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混在1275 >

第971部分

混在1275-第971部分

小说: 混在127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少年端起枪,与他的手下一块儿向前方逼去,云帆从背包里抓出一个弹匣安上去,抬头看了一眼上空,云层中露出一抹鱼肚白,天色就要亮了。

    。

第七十八章 出征(六)() 
“什么?全军覆没。”

    孟之绍乍闻噩耗,惊得目瞪口呆,如果回来报信的不是陈林本人,他一定会以为这是宋人的诡计。

    其实昨夜出兵他很早就得到了消息,不过却是乐见其成,因为他也想试探一下宋人的实力,就算当真败了也不打紧,只要人逃回来,凭借脚下的城池,与宋人谈一谈,或许拖上些时日,同时派出人报信,等待阿里海牙大军回援,只怕宋人依然顿兵城下,不得寸进也未可知。

    如意算盘打得好,却不如现实惨淡,谁也没想到,一昼夜的功夫,三千人马只逃回来了一个,还是宋人主动放回来的,为的是敦促他投降!

    没错,不再是反正,而是投降。

    “。。。。。。万户,属下无能,丢了大半弟兄,要杀要剐都无二话,可咱们打不起啊,那些宋人已非是寻常角色,依俺看就算是元人在此,也讨不得半点好去。”

    陈林的面色惨白,说话的时候,浑身颤抖,一看就是吓得不轻。

    “此话怎讲。”此刻还无暇追究他的过错,孟之绍一门心思都想弄清楚,三千部众究竟是怎么丢掉的。

    陈林惨然一笑:“属下等昼伏夜出,以为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谁料想,他们早有察觉,在属下们自以为得计时便严阵以待。”

    他用绘声绘色的表情将战事经过述说了一遍,只是凭想像,孟之绍的脸色也渐渐发白,因为那已经超出了他的想像,如果一切像对方说得那样,就算自己全军而出,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第二日天色大亮,属下才看清他们所持之物,似铁非铁,黑色管身,管口喷火,射出来的是一种尖丸,中者立仆,虽铁盾不可挡,他们称为连发突火枪。”

    “竹火枪?”

    出身经武世家,孟之绍也是有些见识的,一听就想到了关键之处。

    “相去不远,不过依属下看,绝非竹管所制。”陈林想了想,补充道:“此物能及远,比之神臂弓犹有过之,且不用上发,抬手就能射,属下曾亲眼所见,他们看守活下来的数千弟兄,只用了一个都区区百人,一个弟兄想要趁机逃跑,跑出数百步开外,被守兵连发数枪当场射杀,至此再无人敢轻动。”

    “他们有多少人?”

    “这。。。。。。”陈林咬着牙说道:“一个军的正兵,不下万人辅兵。”

    后来他当然知道了,夜里灭了他们的宋人其实只有一个指挥五百人,可第二日又来了一只船队,下来足足一个厢的宋军也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他便报出了这个数字,否则,对方一怒之下,说不定当场就会行了军法。

    听到这里,孟之绍才稍稍好一点,一个军两千五百人,灭了他的三千人,也不算太过份,谁让人有利害的火器呢。

    “他们将你放回,是想让本官献出城池么?”

    “嗯,宋人说了,只要献出城池,交出随军的民夫,一切便可不予追究。”

    陈林低着头不敢看他,说完之后良久,才听到了一阵笑声。

    “不予追究,好一个不予追究,若是本官此刻遣使出城,是否就要追究到底了?”

    出乎意料的是,陈林仍是低头答道:“宋人还说,若是万户想要通报给元人,悉听尊便,只是须得快些,若是晚了城池被围,那就怪不得。”

    孟之绍一愣,这算是什么意思?他募得想到了数月之前,那位宋人的黄先生到此说过的一番话。

    宋人好大的胃口,竟然意在二十万元人大军!

    他们究竟来了多少人?就算有那等利器,孟之绍也不敢想像,凭两千五百人便可做到,占城上去是安南,安南上去则是空无一人的广西路,若是这条后路被断,二十万大军光是军需粮草就是个绝大的麻烦,这也是为什么,阿里海牙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军力的原因,早在进入安南之前,宋人的商船便将沿海各国的存粮搜括一空,他们不得不一路打一路走,一方面是征服诸国,另一方面,粮草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打下城池,就粮于敌才能缓解。

    如今,眼见新苗下地,又一波丰收在望,宋人却渡海而来,原因便不言而喻了。

    “是否派人出城,万户早做定计啊。”

    孟之绍看着这个满身血污的下属,冷笑一声:“你想做信使?”

    陈林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属下知晓宋人的根底,当是最合适的人选。”

    怕是忙不迭地想要逃跑吧,孟之绍并没有揭穿他的那点小心思,飞快地书就了一封书信打蜡封好。

    “也罢,就着你走一趟,告诉大帅,孟某必竭尽全力,保占城不失,望他体恤属下一片苦心,早日来援。”

    陈林飞快地走掉了,连梳洗打扮换件衣衫的功夫都不曾浪费,仿佛脚下这座象林县城,是什么凶途险境一般,孟之绍沉吟片刻,叫过自己的亲信,将藏在后衙的黄震和孟之缙请来。

    对于陈林的话,他只信了一半。

    宋人大军压境的消息,那些在田里做活的民夫比官军收到的消息还要早些,立时便逃得没了影,不过也没有逃多远,要知道这可是异国他乡,谁晓得哪个山林里藏着敌人的残余?至少县城看着还算牢固,在二者分出胜负之前,总能提供一个庇护之所,除去安南等地,分到占城的荆湖民夫约为万人左右,依然是由孟之绍这个行军万户所辖,再加上城中原来的占城本地人,整个象林县一下子聚集了近六万之众,外来的元军加上民夫本来还有一万五千多,可昨天一役报销了三千,便只余了一万二千,正经的军士不过二千,为了抵御可能的攻城,孟之绍不得不将他们全数武装起来,谁知道那些占城人,会不会趁势起事?

    就在这样的紧张气氛中,到了第四天,就连所有人都以为宋人龟缩于海岸不敢进犯时,终于看到了他们曾经无比熟悉的颜色,大片大片的红色仿佛天边的火烧云,比火红的战旗还要先传入耳中的,则是一阵整齐嘹亮的歌声,歌词是那样的直白,甚至没有考虑押韵,却让人听着心惊不已。

    “先打三佛齐呀,又揍爪哇贼,横山寨下破敌胆,苏门答腊逆水寒,蒙寇何所惧,为我添功劳,前厢数万众,唯有第三军,我们是。。。。。。英勇无畏的第三军!”

    “我们是英勇无畏的第三军!”

    这首成为日后前厢第三军战歌的著名歌曲,其实是军中第一任文化教官,来自于岳麓书院的前夫子邵成即兴所做,此刻,四个指挥总共两千人的军伍,排着整齐的行军纵列高歌直进,在一万多守军的注视中,来到象林县城,从一千步逼近五百步,直至三百步左右的神臂弓和投石机的范围边缘停下。

    看着那一排排整齐的队列,孟之绍不知不觉中双手扣进了土墙的墙缝里而不自知,他是知兵之人,内行人看门道,这支宋军,与他心目中的宋人已经判若两人,就连京师的禁军也绝不可能有这样的精气神,或许南渡之初,传说中的无敌雄师“岳家军”才堪堪可匹敌吧,无论他们拿的是何种武器,都绝不是自己所能挡住的,难怪他们会毫无顾忌地放了陈林回来报信,因为人家根本不怕。

    一旁的孟之缙与黄震都没有说话,他们其实也是第一次看到琼州新军的军容,与城头上的守军一样,全都眼都不眨地看着城外的军列,两千人算不上多大的数字,可整齐划一的军容依然给人以极具震撼的视觉冲击。

    歌声停下来之后,孟之绍已经做好了对方会来一次劝降或是直接进攻的准备,可是没想到,从军阵中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人将身后背负的圆筒架在地上,另一人则取出一枚水滴型的圆弹,两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准备,测距、定表、微调,做完这一切之后,为首的军士回过头,向自家的将主示意,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马上将那枚圆弹倒着放入圆筒。

    “距离三百七,角度三,8号药包,目标城门,试射一发,放。”

    只听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七十九章 出征(完)() 
随着第三军登陆占城,中南半岛战役正式打响,前厢的五个军从各个方向对占城、安南沿海各城展开攻击,主要的目地是消灭守军的有生力量,同时解救强征来的荆湖民夫,当然,人家未必心甘情愿,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样的行动,必然会涉及到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当地的旧有政权,比如安南,在正面抵抗被粉碎之后,残余的王室和旧官僚带着人躲入了密集的丛林,用古老的游击战术与元人周旋,他们在本地百姓的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一旦得到宋人登陆的消息,或许就会跳出来摘桃子,这是刘禹绝不能允许的,不要说安南、占城等地本就是汉人故土,就算不是,自己打下的地盘哪有轻易就放手的道理。

    于是,与本地旧政权之间的矛盾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光是在安南旧都升龙府,就爆发不下十起叛乱,由于早就潜伏的机宜司探子加上全方位立体式的监视体系,这些叛乱在有意无意地纵容下钓出了绝大多数的不安定份子,这些阴谋被粉碎之后,光是抓获的叛乱份子和他们的家属就高达数万人,整个城市的人口几乎减半,其破坏力已经超过了元人占领的时期,对于琼州来说,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一举摧毁了旧政权的统治基础,将那些潜在的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更是对余下的人起到了明显的震摄作用,宋人居然比元人还要狠。

    这些抓获的叛乱份子就成了最廉价的劳动力来源,安南地区所产的优质无烟煤,放到后世都是有口皆杯的,这些劳动力被押解到了矿产地,在本地人投机份子的监视下,源源不断地为琼州建设添砖加瓦,既避免了浪费富贵的军力,又能最大限度地分化当地人的民心,所谓内奸比自己人还要忠心,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局面自然是某些人不愿意看到的,为了进行所谓的申辩,他们不断地派遣使者来到琼州,试图用嘴皮子拿回旧有的一切,对此刘禹自然是嗤之以鼻,当真以为咱们是来无偿提供援助的么?

    见不到抚帅的面,这些麻烦事便全都落到了新近回到琼州的抚司首席幕僚杨行潜的身上,这位有着南洋王称号的文士,用他那标志性的笑容接待了每一个不速之客,有理有利有节,别的没门。

    “杨先生,贵我两国本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自大宋开国以来,我朝便没有停过朝贡的步伐,恭恭敬敬从无逾矩,如今贵兵驱逐了蒙寇,正该还政于我王,但不知,这个时日究竟为何,若是要什么补偿,也大可以提出来,商议商议嘛。”

    琼山县行政中心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杨行潜看着这位蓬头垢面,自称是安南北境镇守使的男子,晒然一笑。

    “你便是陈国峻?”

    陈国峻一愣,在进来之前,对方的人明明验看了身份文书还有国主亲自写下的国书,这么问是什么意思?不过人在屋檐下,这个简单的道理他还是懂的,此时的安南没有任何拿乔的资本,他只能点头称是。

    “本官记得,当日我军讨伐三佛齐人,也曾将檄文送到你处,被你们断然拒绝了,就连占城,一个撮尔小邦都出兵帮忙,可你们呢,百般推托,视大宋的召唤如无物,如今倒是想起朝贡什么的,不觉得有些晚了么?”

    这是要翻旧帐?陈国峻倒也不慌,赶紧答道。

    “上官容禀,那时鄙国身受元人大军压境威胁,确实自保尚有不足,哪有多余兵力跟随贵军出到海外,非是怠慢。”

    “受元人威胁。”杨行潜冷哼了一声:“半岛诸国,有哪个不是受元人威胁,可他们不也应召而来,不拘多少兵马,我取的就是这个态度,你们让本官很失望啊。”

    “上官说得是,有什么责罚之处,便请明示吧。”

    陈国峻听出来了,这是要提要求,于是将姿态摆得更低,一付任人宰割的模样。

    杨行潜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安南乃是我国故土,尔等窃居数百年,僭盗伪称这倒也罢了,这些年来,屡犯疆土,劫掠百姓,毫无恭谨之心,如今我大军再临,驱逐鞑虏,自然是要恢复旧制的,占城、安南皆是伪称,吾主已下令废除不用,于故土重置日南等郡,倘有愿意归顺之民,不拘是何出身,皆纳入麾下,一体同仁,不愿意者。”

    他有意停顿了片刻,看着对方的身体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