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177部分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177部分

小说: 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尽心尽力地改造大明,可不想再经历一次土木堡之变。

    虽然现在漠北几乎已经在大明的控制之中,鞑靼部勇士几乎成为了大明开发北明山的矿工,但是,谁知道历史的纠错能力有多强大呢!

    不过再给自己十年时间,将漠北变成内地,应该问题也不大。

    虽然蒙人野蛮,但是有了八十多年的统治,如今的蒙人实际上已经被汉族同化的差不多了。

    没有了文化的隔阂,只要再把他们打服,同化只是时间问题。

    中华民族最厉害的永远不是武力,而是文化。不管是现在的蒙元,还是以后的满清,他们的统治固然折断了汉人的脊梁。但是在文化上面,他们最后都被汉人同化。

    举一个简单地例子,女真原本并没有文字,他们为了区别汉人,创造了满文,但是到清朝灭亡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满人也只能说几句满文,连写都不会了。

    从仓颉造字,到河洛图书,再到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当华夏文化成熟之后,就开始了一直以来的扩张,永不停顿。

    不管是朝代更迭,还是异族入侵,华夏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一直在扩大。

    这是因为华夏文化从来都不是以血缘来区分的民族。

    三皇五帝时期,华夏只是中原一小块部落。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也只是原本周朝的疆域。但是一次次扩张,一次次分裂,华夏变成了一个融合了多民族,不同血脉的超级国家。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华夏的文化影响。

    从这一点上来看,也间接解释了历史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汉奸文人。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是谁统治这个国家,统治这片土地,他们只知道,不管是谁,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最终变成自己人。

    如果不是科技的发展,战争的升级,最后西方国家人为地以国家取代了民族,以土地划分了界限,华夏又刚好陷入历史的最低谷阶段,华夏文化的影响力,远远不止表现出来的那么小。

    就像朱瞻基亲眼看到过哪些韩国人,东瀛人,他们身穿民族服装,虔诚地在孔府祭拜。

    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他们为什么有那么虔诚的信仰?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再比如非洲的那些国家,西方国家人为地划分出来了界限,把一个部落的分成两个国家,把不同的部落又划分成一个国家。

    这就导致了非洲的那些部落,因为信仰的不同,连年征战,大屠杀层出不绝。

    但是朱瞻基虽然明白这一点,却也接受不了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任由异族宰割。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他几辈子都不是一个读书人,就是一个快意恩仇的屠狗辈。所以他只想宰割别人,不想被别人宰割。

    哪怕最后的结果殊途同归。

    朱瞻墉他们这一次依旧随了众大臣来迎接,已经十二岁的他变的懂事了一些,看到如同海上城市的舰队,一个个羡慕不已,缠着朱瞻基想要到船上玩。

    跟随玄真练功也有半年了,他们在玄真的调理下,一个个身体也都不错,朱瞻基也就放了他们四处游逛,只是让人盯着他们不要落水。

    请了诸位大臣进了自己的会议室,众人都以大礼参拜,朱瞻基也没有谦虚,受了他们的大礼。

    这个时候,他不是太孙,而是凯旋而归的大帅,受得起他们的大礼。

    但是,当他听到明日朱棣要亲自到码头迎接,他再也坐不住了。“这如何使得,诸位就没有劝过陛下吗?”

    吕震苦笑说道:“如何没劝,要不是满朝文武大臣反对,陛下还要亲临新江口水师来迎接你。”

    朱瞻基心中激荡,面上反而更加平静,叹了口气说道:“这古往今来,哪有爷爷迎接孙儿的道理!”

    吕震哈哈笑道:“大军烧毁倭国王宫,生擒倭国国王一系的消息传来,陛下喜不自禁。这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被异族侵占,蒙元两次征伐,都无功而返,殿下此次立下如此大功,陛下当然耐不住自己的兴致了。”

    遇到朱棣这个不喜欢受约束的皇帝,现在这些大臣们也都习惯了,想以礼法来约束他,几乎是不可能的。

    商讨了一番明日的接待程序,朱瞻基让人将他们安排到水寨里休息,让人叫过来了杨章德。

    他如今进了锦衣卫担任指挥佥事,虽然资历不深。但是因为是朱瞻基亲自提拔,朱棣也没有反对,所以如今的右指挥使塞哈智对他的工作倒是非常支持。

    如今他还在熟悉工作阶段,朱瞻基不指望他能了解全盘。但是目前京师的情况他一概不知,所以必须要问一下他。

    在杨章德到来之前,朱瞻基先见了自己兴庆宫的总管太监金阔和女官薛尚宫。

    如今的皇宫内情况比较简单,徐皇后死后,后宫以两个张氏为主。

    她们一个是朱棣的贵妃,张辅的妹妹,朱瞻基的盟友。另一个是太子妃张氏,朱瞻基的母亲。

    两女都不是嚣张跋扈之人,与朱瞻基的利息休戚相关,所以帮着朱瞻基稳定后宫。

    如果他的孩子一个个的生,可能还会引起一些宫斗。

    但是这些女孩子都是刚进宫,在宫中的势力都很小。

    她们也都才十几岁,年龄最大的胡良娣也才跟朱瞻基同岁,刚满十八周岁,还不到为母则强的年纪。

    加上朱瞻基这一下子就生下来了四个孩子,还有四个在母亲肚子里。一下子添了这么多的孩子,也让嫔妃们连嫉妒哪一个都不知道。

    所以,朱瞻基的后宫还算比较祥和。

    只是太子夏天的时候又病了一场,不过生病加上消夏,朱高炽一下子受了二十多斤,反而显得他的身体好了许多。

    另外还有一件大喜事,那就是汉王朱高煦又遭囚禁了。

    他在就藩青州以后,私募三千勇士,并且劫掠四周州县,弄得民生四怨。

    兵马指挥徐野驴奉命前往青州代朱棣问罪,并派兵包围汉王府,抓住了这三千勇士。

    可是朱高煦竟然手持铁瓜,击杀了徐野驴。

    朱棣闻讯大怒,着御史查其不法行为数十事,夺其冠服,囚禁于汉王府内。

    随后,在朱瞻基大胜的消息传回来以后,朱棣革削其左右二护卫,将其所募军士全部调往居庸关北,立保安左右二护卫。

    就在朱瞻基班师回朝之前,徙封汉王朱高煦于乐安州(后世山东惠民县),并剥夺其爵位,削为平民。

    不过朱棣还是怜惜几个孙子,几个孙子的低等爵位都没有剥夺,让他一家仍然能享受富裕的生活。

    但是即便是这样,朱高煦也承受不了,据说已经自杀了一次,只是被人救下。

    而朱棣下一步的处罚还没有出来,这也是如今应天府比较关注的大事之一。

    另一件大事,就是户部与內监最近因为争夺银行的管理权,两方各不相让闹出的嘴官司。

    这银行还没有开办起来,就已经受到了大明百姓的关注。

    所以对朱瞻基来说,这又是一件好事。

    另外还有如今的大明商户一个个都在给工人增加工资,加班加点赶制各种商品。

    勘合贸易改成了自由贸易,不少人都想要直接到东瀛去做生意。

    但是內监坚持不肯放权,如今也是在跟各界打嘴官司。

    听到这些事,朱瞻基感到由衷的开心,资本社会与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差别不大,但是在体制上却是天差地别。

    资本社会优越于封建社会的最大区别,就是对资源的应用和对生产力的利用。这一点,是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只要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不加以限制。用不了多少年,大明人只是用经济,就能控制全世界。

    当然,该有的限制还是要有的。

    资本逐利,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

    其次,身为集权社会的掌门人,朱瞻基当然要限制资本的力量,不能让资本失去控制。

    不过,这都是需要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问题,现在的大明,距离这一步还早的很呢!

    虽然朱瞻基期待贸易的开放,工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但是能源,经济,军工,关税这些方面是绝对不会放开的,这些都必须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一点口子都不能开。

    杨章德到来之后,朱瞻基又详细地询问了京城目前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他的夹江工业区和研究院,这些地方的保护工作,要增加防护级别。

    将这些事情安排了下去,天色也晚了下来。

    朱棣和太子妃张氏派来的御厨,为朱瞻基他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宴。

    的确称得上丰盛,因为光是菜品就有将近百种,让许久都是清汤寡水的朱瞻基他们,一个个吃的心满意足。

    晚饭后,朱瞻基先是送了蓝烟到舱房,她跟刘承徽享受了朱瞻基四个月的恩泽,她也怀上了朱瞻基的孩子。

    不过刘承徽一直没有怀孕,朱瞻基猜测,她可能还想跟自己一起下西洋,所以故意不怀孕。

    但是这个女人身体强壮,自己又懂医术,出门带上她,倒是省了朱瞻基许多事。所以哪怕是下西洋,朱瞻基也不介意带上她。

    安抚了蓝烟一番,朱瞻基来到了四个东瀛少女的房间。

    两个公主年岁都不大,一个比十五岁的称光大了一岁多,今年刚满十六岁,一个比称光还要小两岁,刚来月事。

    不过她们这辈子注定不可能要孩子了,这不是朱瞻基心狠,而是皇室的血脉不能混杂,省得以后异族会以此搅风搅雨。

    就好比他要是跟东瀛的公主生下了孩子,以后长大了,东瀛人会不会利用这种关系来求他办事呢?

    甚至遇到夺嫡这样的大事,东瀛人恐怕也会不遗余力地成为他们的后盾。

    所以因为这个原因,就只能牺牲她们。

    她们两个年岁不大,另两个将军府的贵女也不大,一般过了十六岁,差不多就嫁人了,能够被送到朱瞻基的面前,自然是不满这个年龄。

    朱瞻基身材高大,超过一米八五,她们一个个身高一米五左右,身材相差巨大。

    这种差异,让朱瞻基总有一种亵玩幼女的感觉,虽然有些边台,但是却很让朱瞻基来劲儿。

    她们单独都是伺候不了朱瞻基的,哪怕四个加起来,也才能跟朱瞻基旗鼓相当。

    而她们虽然年幼,在床上的开放程度却一点也不差,伺候起人来,别提多让人惬意了。

    这一路,享受着她们的贴心伺候,还让朱瞻基真的有些喜欢上了她们。

    不过,也仅限于这一路,回到京城,还有那么多的女人要雨露均沾。一直迷恋她们,只会害了她们。

    (还没有调整好,写的不算尽如人意,请见谅)

第二一六章 文化与经济() 
“此岛足有一府之地,虽山多地少,但是西部也有大片平原,足以养活数百万人。如此荒废,实在太可惜了。”

    来自第三舰队的参将陈武点头应道:“自洪武二十年,太祖皇帝迁民到泉州府,漳州府,那里这些年因此引发的民间纠纷数不胜数。若殿下允许百姓迁回,也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只是,这是太祖皇帝的旨意,怕是皇上也无法违逆。”

    朱棣因为是从朱允炆的手里抢回了皇帝宝座,为了标榜自己的正统,对朱元璋当初确定的各项法规都循规蹈矩。

    如今海禁虽然形同虚设,但是朝廷从来都没有说过要取消海禁。

    想让他推翻朱瞻基的规定,移民东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朱瞻基对此早有考虑,跟陈武说道:“太祖的规矩,自然是不能破的。不过如此大岛,上有万顷良田,还有漫山遍野的樟树,自然不能放弃。海军既然要在此地兴建水寨,我特许你可在漳州,泉州一带募兵。凡是家有参加海军者,皆可携全家移民东番,为水寨种粮。”

    陈武本来就是泉州同安人,也就是后世的厦门人,当兵又在泉州,对当地的情况非常了解。

    听到朱瞻基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眼中一亮,轻声道:“殿下,陛下那边会不会同意?何况水寨建设,新兵募集,都需要大量钱财……”

    朱瞻基扭头看了朱真一眼,笑道:“这件事你就不必担心了,朱总兵自会安排下来。”

    陈武也看了看自己的上司,见他笑着点了点头,就知道上层已经都协商好了,他这边照办就好了。

    能够帮家乡人民解决实际困难,他自认义不容辞,立即躬身抱拳道:“小臣定当全力以赴!”

    朱真这个时候接话说道:“陈参将负责在泉州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