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148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148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堆满马蹄金饼,五铢钱更是无数。

    年后,赀库开始为市中商贾,开设私人账户。并出具‘支取钱票’。

    简称‘支票’。

    支票簿,乃是一卷竹简。徐徐展开。只见,卷中设有大大小小,各式‘竹牌’若干。牌上刻有不同面额的花纹、钱票。另有商贾私印、钱库签印各半。只有与赀库预留的,竹简上相同位置的‘竹牌’相对应。方能辨认真伪。从而支取钱票上等量的钱币。

    两张相对应的竹牌,取自同一根山竹,同一处竹节。取出后,该竹节便会被烧毁。世间再无此竹。纹理、斑节,花纹、签印,皆要同时对应,才能等量支取。且大宗钱货,还需支票簿持有人亲自到场。

    断难造假。

    ‘支票简’一出现,立刻风靡。和后世‘竹块坐垫’上的竹块大小相若的竹牌,被称为‘竹票’。

    谁用谁知道。实在是太方便。最低币值一千文。有五千文、一万文、五万文、十万文、百万文、五百万文、一千万文。

    之所以是‘竹票’而非‘竹币’。乃因‘竹票’并不参与流通。只能到赀库取支取等量钱币。故而,不是货币。当然了,临乡侯也打了个擦边球。时下禁止铸币。刘备声名显赫,一举一动,皆引人注目。还是别留人口实,自找麻烦为妙。

    当然。刘备虽这么设定。可两个商人之间,互相交换‘竹票’,又该作何论处?所以说,只要临乡商贾相信临乡侯的支付能力,赀库又一直运转良好,‘竹票’必受重用。

    这里,就看出编户齐民的好处。

    自秦以来,两汉严格执行的编户齐民制度,为赀库开设私人账户,成为可能。

    如前所说,汉初时有五种户籍类簿。分别为:民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地籍、田合籍、田租籍。

    登录的内容,包括户主及家庭人口、奴婢以及房屋、家畜;每一家庭成员的籍贯、身高、年龄、面貌特征、成年男女服役记录,口赋上交记录,每一家庭成员的大事记;每户每块田地所处的具体地点、土地的形状、面积大小、土地的产量等级、不同等级田地的轮换耕作时间、以及与该户相邻的其他田地户主的基本情况。实在是太详尽。

    细细品味,现代银行业所需的所有个人信息。包裹:个人基本信息、家庭状况、财产状况、纳税情况、不良记录、信誉评估等等,汉朝已完全具备。

    天哪。这可是两千年前的大汉。

    民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地籍、田合籍、田租籍。各自泾渭分明,组成了严密的户籍体系。

    所缺,不过是临门一脚而已。

    刘备如何能不被深深震撼。

    我们实在是太先进。

    若非五胡乱华,大汉会如何?如今又会到何种程度的文明!

    思前想后。刘备毅然决定,开启银行体系。

    以编户为单位,开设家庭账户。并在家庭账户下,另设个人账号。且规定,无论侯府俸禄、私人庸金、亦或是博戏所得,皆入家庭账户。且但凡雇佣,到市楼签订劵书时,雇主需将工钱先打入赀库。根据劵书上规定的明细,或一旬、半月、或足月,亦或是完工后一次结清。这笔庸金皆由赀库发放。若遇问题,可由市楼官吏仲裁。仲裁不服,可去楼桑令乐隐处提告。还不服,再上告两位家丞。再不服,便可亲到临乡侯府投状申诉。

    时人重诺。正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诸如此类。

    将庸金上交,由赀库发放。等于说,乃是从临乡侯府领钱!

    如此,交易双方,尤其是客庸一方,便会挺直腰杆。敢于据理力争。

    此举,意义无比重大(请注意)。

    一句话。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领谁的钱,真的很重要。

1。126 后继有人() 
以编户齐民为基础的,财务制度的建立所带来的好处,远超刘备的估计。

    且随时日累积,正慢慢显现。

    于是乎。能在临乡有一个户籍,在赀库有一个户头,便成为临乡人的标配。如此一来。赋税、庸金、俸禄,几乎所有的家庭收支,皆可通过户户之间的转账来实现。

    私人印签又成流行物。

    居民家中无需存放大量钱币,减少潜在安全风险是其一。钱币在流通交换环节中,隐藏的盘剥和人为损耗亦被降到最低是其二。对民间高利贷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是其三。

    尤其是第三点,至关重要。

    在刘备看来。大量流民的出现,天灾只占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便是**。所谓天灾**。天灾之后,自耕农为维持生计,只能向地主豪强举债。于是地主豪强行高利盘剥。利滚利,债滚债。终是入不敷出,纷纷破产。于是卖儿卖女,为奴为婢。孤苦无依,进而为流民。引出无数社会问题。

    家庭账户的出现,配合详尽的户籍制度。让刘备拥有了最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能对某个家庭的财政状况,进行最精准的评估。从而以较低,甚至是无息贷款,助其熬过难关。

    诸如此类的好处,举不胜举。

    原本只为祸水东引的赀库,却在刘备治下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巨大效能。便是刘备自己也始料不及。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某户突遭大难,急需用钱。可用宅院、田地等向赀库抵押,获得一笔资金,用来渡过难关。而这笔资金的利息极低,且允许齐民分期偿还。抵押期间,田产和房产,仍归该户人家所有,却无法交易变卖。只有等将举债还清,抵押物的全部所有权才会归还。

    比起毫无底线,无比血腥的民间借贷。赀库的出现,堪称神来之笔。能向轻财重义的临乡侯借钱,谁还去借要人命的高利贷!

    或有人说,若恶意举债不还,又该如何?

    别忘了,刘备还手握编户齐民详尽的户籍资料。个人信息、家庭状况、财产状况、纳税情况、不良记录、信誉评估等等,一目了然。

    再说,在北地第一豪强面前起坏心。想怎么死?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此一句,在临乡侯这里,绝不是吹牛逼。

    侯府家臣,各级官吏,有功之民,皆迁往临乡。临乡侯又岂能例外。

    苏伯已派人来告,临乡伴宫这次真的修缮完毕。

    择吉日,摘下门楣上临乡侯府的匾额,又将同是恩师手书陆城侯府的匾额,重新悬上。

    两位家丞不知其意,这便齐声问道:主公是何意?

    刘备颇为得意的笑答:夫人已有喜。

    两位家丞大喜:恭贺主公后继有人!

    从温泉别馆归来不久,公孙氏时常做梦。梦中是临乡一片汪洋的白泽,继而水退田露,沃野千里。又阔大无边,不知其广。

    醒来说与刘备听。刘备生怕她旧疾复发,急召家中侍医。侍医诊脉后,方知有喜。

    原是胎梦。

    这便将此梦说与家令士异,两位家丞,以及学坛四位大儒。众人皆说是吉兆。言,梦中情景,乃是临乡侯封地日广之意。

    刘备这才安心。

    大儒陈寔笑言,所谓‘聚土曰封’。若是嫡子,可叫刘封。

    刘备幡然醒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所谓子承父业。刘备重挂陆城侯府牌匾的用意,昭然若揭。

    若生嫡子,刘备便会上疏朝廷,请为下一代陆城侯。

    此举,亦为安抚人心。

    嫡长子为下任陆城侯,可安楼桑民心。

    留下宗人和侍卫看守府邸,刘备举家南迁,奔赴临乡城。比起迎亲时的热热闹闹,走时却颇多感伤。刘备没有乘车,骑马而行。与沿途民众依依惜别。

    侯府南迁,楼桑商邑的属性,将大大增强。邑中民治皆交由以楼桑令乐隐为首的各级官吏。没有侯府的掣肘,乐隐行事更加果断风行。

    再者说,临乡距楼桑不过数十里水路。车轮舟旦夕可至。往来极为方便。诸如义父等人,虽搬去临乡,却仍要常驻演武场,训练兵士,演练阵型,熟读兵法。五日一休,方才归家。

    娇妻初孕。府中上下皆万般呵护。母亲来说,房事要渐止。刘备点头称是。又说,待胎儿稳固,可择日将两位如夫妇娶进门。

    刘备亦点头称是。

    母亲还交待,娶如夫人之事,定要征得公孙氏的首肯。若她不情愿,不可强娶。一切以安胎为重。

    刘备再领命。

    比起人多地窄的楼桑,临乡城处处透着大气。

    尤其是内、中、外,三道不惜工本的石砌城墙,要远比有邑无门、来去自由的楼桑来得更有安全感。

    其实不然。楼桑乃刘备一手建造,安全程度远超众人想象。有无城门,并不要紧。

    临乡功民宅院,乃是前后两进院落。中楼高五重。街道宽广,花木成畦。城中流水潺潺,垂柳成荫。亭台楼阁,迭石假山,点缀其间,美轮美奂。楼桑重器,城中皆有。便是舫车,亦早已通行其间。

    功民居外,家臣居中。内有宫城,横竖一里。

    重楼绵延,雕楹漆铜。东南西北四座偏殿,母亲居西。刘备居北。乌莲居南,副伏罗氏居东。居中正殿为宴会、办公场所,二层为乐伎、舞姬、侍医,居所。三楼为家令士异居住。七楼仍为女道和诸母居住。

    宫城开四门。上设三层谯楼,三层角楼。堞墙、碉堡、箭楼一应俱全。以多重覆道架成飞阁。宫城守卫,便驻扎在此。

    刘备站在自居的北楼七层大平座,可远眺数里外的南港。

    围绕南港轨路的高墙,亦加紧修建。建成后,可把南港与临乡南门瓮城,连在一起。瓮城内乃是重要的装卸仓储区。往来临乡的货物,皆可在瓮城内快速装卸、囤积。各种机械的运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临乡再往南,偏西为南广阳城。偏东为南关城。

    两座城池,亦在督造之中。

    马邑西林、商邑楼桑、农邑郦城、城仓督亢、都邑临乡、农邑南广阳、关邑南关、农邑容城、商邑益昌、农邑平曲。整整十城。家臣官吏众多。刘备遂开‘堂议’,每天早晚各两个时辰,处理内外家政。

    堂议,可比朝议。

1。127 三面合围()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古时,臣见君为‘朝’。君见臣为‘会’,合称‘朝会’。朝会有两种,一为‘大朝会’,指皇帝于元旦、冬至及大庆之日,御正殿受群臣朝贺。另一种为‘常朝’,指皇帝平时召见文武官员,处理政务。

    前者属于礼节庆贺,后者属于日常公务。常朝中因御殿的时间不同,又有早朝、午朝之分。因觐见的人员身份不同而有皇太子、诸王朝、诸司朝觐、藩属来朝等区别。

    自武帝时改易正朔,以正月为岁首。“大朝会”便改至正月初一举行。此后历代沿袭。

    本朝岁首的“大朝会”,皇帝陛下幸德阳殿临轩受贺。公卿将相、文武百官及地方各州郡长吏、诸夷族酋长、外藩使臣均奉贡进表拜贺。

    时下,地方州郡的朝贡按辖地人口计。人岁六十三钱的献费,便是此时献给禁中。大朝会还有一项“年终考计”制度。地方州郡主官或上计掾需带上“计簿”,上报年度政绩。以便朝廷从中考量,该地官员是否称职。上计时,或还由皇帝亲自“受计”。直接听取地方官吏的汇报。

    本来年初,恩师便想让刘备以朝拜的名义进京。想必我家陛下亦会亲自召见。无奈临乡诸事繁杂,又有数城大建,刘备难以抽身。恰逢元服、婚礼。便推迟到了明年。

    知夫君明年要远赴洛阳。不等刘备来问,公孙氏便提及娶如夫人之事。

    如夫人不同于妾。两位如夫人皆是胡人。一个是右北平乌桓王妹,一个是高车归义王女。且又牵扯到和亲,也要大肆操办。不可草草了之。

    乌莲与刘备移居临乡城,西林邑中事物皆交由阎柔、阎志、白卓、素利、成律归等人。

    为平衡各方,乌莲又举族人乌尔达为军曲候。与白卓一起统领西乌铁骑。

    素利和成律归,出身于实力最为弱小的东部鲜卑。又遭高车乌桓,上下夹攻。整日提心吊胆,如惊弓之鸟。如今居住在西林邑中,外有高墙环绕,内有车楼纵横。左右多有胡人武士,生活归于安逸。

    且领六百石高俸。比起做部落大人时的窘迫,堪称富有。既投靠刘备,便是以刘备为主。胡人亦有道义,轻易不会反叛。

    年前刘备上疏朝廷,拒纳东部鲜卑,恳请朝廷另行安置。今终有消息传来。

    崔太尉说。朝议之后,陛下准备封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