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524部分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524部分

小说: 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他顾不得还在应天府的大儿子郑英,也顾不得家族还有十几个孙辈在应天府进学。

    第一时间,他想的就是切断河中与应天府的电报线路,先断掉皇上的耳目,然后从长计议。

    “来人,传康居指挥使郑芳,赛兰指挥使郑薄。”

    现在这种时候,他绝对不敢动用其他人来行动,能让他信赖的,只有自己的儿子和亲卫。

    在大明与他郑宏面前,他的重量太轻了。

    只有将电报线路切断,他才能争取时间,将所有人绑上他的这条船。只要造成既定事实,那些人下不了船,他才能控制住军队,跟那位皇帝陛下谈条件。

    郑芳和郑薄并不是无能之辈,在电报局今日的电报往来不休,各界人马行动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知道了大概的情况。

    两兄弟忧心忡忡地来到了总督府大殿,被护卫引进了郑宏的书房。

    坐在大案后面的郑宏失去了往日的气势,显得苍老了许多。不过这个时候,他依旧振作精神,装出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芳儿,这胡顺身为河中兵参谋,不仅不服为父,还向陛下屡进谗言,我命你立即派人去将他们羁押起来,关进大牢。薄儿,你轻车简从,率领总督府两百护卫,我要你在日落之前,截断康居与应天府的电报线路。”

    两兄弟一听,立即明白了过来,自己的父亲是想要奋力一搏了。可是,他们能眼睁睁地看到郑家就这样走上不归之路吗?

    他们不是郑宏,郑宏自幼在燕山卫从军,后来又去北明山,再后来又在康居,很少去应天府,也对那位陛下了解甚少。

    而他们年少时候就在应天府长大,很清楚光是一个应天府的财力,物力就远超整个河中。何况,那位陛下统辖天下,每年光是从各地汇聚的黄金白银就不可计量。

    郑家拿什么跟那位陛下斗?

    他们扑通一声都跪了下来,郑芳俯首道:“父亲,孩儿求求你,放手吧!今日就上火车,去向陛下请罪。陛下看在我们郑家多年辛苦的份上,也不会对我郑家如何的!”

    郑宏心中有些淡淡的失望,更多的是一些茫然,他又望向郑薄问道:“薄儿你怎么想?”

    郑薄泣道:“父亲,别忘了大哥和绪儿他们都在京城啊……我郑家不能越做越错……”

    郑绪是郑薄的长子,是郑家如今第三代里面最聪明伶俐的一个。他没有像其他兄弟一样进入军校,而是靠进了皇家物理学院,今后有望成为郑家的第一个研究员,甚至是专家。

    “混账!”郑宏大怒,一拍案几站了起来,望着两兄弟怒道:“难道我就不是为家族计,你们只看到现在,老夫看的却是几十年,几百年以后!”

    郑薄抬起头,望着自己的父亲,心如死灰地问道:“父亲,没有现在,哪有以后?儿孙都死光了,哪里还有郑家!”

    郑宏怒道:“如今我郑家在河中的数十个儿孙就不是郑家人吗?你们真要忤逆为父吗!”

    两兄弟相视看了一眼,两人眼神相接,许多事情不用说就已经明白了过来。

    郑薄说服了二哥,站起身来,面向自己的父亲说道:“父亲得了失心疯,不能理事,请恕孩儿不孝了。”

    说完就一个箭步扑了上来,对着郑宏的后颈就是一个手刃。

    父亲虽然重要,但是对他来说,家族更重要,自己的儿子他们更重要。

第十二章 借机() 
郑宏的强势,是建立在自己数十年的军旅生涯的顺利。

    这一生,他自幼随父祖征战,未曾一败。

    这种从无失败的经历,也让他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格。

    但是他绝对想不到,亲生儿子竟然对自己动手。

    更让他心凉的是,二儿子看着老三向他动手,不仅没有意外,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他毕竟也已经六十出头了,面对不到四十岁儿子的暴击,他根本来不及反抗,就被郑薄以手为刃,砍在了后颈。

    郑宏双眼翻白,没有提防地一下子就昏了过去,他的身后,屏风倒下,四个抱着火枪的护卫冲了出来,枪口对准了兄弟二人。

    郑芳生怕他们走火伤了三弟,大声呼道:“你们想干什么?想要造反吗!”

    四个护卫原本就被眼前的一幕弄得心慌,他们虽然对郑宏忠心耿耿,但是面前的两人不是别人,是总督的亲儿子。

    而且,他们的对话几人也都听在耳中,知道了总督大人有不臣之心。这样的时候,连他的亲儿子都不敢支持他,他们几个护卫又怎么敢一条路走到黑。

    所以,四人相互看了一眼,放下了枪口。

    郑薄看着趴倒在大案上的父亲,脸上露出了一丝惨笑。他转向郑芳说道:“二兄,去给应天府发消息吧,我在这里陪着父亲。”

    郑芳大惊道:“三弟,切勿自作主张,如今大兄尚未返回,我们都应听从大兄指示。”

    郑薄却问道:“我郑家阳奉阴违,已经不是一日两日,如此行为,形同谋反。即便是陛下宽宏大量,那其他勋贵又怎会放过这个机会!如此大罪,没有见血,陛下又如何能轻饶我等?

    事已至此,我郑家不舍一人,又如何能让众人息怒!舍一命而救家族,我也算死得其所……”

    这个时代,儿子对父亲动手,已经是大逆不道。郑薄即便活着,今后也是千夫所指。

    从决定动手的一瞬间,郑薄就已经想到了自己的命运。

    但是,他不后悔。因为他救了整个家族!

    郑芳却道:“如今大兄,陛下都无消息传来,三弟即便有了决绝之心,也当让陛下知道,让天下人知道我郑家只是父亲失心疯,而其他人都是忠心耿耿。何况……三弟难道就不想再去应天府看看绪儿他们吗?”

    郑薄的情绪冷静了下来,伸手抱起了父亲的身体,回首说道:“我带父亲到后院独居,等待陛下圣裁。这几日,不要让任何人打扰了我们。”

    郑芳这才稍微放下心来,道:“为君是大孝,为父是小孝,三弟切勿自作主张,事情或有转机。”

    但是这话郑薄并没有听在心里,他不会让自己成为千夫所指之人,为家族蒙羞,为子女蒙羞。

    河中都督府的傍晚,在应天府却已经夜深,但是针对西域的电报房里,咯咯哒哒的电报机指针却不停地划动了起来。

    接收到这些信息的工作人员不敢怠慢,一条条消息被迅速地传到他们的上司那里,然后被送入宫中。

    “陛下,康居传来的消息,郑宏图谋不轨,却被两个儿子劝阻。如今郑宏已经被软禁起来。郑芳传来忏悔书,恭候圣裁。”

    接到消息,朱瞻基楞了一下,忍不住一笑。

    国泰民安了四十年,大明内部一团和气,让他都有些无聊了。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郑宏,可是还没有等他出手,事情竟然已经摆平了。

    这未免有一种虎头蛇尾,我裤子脱了,你却来亲戚了的挫败感。

    不过从内心来说,朱瞻基还是挺欣慰的,毕竟,不用生灵涂炭了。

    如果郑家真的反叛,绑架上河中百姓来跟朝廷作对,即便安排的再好,也会杀的尸山血海,只会便宜了其他民族。

    “着通政司,锦衣卫押送郑宏来京。这次郑宏叛逆,郑家众人能明白事理,以国为重,当免其家族罪。不过……令郑英明日见驾……”

    郑英是郑宏的长子,一直留在京城。下午才命人将他监控起来,但是现在既然郑家二子,三子大义灭亲,自然要命郑英回去继续爵位了。

    “让锦衣卫明日一早将对郑英的分析呈报上来。”

    要派郑英回去继承爵位,但是也要确定此人的忠诚。要再是个白眼狼,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掌权。

    另外,让不让郑英直接接任河中总督一职,朱瞻基也有了其他想法。

    按照目前的分封制,这河中总督一职应该是郑家人接任,这是帝国稳定的基础。

    如果不让他接任,这就容易触及到宗室和勋贵们的神经。

    当初的朱允炆削藩,就导致丢了江山,而当初还只是二十多个宗室。

    现在的大明亲王就有一百零一个,郡王数百,勋贵家族数百,受封武将数千。

    一旦政策出现变化,他们的反对声肯定是最大的。朱瞻基再厉害也需要这些武将,勋贵,宗室的支持才能管理这个国家。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稳定的社会层次确定,所以人人才会支持朱瞻基。

    文官们虽然不涉及分封,但是他们现在逐渐形成了以内务府贸易为代表的一大群体,以大明工业发展为代表的一大群体,他们虽然没有封地,但是他们能获得的利益并不比武将们少太多。

    所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朱瞻基还是决定不要打破现在的规则,但是也要试探一番。

    这套规则虽然看似有些僵硬,却非常稳定。在这个世界生产力解放还没有达到最有效的层次,在教育程度还没有达到人人开明的时代。

    越是稳定的制度,越是有利于统治。

    第二日一早,气温依旧很低,但是上早朝的大臣们看到了武国公世子,带着府中的所有郑姓子孙,跪在了承天门外。

    诸位大臣根本不知道在河中有一场未遂的叛逆,看到连那些六七岁的孩子们都也跪在大街上,忍不住有些诧异。

    有些与郑家交好的大臣,还欲上前询问一二,脱下大氅给那些孩子披上。

    但是昨夜西线电报局的电报响了一夜,了解内情的大臣也有,他们连忙劝止住了这些同僚,发出一声叹息。

    谋逆这个词在他们之中一传开,任何人也不敢向他们靠近一步。

    在陛下没有发话之前,跟他们亲近,那不就是形同谋逆?

    自正统元年以后,朱瞻基改变了许多原本的上朝规矩,早朝的时间被确定在了辰初,也就是早上七点。

    而能参加早朝的大臣,只有三品以上各部主官。

    他们这些人会在半个时辰的时间里,总结昨日的工作,汇报今日的计划。

    到了辰中,也就是八点,早朝散会,各部主官回到自己的衙门,只留下内阁成员。

    朱瞻基会在一刻钟的时间里吃完早餐,边吃早餐,边听鸿胪寺对午朝的安排。

    午朝一般从巳初开始,以接见外臣,处理突发事务为主。

    午时以后,朱瞻基将不会处理突发事务之外的公务,下午的时间他会自由安排。

    武英殿一开始是作为午朝场所,但这是因为当初的西宫空悬,里面只有朱元璋时期的几个老妃子。

    朱瞻基登基以后,张氏搬入了西宫,再到位于西宫的武英殿议事就有些不妥了。

    所以那以后,不管是早朝,午朝,都是在谨身殿举行。

    大朝会被转移到议会大楼举行之后,奉天殿就被空了下来,只有在举行大典的时候,才会动用。

    其实,如今在哪里举行大朝会的区别都不大,因为在正统十七年,就已经发明了共振式电子扩音器。

    有了这种扩音器之后,不再需要传令太监传话扩音,在任何地方议事都没有了限制。

    从郑家满门跪在承天门外,就已经确定了今日早朝的重点就在郑家事务上。

    所以今日早朝期间,总理大臣于谦并六部主官主动让出了主位,任由兵部,国防部的一众官员商谈对郑家的处置。

    朱瞻基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平静,谁也不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一直到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定国公徐永宁提出要将郑宏押解回京,在承天门外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朱瞻基才开口说道:“宣传部朱子埅何在?”

    朱子埅是朱有炖的侄儿,与朱瞻基平辈,但是年龄却比朱瞻基小了二十多岁。

    宣传部这个部门,朱瞻基一直控制在宗室的手里,确切的说,一直控制在周王这一支嫡系当中。

    朱有炖死后,因为无子,其弟朱有爝承爵,其后又传了两人,才到了朱子埅这个庶子的手中。

    他能够承爵,是因为此人是宗室里面少有的能干之辈。他早年在海龟岛开荒,在海龟岛成立了超过五十家医院。不仅救治大明百姓,体恤将士,还对当地食人族施以怀柔政策,让不少部落归心。

    周王府在海龟岛的快速发展,绝对有他一大半功劳,所以在继承周王爵位之后,朱瞻基没有让他在京城养老,而是让他掌管了宣传部。

    朱子埅从座位上站起身抱拳说道:“臣在。”

    朱瞻基道:“将河中电报整理成册,明日开始,朕要报纸上大力宣传郑宏的狼子野心。”

    听到朱瞻基的这句话,众人立刻就明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