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耽罗岛是离高丽本地不算太远的一处大岛,现在在元人的治下,岛上设了个总管府,驻守的兵丁约有千人,住民不过两、三千人而已,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直到最近发现元人开始往岛上运马。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姜宁有些不太相信,元人又不缺牧场,怎么会千里迢迢地把马放到一个孤零零的岛上,直到后面亲自去看了一眼,才发现那个岛上有一片很大的草场,应该是天然形成的。
“嗯,绕远一些,不要惊动他们。”
现在岛上的马儿不多,就是抢了来,也不过一锤子买卖,不如暂时放着,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再下手,要不是那个岛离岸太近,元人肯定不会善罢干休,他都打算抢来自己用。
现在他们的家离这个岛约有个把时辰的距离,所有抢来的人口、粮食都安置在那里,姜宁没打算放他们回去,这些人来自沿海各地,他还打算另有用处。
在海上连续呆了这么久,有时候他挺怀念岸上的,失去联系之后,那种孤独感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他,刘禹之前提醒过他的那些话,现在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征服大海是一件很难的事,任重而道远。
现在他还会想起心里的那个人,她最近过得怎么样,会不会为自己担心,这些小儿女的情感只能深藏在心里,偶尔拿出来让心里变得不那么空洞,这样子做起事来才会干劲十足。
“听某号令,满帆、加速,咱们去他们的窝里干他娘的一把。”
绕过了耽罗岛,远处高丽人的海岸线就弯弯曲曲地现出了影子,姜宁一声大吼,惹得全船轰然响应,既然元人的水军出动了,那他们的家中必然空虚,趁这个机会摸上岸,是每个海贼都喜欢干的事。
泉州城外靠北的一处外坊,占地不过百亩左右,却住着近千户人家,坊内已经显得十分拥挤,可是左近都没有什么空处,州里也不好多安排,因为这里所有的人家都是一个姓,“赵”。
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从镇江府迁过来的,那还是建炎三年的事,据今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年,其余的则是各地受贬谪罪责而发配到此的,一旦落了户,也就生下根来,年复一年就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管理这片坊市的不是州衙派出的坊官,而是宗正寺直属的南外司,这个全称为“南外宗正司”的机构便是这些人家的上司,衙门和牢狱,当然还有饭碗。
司房位于坊中靠后一点,是一处不大的宅院,几间主房加上一溜厢房,就构成了南外司的办公场所,这些房子和他们的来历一样,都有了百年以上的历史,虽然不断地修葺,仍然显得破旧不堪。
现在当任的提举南外宗正司事是一个师字辈的赵姓老人,说他老不是指年龄而是辈份,六十八岁的荣王赵与芮论族辈,还得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大父”,可是今天这个老辈人拿着一封文书,愁眉苦脸地站在房里,望着窗外沉吟不语。
平素事情不多,这院子也没什么人来,几个小儿在那里戏耍,充满童趣的声音原本是他最爱听的,可今天,他却感到分外地刺耳。
在这封文书送达之前,泉州城发生了不大不小的变故,御前驻札武卫左翼所部人马突然接管了城门,虽然后来贴出了告示称是为了迎接蕃人的舶期到来,可这样不寻常的举动,让每个有心人都不免心中揣测。
现在,结合这封文书,赵老辈当然知道要出事了,无缘无故地,宗正寺要将南外司裁并到西外司去,那可是在几百里之外的福州,这里有几千人,不通过州衙如何行得了远路?
可是不走也不行,如果泉州有异变,他们这些赵姓人家肯定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到那时,生命都失去了保障,还谈什么别的?
搞得不好自己就会成了全族的罪人啊!赵老辈叹了一口气,这件事一定要办,但是只能悄悄地办,他在心里合计了一下,招招手叫过一个属吏。
“去将他们几人叫来,就说老夫有事相商。”
属吏同样姓赵,他看了看这位老前辈的脸色,显得异常地难看,可是那个样子,肯定是不会同自己说的,让他去叫的这些人都是族中长辈,素有威望的老人,难道是有人犯了事要行家法?他有些摸不着头脑。r1058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议 一()
纯文字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临安府城外,从钱塘门出去,绕过城边的昭庆寺,然后沿着一道短堤向前走,就会来到一处湖心岛。岛上是小小的山坡,山顶有处名叫“秋鹤”的亭院,这个山坡就是孤山。
现在是盛夏时节,西湖上的荷花开得正盛,每天赏花游湖的客人络绎不绝,这里居高临下,又有亭院可供遮暑,正是文人相邀呤诗作对办酒会的好场所。可惜,最近游人们突然发现,从昭庆寺外开始,去往那边的路全都被顶盔贯甲的禁军军士封锁了。
刘禹在入口处下了马,前面太窄不适合继续前行,万一惊了马,掉进湖里就难看了。他将马儿交给府里的家丁,带着两个随从施施然踏上短堤,就像是前来游湖的一样。
倒不是他故作轻松,这次谈判,两个礼部主官并没有时时叫上他,只是通知了何时开始,在何处而已,既然这样,他又何必自找麻烦,反正这种谈判不会轻易结束,开始就当看看戏好了。
同远处的苏堤一样,这段堤坝上也植着柳树,每棵树下各站着一名军士,见到他穿着簇新的绯袍到来,都是低首为礼。就这样一直上到了山顶的亭院内,陈、王二人已经坐在了里面,比他到得早一些。
“大宗伯、少宗伯,二位辛苦。”
刘禹一边招呼一边打量这个院子,正前方有个亭子,一道院墙将整个山顶围了起来,两边各有一道回廊通到亭子里,确实是个聚餐烧烤的好地方,哪天有空包下来搞个家庭野餐不错。
院子中间很空旷,摆着一长溜椅子,却不见长桌子,这同他想像的不太一样,不是应该针锋相对,大眼瞪小眼,急了拍桌子怒骂么?
“子青来了,正说到你,一会儿就要开始和议,若是元人有什么失礼之处,还望子青以大局为重,莫要过多计较。”
礼部尚书陈景行是正使,看他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便出言提醒道,刘禹“嗯”了一声,也不知道听懂没听懂,估计在二人的心中,他就是个愣头青吧,问题是刘禹的确不在乎,他就是在看看会谈成什么样子?
不得不说他的点掐得很准,还没有与二人寒喧完,身后就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元人的使团只比他晚了几分。三人于是结束了聊天,一齐面向他们进来的方向,刘禹稍稍退了几步,与一同身为副使的王应麟站在一起。
“廉尚书,一路辛苦,某与你等介绍一下,这位是我朝钦命的和议副使礼部侍郎王应麟,这位是枢密都承旨刘禹。”
“二位幸会,廉某也来介绍一下,柴紫芝,某的副使。”廉希贤指了指他身边的一个中年人说道,刘禹冷眼看着他,少了一个副手,好像没有影响他的自信,至少在他脸上丝毫看不出来。
简单的开场之后,双方各依宾主坐下,一方坐在一排椅子上,刘禹对面是个临时递补上来的,多半品级太低,都没有被介绍给他们。
落坐之后,陈景行首先站起来,宣读诏命,刘禹等人也只能站着听,元人没有要求,不过他们同样站了起来,诏书上就是对三人的任命,授权他们代表朝廷与元人谈判之类。
然后轮到了元人,廉希贤拿出了他带来的旨意,表明他们一行人也得到了元廷的授权云云。刘禹还是第一次参加古代的外事活动,非常好奇地看着这一切,这些程序不知道是约定成俗还是事前商定好的。
双方验明了身份,一齐再度坐下,谈判这才正式开始,刘禹发现,作为主宾的宋人,这时候都没有说话的意思,似乎在等待对方先发言。
“诸位,本官奉我朝皇帝陛下之命,前来贵国都城,商讨两国之间罢兵息战,从此永结盟好之意。可惜,事与愿违,直到现在才与各位坐在这里,不得不说,贵国对于和议的诚意,令人怀疑。”
“廉尚书此言差矣,贵使自到达临安府之始,一应起居用度都是照着上宾而设,对于贵使的要求,也是尽力满足。此事为何会拖到现在,责任不在我方,廉尚书如果想撕掳清楚,本官不才,愿意奉陪。”
陈景行站起身反驳了回去,一直以来他同这个人打交道得最多,深谙内情,一字一句,丝毫不落下风。廉希贤笑了笑没再继续下去,好像刚才只是出言试探而已,
“过去的事,我方也不欲多纠缠,贵我双方既然都有诚意,那就不妨开诚布公。如今贵国还关押着我方数万之众,双方现在要议和,这些人是不是可以先放了,我方保证对贵国的俘获,亦是如此。”
“廉尚书说得极是,既是议和,就应表示出诚意,贵方还占着我朝大片土地,荆湖、襄阳、蜀中、还有海州、安东州,不如先交还我方,再谈盟好之事如何?”
副使王应麟起身朗声说道,陈景行却先坐下了,自顾自地在那喝茶。廉希贤见是他答的话,同样坐回椅中,对面的柴紫芝站了起来,看样子是准备要发言。
这一番唇枪舌剑下来,双方看似互不相让,其实都在试探对手的底线,刘禹看着只觉得十分精彩,让他想起了大学时代的辨论赛,只是没有一个裁判在场。
“贵方莫要忘了,此番战事是因为贵方扣留我方使臣在先,两国交兵本不应为难使者,可贵方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一扣就是十余年。遍翻史书,唯有汉之苏武可与一比,如今他回到国都便溘然长辞,这个责任,难道不应该由贵国来负?”
“此事么,其中确有误会,我方送回郝先生之时已经致过歉,就连始作俑者也加以重罚,可是贵国毫无所动,仍是进兵江南,最后怎么样?”王应麟面对他的诃责,没有完全否认。
“小挫而已,我朝尚有百万大军,我大元皇帝不欲江南涂炭,故而未曾增兵,否则早就。。。。。。”柴紫芝一脸地不宵。
“这就是贵国所谓的诚意?口口声声罢兵息战,现在却又以刀兵相胁,贵主若是不甘心,提兵来战又如何?建康城下,我方刘承旨便已见识过,你问问他怕是不怕。”
正在一旁观战观得津津有味的刘禹没想到会扯到自己的身上,他感到对面几首目光瞬间集中到了自己这里,虽然有些不满,可人家提的是自己的光辉事迹,他也只能站起身拱了拱手。
“原来就是当日那位少年英雄,廉某怪道说看着眼熟呢。”
廉希贤明显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两人见面不只一次了,最近一次就在不久之前。刘禹自然不会去较这个真,淡淡一笑就坐回了椅中,他是来当观众的,对演戏不感兴趣。
这个插曲让之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势消减了几分,双方都借此回到了座位上,拿起茶水喝着,脑中飞速旋转,准备下一轮要如何说话。
泉州城中,就在城外的南外司接到了来自京城的文书第二天,蒲府也接到了从京城来的使者,来人不仅带来的最新的朝堂动态,更向他告知了那个刺杀计划已经开始实施。
在蒲家别院,蒲寿庚拈着长须站在窗前,这就是他一再要等等的那个原因,费尽心机的打探之下,还动用了秘密关系,才得到了琼州方面押送入京的大致路线,为此投入重金拉拢的一支叛军将成为主要的力量。
可是,那毕竟是在京师附近,离着临安城不到百里,难保不会出什么意外,万一这条路也走不通?那就只能横下一条心了,蒲氏无比眷念那数十年的好日子,长兄经科举入了仕途,目前已经做到了一州主官,自己则为家族积累了难以想像的财富,这一切会成为南柯一梦么?
算算日子,使者回城的一刻,京师那边已经有了结果,说不定报捷的使者已经在路上了,他真希望自己的猜测能成真,毕竟没有哪个真的愿意走上那条路。
“老蒲,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可是某不明白,就算除了那孙。。。。。。。某,琼州市舶司又怎么办?朝廷可没有说撤掉它。”
夏景急吼吼的嗓门响了起来,说到那个名字时他顿了顿,这人是蒲氏多年的亲信,现在要亲手除掉,心里只不定有多难受,他还是不要去刺激了。
“某岂能不知,事情总要一件一件来做,那个曾某不是已经身死了么?一司主事都不在了,如何再建得起来,再说了,出了这等事,某看有谁敢去接手。”
他知道迟