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战后的大名府,所有人都没有心情庆祝这场胜利,因为几乎整个大名府,甚至周边的几个郡县,都是家家户户披麻戴孝,都有自己的家人死在这场战斗之中。
两万,这并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数字,而是一具具血淋淋的尸体,一个个让人觉得揪心的活生生的人命,但是为了保家卫国,他们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或许在战后,被记住的是王彦,是郭永,是韩世忠,是王德,是闻达,是云天彪,是这些有名有姓的大官,又或者是接触的将领,但是在战争之中,又恰恰正是这些小人物用自己的最宝贵的生命,诠释了残酷战争的意义。
与此同时富平那边也终于爆发了大战,三十三万人马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冲突,这也是大宋和金国开战以来前所未有的一次战斗,大宋几乎投入了自己西部所有的人马。
第七十四章秦桧的宴请()
如历史上一样刘锜同样击溃了完颜宗弼的麾下,同时逼得完颜宗弼差点被留在了阵中,后来还是聂渊将他救了回去,否则这个金国的四太子就见不到之后的太阳了。
另外一边的娄氏部一开始冲的非常的猛,只不过折彦质可是跟骑兵作战的行家,阻碍骑兵前进的长枪兵,专门对骑兵进行射击的重弩,地上早就已经偷偷挖好的各种陷马坑、三楞铁蒺藜、绊马索等等,没有用多久就抵挡住了娄氏部的进攻,并且还因为人数更多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之后曲瑞的人马从另外一边上来,帮助折彦质抵挡了另外一边的压力,折彦质可以腾出一部分人马亲自拿着长枪上阵,在娄氏部的大军之中往来冲杀,他的一杆长枪就像是催命符一般,让所有金国的士卒惧怕。
中路虽说打了一个平手,而且因为完颜宗磐的勇猛,使得大宋这边还处在一定的劣势,但是因为同样做了一些防骑兵的准备,加上大宋一方的两翼已经占据了优势,到了富平之战最后的时候,完颜宗磐也不得不带着大军开始慢慢的后撤。
只是金国没有想到的是,张浚在大战之前,竟然在他们身后的一个峡谷里面,布置了一万人马由吴璘率领,将一部分金国军队围在了山谷之中。
虽说最后金国大军还是大部分绕了过去,不过最后还是将山谷里面的,将近一万余金国人马全部斩杀殆尽,取得了一次酣畅淋漓的胜利。
富平之战争打了一天,从清晨开始,一直到黄昏结束,金国一共死伤三万余人,大宋这边死伤两万余人,因为两边是在平原之上作战,所以对于这样的战果,对于大宋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大胜,所以捷报立刻就传到了建康城内。
整个大宋和金国的边界线上,唯一没有决出胜负的,可能也就是山东境内张叔夜与伪齐刘麟的僵持,还有岳飞和折可求的对峙了。
秦桧回到京城之后,并没有先去见周公,因为这一次他有了其他的打算,有一些事情必须要提上日程,所以必须要跟很多人去商议。
所以秦桧在自己家中设下家宴,请来了自己之前的同僚丞相范宗尹,枢密院使李回,参知政事李光,大学士李经,礼部员外郎万俟呙,殿中侍御史罗汝楫,御史中丞何铸
“诸位这次请诸位前来,实在是有些突兀,还请各位不要怪罪,我先干为敬,请诸位原谅则个。”
秦桧笑着将一杯酒一饮而尽,如果说是之前的那个秦桧是没有这么善于饮酒的,但是穿越过来的这个家伙可是一个酒麻木,对于他来说喝酒并不是什么难事。
“会之兄,这一次把我们招来,到底是所为何事啊?”范宗尹对着秦桧举杯问道。
“这一次将诸位找来,第一是因为在下这一段时间在外奔波,已经有许久未见到诸位了,所以请各位到家中来,备下这小菜、薄酒,与各位联络一下感情。
这第二嘛,诸位也知道最近天下并不太平,这北面和金国人一直在进行着战斗,南边也是叛乱频发,我找大家来,也是想跟各位说一下这一次北面的战事。”
当秦桧这一句话说完的时候,诸人也知道了他到底想要说什么了,基本上是三两熟识的互相看了一眼,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我这次找各位前来,实际上是想跟各位商议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下希望向当今圣上提出于金国议和之提案。”
“什么?和金国议和?”何铸疑惑道。
“议和?”范宗尹若有所思。
“我们可是刚刚打胜了。”李回不解道。
“是呀,我们两场大战都打胜了。”李光明显有些不满。
可以说秦桧的一番话,完全就是平地起惊雷,他刚说完就引起了大家非常大的反应。
“诸位大人,请稍安勿躁,请让我将话说完你们再来讨论是否应该跟金国议和何如?”
“善”范宗尹点头说道。
“诸位大人都是我大宋栋梁之材,而且一举一动都牵扯到大宋最根本的利益,所以这一次将诸位请来,有些话我也就不准备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