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836部分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836部分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拉尼西亚人)不敢过分侵逼。

    如此十多年过去后,随着“遗弃”在此的身体欠佳的明人越来越多。这股势力渐渐壮大了起来。特别是在他们和几个相对友好的土人部落通婚、通商后,其族群数量也渐渐庞大了起来,之后便在沿海平原地带种粮种菜、饲养牲畜、采摘瓜果,拉包尔开始有了城镇的雏形,渐渐有了兴旺的气象。

    如此一来,东岸殖民当局自然再不能无视这个地方了,毕竟拉包尔港的存在给东岸移民船提供了比以往多得多的粮食、蔬菜、瓜果、淡水和新鲜肉食,价值日渐增大。于是乎,在澳洲开拓队首任队长王炎的强烈建议下,拉包尔殖民地正式成立。并从本土要来了官员和一些技术人才。不过出乎王炎意料的是,拉包尔殖民地并未如他所愿划归澳洲开拓队管辖,这个殖民地竟然被单独设立的一个委员会管辖——该委员会有多名委员,大事开会讨论、小事(日常事务)由委员会总书记官自决,这似乎意味着本土在尝试一种全新的殖民地官僚体系。

    海军军官丁震与水手们划着一条小船靠近了码头,在接过码头力工扔过来的绳索后,他们熟练地将缆绳系在木质栈桥上,然后纵身一跃,爬上了栈桥。

    “老爷。”几位被本地官员统称为矮黑人(其实是美拉尼西亚人)的码头力工恭敬地接过了丁震手里的行李,然后在一位明人工头的指引下。一行人朝码头管理处走去。而在他们走后,另一群被称做是巴布亚人的力工则拉来了大量的食水,其中有新鲜淡水、有可可的水果、有咸鱼、甚至还有两头活生生的肥猪,这是给船上送的补给品。

    “长官。你们的船只遇到麻烦了?”大腹便便的港务局官员从屋内冲了出来,一边擦汗一边小心翼翼地问道:“修理厂内有包括蒸汽锻锤在内的一应器械,长官若是带了零件的话,修理起来应是不难。”

    “锻锤是何规格,可否校正一米长的钢轴?”丁震问道。

    “自是可以。”港务局官员答道,“若是长官需要。我这便派出拖船将大船引入船坞。放心,设备我们每隔几日便会保养一番,使用起来绝无问题。”

    “那有劳了。”丁震点了点头,然后让自己的随员去和港务局和修理厂交涉,自己则坐到了码头边的一处露天小茶馆内,点了杯宁波绿茶,一边惬意地喝着,一边看着前方美丽的海景。

    茶馆的服务员是一些来自内陆高山的库苦库苦人(kuuuu),被东岸人的文明所吸引,下山归化后在城外种植芋头、大薯等本地作物,至于瓜果么,因为大部分椰树林都是东岸人所有,外人无法采摘,因此他们这些人只能在空地上种植一些香蕉,部分自己食用,部分出售给东岸人。除此之外,他们还需为东岸殖民政府服劳役修建公路、码头、下水设施及房屋——当然服兵役也是少不了的,山间、野外还有很多他们的同宗,不但保留着食人等野蛮风俗,同时对东岸人也极为不顺服,双方时有冲突。故此,东岸殖民政府近些时日也开始着手组建队伍进行讨伐,而其中的兵员么,很大一部分自然要由归化的土著充当了,正好也让他们互相消耗,给东岸人腾出一些生存空间。

    “看惯了加勒比海岛屿,这次沿着巴布亚岛走了走,真是吓人。世界上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岛屿,太让我震惊了!”茶馆内走进了几个粗豪的汉子,一坐下来便嚷嚷道,似是刚刚探险归来的水手模样。

    “不过,风光是够秀丽了,但也荒凉难以开拓啊。”另一位汉子点了个烟斗,一边抽一边说道:“峥嵘的山岭、广袤的森林和无数奔腾的河流,还有无数充满疟疾风险的低地、恼人的毒蛇恶虫,老实说,我对开发这样的地方望而生畏,总书记大人一定也是不乐意的。我们在拉包尔港只有五千余人(含与土人通婚诞下的后裔),经不起这般折损啊……”

    “开发是不可能了,不但我们没兴趣,就连荷兰人一样是兴致缺缺。这块烂地,谁要谁拿去。”先前那位汉子给众人各沏了杯茶,然后叫了一些芋头做的点心,大家一起吃喝了起来。

    芋头,现在大概是拉包尔港产量最大的农作物了吧(其次是大薯,再次是稻米),广受各阶层尔港的特色食物之一,同时也是本地给移民船只提供的最主要食品。眼下这几位水手打扮的汉子吃的便是蒸好的芋头,蘸着糖吃的话味道相当不赖,丁震走南闯北,却也吃过很多次。

    “大溪地糖的价格又降了一分半,这已经是一年内第二次降价了吧。”抽着烟斗的汉子剥了一个芋头,蘸了糖后便塞进嘴里大口嚼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说道:“听说张金华张大人要成立大洋班轮公司,专门跑金华港—拉包尔—金山港的航线,一年跑一次。这个班轮公司倒也不全是为了运人,主要还是做生意为主,大溪地的蔗糖量大价低,来檬、菠萝、柑桔等特色水果风味独特,另外还有黑珍珠和一些海产品,生意还是大可做得的。”

    “前次便听金华港过来的水手吹牛,说张大人将大溪地守备队的兵丁扩充到了八百余人,并大造船只,大肆侵吞周边的岛礁,很多土人部落为之降服。张大人将这些土人多掳到了大溪地岛上做工,不然你以为那么多的种植园劳动力是怎么来的啊?别的不说,大溪地岛的总人口在四年多前就突破了三万五千(含土人),比起那里,咱拉包尔港却是走在后头了哇。其实真要较真论起来,咱就一定比那边差么?不见得吧!还不是吃了开发晚的亏!”有水手口沫横飞地“妄议”起了“大政方针”,矛头还直指执委会的厚此薄彼,一时间让其余几位水手人人侧目,不得不制止了这个大嘴巴继续说下去。

    坐在一旁的丁震听了晒然一笑。作为穿二代、海军元老丁伟之子,他对一些大政方针还是知之甚详的,比如张金华曾经上书提出的“大洋经济”的概念。这个所谓的大洋经济,指的是利用此时南太平洋是东岸人后花园的大好时机,多多派遣人和船只征服上面的岛礁,比如大溪地、萨摩亚、汤加、斐济、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所罗门群岛、巴布亚岛(新几内亚岛)等。张金华坦言,这些岛屿甚至东岸都不需派人直接占领,迫使土人名义上臣服即可,然后将其纳入东岸人的经济链条之中,打造一个面向黑水、东南亚的热带大洋经济圈,必定会获利颇丰。

    张金华的这个建议在执委会内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究竟是否能够得以实行,老实说,丁震也不知道,但他毫无疑问是乐于见到的,因为他的好友于兴国目前就经营着这方面的生意。(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大洋经济(二)() 
于兴国刚刚乘船抵达拉包尔港。

    原本在“火地岛”号全蒸汽动力船上工作的他,自从那次船只损毁于马岛须鲸港之后,他便在家人的劝说下辞了工作,然后在母亲马蒂尔德和舅舅朱利安的资助下,从海军手里拍下了两条旧船,做起了生意。

    由于利润丰厚的秘鲁或新西班牙贸易如今日益被垄断,他们这些只能从南铁或加航手里买货的二道贩子的利润空间便越来越薄,于是,很多人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新库尔兰和新华夏贸易。但这两地贸易竞争激烈,且同样存在程度不一的垄断及令人头疼的地方保护之一,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于兴国思来想去之下,便把主意打到了少有人涉及的南太平洋上面,冀希望于在这里获得超额利润,而事实上如今他也有些接近成功了。

    往返于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于兴国,如今名下船只数量已扩大到了四艘,总运输吨位也已经达到了1100余吨,在东岸国内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航运企业了。听说最近,随着业务的迅猛发展,于兴国还在新华夏岛的新华造船厂订购了两艘650吨级大船——所需款项从联合工业信贷银行借贷——打算深入挖掘利润的意图已是很明显。

    这次于兴国从宁波定海港南下抵达拉包尔港,船舱里除装载了大量茶叶、生丝、锦缎(东岸国内对明国手工锦缎需求巨大)、药材、皮毛等高价值商品以外,还有许多来自浙东一带的明人移民,其数目大概在两百来人的样子,多数是孙家、徐家、陈家从国内招募的亲族乡党,打算到东岸开拓定居去的——最近浙东一带烽火连天,很多人都有朝不保夕之感,既然多年前出海的亲人已在海外发了大财,那么多派一些年轻的族中子弟或乡民去那边投靠,多多开枝散叶,却也不是一件坏事。

    于兴国的这支船队有两艘船。另外两艘则趁着东北风盛行的当口经马六甲港前往新华夏岛去了,顺便也帮政府往那边输送四百名淮安府移民——运移民的行动一直是有利可图的,因为政府给的对价还算不错,再说这也是所有经营海外业务的商人们的一项义务——两艘船将在新华港逗留数月。然后满载蔗糖、烟草、可可、咖啡、烈酒、胡椒、香草等特产品返回黑水地区,等待第二年冬季再度开始下一个循环。毫无疑问,这是一条获利颇丰的航线,黑水地区的生丝、茶叶、药材、绸缎及少量瓷器在新华夏岛卖得很好(更何况沿途还能买些异国商品),而新华夏岛的各类特产在黑水地区的需求也不小。若不是风向和洋流因素的话,于兴国恨不得这些船只一年能跑两三个来回,比现在一年只能跑一趟强多了。

    两艘船去了印度洋,于兴国则亲率另外两艘船南下太平洋。准确地说,他们将在拉包尔短暂逗留后,再度南下澳洲金山港,然后走南纬40度左右的海域一路向东,直抵智利沿海的阿劳坎港,将所载货物销售给当地的代理商——当然顺便也把移民放下来。

    他们抵达拉包尔港的时间是1659年1月10日,很遗憾。这个时候他的老朋友丁震等人早就北上前往山东了,双方再次擦肩而过。于兴国在安排了留守人员后,开始下令船上的浙江移民分批下船休整——拉包尔港这个中间节点的好处就在于此,她离东岸人的出发地宁波定海港有二十多天的航程,离最终目的地澳洲金山港也不过才半个月的航程而已,恰好是处在中间,非常适合移民们在中途上岸休整。而更妙的是,拉包尔港一带在每年1…4月份的时候,笼罩当地大半年的东南风会被越过赤道南下的西北风盖过,这非常有利于风帆船乃至机帆船的航行。因为这时候南下的船只往往满载移民,航速越快越好。

    码头上的茶馆、食肆、客栈的数量非常多,老板们全部是明人,伙计、厨师、掌柜一般也都是亲族。只有洒扫、火工、护院等低端工作由雇佣的美拉尼西亚人负责。此时两百多名浙江移民上岸后,他们便开始准备客房(其实是大通铺)供这些移民休整,热水、食物(一般是芋头、香蕉、椰子等)也将由土人力工一一送来,价格还不贵:按照休整三天时间来算,每个人的花费不过区区六角钱而已,十分便宜。当然这也和这些店主们能够以及其低廉的价格从土人手里收购大量的芋头、香蕉、大薯、海产品等食物有关——于兴国曾经见到过,在拉包尔外围与明人通婚的友好部落里,土人们采取刀耕火种的游耕方式,通常做法是在干燥的季节里砍倒小树、将大树剥皮(待其枯死),然后将其连通枯枝断藤一起烧掉。这种粗粗处理过的地,自然是很不成样的,因为地里有残存的树墩、地表也不齐整、有未倒的树木,有时还杂有灰烬和没有烧光的原木,不过这对土人来说却已经足够了。条件最好的地方用来种植芋头,芋头之间间种着香蕉;另外还有一些特意留着的未倒的幼树,旁边则会种满大薯、爬藤豆、蔬菜等作物,近年来又增加了东岸人引进的红薯、木薯,有些地方还开始尝试着种植玉米。总之,他们的农业技术无疑是极其低下的,但背靠着相对还算肥沃的土地以及适宜的气候,粮食产量相当不赖,出售给东岸人后能换回很多供他们享用的消费品,大家各取所需,合作相当愉快。

    于兴国此刻坐在一间咖啡馆——生意有点冷清,或许是消费人群不多的缘故——喝咖啡的时候,便见到远处还有许多山林在冒着烟,这或许又是哪个土人部族在烧荒吧,真是太原始了、太落后了。

    咖啡馆后面就是一片农田,几位明人农夫正在给庄稼上篱笆,防止被外面随处可见的羊、猪等牲畜糟蹋了。几位与农夫相熟的商人正在和他们谈笑聊天,于兴国见过这些人,他们多半刚刚从居住在椰林附近的农夫手里收购了许多西谷(即西米,西谷椰树在附近的布干维尔岛上最为密集,产量也最大,该岛也被拉包尔港的东岸人称之为西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