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林羽之穿越日常 >

第154部分

林羽之穿越日常-第154部分

小说: 林羽之穿越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忙吗?”

    宁陆扯出一个很无奈、很无能为的表情,又夹杂着心急痛心,但推诿的话却是说的很清楚。

    “老爷,老爷,我可怜的浩儿,被刁奴所害,都是那些刁奴教唆的,不然浩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敢随便去太守府揭告示。个老爷,您可要为浩儿做主呀!”

    刘氏嘤嘤哭泣的更厉害了,虽然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但仍然风韵犹存,有着熟妇的妩媚,而这也恰恰是她被宁老爷宠爱的缘由。

    这次浩儿的事情,因牵扯到朝廷新政的实行,浩儿算是撞到枪口上了,谁不知道宁家是太原数一数二的行商大族,家财万贯,又有钱庄票号遍布几省,宅地田亩更是几百顷,这次新政首当其冲被重点关注,现在又出了这件事情,那太原府知府正好借机发作,拿了浩儿也不发落,只是关押着。

    目的不过是逼着宁家就范,牵头执行新政,做出表率,那么宁家就是出头的椽子了。这太原知府真个是心机深重。

    但如此一来,自己的浩儿岂不要一直在牢里关着?

    宁老爷面对妻儿,也知道症结所在,无非是逼迫自己就范,带头支持推行新政。但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成为山西士绅的公敌?这让那些亲朋故友如何看待自己?

    宁老爷是越想越觉得此事不妥,但自己托了衙门的许多关系,都不中用!这次的事情有上面的知府关照,下面谁敢松这个口?听说现在又来了什么钦差大人,专门盯着山西推行新政。可见朝廷施行新政的态度还是很坚决的,下面的士绅豪族其实也很难拗过朝廷,但自己不能出这个头!枪打出头鸟这个道理自己怎么会不懂?

    本以为这个大儿子在京中呆了这几个月,总是有些门路的,托人多花些银钱到是无碍,只要从这件事情里摆脱出来即可。哪怕是后面大家都实行新政之后,自己也不会逆势而为。

    宁老爷子的想法,确乎是晋地多数士绅的心中所虑。

    “哎!就让那孽障在牢里多关几天吧!他犯下的事儿也不算大罪,知府也不可能因为这件事情打杀了他。等新政的事情落下帷幕,届时再使力,总能将他救出来的。再观望两日吧!老大也都下去吧!”

    刘氏听了这话,那里肯依,又是一顿哭求,只闹得宁老爷心烦不已。

    “父亲,儿子也知道您为了家族的利益考虑,不得不让弟弟在牢里多吃几日的苦,儿子也是于心不忍。

    儿子在京的时候确实结交到一位新科举人,且此人正是朝中大元左都御史之子,现太原知府之弟,更是此番钦差大人的门生,此人名唤蔡冒,他现在正好游历至太原,在其兄府中。

    儿子也已将弟弟的情况告知与他,请求其帮忙通融,但是,不只现在太原知府,乃至巡抚都已知晓此事,弟弟之罪轻易不可赦免,只有将功补过。否则,若是新政不能顺利执行,弟弟恐怕就要罪加一等。

    他们无非就是想请父亲牵头,做出表率,积极支持新政,儿子也已请蔡太守通融,只要父亲同意,这从五品协正庶尹的位子便能授予儿子。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勋官,虽然没有实职,但这份体面,于我们府里却是极大的助益。儿子若是有了这个官职,以后在外行走,谁人会管这勋官是从何而来?还不都是看着这个官位,卖几分面子。

    我们宁氏一族都是经商的料子,但若想进驻官场,又都于学业上不甚精通,此等大好良机,万不可错过。

    父亲只要同意支持新政,儿子和弟弟都可获利,请父亲慎重考虑。”

    宁陆看着父亲沉思的样子,眉宇间并未下定决心,遂又补充了一句“说不得,这也是结交蔡府最好的时机,我们宁家票号要发扬壮大,在京中扎根,没有官家支持怎么能行呢?”

    宁陆说完这些,随手一揖,转身出了房门。

    宁老爷子看着儿子出去的背影,怔怔的有些发呆。

    “老爷,老爷,大少爷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把这个勋官让给大少爷?怎么说这样的奖励职位也应该给老爷才是!也是妾身平时教导不严,才让大少爷有此种不慈不孝的行为。”

    关于这个从五品协正庶尹的勋职,刘氏哪里能听到动向?这才是刚刚得知,竟然还有这件事情,这可是好事,若是这个勋官能落实到老爷身上,又能救出自己的儿子,这不就是一举两得了吗?

    但这样的事情,怎么能便宜老大。这老大被放出去这几个月,明显本事见涨,若是让他得了这个官职,自己儿子恐怕再没有出头之日了。宁家偌大的家业,可不能只白白便宜了老大一房。

    见老爷不语,刘氏还想再劝,宁老爷已止住了她,摆了摆手“你也出去吧!让我静静。”

    刘氏只张了张嘴就又闭上了,躬身行礼后也退了出去。

    宁老爷独坐房中,想着今天大儿子的这一番作态,只是摇头叹息。小儿子自幼聪慧,原想着会是个读书的材料,一直偏宠了些,现在看来,“哎,老了!如此也好。老大如今锋芒外露,尚需磨练呀!”

    。。。。。。

第三百七十九章 拥田自重() 
勤政殿

    荣景帝平日处理政务,召见群臣之所。勤政殿内,当朝户部尚书陈启正侃侃而谈。

    “启奏圣上,新政于山西、河南两省推行,进展顺利,今年两地税赋有望增收三成,若全国推广,赋税增长将更为明显,将大大减轻国库压力。”

    然而这样的好消息,却没得到赞赏。御座之上,天子眉峰微皱,“卿可知两省新政得以执行的关窍?”

    天子如今三旬有余,眉目俊雅,显得极为年轻。不过当他开口时,没人敢轻忽。那双点漆黑眸,锋锐深邃,洞彻人心。天威浩荡,不能逼视,反倒让人忘了他的容貌。

    陈启正声音一顿,忙道“回圣上,山西巡抚温忠翰奏请,对于力推新政有贡献之人可授予从五品协正庶尹勋官,士绅争相竞之,新政阻力尽消。而河南巡抚陶炎,则是推行士绅一体当差,若是遵旨执行赋税新政者可以酌情减免服役当差。

    此两法殊途同归,皆有优劣,但推动新政来说,俱是得用良策。”

    荣景帝自然也知晓其中关窍,“两策一为施恩,一为严令,但终有不足。”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令陈启正深思,皇上不可能无的放矢。

    “皇上的意思是?此两策不足以使新政得以顺利施行?”陈启正试探着说道。

    “卿以为如何?”荣景帝冷哼一声。

    陈启正听得这一声,立即觉得自己还是想的太简单了,脑中各种念头飞快的转着。

    现在朝廷已经减免自由民税赋,停止征收三饷,并将地方的部分税收权力收归中央,由地方督抚直接管理,以防止胡乱摊派以及贪污税收。现在对于士绅豪族的地主庄园进行改革,便是此次的重中之重。

    在前朝便因极其不公的税赋制度下,无力负担的农民不得不投靠拥有免税特权的地主,成为在其庄园内耕作劳役的庄奴,而致中晚期这一阶层数量巨大,并且已经完全固化,甚至成为了累世为奴的种性。

    若是任由土地兼并愈加严重,稳定社会的耕农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分化成了庄奴与流民,前者壮大了士绅阶层的势力,后者则可能会成为颠覆王朝的力量。

    “若是任由地方土绅兼并把持土地,势必会壮大士绅等势力,造成隐患!这方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荣景帝扫了陈启正一眼,终是点了点头,“若不加以约束,地方势力势必会发展成庞然大物,若是处理不妥,立刻会闹得内乱不休,难以收拾。别说武力征服,就连稍稍损害了利益,都可能导致反弹,遗害无穷。”

    从前朝末年可见,世家豪族兴起,朝廷的权力被一一分解,任人鲸吞。直到宋氏举兵,匡扶社稷,彻底砸烂了天下,废旧立新。前朝覆灭,其本质上不过是中央糜烂,地方割据达到顶峰,终至覆亡。若是一味放纵,更是会致使地方势力盘根错节,一团乱麻。

    这才是最令荣景帝警醒的!

    拥有土地,就拥有了更多的资源、资金,而拥有这些,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人常说“拥兵自重”,然拥有更多土地资源,也同样不能轻忽。

    唯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荣景帝方才感觉安心。

    说到这里,陈启正哪里还有不明白的?皇帝忧虑的是土地兼并,带来的势力影响。

    “回皇上,若想打破此格局,应禁止农民卖身与地主成为,世仆庄奴;严禁地主逼迫农民负担苦役;严禁地主虐待农民,改善佃农待遇,改订租佃合约,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增加自由劳动力,缓解非奴仆类劳动力的不足,继而开垦荒地,增加田亩,稳定民心。

    其次,可通过清丈土地以及契约,挖出士绅隐匿的土地,并革除部分大地主等的非法产业,确保耕者有其田,帮助农民自立,方能进一步分化士绅的势力。”

    仓促间,陈启正所能想到的,也只是这些。

    而荣景帝已经平静下来,缓缓道“我朝定鼎百年,社稷稳定,国泰民安,百年内人口翻了近一倍,若依此速累增,土地收入不足以活人,无粮可供养,失地流民增加,则必有大患,未雨稠谋,方是长久之计。”

    陈启正闻言,肃然起敬,自己乃至朝廷官员,想的都是如何维护现有的安定,而皇上所虑则是如何使未来依旧安定,只这份真知灼见,就足令自己汗颜。

    陈启正躬身叩拜,很是激动的颤声道“皇上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臣惭愧、汗颜。臣定要制定举措,扼杀此土地兼并之风,为国朝安定尽臣烛火之力。”

    “陈卿,仅止这些还不够啊!没有利益驱使,他们怎么肯放弃手中的渔利?”

    陈启正忙道“皇上可有了良策?”

    “海贸可行,依照盐引制拟吧!这个甜头足够他们趋之若鹜了吧!

    票照怎么发?海税怎么征?出航、入港物资如何监管?如何扼制海匪?海上军备如何控制调度?等等问题,你下去和杨铭时、高季文等人再讨论吧,拟个章程出来!容后再议。”

    荣景帝将此事交由陈启正牵头去办,至于章程,最终恐怕还要廷议。

    “臣领旨!”陈启正再次叩拜后退出了勤政殿。

    看着陈启正离开,荣景帝揉揉额角,低头又拿起密探的密报翻阅。虽然不想让密探变得像前朝密探一样恶名昭著,但是身边和下面的这些官僚,可信的不多,都有扯不断的集团。就怕一个不小心,就给你蛀个天大的窟窿来。更要命的是有些世家大族,压根不在乎谁来当这个皇帝。若是危及自身利益了,不管是叛贼还是外族,都能拉下脸来暗通款曲。

    这就免不了要时时的敲山震虎,给一些人一个警醒,让他们的手别伸的太长。但是黜落处置官员,就更是要谨慎为之,避免可能导致的朝中人人自危。荣景帝边阅折边摇头,自己这个皇帝做的,不小心不行啊,慎之又慎。

    。。。。。。

第三百八十章 城门献俘() 
肉食者鄙,可不仅是句玩笑话。

    偏偏这些人,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力资源,怎能不让人时时忌惮。

    “御史台还是要再放些人下去。各方都要有些,让他们多些事做。”荣景帝喃喃低语道。

    任何时代的监察部,最大的用处就是成为统治者的耳目和皮鞭,以防官僚徇私舞弊,蒙蔽圣听。御史台更重要的也是可以作为一种武器,让那些利益有纷争的世家,先自己撕咬一番。这手腕是有点弄权,但是对付世家大族,不听使唤的,不玩点心眼简直是自寻死路。

    “传钱丰。”

    “是!”常全立刻领旨。

    钱丰来的并不算慢,荣景帝换了几份密折来回查看。

    “奴才钱丰,参见皇上!”

    荣景帝颔首道“起吧!最近老五动作不少,你怎么看?”

    “回皇上,忠静王最近和齐妃一系走得颇近,行事也十分小心谨慎,奴才一直在提防。”钱丰忙将自己探得的消息禀报。

    荣景帝听了只冷冷一哼,面上也无甚喜怒,“盯紧了,但不要打草惊蛇。那边现在如何?”

    “最近动作收紧了,似有警惕之意,奴才也是让下面按兵不动。”

    “好,如此便好,朕的好兄弟怕是快要耐不住了!”

    。。。。。。

    驿马轮替,昼夜不停。八百里加急,入了京城亦不减速,一路烟尘滚滚,直入宫门。

    西北平青军大捷,叛军十万大军全部被擒!

    此次平青大将军许中琪成功收复被叛军占领的青海地区六十万平方华里的领土。围歼击溃叛军主力,活捉了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