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第5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尚幡然醒悟:“元叹所言极是。”
事不宜迟。刘备遂命人取来笔墨。陆尚手书家信,与蓟王诏命一同发出,六百里发往吴郡老家。
留二人用膳。
席间,陆尚渐渐平复心神。一前一后,两封书信。当万无一失。
待二人离去,刘备又传语蓟都尹娄圭,妥善安置陆氏宗人。
待左国令士异返回,刘备遂问道:“国令可知陛下加收田税,欲修缮何处?”
士异答曰:“右丞邸报附录有言,乃南宫玉堂。”
玉堂,便是玉堂殿。“南宫有玉堂前、后殿。”
光和元年七月壬子,“青虹见御坐玉堂后殿庭中”。
士异又道:“右丞附书言道,陛下使钩盾令宋典缮修南宫玉堂。又使掖庭令毕岚铸铜人四列于仓龙、玄武阙。又铸四钟,皆受二千斛,以备悬于玉堂及云台殿前”。
年前,窦太后刚迁入永安宫。今年开春,云台便遭火灾。陛下借重修云台殿,欲敛天下田亩税钱,以修南宫殿室。莫非,陛下想迁入南宫安居。
话说,王美人暴毙西邸。陛下睹物思人,亦不得安生吧。
“报——”正当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时,有白发御姬入殿通报:“锦帆校尉甘宁前任来报。言,泉州冰融,业已通航。另有快船入港,遥见倭国使船,驶入勃海!”
刘备霍然站起:“速去泉州港。”
“喏!”
1。52 空空如也()
游麟号顺流之下,驶向泉州港。
巨马水岸,绿草融冰。放眼望去,青白渐染。野鸭浮水,群鸟共飞。生机勃发,正蕴藏在残雪薄冰之下。
曾几何时。刘备恍惚忆起初来时,一眼所见,破败的祖宅。一花一木,积尘尽洗,世间竟如此鲜艳。无论浓墨淡彩,皆饱满的仿佛顷刻便要溢出一般。
遥见王旗。往来舟船,纷纷靠边避让。刘备未立甲板而居爵室,便是不想扰民。否则,船夫客旅,皆要起身行礼。万一船只失控,碰撞落水,反成祸乱。
巨马水终年不冻,奔流向东。不愧是蓟国黄金水道。连带环绕泉州港的水路,亦未曾冻结。面向渤海上湾的出海口虽被冰封。然泉州港的内河航运,并未中断。四海船商不来,仍有蓟国船只不绝水道。转运粮秣、草料,人员、物料,不一而足。
数百里水路,即便谨慎行船,次日清晨亦达。甘宁领麾下,列队出迎,与蓟王游麟座舰,共入水军大营。
多年苦心营造,泉州港已成一座坚城。面朝大海,背靠壁仞。凿渠连通巨马、沽水二水道,环绕高墙。即是漕渠,又是护城河。塘沽港与巨马港,一东一西。塘沽卸船,巨马装船。反之亦然。二港之间,排建五道平行轨路相连。一进一出,皆靠右行。“舳舻相接,帆樯如林”。上下往来,井然有序。
换言之。泉州港,前窄后宽,大致呈梯形。前为军港面海,左右濒巨马与沽水河道,排设民港,居中为城区,其后是横栏整座港口的城墙。东西河道,各长十里。排设“非”字形泊位。城内前后相距八里,有军民八千余户,十万口余。船夫舟子,车夫力士,不计其数。乃蓟国客庸人口最多的城市。远超南港。
究其原因,南港位于蓟国之中,客庸港城的多是本国之民。反倒是扼守九河下梢,面朝渤海的泉州港,舶来人、物,尤其多。
登水砦关阙,刘备举千里镜细看城中。四海船商汇聚,各色人等齐全。似还有来自身毒的藩商,领肤发皆黑的昆仑奴,穿行其间。却不知有无罗马商人抵达。话说,时下交州合浦港,常有藩商往来。自可经由:日南、合浦、徐闻、蓬莱、泉州、碣石(秦皇岛)、沓津,等沿岸港口,往来大半帝国。
今蓟王刘备,又新辟南津、济州、釜山,以及不久之后便将大力督造的对马港。北上航线如此丰富,四海船商必蜂拥而至。
一条稳固的通商航线,不啻于船商的生命线。蓟王愿意共享,当真弹冠相庆。感激涕零。比起实际利益,蓟王更看重文化影响。时下东半球,汉文化一枝独秀,鲜有敌手。五胡四夷,皆以汉化为荣。只需辟有海港,持续输入汉风汉仪。便是倭人岛夷,耳濡目染,不出数代,亦归于汉治。韩国和日本,此二国,刘备不打算让其出现在大汉的星空下。
大航海,已是大势所趋。
蓟国豪商,闻风而动,纷纷东移。由最初的粮商、马商、茶商、转而涉足船商。纷纷在泉州港置业,重金打造船队。辽东巨富田韶,首当其冲,号“船一”。俗称“蓟田船一”,有大小船舶一万丈。言下之意,乃蓟国第一船商。
蓟田船一。此名,很倭国啊。
年前母亲做主,将田韶小女许配给甘宁。稍后便会成亲。田韶得此乘龙快婿,自当喜从天降。话说蓟国第一船商,与蓟国第一水将,强强联合。母亲当真…别具慧眼。
刘备不敢反驳。遂笑道:兴霸与儿甚为投缘。二叔家菡妹,亦将及笄。何不同嫁兴霸。喜结连理。
母亲笑问:我儿欲行制衡乎?
刘备讪笑:兴霸赤诚磊落,忠肝义胆。与我生死之交,足可托付,何须如此下作。不过是,见兴霸英雄了得,欲给菡妹寻一个好归宿罢了。
蓟王其实是怕,坦荡如兴霸,待人赤诚,肝胆相照,不懂保留。若遭有心人利用算计,酿成大错,毁蓟国一臂,追悔莫及。总有些人,见利忘义。利欲熏心之下,胆大妄为。毁了自己无妨,切莫累我甘兴霸。
母亲又问:若如此,谁为妻,谁为妾。
刘备言道:田氏为妻,菡妹为妾。
母亲倒是一愣:当真舍得。
刘备轻轻点头:自然舍得。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母亲随口吟来:语出《诗经·陈风·泽陂》之句。此名,乃左国令所取。菡儿出身白湖沉月女校,见识不凡。曾言,非如王兄者不嫁。想来,甘兴霸确也能与我儿比肩。蓟王之妹,即便做妾,亦不会被人小觑。只是,我儿当知。宫中尚有穆夫人、左国令,空耗韶华,当宜早纳入身侧,不可辜负。
刘备这便下拜:儿已尽知。
母亲有大智。乃是暗中提醒刘备,身边妃嫔接二连三,珠胎暗结。王宫婴儿潮,明年将至。若皆身怀六甲,那时,还有何人可侍寝。先前。希雷娅女王,于手忙脚乱,噤口捲舌之时,仰面进言:白发亚马逊亦可侍寝。
亦是此因。
女王言外之意,若实无人可用,徐娘半老亦可救急。
只可惜,蓟王心系渤海湾百万亩盐田,整日忙于设计机关诸器,未曾会意。总归是没有经验。蓟王智者千虑,马有失蹄。
正浮想联翩,忽听甘宁自身后高喊:“主公且看!”
刘备这便回身。举千里镜远眺海面。果见蓟国明轮大舡,鸾翼鼓风,横海纛张。列队驶来。
“嗯?”先是甘宁惊呼。
后有蓟王一愣:“咦?”
好端端的明轮楼船,为何空空如也。只剩下光秃秃的甲板。艏楼、舯楼、艉楼,皆不见!
“莫非遭遇海战。”甘宁言道。
“非也。”刘备细细辨认,随之摇头:“若遇白刃海战,船上损毁,必犬牙交错,参差不齐。岂能如此这般……齐整。”
“主公言之有理。”甘宁亦细看后,言道:“貌似,乃是被人尽数拆去了。”
“速派船只,前往接济。”刘备言道。
“喏!”甘宁便去传令不提。
1。53 望庐而还()
十余艘三千石明**舡,光秃秃的只剩甲板。如何能不让人生疑。
饶是甘宁,亦不敢怠慢。营内水军更如临大敌。号角响起,大小船只顷刻间集结完毕。砦门大开,甘宁领蒙冲斗舰数十艘,飞掠而出。直扑大舡而去。
互打旗语,并无异常。甘宁掷出锁链,飞身上船。便有军士引蓟国使节一行,自舱内登甲板来见。
见人皆在。高举千里镜的蓟王,这才安心。
换言之。非是被迫,乃船队自行拆除。
原因只有一个:减重。
船内所盛,必然逼近三千石极限。于是不得已,只能将无用的上层建筑,尽数拆去。想到这里,刘备心领神会:“此去,必尽全功矣!”
所谓三千石大舡,乃指其“净载荷”。或者叫“有效载荷”。若论“满载荷”,远高于三千石。
如多年前转运北地十万羌人家小,便将大部分压舱石丢弃,以人压舱。此去倭国,为更多装载,蓟国明**舡,甚至拆除了全部的上层建筑。
待三千石舡,兵分二路,逆入河口。泊在巨马与塘沽港。
蓟王刘备已等候多时。
甘宁引蓟国使节,并倭国使梯秀等人,先行登岸。大舡分波踏浪,平稳舒适。船内一切用度应有尽有,与精舍无异。故蓟使各个精神饱满,喜气洋洋。见蓟王亲迎,忙与邪马台使梯秀一行,列队行礼:“拜见主公(王上)。”
“一路劳顿,诸位辛苦。”刘备欣然点头。
蓟使再拜:“幸不辱命。随船带回倭物若干,倭女五万。沿途风土民情,海岛航线,皆记录在案。”
果然如此!
“船上重楼尽数拆去,可为减重?”刘备笑问。
“此其一也。”蓟使笑答:“倭女王见楼船雄伟,富丽堂皇。遂登船游览。言语间,多有艳羡。臣,这便做主,将座舰重楼,尽数拆入王城。原样重建,为女王行宫。邪马台国内渠帅,纷纷效仿。船上重楼,皆拆下相赠。不告擅动,请主公赐罪。”
“哦?”见他面含笑意,刘备亦笑着扶起:“彦方此行功德圆满,何罪之有。”
蓟使与蓟王,四目相对,把臂而笑。君臣同契,莫逆于心。
蓟使名唤王烈,字彦方,平原人。少师事陈,以义行称。
乡里有人盗牛被抓。盗贼向牛主认罪,言:“判刑杀头皆心甘情愿,只求不让王彦方知晓。”
王烈听闻,派人看望。还赠与盗贼半匹布。
有人问道:何故赠布与贼?
王烈答曰:盗牛人怕我知晓,便知其仍有羞耻之心。既心怀羞耻,必能改过。我这么做,非助盗窃,乃为促他改过也。
后有老者,丢剑于路。有一过路行人,守候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寻剑而来,失剑复得。惊奇之下,问其姓名,并将此事告知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之人,正是那盗牛人。
乡里百姓,凡有争讼,皆请王烈来断。因王烈平素教化有方,有的走到半途,便放弃争执,自行和解。有的望见王烈庐舍,便心生惭愧,彼此相让而回。可见,王烈德化之深,已远胜刑罚之力。
黄巾乱时,北上辟祸。入学堂,拜为太学博士。年前蓟王欲遣人出使倭国,陈少师遂荐王烈为正使。泉州令邴原,又举同郡人刘正,言其“有雄气”。刘备引来相见,果有雄才。这便拜为副使。与王烈同赴倭国。
二人果不负众望。
“下臣拜见王上。”副使王烈,引邪马台国使梯秀上前。
“贵使免礼。”刘备含笑点头:“一路可好?”
“大舡航海,如履平地。”与蓟国二位上使,朝夕相伴。梯秀亦颇有精进。话说,王烈本就是淳淳长者,善教化育人。耳濡目染,梯秀汉化日深。
“好一个如履平地。”刘备笑赞:“贵使汉话精纯,吐字清晰,亦如履平地也。”言指其发音,字正腔圆。
“王上谬赞,下臣惭愧。”他竟然听懂了。这便取礼单,双手奉上:“鄙国回礼,请王上过目。”
刘备亲手接过:“闻舡上有数万倭女,恐拥挤气闷,当先行放下。分批移入巨马水砦暂居。”
“喏。”甘宁这便领命而去。
巨马水砦,便是先前由机关船搭建的民船营地。在泉州港上游,北岸一处河湾内。砦中舟桥以锁链相连。各种水面建筑,皆以避入砦中的民船为载体,改造而成。
砦中,楼船酒垆、楼船客舍、大舡邸舍、大舡汤池、大船义舍,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北岸遥对泉州县,南岸便是东平舒侯国。因时有船民举家来投,故水砦一直未曾撤除。
如前所说,砦中功能齐备。正适安置这批跨海而来的倭女。
须臾,便有机关船泊入。翻转船翼,搭上三千石大舡。在梯秀等邪马台使者的指挥下,舱内倭女,转乘机关船。被分批运往巨马水砦。
刘备驻足眺望。见各个被发徒跣,身材矮小,似弱不禁风。不禁心生不忍:“皆是幼女乎?”
王烈答曰:“非也。倭女矮小。多不盈六尺,能有七尺之身,亦称‘长人’。所谓短小精悍,倭女善劳作,多恭顺。当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