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

第53部分

林妹妹的重生生活-第53部分

小说: 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黛玉感觉到宝玉的目光,耳根子都滚烫起来,连忙连着迎春的袖子一起商量选房子:“二姐姐喜欢哪一处?”

    迎春没有注意到宝黛二人之间的眼神往来,闻言便说道:“我正觉得绣楼和旁边带花房的那一排小房子挺好,还有一排竹子掩映,特别幽静。”

    黛玉笑道:“我也喜欢那一处,咱们坐下竹子底下,下棋、办诗社,都有意趣。”

    又问探春,探春道:“刚好我也有了喜欢的地方,就是那个种了海棠和蔷薇的小院子。你们都有了喜欢的了,可不准再和我抢。”

    众人听了这番话都笑起来,李纨笑道:“底下人都说咱们家的三姑娘是朵玫瑰花,这院子她住着再配不过了。”

第八十八章 召见() 
众人各自选好了房子,又回去把那原来房子里的陈设都陆续搬过来。

    贾赦、贾政先派了厨子过来暖灶,找人算了吉日是在三天后。到了这天,荣国府的众人都搬了过来。

    潇湘馆里的人搬到了小花房旁边的房子住着。紫鹃在屋里收拾,晴雯在教导小丫头,黛玉整理着她随身带的一些孤本还有一沓抄好的稿子。这些孤本有些是林如海留下的,有些是妙玉送的。

    林黛玉想到这些书籍举世罕有,独留在自己身边不能流传,也太过可惜了。于是每天勤勤恳恳地抄撰一些出来,整理成册,预备送去印刷出来。

    西山脚下的那座小屋里还有许多的藏书,还有一些都是市面上找不到的。自从顺风顺水,以相当小的代价帮助贾家解决了这些隐患,黛玉偶尔过去一回,就是去翻阅那里的藏书。

    闲暇之余,黛玉还想开一家小小的书铺子。卖些上好的笔墨、纸张、书籍,字画。绛云轩在京都已经开了第二家,苏州那里的客源也一直源源不断,她已经有了足够傍身的能力,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些喜欢的事情了。

    在新家安顿下来之后,黛玉闲暇的工夫,又拨出了一部分打理花房。

    花房里留着前主人没带走的一些花卉:几株稀罕的墨兰,姚黄,茶花,皆是名贵又娇贵的品种。难怪卖宅子的人没有搬走它们。

    转眼就到了中秋节。

    贾母吩咐把库房里的好料子都拿出来,给姑娘们裁衣裳。

    李纨打开库房,搬出许多大红洋缎、撒花洋绉云锦、起花八团倭缎、秋板貂皮、灰鼠皮、黄绫、羽缎、白狐腋、紫貂皮、妆缎、蟒缎、西洋布、月白纱、羽纱、哆罗呢、洋线番羓丝、海龙皮、天马皮、雀金呢、云狐皮、香狐皮、羽线绉、氆氇、葛布等许多料子来。

    贾母满怀伤感,一一亲自检视。把那软烟罗取出来几匹给众姊妹做帐子,把紫貂、白狐腋、多罗尼、羽缎、羽纱、雀金呢都取出来做衣服,另外又拿出几匹缎子来让她们裁秋天的衣服。

    贾母亲自又捡出一些逾制的好料子,分给林黛玉和迎春、探春,说是留给她们压箱子用。另外取了些青缎、紫绫等料子,留给贾赦和贾政做衣服。

    中秋节下,庄子上送来了野鸡、野鸭和各色时鲜蔬菜谷子,还送来了一只鹿。是搬家后的第一个节日,贾政便有意高高兴兴的办起来,吩咐小厮买来了许多灯笼,各处的房檐下都挂上了精致的花灯。

    林黛玉和迎春、探春三个小姑娘去厨下跟厨娘学着亲自做月饼,还学会用印花模子做出不同的花样,晚上就端上了桌。

    这一个中秋节,虽然没有各处来往官员的孝敬,只有众人聚在一起,都用心好好的要热闹着过,倒是比从前那些日子的节日过得更具亲情。

    到了晚间二更时分,忽然门外有人叩门。小厮开门一看,只见两个小太监陪侍者一个大太监立在门阶下,旁边还有三匹马。小厮不敢怠慢,连忙飞跑进去报告。

    贾赦、贾政听了,心里都是一紧,连忙迎了出来,礼数上一丝也不肯怠慢。

    那太监笑着说道:“贾大人搬到了这西城来,倒是让咱家好找。”

    贾政连说“不敢”,一面请太监进去喝茶。客套说话之间,已经把一张百两的银票悄无声息地递到了太监的手中。

    那太监眯着眼睛,笑容更加浓郁了,他拱手说道:“不敢进去打扰贾大人一家团聚,这是贤妃娘娘送下来的节礼,请贾大人点收。”说着把礼单也送了上去。

    贾政隐隐地猜到了这点,当下禁不住喜忧参半。消息传进内院,贾母、王夫人也都禁不住满眼泪光。

    宫里送下来节礼,就表示元春在宫里仍旧受到重视,只是因为贾家最近一连串的打击,不得不避避风头,低调行事。

    贾政好言好语地送走了太监,直目送他们出了长街,隐没到黑暗里看不见了,这才令小厮关门回去。贾家有许多个中秋节,但是这一个中秋节,过得令人难忘。

    搬到新宅里,似乎那些大家族的格外严厉的规矩也变得宽容许多。长辈变得宽容,而不再仅仅是严厉。

    林黛玉竟也被获得允许出去逛逛街,打打首饰,探春、迎春也都是这样。相比之下,这座贾家的新宅子才更有一个家庭的气息。

    重阳节时,林黛玉和贾母、王夫人获得了宫里的召见,进宫去陪元春。

    再度相见,元春的身形消瘦了些许,但是神采依旧,甚至多了些沉淀后的智慧。贾母、王夫人这才放了心。

    林黛玉被召去见了皇后,然后又见了太后。听说太后对于这个别具慧心的小姑娘很感兴趣。

    林黛玉来过一回深宫,对于这里的一切少了一分畏惧,多了一分谨慎。

    太后已有五十多岁了,发微白,身微丰,坐在那儿,如果忽略了满屋的明黄缎子和庄严的气氛,看起来也十分和蔼家常。

    林黛玉依足礼数,带着崇敬和谨慎下拜,被让到一旁的脚榻上坐着。

    太后眯着眼睛端详了黛玉一会儿,向皇后笑道:“模样也好,心肠也好。我恍惚想起来你小时候的样子了。”

    皇后笑道:“臣妾小时候的样子,您还记得?真的有这么好吗?”

    说着也不住地打量黛玉,林黛玉被看得满脸通红,连忙起来谦虚。

    皇后笑着让她坐下。这回不再说些别的,问她苏州有什么好玩的景致,去时如何坐船,祭祀如何,书院怎么建造的。

    林黛玉便把路上的经历,捡那好玩的,有趣的说了一些,观前街上卖艺、耍猴儿的,喷火的,几处景点,水陆道场上如何念经、放生,书院怎么建筑,都一一地讲述起来。碰到太后和皇后都瞪大眼睛表示感兴趣的,就详细地讲起细节。

    太后把注意力放在了民间的祭祀上,颇感兴趣地多问了几句,又问起书院的事情:“听说建女院是你出的主意?”

    黛玉连忙站起来说道:“绛珠不敢。书院的建筑是舅舅和各位参与建筑的官员共同商议的,后来我才听说,那些人说道:只有没用的男人才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舅舅大受鼓舞,于是写奏折来恳请圣上立南苑为女子书院。”

第八十九章 闹崩() 
太后对皇后说道:“我就说那什么‘女子无才就是德’狗屁不通,你快让人送信回去,不许你父亲再拘着底下的小辈了!”

    皇后笑着应下来。太后问道:“我听说苏州知府夫人去过你家?”

    林黛玉心中一惊,想到当日苏州知府派夫人送的五万两白银,贾政分文未取,对外说是苏州知府捐的款。

    想来贾政在折子上应该是写了,但不知道被谁翻出来,参到了殿前。

    心念急转间,她已回答道:“知府夫人那天到我家说了会话,临别时就从头上拔了根簪子送我,还看了那簪子好一会儿。谁知道我的丫头笨手笨脚的,一下子把簪子跌地上了,摔成了两截,从里面掉出了一个火钎子那么细的小纸卷。捡起来一看,原来是银票。”

    林黛玉心里紧张,语速却努力保持平稳:“我立刻让丫头锁在匣子里,等舅舅回来了就让人送过去。”

    说着,她有些尴尬地道:“舅舅拿到了这些,就让丫头回来跟我说,这是苏州知府要捐给书院的钱,他不想大张旗鼓的弄得人人皆知,所以让他夫人悄悄地送到我这来了。”

    “我还以为遇到了行贿的呢!”林黛玉最后很不好意思地补充道。

    太后、皇后都是人精,一听这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显而易见是苏州知府想要通过林黛玉行贿贾政,结果被贾政反将了一军。朝廷里的那些言官,惯会捕风捉影,搬弄是非,这次又不例外。

    太后与皇后相视一笑,又问林黛玉:“绛珠也过了金钗之年,有没有人家上门提亲?林探花在世时,替你订亲了没有?”

    林黛玉这下真的尴尬了,脸蛋红得像红苹果,努力镇静答道:“先父在世时,曾经写信把我托付给了舅舅和外祖。说是婚嫁也由外祖母和舅舅安排。”

    皇后打圆场道:“母后,绛珠还是个小姑娘,您要是有心给她相看人家,也该和贤妃和贾老太君商量才是。”

    太后呵呵笑起来,道:“我忘了,这些小姑娘从小受的规矩严,总不如我们直来直去的没个害臊。”

    皇后与太后说笑了几句,又向黛玉说道:“温庄也快要下学回来了,上次你进宫后,温庄就老是提起你,我猜她知道你过来,一定会高兴的。”

    林黛玉识趣,随着宫女离开。后面又说了些什么,她没有听到,也不去妄自猜测。

    温庄,还是一副温和又刁蛮的性情。见到黛玉,果然两眼发亮,拉着她的袖子喳喳地说着没完。

    一会儿问她在苏州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一会儿说起自己在宫里的烦恼。林黛玉和她说起苏州的捏泥人,皮老虎,枣泥麻饼,袜底酥,又宽慰了她几句。

    温庄果然羡慕非常。

    召见的时间结束,林黛玉依旧随贾母回去。温庄依依不舍,又约定下次贾母进宫,仍旧带林黛玉同来。

    接连几天,黛玉留在屋里或抄书习字,或侍弄花草,日子过得无比平静。

    这天下午,有一个小丫头过来探头探脑,紫鹃一看,原来是丰儿。丰儿怯怯地说道:“我们奶奶想来看看林姑娘。”

    王熙凤失势之后,她房里的小丫头也不自觉学会了低头。

    林黛玉从花房中走出来,道:“你们奶奶要过来,随时都行。”丰儿得了话回去。

    王熙凤和贾琏,被安排在了府内最偏僻的地方住着,紧挨着下人房。以贾政的意思,他要贾琏休了王熙凤,然后伤好之后重新出去找事情做。

    贾琏先是不肯,后来不知怎么有些意动。

    不久,王熙凤就过来了。她的气色大不如前,再也没有之前风风火火的样子,她向黛玉说道:“我想回娘家去,回王家看看。”

    她没说贾琏知道了她做的那些事情,嚷着说贾府的此时都是被她王熙凤害的。

    贾琏气得在榻上伸手打了她几下,又要下榻去拿墙上的剑杀人,又闹着要拿印来写休书。

    王熙凤想到了这些,抿紧了嘴唇,双眼显出决绝的神色。

    在贾家住不下去了,她总可以回到王家去。虽说她的父母早去,要借住在叔伯家里,也未必生活不下去。

    王熙凤想到了藏在箱子底下的七万两银票。有银子傍身,就算是孤身一人,又怕什么?

    林黛玉没有提出建议,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她记忆中的模样,也不是书中所写的情形了。

    只要王熙凤不再弄出些人命官司来,她有着傍身银子,的确可以在王家过下去。

    贾琏并非良配,林黛玉也不是那种“好心”去劝人忍辱负重的人。

    她只能招呼王熙凤喝茶,陪她说了一会儿话,然后送她出门。

    王熙凤主意已决,她撕了贾琏写的休书,贾琏每写一张王熙凤就劈手夺过来撕一张,逼着他写和离。

    贾琏虽然有脾气,却没什么骨气,被贾赦杖责的伤还没有愈合。两人僵持了一段时间,还是贾琏先挺不住写了和离书。王熙凤当天就带着随身的东西搬出了宅子,嫁妆都封存起来,寄放到了王家的当铺。

    贾琏也十分决绝,王熙凤一走,他立刻就挣扎着到了贾母面前,说要把平儿抬成正妻。

    贾母未同意,王夫人更不同意。贾琏就闹到了邢夫人郁面前。

    邢夫人也不敢管。有贾母先表了态,就算贾琏是贾赦唯一的儿子,他们后半生的依靠,邢夫人也不敢和贾母对着来。

    更不用说,贾琏能不能做他们老来的依靠还是两说。他做的许多事,太混帐了。

    贾琏闹腾了一场,碰一鼻子灰。王熙凤也已经回到王家去了,他只得安安份份地继续养伤。

    五品同知的虚职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