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投资之王-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ICQ的B轮融资也要开始了,据说估值至少3亿美金起。
之所以ICQ的估值能达到这个数字,和它在即时通讯软件的垄断地位是分不开的。而且,ICQ已经开始探索自己的盈利模式,在上个月,推出了付费自定义号码的服务。有需要的用户可以不使用排位排下来的号码,只需要每年9。99美金,就可以在系统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设定一个数字号码作为UID,已经被其他人选中的号码不能重复选择。
这实际上就是张晨建议的变相靓号服务,只是由于中美两国文化和国情的不同,做了些许改动,但核心是一致的。
按照ICQ的实际价值来说,现在给他估值一亿美金是真的不高的,因为他的用户基数太庞大了。历史上AOL用四亿美金收购了ICQ,实际是占了大便宜。收购后的第二年,AOL的股价从98年的58美金猛增至99年的98美金。
其中固然有互联网泡沫和市场风传并购时代华纳的作用,但ICQ对AOL整体业务的润滑是毋庸置疑的。
想到张晨在ICQ还有28%的股权,熊晓歌算了一下,哪怕只是按照AOL本月两亿八千万的报价,张晨手中的ICQ股权也超过了八千万美元。
一亿四千万+八千万。
人民币接近二十亿。
熊晓歌心跳的扑通扑通的,二十亿人民币,现在全国能有几个人有这个资产?如果现在有什么富豪排行榜,张晨肯定能进全国前五十。
熊晓歌也知道,这些都是纸面财富,一天没有变现,一天就只是幻想。而张晨迟迟不去变现,估计也是在等IPO选项退出或还没有到他的心理价位。而张晨如果不找买家出手股权,这些钱都是废纸,现在这小子手头可用的钱应该也没多少。
但这小子到底会在这两个项目上赚多少!?熊晓歌越算越心惊,之前知道这小子投资ICQ赚翻了,没想到找IDG借钱投的思达康也能赚,看来最近这小子正是走强运。
要不要借着张晨的运势跟着捞一把呢?
熊晓歌也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的人,知道张晨找他聊了这么多,定有目的。熊晓歌想了想,“你是想劝我和你一起影响麦戈文,让他投资思达康?翘掉软银的生意?”
张晨竖起个大拇指,“厉害,我是有这个意思。”
熊晓歌笑道:“我是被你说服的了的,但我想啊,可能性不大。”
张晨奇道:“为什么?”
历史上的故事也差不多,只不过是软银3000万美金30%股份投了几个月之后,又追加了一亿美金,软银总计占了50%的股份。
以现在主角的实力来说,吃独食是肯定没戏了,而且这种纳斯达克IPO,本来就没法吃独食,没有大财团支持,找代理机构都不一定能摸得着门。反正最大的好处已经占了,剩下的就是搭上顺风车,看看能不能赚的更多了。
(本章完)
第207章 合作投资()
熊晓歌反问张晨:“你加入IDG也已经两三个月了,你发现IDG和其他风投公司,比如红杉,他们之间的差别没有?”
张晨还真没总结和考虑过这方面,前世也只是听说过几个大佬名字而已,只知道这些都是搞风投的,IDG还有情报贩子的业务,这些风投之间的具体差异,还真没研究过。
熊晓歌耐心解释道:“任何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风格,而公司的风格和领导人的性格是一脉相承的。IDG很少做中长线,一般来说,投资的项目,一到三年,必定斩获退出,不会恋战,这和麦戈文的性格非常像。”
说到这里,张晨突然想起来,IDG曾经是第一个投资藤迅的风投公司,99年就给藤迅投了110万美元,占了藤迅20%的股份,但没多久,当藤迅获得软银注资估值达到6000万美元的时候,IDG就选择了退出获利。
此后,这个案例被投资界反复拿出来嘲笑和总结,这次获利颇丰的投资行为,却被外界看成IDG最失败的一次投资选择。
熊晓歌继续道:“麦戈文是搞媒体出版和咨询服务的,因此对风险的控制,远比其他风投公司要谨慎的多。再加上风投只是IDG资本项下很不起眼的一块业务。”
“IDG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资金吗?不是。而是他的信息优势。IDG在数据分析和信息整理业务上的优势,能带给IDG风投业务巨大的先发优势,让IDG比其他风投公司更能从数据上直观的判断出哪个行业、哪家公司更值得投资,这是其他VC所不具备的。从这一点上说,IDGVC实际上只是IDG数据和信息业务的副产品,为了不浪费自己的信息优势而创建的。”
“所以,IDG通常来说,只做种子轮和A轮的投资业务,很少碰B轮及B轮以后的投资项目,除非在A轮,这个项目已经证明了自己有非凡的潜力和盈利能力。”
“同时,IDG也很少会做出超大额的投资行为,更多的都是几十万美金甚至几万美金的小规模投资,超过百万的,IDG都会慎之又慎。”
“之前你对思达康2300万美金的投资,如果不是用ICQ的股权做出担保,只是说让IDG去投,麦戈文肯定不会同意。所以到最后,你这个项目是以IDG给火种源融资对赌的方式进行的。现在你想拉上麦戈文一起,向思达康至少投一亿美金,这种业务,十有八九老麦不会同意。”
熊晓歌并非危言耸听,以麦戈文的性格来说,宁可少赚,也不能大赔。这也是为什么IDG落户国内接近五年,却仍旧颗粒无收的一个原因。
很多项目,在看到收益之前,IDG就选择退出了呀。
在历史上,IDG也是在98年前后调整了投资策略,2000年才实现了的盈利。而后来的互联网泡沫,让IDG有了抄底的机会,这才在国内真正落地生根。
但张晨并不这么看,上面这些都是熊晓歌自己对麦戈文的分析。
熊晓歌的确对麦戈文非常了解,但也正是因为这份了解,让熊晓歌在很多项目的投资上束手束脚。
麦戈文可以说是熊晓歌的恩师,和熊晓歌的私人关系非常好。但如果他对熊晓歌在华夏的表现满意,也不会另外又找来张晨做IDG华夏的合伙人了。
麦戈文也曾经想要投资ICQ,只不过被红杉捷足先登了而已。如果麦戈文真的像熊晓歌说的这样,他又怎么会对ICQ两千万的融资感兴趣?
说白了,还是熊晓歌自己的心魔作祟。他自认为对麦戈文太了解、太想获得麦戈文的认可。于是他用麦戈文在美投资的部分逻辑在国内投资,不赔才怪。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所有人都看好藤迅的时候,熊晓歌却选择了获利推出,分两次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将持有的20%藤迅股权都卖给了MIH。
这可不是麦戈文做的决定,尤其在第二次卖出藤迅7。2%的股权的时候,熊晓歌已经获得了IDG华夏全部的控制权,这次卖出决定完全是熊晓歌自己做的决定。
也就是说,熊晓歌给自己的投资逻辑设定了一个框框,又把这个框框套在了自己的头上,并且解释为是麦戈文套在他头上的。
自我设限,这是很多人在做下属的时候都存在的问题。
张晨笑道:“熊哥,我想还是有劝说麦戈文的可能的,但需要你的支持。刚刚你也说了,你已经被我说服了,那咱们一起合力说服麦戈文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你是麦戈文在华夏最信赖的人。”张晨小小的拍了熊晓歌一记马屁。
“而且,我会以火种源担保的形式来确保这笔投资麦戈文不会亏。如果亏了,全算我的,以现在的火种源来说,麦戈文应该相信我的偿还能力。但如果赚了,我要整体利润的70%。”
熊晓歌苦笑了一声:“Zack,你这又是何必。如果软银真想以一亿美金收购思达康20%的股份,就让他们干好了。无论是大胡子他们自己卖20%股份给软银,还是整体稀释,你都是大赚。而且这样一来,你找麦戈文借的2000万美金的窟窿就填上了,成功回本。剩下的就都是赚的,相当于这笔生意你空手套白狼,又何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张晨沉默了一下,坚定的看着熊晓歌:“因为我怕自己会后悔。”
熊晓歌诧异道:“后悔?”
张晨点点头:“对,我怕自己会后悔。这是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充满了奇迹。我不止希望能亲眼见证这一个个奇迹,更希望自己能参与其中,成为这些奇迹的缔造者。”
“这就是我要从事风险投资行业的原因!”张晨掷地有声的说道。
“你这么相信思达康一定会是这个奇迹?”熊晓歌忍不住质问、
张晨目光坚定的点点头:“我相信我的每一个被投资人,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能创造奇迹的人。”
熊晓歌沉默了,张晨锐意进取的投资理念给了他很大的震撼。虽然他到现在也并不非常认同,可并不影响他对这种人的欣赏。
熊晓歌现在的心情非常复杂,看到这个朝气蓬勃的少年,熊晓歌也在问自己,难道我真的老了?
良久,熊晓歌吐出一口气,“好吧,我会帮助你劝说麦戈文,但成不成我真不敢保证。”
张晨看了看手腕上的朗格萨克森,“麦戈文今天应该在东部,他那边现在应该是早上九点多。”
熊晓歌无语:“现在就和他联系?”
张晨点点头,“事不宜迟,只要他批准了,我们马上就可以进行具体操作,不能让软银抢占先机,要知道,孙正义和路宏亮是同学。我们上次也只是趁虚而入,这次如果动作不够快,可就轮到软银趁虚而入了。”
熊晓歌无奈:“好吧。”说着拿起电话,张晨给他定的套房,他回到自己的卧室关起门给麦戈文拨起了国际长途。
十分钟左右,熊晓歌从卧室出来,失魂落魄的。
张晨忙问,“怎么样?”
熊晓歌不可思议的喃喃道:“居然同意了,而且很痛快的同意了。”
YES!张晨挥了一下拳头。
熊晓歌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道:“但是他没同意你提出的享有70%利润的方案。麦戈文的意思是,由于ICQ的股份增值,你可以用ICQ的股份继续抵押。IDG给你提供5000万美金的三年期无息借款,同时IDG出资5000万,凑成一亿美金。但你不享有IDG这5000万美金的任何佣金和利润分成。”
张晨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这样也行,自己原本的底线就是50%的利润,而且按照麦戈文的方案,IDG的财务报表会好看很多。
下一步就是搞定吴英和路宏亮了。
(本章完)
第208章 好人卡()
麦戈文同意对思达康的股权投资方案的事情,给了熊晓歌很大的震动。
熊晓歌开始在心中反思,是不是自己以前对麦戈文的了解太过片面,自己是不是陷入了思维盲区之中。
对于任何一个合格的商人来说,自省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毫无疑问,熊晓歌具备成为合格商人的必须品质,虽然他现在还没有真正投成过任何一个项目。
唯一算是成功的前导软件,也只是靠前导旗下的大众软件在苟延残喘。而大众软件奇葩的股权构成,又让这个项目成了一个泥潭。
熊晓歌之前的经营风格,和京都国安引以为傲的“小、快、灵”打法如出一辙。往好处说,风险小,船小好调头,往坏处说,就是草台班子做不大。
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在90年代中期,几乎没有人有风险投资概念的时候,熊晓歌已经看到了这方面的机会,就已经有了远超旁人的眼光和能力。
熊晓歌收拾了一下杂乱的思绪,开启了闲谈模式,“你这表不错啊?什么牌子?没见过。”
张晨把手上的朗格萨克森摘下来递给熊晓歌,“朗格,品牌是老品牌,德国的,但后来因为冷战,这牌子就没了,直到东西德统一后,前年才重新复牌。这表不错,以后升值潜力绝对不小。”
如果说钻石和珠宝是女人的挚爱,那么车和表就是男人最中意的玩具,就连香江的李首富也不能免俗,更不用说熊晓歌了。
李首富在28岁赚到第一个一百万港币的时候,就奖励了自己一块百达翡丽,此后更是成为百达翡丽亚洲地区最大的个人收藏家。
至于李首富后来一块电子表戴了20年的故事,自然也是真的。但这种事,就和马爸爸说“我对钱没兴趣,没拿过一分钱工资”一样,属于有教化意义的装13成功。
低调的富豪有很多,但本来就人尽皆知的富豪刻意低调,就不是
熊晓歌接过来,饶有兴趣的研究了一下,“做工真不错,多少钱买的?”
张晨看看熊晓歌手上的劳力士格林尼治,“和你这个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