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7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低矮的苜蓿田,很少看到有人种植谷物的,这或许跟本地的气候有关不过萝卜、洋葱、生姜、白菜、甜菜、豆子等瓜果菜蔬的种植却不少。
自从兴南港那边采取筑坝漫灌技术改良土壤后(原土壤中粗大的砂砾太多,不利作物生长),很多沿河的砂砾地上都覆盖了薄薄的一层可种植的细土层,这让本地的农业艰难发展了起来,蔬菜和土豆的种植蔚然成风,间或还夹杂着一些黑麦和大麦的种植。但无论如何,南铁附属地大部分的谷物还是需从秘鲁进口,而七万南铁居民们每年花费将近25万元的巨资进口粮食,确确实实也养活了秘鲁那边一大批的种植园。
当然了,南铁公司在这种商品交换中并不吃亏,因为他们还将大量工业品销往了秘鲁。换回的无非是一些谷物、兽脂、硫磺、矿石、巨木、蔗糖、烟草、可可等农矿初级产品罢了。这些初级消费品能给东岸的人民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且南铁公司也能从中大赚一笔别忘了南铁公司从这种进出口贸易中一年赚了72万元。
火车在抵达自新堡车站的时候停了下来,原因是他们未接到车站方放行的通告。随行的官员下去询问一番后,满头大汗地跑回来向刘昂汇报,说是前面有一列满载建筑材料的火车趴窝停在了路上,巡逻经过的骑警最先发现,然后立刻通报了下一站(即沙城堡火车站)的站长,目前沙城堡方面已经火速派出备用车头及维修人员过去检修了。官员补充说,交通应该可以在6小时内恢复畅通。
陈科此时已经从车厢下到下面了。车里面太闷了,还是外面好受一些虽然天气比较冷。他对火车时不时地趴窝也早已经习以为常,因为这种事情不光在南铁很常见,即便是在运营较为成熟的罗梅铁路上也是毫不鲜见的。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两点:一是火车本身(包括蒸汽机车和列车)质量有问题,可靠性不高;二是路轨质量也不过关,再加上因为运输任务重而导致的车次频繁,路轨不堪重负之下就会损坏,进而频繁检修更换,列车的行驶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不过这次据陈科打听。前面那列火车趴窝的原因还是蒸汽机车出了故障,此时列车长、司机等人应当已经围在热气腾腾的火车头开始维修了。但他们能做的其实很有限,要想彻底让火车动起来,估计还得等沙城堡方面派出的专业人员抵达才行。
“趴窝的应该是南方车辆厂新研制的‘拉普拉塔之星…1’号蒸汽机车啊,据说使用了动力强劲的‘野蛮人…7丙改’型蒸汽机,居然也趴窝停在了铁路中间,看来这可靠性终究还是不行,至少和以前的火车头相比,提高得有限。”陈科身穿熊皮大衣,脚蹬柔软的鹿皮靴,心里暗暗想着。虽然他是农业部的人,但多多少少也听说了前阵子南方车辆厂经长达一年半时间的验证后,正式推出的“拉普拉塔之星”系列火车头,使得一趟东岸列车的总载重(一般挂10节车厢,1节煤水车、1节客运车厢、8节货运车厢)大大提高,达到了96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平均车速也从37公里每小时提高到了42。5公里但如今看来,这个火车头仍然不是很成熟,或者说可靠性还不是很高,列车故障频发就是明证。
不过铁路部门也不是没有进步,原本困扰南铁公司许久的冬季极端低温下铁轨严重变形的问题,经铁岭特钢厂多年研究后,目前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他们经过大量实验,耗费了十多万元的研发资金,改进了冶铁配方,专门为南铁公司生产了一批抗冻胀的铁轨,经试用后发现虽然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比起以前确实有改善,因此现在两洋铁路已经从去年开始逐步更换这种新铁轨了原则是哪条铁轨坏了就换哪条,坏一条换一条,不坏不换,以期这样逐步替换掉原有的旧铁轨。
“车子再这样老坏,估计两洋铁路复线化的事情就要立马启动了,可怜公司去年刚刚扭亏为盈,今年原想进行大笔分红呢,但估计要黄掉了。”随行有些官员下车抽烟,顺便闲聊了起来:“只要有一列车一趴窝,其他所有车就只能在车站等,东来西往的运输都要大受影响,是人都受不了。”
“关键是现在运输任务还贼重!煤炭、木材、粮食、建筑材料这几大件,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恨不得一天发个十几趟车,但这又怎么可能呢?另外还有大量秘鲁特产、牲畜、海产品、本土的工业品要通过铁路转运,唔,还有移民,铁路早就不堪重负了。”有人开始附和,只听他说道:“修一套标准房屋就要两万块砖头、多根梁木,还有一些瓦片,这就要用掉小半列火车的运力了,真是可怕。上次为了给火车腾出运力,公司决定把诸如煤炭、粮食之类的物资改由船运,结果大半年来在麦哲伦海峡沉了一艘运粮船、在合恩角沉了两艘运煤船,南海运输公司急得直跳脚,扬言若再在冬春季节让他们的船通过麦哲伦海峡或合恩角,他们将拒绝运输,这事情闹得,唉……”
“南海运输公司已经够仗义了,这几年来他们在南锥这一片沉了好多船了,虽然大多是风帆船,但也足够令人心痛了。水手们对此肯定也有意见,南海公司能做到这程度,确实不容易,咱们也不能老坑人家。”抽烟的那位官员皱着眉头说道,“两洋铁路复线化的事情,看来是势在必行了,其实我也是支持的。去年一年公司在客货运方面获得了3。5万元的利润(1654年下半年两洋铁路才全线贯通,因此收入不算很高),其中受车辆故障等因素影响颇大,不然这运费肯定还会大幅度上涨,而且也确实影响到了很多货物的运输。”
“有钱吗?”沉默了半晌,有人开口问道。
“挤一挤总是有的,哪怕先修一段几十公里也好啊,有了既有线路和兴南公路,这复线的修建成本肯定要比当初低一些。”又有人回答道,“去年物流收入(包括铁路及码头收入)、贸易收入(包括秘鲁走私贸易)、渔猎收入(包括捕鱼和猎杀海兽收入)、伐木收入,外加少量征来的税收,不下一百三十万元,这笔钱够做很多事了。当然我也知道咱公司用钱的地方还很多,基建就是大头,还有教育投入、医疗投入、文化建设投入等等,一大摊子要花钱的地方,不过呢,要是公司愿意,自然能够转移投资重心,不忙的地方可以慢点投入,先紧着别处,不是吗?钱嘛,不挤怎么会有呢,钱从来都是不够用的……”
“你这厮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抽烟的那位官员估计资格较老,只见他笑着说道:“去年下半年铁路完工后,筑路队没有解散,而是被全体拉去了青泥洼乡那里,开始集体向南平整地基,工程部那帮人也在勘测线路。刘总裁的意思是,反正队伍不能闲下来,那么就让他们继续修一条从青泥洼到麦哲伦情报站的支线,据说将来这一大片都是牧区,要搞羊毛加工,这条支线铁路最终可能还会延伸到麦哲伦海峡边的出海口去。呵呵,眼下他们倒是平整了相当一段路基了,不过这条支线让我来说根本不急,实在不行的话直接把筑路队伍再全体拉回来,直接在原线路旁边再搞条复线出来,先解决了这个影响公司运输瓶颈的麻烦再说,其他的暂时都不急的……”
“也是这个理。”有人说道,“现在本土也在大修铁路,天天说人力不足什么的,我们这的队伍一旦闲下来,可能就要被本土抽人了。这凭什么啊?这条筑路队里的大部分人手,都是我们护路队官兵们出去捕捉的克兰迪人,以及出钱购买的波兰战俘、刚果奴隶,本土可没出一分钱,凭什么让他们回去给别人修路啊?咱现在是公司化运营了,要向股东负责的,老陈,我觉得你说的靠谱,咱一起向刘总裁建言吧,近期就筹备两洋铁路复线化的事情,真的不能再耽搁了……”
“中!”老陈放下了烟斗,说道:“一会咱就和刘总裁说道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 阿劳坎人的未来()
下午的时候,自新堡火车站终于收到了沙城堡方面拍来的电报,于是列车继续前行。
下面的旅程倒是一帆风顺,除在几个车站等待会车时耽搁了一些时间外,其余时间都是一路狂飙(好吧,时速也就40公里的样子),并最终于1655年9月15日清晨抵达了位于太平洋之滨的阿劳坎火车站。
阿劳坎火车站与后世中国青岛火车站一样,离海极近,与码头、国道(二等国道,通往黑山煤矿,已处于修建尾声阶段)也相隔不远也相隔不远,交通确实非常便利。
虽然是清晨,但阿劳坎城北半部(东岸统治区)却早已从沉睡中苏醒了过来,码头边的工业风车吱吱作响,一刻不停地生产着各种东西,如面粉、标准板材等等;东岸建筑材料公司新投产没多久的砖厂、石灰厂、水泥厂的大烟囱里也在往外喷吐着黑烟,然后将一堆堆黏土、石头、煤炭等原料吞进肚里,再变成一堆堆建筑材料吐出来。这样也好,毕竟不能什么建筑材料都从本土运来吧,那样运力根本不够。
砖厂的半自动化制砖机如今也使用了工业风车作为动力,以节省成本和人力。在南巴塔哥尼亚这种地方,风力强劲得无以复加看看那些森林就知道了,多年的狂风在它们壮硕的身躯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些风能就太傻了,荷兰人都能用工业风车提水、磨面和锯木,东岸人用来搞搞生产也很正常。
9月中旬的阿劳坎港依然处于寒冷之中。野外一片萧瑟。就连牲畜也见不到几只。阿劳坎人在入冬后几乎每隔一阵子就会宰杀大批牲畜卖给东岸人。因此南铁的刘总裁中午请大家到食堂内吃大锅炖肉。
午餐的气氛比较热烈,与会的众南铁官员们要么是退伍陆军出身、要么是兵团堡的学兵出身,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惬意得不得了。陈科和他的一众手下也坐在这帮丘八们中间,乐呵呵地吃着香喷喷的炖肉。
午餐的主食是面条和米饭,毫无疑问,全部进口自秘鲁。或许在早期莫大帅主政的时代。还有少量本地产的黑麦、燕麦和大麦呢,但到了刘昂主政的现在,有着将近七万居民的南铁附属地,其自身所产的粮食恐怕已经满足不了大家生活所需的十分之一,因此只能大量外购。现在除了兴南港、山毛榉港一带尚有小规模的黑麦、燕麦地外,恐怕就只有奇洛埃岛上有一些新辟的种植玉米、土豆的农田了,粮食生产规模确实少得可怜。
不过好在南铁附属地出产大量的牛羊肉、海兽肉、鲸肉以及海产品,对谷物的需求大大降低,居民们有大量富余的肉类向外出口以换取谷物,再加上走私贸易繁荣导致的收入上涨。南铁附属地居民们的生活倒也维持得不错虽然这里冷了点,风也大了一些。
“附属地的人口今年估计增加不了几个了。因为今年只有两艘船前往澳洲去接移民,澳洲金山、孤山两地原本积攒多年的人口,已被我们一拉而空,估计南太平洋航线的移民行动要暂停个一两年。现在主政澳洲的王炎王副队长已经发飙了,说要掐断南铁插在澳洲身上的吸血管,哈哈,估计今年年底最后两条移民船回来后,南铁附属地的人口增长率要快速下降了。不过这样也好,先缓缓,稳固扎实一下基础也好,咱七万多人呢,一定能把附属地建设得漂漂亮亮的,钱也能大赚特赚。”有位喝酒喝得脖子都红了的官员和周围人闲聊道。
“没有移民也有些麻烦啊,那些阿劳坎人怎么办?原先定好的计划是,不断移入更多的东岸人,将这片土地上的阿劳坎人稀释、冲淡,可现在没了移民来源,怎么处理阿劳坎人呢?要知道,阿劳坎尼亚王国经过多年搜罗人口,目前已经超过2。5万人了,其中只有四千多是明人,这要怎么解决?”有人提出疑义,说道:“我听说小维森特最近病重不起,他的几个孩子们也还都年幼,要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废掉他这个鸟国,将其与东岸合并,大不了我们优待其家人好了,多给些钱物,再赐一些美宅,让他们几辈子都生活无忧,这样阻力就应该不会太大了。”
“这是个思路,但就怕那帮阿劳坎人不愿意啊,这事得做好万全准备,护路队目前才几百兵丁,能不能够镇压住可能出现的状况?这都是个问题,搞不好还得雇佣一些高乔人参与这种行动,另外民兵也要动员起来一些,以防万一。当然了,如果真的到了用武力强行合并的阶段,那么就干脆做到底,将阿劳坎尼亚王国境内的阿劳坎人分散安置到南非等地区,这样基本就后顾无忧了,我们也能更快地消化这片新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