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371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371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震关。

    凉州刺史宋枭亦随行。

    陇山,后世有南北之分。北陇山即六盘山,南陇山即关山。

    大震关,西坡陡峭,四周山峦屏蔽,唯群峰间一条峡谷可达关隘。其地貌呈“凹”字形,利于屯兵。东西关道,均宽丈余,通铺卵石路面,通行便利。

    贼人发十万民夫,重筑雄关。关内建有营堡,障城,兵营,设施完毕。又沿山排建烽燧,堠堡,辟有盘山石径及架空覆道相连。远远望去,楼堡林立,错落有致,守备森严。宛如一条盘龙,盘踞在陇山之巅。

    可谓不惜工本。

    关墙上,礌石、滚木、火油、金汁,囤积足备。箭楼耸峙,床弩远射千步。如此一座雄关,若是强攻,必然损兵折将。再说,麾下五营,多是骑兵。用骑兵攻城,智者不为。

    从一开始,刘备便没打算强攻。

    “凹”型关城内,囤有足量粮秣。散落在附近各处的营堡,亦不愁吃喝。贼人固守雄关之心,昭然若揭。

    坂上筑楼,也是羌人擅长。斜坡先立桩柱,再建重楼,亦属干栏式建筑。

    “陇坂九曲,不知高几里。”“其道盘桓旋曲而上。”说的便是陇山。

    刘备四处看过,欣然点头。雄关当用大用。

    关城大堂。

    刘备高居主位,文武列坐二旁。

    大震关守将宋建,五花大绑,面如死灰,被绣衣吏押解入内。

    “俘虏抬起头来。”刘备轻声开口。

    与刘备目光一碰,宋建便又垂下头去。

    “你可知孤是何人?”刘备再问。

    “南面称孤,自是蓟王。”宋建瓮声答道。

    “如今家小皆成阶下之囚,你如何打算?”刘备三问。

    “蓟王大名,如雷贯耳。”宋建惨笑:“谋反当夷三族,家小岂能幸免。”

    刘备又言道:“陇坂之上,尚有许多沿山烽燧。堠堡内贼人,不愿投降。你可愿戴罪立功?”

    “若说降众人,王上可否赦我家小?”宋建问道。

    “未尝不可。”刘备答道。

    “如此,在下愿前往一试。”

    “好。”刘备这便挥手,命绣衣吏将其押下。

    出堂时,正与风尘仆仆的军师阎忠,擦肩而过。

    宋建先是一惊,跟着便凄惨一笑。显然是窥破了端倪。

    “阎忠拜见王上。”西凉名士趋步近前,跪拜行礼。

    “阎公请起。”刘备伸手虚扶:“坐。”

    “谢王上。”阎忠再拜起身,自居末席。

    “此战若胜,阎公当记首功。”刘备笑道。

    “老朽不敢贪功。”阎忠叹了口气:“身在敌营,与一众反贼虚与委蛇,日夜煎熬。直见到王上当面,这才心安。”

    刘备轻轻点头:“阎公之心,孤已尽知。”之所以不等战胜,便连夜弃韩遂而去,投奔大震关。阎忠之心,刘备岂能不知。

    “贾丞命老朽献‘作茧自缚,瓮中捉鳖’之策。贼人两处雄关,只需有一处陷落,瓮中捉鳖势成矣。故星夜来投。”阎忠再拜:“未能善始善终,还望王上体恤。”

    刘备甚是赞许:“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阎公所为,并无不妥。”

    细细想来,阎忠选择的时机,甚是巧妙。见大势将成,趁韩遂无暇他顾,抽身离去。待抵达大震关时,刘备也已破关。如此一来。凉州刺史之位,自然稳稳到手。

    阎忠此人,有先见之明。不然,也不会口出“诩有良、平之奇”。

    当可一用。

    “报——”便有绣衣吏入堂禀报:“有数部羌渠,正向大震关而来。”

    刘备笑道:“羌骑来去三日,雄关已换大旗。”

    幕府左丞荀攸进言道:“羌骑来去如风。祭天三日,又与世隔绝。想必,还不知雄关已陷。主公或可行‘鱼目混珠’之策。”

    军司空田丰亦点头:“荀丞此计甚妙。主公可令雕零浑,携部迎接。麾下军士换穿贼人衣甲,城头重立宋建军旗。诱羌骑入营。再四面合围,一举拿下。”

    “此乃亦是瓮中捉鳖也。”军正沮授一语中的。

    刘备欣然点头,命人这便去安排。

    三十六部羌渠中,驻守大震关的数部,自知事关重大。待祭天完毕,便星夜返回。生怕来去三日,变生肘腋。遥见旌旗蔽日,一切如常。北地先零王子雕零浑,携众出关相迎。几位羌渠终于安心。

    数千羌骑这便轻车熟路,入驻各自营堡。从始至终,未觉有异。

    三日往返,数夜未眠,身心俱疲。入营后便呼呼大睡。

    待几位羌渠被冷水激醒。这才惊觉,情况不对。

    堂上之人,竟不是宋建。而是……

    “呔!”一声晴天霹雳。便有铁塔般的莽撞人出声呵斥:“蓟王当面,还不速速跪地行礼。”

    蓟王……当面?

    羌渠惊恐至极。两股战战,便有人当场便溺。

    咬破嘴唇,鲜血淋漓。这才信以为真。不是噩梦,却胜似噩梦。

    “山野草民,拜、拜见王上!”羌渠惊恐下拜。各自牙关抖颤,浑身恶寒连连,如坠冰窟。

    蓟王赫赫凶名,实在是怕啊。

    刘备不置可否:“因为发抖?”

    “乃因,乃因……”

    刘备又道:“孤曾听闻,羌人曾在段太尉面前,指天为誓:永世无反。为何自食其言?”

    “……”生死关头,便有羌渠强行开口:“乃因,乃因被黄巾贼人邪术蛊惑,失了心智。”

    刘备龇牙一笑:“将此人连同所部,尽数屠灭。”

    “喏!”

    “王上饶命!”羌渠重重叩首,乃至前额崩裂,满面鲜血:“只因小人利益熏心,见财起意。见关东大乱,便想趁火打劫,报仇雪恨!”

1。2 平羌之策() 
世人皆说羌人狡诈。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有黄巾贼前车之鉴,还敢在蓟王当面,装神弄鬼。

    活的有多不耐烦!

    见他头破血流,尚知悔改。刘备这便收回成命:“押下去。”

    “喏!”绣衣吏阔步上前,将几人架出堂去。

    “启禀主公。百年羌乱,积怨甚深。若行仁政,还需杀一儆百。”荀攸进言道:“羌胡反复无常,却皆敬畏强者。当携战胜之威,挟雷霆之势,令其归顺。再行教化,收拢其心,方为上策。”

    刘备点头认可:“以公达之见,当如何行事?”

    “主公或可如此如此……”

    “哦?”对此计并不陌生的刘备,欣然笑道:“公达之谋,当不弱文和也。”

    一言蔽之。此次西征,不为一地一城之得失。而为除羌乱顽疾。

    羌人桀骜,先秦时称“西羌”,本是半游牧民族。初时“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穀,以产牧为业。”故而,游牧羌人,民风彪悍。坚强勇猛、吃苦耐寒。族中青壮,好勇斗狠,悍不畏死。

    东迁之后,羌人改游牧为农牧,称“东羌”。在各自山寨旁试种五谷,放养牛羊。风俗渐与汉人相容。但强力至上,崇拜强者的天性,并未有更改。

    段太尉杀羌无数。羌人却敬如天神。便因如此。

    说起段太尉,刘备曾在府中密室,得段太尉《平羌手札》。洛阳时,曾日日研读。对东羌各部,可谓了如指掌。贾诩亦曾时常陪读。返回蓟国时,刘备又将《平羌手札》尽数交给贾诩研读。岂料无心插柳,今得大用。

    真可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之所以,贾诩借阎忠之口,修筑金城、大震二关,设瓮中捉鳖之计,便是受段太尉《平羌手札》启发。《平羌手札》中,羌人风俗、节庆,皆有详细书录。

    故能知晓,六月二十四日祭天会的各项禁忌。

    总而言之。若要平定羌乱,只有二策:一急一缓。

    急策,需快刀。所谓快刀斩乱麻。将谋反羌人健勇,尽数屠灭。东羌诸种,青壮无存。十年之内,无力谋逆。此为下策。

    缓策,需长情。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设循吏,除苛政,将羌人世代归于教化,尽数归心,百年之后,羌人皆汉人。不分你我。此为上策。

    下策太急,上策太缓。

    帝国日薄西山,何以存百年。而刘备亦无法久居陇右,若平羌刚有起色,便被调回,陇右一地又被陛下售卖他人。买官上任,刮地三尺,乃至羌人积怨再反。如此功亏一篑,恶性循环。羌人屡遭‘戏耍’,吃一堑长一智。必然变得多疑狡诈。不再轻信汉官。

    再想令其归心,难上加难。

    《平羌手札》中,段太尉对平羌国策,亦有自省。汉羌矛盾,最大一点,亦是土地。

    东羌诸种,多聚集在河湟流域。金城郡,陇西郡以西,”绵地千里”的广大区域。然,此地水草丰美适于畜牧兼宜农耕的区域,多呈块状分布,并无连接。如河湟谷地,西海,盐池,大、小榆谷,大允谷,赐支河曲,赐支河首等。

    西海有”平地美草”及”鱼盐之利”,王莽时曾设西海郡,筑五县。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地利其次。大允谷,赐支河曲再次。赐支河首相比之下,位置最西,地利最次。

    于是,河湟间,西海及大小榆谷,便成为羌汉争夺的重点。

    “地利之争”除外,才是苛政、兵役。

    羌人多依山下寨。周围多山地、丘陵。不宜农耕。且关山许多优良牧场,皆划归国有,饲养战马,不许羌人放牧。羌人又时常被充作‘义从’征发,因战伤残,却得不到应有抚恤。加之,凡遇纷争,所在郡县官吏,多袒护汉人豪强。积怨日久,宣泄无门,只能揭竿而反。

    当然,在段太尉看来,羌人亦有羌人弊端。

    首当其冲,过量繁衍。

    河西羌人,多行“饶妻制”。饶,多也,“饶妻制”便是“多妻制”。

    范晔《后汉书·西羌传》载:“……羌人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釐嫂(寡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杜佑《通典》引《广志》注曰:“羌与北狄同,其人鲁钝,饶妻妾,多子姓,一人生子数十,或至百人。”

    于此,“饶妻”二字始见于史籍。

    大汉亦行多妻。但大汉的多妻,却与爵位比同。诸如刘备,虽贵为蓟王,亦不过能娶四十小妻。庶民一妻无妾。士人一妻一妾,足以。纪纲人伦,礼法森严,不得擅越。

    又岂能如禽兽般“妻后母,纳釐嫂”。

    以上种种皆除去。还有一个最令刘备意想不到之原因。

    职业佣兵。或者叫职业反贼。

    正如大汉有职业军人,行伍世家一样。羌人也有类似的组织结构。

    以此次谋反为例。

    起因,乃是黄巾贼人花费巨资,雇佣三十六部羌渠,合伙举事。

    据先零王子所说,按照约定俗成的利益分配。羌骑抄掠来的钱财粮秣,要分成三份。

    主将一份,部族一份,自家一份。

    换句话说。对于西凉的羌人而言。谋反,其实也是一门生意。

    此已无法用“刀头舐血”来形容。分明是提着全家人的脑袋来赚钱。当真是“要命的钱”。

    将心比心。若非被逼无奈,身处绝境,谁会如此行事。

    刘备得知后,百味陈杂。

    西凉一地,有大不同。

    金城关。

    得知陇山大震关一夜陷落,军师阎忠单骑入关,韩遂恍惚老了十岁。

    三十六部羌渠,虽多已回营。然士气低落,军心已乱。距一哄而散,为时不远。

    一统六军,手握重权。再有三十六部羌渠,马首是瞻。韩遂刚刚升起的野望,便被无情的吹散。

    问题很简单。是降是战。

    战当如何战。降又如何降。

    两难之间。枹罕将军府,忽有心腹兵丁抵达雄关。言,乃是奉军师口令,三日后来见。

    拆开竹筒一看,顿时心安。

    桶内,蓟王表奏只剩其一。正是留白的金城太守。

    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韩遂当即下定决心。

    命麾下恪守金城关,这便马不停蹄返回枹罕,召集三十六部羌渠,商讨后续事宜。

1。3 全身而返() 
原本人头攒动的大堂,今已越发稀疏空旷。

    王国在位时,麾下尚有五将。如今韩遂上位,麾下只剩三十六部羌渠。音容笑貌,血犹未干。

    “合众将军到——”

    “拜见合众将军。”心怀惴惴的羌渠,急忙起身行礼。

    “诸位安坐。”韩遂和风扑面,笑容可掬。却令人莫名心悸。

    “谢将军。”羌渠纷纷落座。

    “斥候来报。大震关已被汉军攻破。有传闻乃因‘羌人反叛,里应外合’,至雄关陷落。”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