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第5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中的重臣几乎都来了,无一例外,全都簇拥在皇帝陛下身边,可郭幸哥这边也不差,老寿星叶氏亲自驾到。
她抓着郭幸哥的手,看了又看,可心疼哩,“老身不让你弄,你就是不听,瞧瞧,这手比庄户人还粗糙!”
郭幸哥只是傻笑,也不反驳。
老太太道:“行了,我知道说不了你,今天老身就要看看,你天天忙活,能忙活出什么名堂!”
郭幸哥拍着胸脯道:“老祖放心吧,我会让他们大开眼界的!”
这时候坐在旁边的魏王符彦卿也伸手,让郭幸哥到他身边。
“那个商王啊,七天前开封就有人摆了赌局,我掏出三万两押你获胜,这可是老夫的棺材本,输不得啊!”
郭幸哥轻笑道:“我是把握十足,不过也不好说,反正三万两银子,大不了我赔给魏王就是了。”
“不是银子,是金子!”符彦卿咬着后槽牙说道:“只许胜,不许败!”
郭幸哥顿时觉得压力比泰山还大。
更让人意外的是太傅柴守礼凑了过来,“那个,还有老夫呢,我押了三十万,也是……金子!”
郭幸哥差点一屁股坐下,柴太傅你不是陛下的爹吗,怎么不押你儿子,押我干什么?
“嘿嘿!”老头笑得很得意,“那个我不像姓符的那么没出息,不管是输,还是赢,你的蒸汽船,也算我一份股!这三十万两金子,能赢多少是多少,本钱和赢的加起来,我给你盖工厂!”
郭幸哥晕乎乎的,脚下仿佛踩了棉花。
且不是能赢多少,光是三十万两黄金,就让郭幸哥怦然心动,热血沸腾!
无论如何,拼了!
小少年甚至脱光了膀子,亲自抄起铁锹,下场去了。
在观礼台上,人们就看到了如此一幕,在皇帝这边,是二十名身强体壮的大汉,胳膊粗腿长,一巴掌的护心毛,跟一群大狗熊似的。
在另一边,加上郭幸哥才三个人,没一个胖子,尤其是郭幸哥,他的腰还不如人家胳膊粗呢!
如此强烈对比,就连李肆都心里发毛。
“师弟啊,行不行啊,我可把那点私房钱都押上去了!”
叶华轻笑道:“别说是一群大汉,就算是一群大象,又能怎么样?在蒸汽机面前,肌肉是不管用的!”
李肆战战兢兢,还是不放心,这时候宣布比赛开始,大汉们跳上船,有人指挥着,喊着号子,就准备用力踩动明轮划出去。
他们憋了一股劲,突然,有人跑过来,告诉他们,商王那边还没有准备好,要等半个时辰。
一句话,把这些大汉气坏了!
比就比,为嘛要等半个时辰,莫不是他们怕了?
大汉们义愤填膺,外面看着的百姓也是议论纷纷,心说商王要是有信心,就该立刻比赛,无缘无故推迟,算什么英雄好汉。
不少人偷偷去赌盘,把赌注押在了陛下一边。
叶华毫不在意,他心里有数,所谓准备,是给锅炉预热,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他向身边看看,突然发现李肆没了……叶华忍不住皱起眉头,等了一会儿,也不见他回来。
时间过得很快,郭幸哥的船只冒出了黑烟,终于他们准备妥当。
“比赛开始!”
伴随着红旗挥动,大汉们一起用力,他们憋足了劲头儿,浑身的肌肉绷起,一下,又一下,粗壮的大腿,踏着木板,把力气传到转动的轮子上。船只就像是离弦之箭,快速蹿出……就凭这个速度,谁还能比得上?
就凭着三个瘦猴子?
瞧瞧吧,他们的船在哪里呢?
这些大汉下意识往后瞧,天啊,没有!
在哪?
他们一转头,这才发现,郭幸哥的轮船几乎跟他们并驾齐驱。
这下子可把大汉们吓坏了,船长喊着号子,大家奋力向前,船只划破湖面,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可反观郭幸哥这边,船只不但比他们跑得快,郭幸哥还提着铁锹从船舱里出来了。
少年郎赤膊站在船头,冲着对面的人哈哈大笑。
用不着三个人,两个人就能秒杀你们了!
那些大汉看到郭幸哥,越发生气。
使劲儿,用力!
一定要赢!
他们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可是却悲哀的发现,郭幸哥的笑容越来越远了……蒸汽船已经把他们甩出了一大截。
整个比赛持续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郭幸哥以绝对优势,赢得了比赛。
当他还有两名工匠从船里跳到岸上,欢呼声一片!
至于那些大汉,他们双腿都根面条似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从船舱里爬出来的,瘫在岸边,就跟狗一样喘粗气。
郭幸哥还不满意,他冲着守卫的士兵摆手,让他们去船舱里,士兵进去,每个人都扛着一袋米出来。
这些米堆在了一起,就跟一座小山似的。
那些欢呼的人群此刻全都说不出话了!
开什么玩笑,这是比赛啊,人都巴望着减轻份量,商王殿下是疯了吗?怎么还自己增加份量?
若是不增加,岂不是赢得更轻松?
就在所有人惊叹的时候,李肆气喘吁吁回来,“师弟,比赛完了没?商王输了,也别难过,再接再厉啊!”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739章 工农业之争()
叶华注意到了李肆满头的汗水,又听到他的话,顿时有种想笑的冲动,攒钱不容易,花钱可是不难!
“师兄,你买陛下获胜了?”
李肆迟疑一下,连忙摇头,他许是也觉得自己不地道,“我哪能那么不讲义气呢!其实啊,我有两份私房钱,一份买了幸哥,退不回来了。我就把剩下的一份,押在了陛下这边……你不是说过,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吗!”
好啊,真强大的理由,叶华都拜服了!
“师兄,恭喜你,经济学让你失去了拥有三份私房钱的机会!”
叶华说完,也不搭理木鸡似的李肆,他拍了拍屁股,起身上了战马,绕着金明池旁,疾驰到了比赛的终点。
柴荣比他还快,皇帝陛下瞧了瞧自己这边,几十名壮硕的大汉,累得跟死狗似的,趴在地上喘,看见皇帝来了,努力弓起背部,战栗请罪。
柴荣只是哼了一声,就转头去看蒸汽船。
输赢不是柴荣在意的事情,他更关心蒸汽船,同样大小的船只,换成了蒸汽动力,只要三个人,不但速度更快,运量也更大,这是十倍百倍的效率啊!
作为一个天天琢磨着开疆拓土的皇帝,蒸汽船给柴荣带来了太多的想象,他在船里转了一圈,重新回到甲板上,就把郭幸哥给揪了过来。
“你跟朕说,这个蒸汽船能比普通的船强多少?”
“这个……”郭幸哥挠头了,“陛下,这事情很难一下子说清楚的。”
“什么意思?”
郭幸哥道:“蒸汽船肯定不用那么多水手,人工是省下了,但是呢,煤炭的用量就上去了。而且蒸汽机的力气太大,普通的木制船只没法发挥蒸汽机的效果,所以……要用铁船才行!”
“什么?铁?”柴荣跟听到了笑话似的,“把铁放到水里,还不沉下去吗?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郭幸哥可不爱听了,“沉与不沉,取决浮力,而不是材料,陛下若是不信,我们可以,可以继续打赌!”
“赌什么?”
“就赌我能不能造出铁船!”郭幸哥眼睛里闪烁着坚定地光彩,少年郎绝不会服输的!
柴荣顿了顿,笑道:“好,朕就继续跟你赌!我倒要看看,咱们的商王能弄出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
来不及享受胜利的喜悦,郭幸哥就继续忙碌起来。
显然,蒸汽动力比人力要强大几万倍,几十万倍!是天神才能拥有的力量!
足以铲平高山,填平湖泊,把成千上万的人,一夜之间搬到千里之外……
只不过要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解决很多现实的困境。
首先当然是要把蒸汽机缩小,提升锅里功率,带来更大的动力。
而且要想在海上航行,十天,二十天,甚至是几个月,一两年,蒸汽机必须持续可靠,不能走到半路突然坏掉了。
试想一下,在茫茫大海之中,船只没法自己航行,只能随波逐流,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郭幸哥同工匠商量之后,拿出了两个办法,一是强化锅炉,改进蒸汽机,二就是增加一套动力系统,有两个锅炉,即便坏了一个,也能依靠另一半动力,安全返回。
甚至他们还觉得,在不能完全保证可靠的时候,要保留船帆,作为备用。
船只本身的问题能解决,还有两个问题就不是他们能解决的
因为使用蒸汽动力,就必须消耗数量惊人的煤炭,制造蒸汽机,打造蒸汽船,都需要钢铁,还是能够防腐的优质钢铁……煤炭和钢铁,工业的粮食和脊梁……伴随着蒸汽机的出现,提上了日程!
郭幸哥和工匠们,战战兢兢提出了要求,希望朝廷能够配合……叶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叶华曾经想过,自己亲手去制造蒸汽机,把大周带入蒸汽时代,后来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转而去培养郭幸哥,去培养其他的工匠,让他们水到渠成。
叶华很清楚,任何发明都不能凭空出现,必须有现实的需求。
眼下大周的问题就跟汉唐一样,拥有庞大的疆土,而落后的技术手段,管理方式,使得对外用兵成本高昂,得不偿失。
各个行业都在负债运行,压力非常大,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提升效率,节约成本,打破僵局!
此时出现蒸汽机,绝对是应运而生。
不说别人,柴守礼果断投入了近六十万两黄金!
他坐拥庞大的船队,因为洋流的问题,每年只能在大周和倭国之间,往返两次,可假如换成了蒸汽船,就可以增加到六次!
换句话说,一年就能干出三年的活儿。
而且蒸汽船可以造得更大,运输更多的商品和金银……当然,也可以运送更多的士兵,甚至配属火炮,碾压那些矮小的倭奴!
如同柴守礼一般垂涎蒸汽船的还有刘闯,他在老巢在吕宋,孤悬海外,最需要跟大周互通有无,蒸汽船能带来的效果不言而喻……
叶华能清晰看到,围绕着蒸汽机,蒸汽船,一条条的金流出现了……柴守礼和刘闯等人投资到蒸汽机工厂……郭幸哥用这些投资去采购钢铁,制造机床,加工零件,购买煤炭……伴随着订单出去,河东的煤矿,幽州的钢铁厂,全都行动起来。
不需要朝廷政令,他们全都开足马力,疯狂扩大产能。
几乎所有的作坊矿场都要更多的工人劳力。
在这个关头,又一个矛盾骤然出现。
以太子郭宗训主导的合作社快速发展,河北中原的百姓积极加入,覆盖人口超过五百万,还在迅速增加。
而郭幸哥主导的工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农村工人必须进城,必须让他们自由出卖劳力,靠着合作社,锁住农民,是对朝廷的不负责任。
我们需要的是蒸汽机,需要蒸汽船,需要钢铁和煤炭!
可也有人坚持认为,让农民舍弃土地,进入城市,去充当工人,没日没夜地干活,只拿着微薄的收入,干最辛苦的事情,枉顾民生,这才是最大的恶!
要农业还是要工业,要工厂还是合作社?
两种声音,甚嚣尘上,几乎整个大周都分裂成两部分。京城的报纸,连篇累牍,进行着讨论。
不具名的官员,社会贤达,甚至书院的先生,都发表了看法。
这股辩论自下而上,来得很突兀,又非常迅猛。
很快就连朝中重臣,内阁诸公都被波及到了。
白发苍苍的韩熙载找到了叶华,作为少数还在朝中的老臣,韩熙载非常熟悉眼前的情况。
“当年南唐就是如此,一边是工厂作坊,一边是乡村民生,双方针锋相对,闹得不可开交……当时老夫想要借鉴侯爷的作法,厉行均田,化解矛盾,只是老夫想不到,大周落实了均田,还是会有这个麻烦,老夫只是不知道,侯爷还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韩熙载显得很无奈,大周变化的确是太快了,他已经被新出现的事务给弄得晕乎乎的,有心跟上进步,却也力不从心了。
叶华笑道:“韩相公高见……当下情况确实如此,工农业争夺资源和劳力,绝对会长时间存在,只不过未必只是争抢,韩相公若是愿意,不妨来听听他们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