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画漫画[重生]-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电影,以一对兄妹的经历讲诉了战争对一个民族的伤害。
果然是题材正确的艺术片,威尼斯电影节最著名的就是任何奖项在评选的时候都只有一个标准:艺术性。
吴欣冉并不是喜欢艺术电影的文艺咖,正是因为现在艺术类的电影在市场上都不太受欢迎,吴欣冉和其他粉丝担心大大的电影票房才会组织团体购票观看。
不过看到0点场坐满快8成的电影院,吴欣冉也略松一口气,看起来中国第一部获得威尼斯新人奖的电影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电影一开场就是熟悉的国字批文,而后的丹衣动漫logo则保持着和批文同样的字体格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国家批文的后一段呢。(logo提议来自白善,据她说这样显得高大上而且还省钱。因为后一条理由,这个提议被一致通过)
电影一开始就是车站内的管理员推嚷着衣衫褴褛的男主角,眼看着他就要不行了。
此时镜头拉远,黑夜中茂盛的草丛里萤火虫成了最亮的一盏灯,一个小小的女孩正在草丛中跳舞,吴欣冉知道这就是影片海报上的那个小女孩。
如果李老师在这,他会更清楚这个开场白就是甄丹丹曾经交上来的那副名为《亲情》的考卷。
那个让人心灵沉重的骨灰盒,伴随着小小的幼骨陪着低沉的虫儿飞配乐,给予观众们充满压抑的感觉。
接下来就是导演编剧等字幕的时间,画面也由黑色的压抑变成橘红色充满暖意的夕阳。
这段缓冲让观众们有时间回复被画面压抑的心情,也有空观看这种和平常电影完全不一样的画面体验。
人物并没有走形,反而因为是画出来的原因,就连路人也有着充满战争物资短缺的那种饥饿感。配音和角色的搭配也意外的和谐,是一种刚开始觉得很奇怪但马上就能习惯的画风,和真人电影的区别反而不像想象中那么大。
陈田和妹妹小节是普通的农民之家,为了躲避战火,妈妈带着两人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埋在地下。这一点让很多年老的观众会心一笑,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民智慧,或者说是被命运压迫的智慧。
陈田背着妹妹跟在妈妈身边但并不显得慌乱,很明显有一个军队里的父亲让他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主意。他想带着母亲远离大部队,他认为远离人群才不会收到敌人的伤害,可惜妈妈拒绝了他,妈妈希望跟着村子里的长者,这样也许还能和父亲团聚。
炮火无情,母亲临死前被包扎成木乃伊的惨样让陈田久久不能入眠,这是另一个噩耗来了,父亲也死在了战场上。迫于无奈的他带着家里的不多的钱财和父亲的补贴寄居在阿姨的家里。
阿姨是坚信战争终会过去所以坚持种地劳作的那群人,陈田却悲观而绝望的认为战争不会有停止的那一天,村里的人们聚在一起顶着炮火努力的耕耘生存,任何人想要的到分配的食物都必须下地工作,陈田并不愿意参与其中,但是阿姨的坚持让他不情愿的加入进去。他和小节也因此有了最最卑微的生存保障。
那是的陈田鼓励小节和同村的朋友玩耍,四岁的小节却笑着说:“哥哥,玩水我会饿。”
吴欣冉甚至不忍心看那一刻陈田的表情,转过头的她却发现整个电影院不止一个人的眼角泛着光。
为了小节,陈田开始偷村民的食物,被发现的他快被村民打死了,四岁的小节哭着哀求,“不应该打哥哥,哥哥是因为我才偷东西的。”
村民还能对这对孤儿做些什么呢?
炮火又一次烧到这个村庄,残留下的村民们就着房屋残骸的火光围坐在周围,苦中作乐的数着哪家的房屋烧毁的最惨。期间军队来过了,他们留给村民许多的生活必须品,陈田作为他们战友的遗孤得到了其中最好的一份。他甚至可以带着小节到军医那里看看身体,小节最近有些不舒服。
医生说小节只是营养不良,多吃点水果会好的。班长看孩子太小,还偷偷的塞了一盒水果糖给陈田。
这一次的陈田没有把分到的东西带回阿姨家,他把这些都带回家埋了起来,只留着一点点干粮和那盒糖果,然后他背着小节,离开了这个村庄。
村庄后面有一条过去防空时留下的山洞,那是小时候他爸爸带他来过。陈田坚信只要离开人群,他和小节就可以活下去。
山中的日子很美好,这也是全电影配乐和画风最精细的地方,尤其是晚饭后小节在萤火虫中跳舞的样子:“哥哥,萤火虫好多。”哥哥坐在旁边笑着说:“恩,好多。”
还有玩累了的小节坐在地上休息,陈田说:“睡吧”
小节答应:“好。”
明明是平常的对话,吴欣冉却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为什么为什么世界对这对兄妹这么残忍,为什么丹衣要剧透两人最后都会死掉的事实。
小节睡着了,哥哥就着微弱的火光笨拙的补着衣裳,那样的温馨,仿佛这里真的是一个世外桃源,真的能远离战火。
可是这些只是观众和陈田无谓的祈望罢了,长期生活在山里,小节身上现了很多疮和湿疹,哥哥在关心她的时候,观众却能看见风吹过陈田的背心,那里有更多红点。
哥哥无奈之下回到村庄,挖出已经不多的粮食,可这些也不能挽救小节的生命,村民们也早就离开了那座已成废墟的村庄,孤身一人的陈田找不到人影,最后小节在一个萤火虫满天的夜里离开了人世。
离去的前一夜,小节高烧不止,胡乱的抓着东西往嘴里塞,看见哥哥回来了,还开心的叫哥哥一起吃肉丸,陈田含着泪接过去。观众看的分明,那是泥土搓成的丸子,而小节的嘴角也证明她真的已经没有希望了……
陈田一直没有哭,小节的骨灰被他装在那个小节最喜欢的,早已吃完的糖果盒里。他沉默的不停的挖着,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吴欣冉能听见身边越来越多的哭泣抽噎,甚至还有小孩子的哀嚎,但是电影中的陈田什么也没有,他沉默的离开了这个带给他美好回忆,也埋葬了他最后一位亲人的山洞。那座坟墓最后只有小节的衣服,这个世界太孤单,陈田不希望妹妹在那边也只有一个人,所以他把妹妹的骨灰待在身边,毫无目的的流浪。
不久后,镇上的车站里又倒下一个饿死的流浪汉,管理员过去检查时不小心踢到了一个盒子,沉甸甸,脏兮兮,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管理员奋力一扔丢在了荒野上。
这就是影片开场的那一幕。伴随着齐蝶那哀婉凄凉的歌声,厅内的灯光亮了起来。
电影结束了。
第65章 。跳到坑里了()
大陆中文影评网
评永远不看第二遍的电影————《萤火虫之墓》
楼主听闻中国第一部获得威尼斯新人奖的电影即将上映,期待万分,零点准时的等候在电影院外,据介绍,这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电影。楼主看完以后悲痛万分,但是当我细细回顾电影情节是时我不禁反问:这真的是一部反战电影吗?它夺奖的原因是否只与那与众不同的电影表现形式?
这是一部浸泡在泪珠里的电影,它将所有的催泪元素集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勾走眼泪,但这真的是一部反战的电影吗?
电影的最后兄妹两人的灵魂伴随着萤火虫一起飞走,但这之前呢?妹妹小节营养缺失是军医早就确定了的,可哥哥却不愿意甚至没有仔细考虑过妹妹的病情,反而一味的将其带离人群,离群索居。
陈田总是鼓励小节找到生活下去的勇气与希望,但是他自己呢?整部电影陈田都一直处在茫然若失的状态。他甚至不愿意加入当时的民众组织的自救团体。
明明是年轻力壮的成年男子却整天玩,想着救济,阿姨说几句难听的就背着妹妹走了,最后害妹妹死于营养不良。如果不是他,小节根本不会死,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而且在阿姨家好吃懒做,连基本家务都不会做。吃完饭总可以自己洗碗吧,衣服自己洗总可以吧,连讨好阿姨都不会,难怪被人嫌弃。
最后一段也死,飞机来轰炸了居然高呼炸吧炸吧,简直疯了!
1#
楼主你认真的吗?你知道他阿姨那一家对他的歧视吗?你知道如果陈田去工作了阿姨会怎么刻薄小节吗!楼主根本没有经历过相依为命的那种情况就自以为的把自己最后的亲人交给别人,心真黑。
而且陈田刚投奔阿姨的时候他妈妈刚死好不好,还突然知道爸爸也战死了。一夜之间变成孤儿,寄人篱下,电影里也说了那段时间他一直处在噩梦中,你还要求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能有多少讨好人的本事,笑都笑不出好不好。
离开阿姨时小节笑的那么开心,还说终于离开那个坏坏的女人了,你们看见吗?
电影最后陈田本来就疯了,亲手埋葬最后的亲人,怀里抱着妹妹的骨灰,自己也要死了,成年人也经受不了这样的压力。
2#
我觉得哥哥陈田和现在社会的年轻人很像,遇到事情就知道怨天尤人,妄想他人的救济,也不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兄妹的悲剧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吗?配给制是战时正常的分配制度,而兄妹为什么一定要离群索居?虽然生活的不好影片大部分人还是可以活下去的,而且根据影片开头的那个我死了的时间可以看出,只要再坚持三个月战争就会结束了。
同样影片里也有些类似互助救火等活动,只要哥哥愿意,兄妹总能重回社会当中,不至于坐吃山空,到最后妹妹生病连一点粮食都没有。电影中的其他人虽然也缺衣少粮但是活活饿死的人却很少,大多数人仅是食不果腹而已。营养不良也没到死人的地步。
我在这里只看到了哥哥的软弱,妄图逃离人群社会,不与人交际。别说什么阿姨的刻薄,阿姨并没苛责两人的食物,反而是哥哥以照顾妹妹为名不愿意加入劳作。在母亲还活着的时候也劝过母亲逃离村庄。
影片哥哥临死前的回忆对话真的很妙。
陈田:“已经很晚啰,睡觉吧。”
小节:“嗯。”
明明对哥哥恨铁不成钢,看到这里我却真的忍不住眼泪。
看完零点首映的观众百分之九十九都今夜不能安眠,这些人熬夜通宵在网上讨论萤火虫的剧情。有对哥哥软弱的愤恨,也有对小节的怜爱,更有兄妹不能多坚持3个月的遗憾。
不管读者的评论是好是坏,唯一的值得肯定的就是所有人都认定——这是一部绝不会看第二遍的电影。
大科是《大城故事》的导演,《大城故事》这枚票房炸弹让他在短短一个暑假内迅速成为国内最知名的导演之一,他现在走在街上都能遇见疯狂的粉丝求签名。
今年暑假好几个知名导演的票房滑铁卢也让大科的成绩含金量进一步提升。
他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他的现在的成就都是《大城故事》得来的,所以他对大城的名声看的比什么都重,他每天除了玩乐以外的时间求全部泡在网上,到处搜索对于大城不利的评论,一旦发现就用水军压垮淹没。
甄丹丹那条长评他当然看见了,不过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稍微有点名气的网红博取关注的罢了。之后被爆出这个家伙也有拍摄电影那就更简单了,区区一个红眼病患者更不会让大科放在心里。
作为导演,圈内的大事他就算再看不起那群l性的电影节从来不在大科的电影目标里,他的目标只有票房。只不过他的记忆还没有没用到记不住发过长评吐槽大城,并且转发过万的博主名字。
从拿奖的消息传来后他就一直担心有人拿出2个月前的那条评论做文章。也许是因为时间间隔太久,那条微博也已经被删除,现在网上并没有人提起那件事。
但别人不在意不代表大科不在意,零点首映后他就一直在关注萤火虫的网评,既然是拿过奖的电影他也就不期望有什么剧情缺点,只希望这部片真的和它获得的奖项一样重视艺术性,而忽略商业。
观看零点电影的一般都是死忠粉、铁粉之类,大科原本也没指望这些人给出什么不好的评价,没想到现实给了个巨大惊喜。
这些铁粉传播最广的评论竟然是:永远不看第二遍的电影————《萤火虫之墓》
大喜过望的大科连忙转发这条点赞过万的影评,并标注回复: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之间的平衡并不是简单就能掌握的,未成年人想写出真正的反战电影也缺了一些阅历。中国的影迷并不会因为某些独特的艺术手法,例如2d?(我至今没弄懂2d算什么手法。)或者某些曲高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